裡口山深處飄茶香

2020-12-22 騰訊網

開欄的話

10月金秋,最喜是豐收。今年以來,我市將推動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作為12項重點工作攻堅突破任務之一,持續抓好鄉村振興樣板片區建設,大力發展農業特色產業,推動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全面振興。今日起,本報開設「重點工作攻堅突破進行時——鄉村振興金秋巡禮」專欄,對我市鄉村振興典型做法進行採訪報導,盤點收穫、總結經驗,推動鄉村振興實現更大突破。

一線探訪

從不缺花香、果香、農家香的裡口山,如今又飄起了茶香。

今年8月,裡口山近郊休閒樣板片區的清怡茶園項目開始試運行,短短不到兩個月的時間裡,就成為市民近郊休閒的新選擇,並以每周舉辦兩三場團隊活動的頻率,吸引著越來越多的遊客前來觀光體驗。

10月14日,記者來到裡口山近郊休閒樣板片區張村區域,沿著裡口山路姜家疃路段一路直行,窗外的叢巒疊嶂、石瓦民房像一幀幀照片從眼前閃過,靜謐、古樸的鄉村味道,讓人沉醉其中。

行至姜家疃村郭家莊區域的一處山腳,順著蜿蜒而平穩的石頭臺階拾級而上,便能看到寫有「清怡茶園」四個字的木製山門。這裡便是張村鎮通過引進龍頭企業,新打造的以「茶文化」為核心的文旅融合型景區。

走進清怡茶園,人仿佛一下子被青山擁進懷裡。遠眺,U字型的山巒像是伸出兩條胳膊,將一整個山坳的綠色攬進懷。眼前,成熟的蘋果已掛滿枝頭,各種桃樹、杏樹遍布其間。果樹下、山坳間,一壟壟茶樹青翠欲滴,叢叢簇簇,油亮碧綠。

來自項目投資方、威海市園林建設集團的養護員付波正蹲在茶樹地裡查看土壤墒情,他今天的主要任務是給栽種的茶樹苗調試滴灌設施。「再早一兩個月來,就能掐到嫩芽了,現在這個季節,這種葉子摸著有油性的就不能摘。」幹了30多年園林養護工作的付波雖是第一次接觸茶樹,但很快就上了手,「公司統一管理運營,有專門的茶專家指導,也聘請了茶學博士日常管理茶樹,現在基本的養護、採摘都沒問題。」

清怡茶園項目佔地90畝,最大程度保留了原生林木及成片水杉等自然生態,隨山就勢,新建了40多畝37.5高緯度茶園,並引進梅花、杜鵑等植物,豐富園區作物,形成具有豐富植物群落和獨特自然風貌的園林景觀型園區。

這不僅是一個果園、茶園,更是一個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靜謐樂園。清怡茶園裡隨處可見山間小徑、石凳、吊椅、木橋、木樁這樣的林間小品,看似自然隨意,但都是設計師細心雕琢而成。園區內還建有雲生樓、青靄閣等遊客集散地,提供採茶、炒茶、品茶和文化交流的場所,為遊客打造來了能看、能玩、能體驗的茶文化生態休閒農業觀光園區。

酒香不怕巷子深。今年8月份開始,茶園一經試營業便陸續熱鬧了起來,茶藝體驗、森林康養、團隊團建、研學旅行……來體驗的團隊絡繹不絕。項目全部投入運營後,預計年接待遊客25萬人次,全年為村集體增收18萬元,提供就業崗位30個。

「園區裡配套的公共廁所馬上要建起來了,到時候更忙活!」姜家疃村68歲的姜天江在園區裡做保潔員,每個月工資2600元,再加上他和老伴的養老保險,這份忙碌讓他感到很踏實,「遊客多了,村裡越來越好了,我們都很滿足。」

裡口山深處有花香、果香、茶香,這些都是鄉村振興的「豐收香」。臨走前,張村鎮文化旅遊體育服務中心主任於佺楊邀約:「明年春天一定要來,到時候不止有瓜、果、茶香,還有漫山遍野的奼紫嫣紅,好看、更好品!」

記者手記

一樣的綠水青山,不一樣的金山銀山

裡口山就像一處寶藏,每次來都能給人驚喜:從採摘樂、農家飯、親子遊,到鄉村記憶、紅色印記,再到茶文化體驗……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裡口山一直在探索求變。變的是休閒旅遊的內容和形式,不變的是綠色生態的底色和原汁原味的鄉愁文化。

變,是建設樣板片區的思路始終與先進理念接軌,與最新的運營管理模式嫁接。片區聘請中央美術學院的專家團隊進行整體規劃,並吸引工商資本、社會資本參與建設,使片區建設既能一體化、均衡化,也能精緻化、特色化。

不變,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無論是修路網、建水網還是織綠網,裡口山始終堅持「保留原始風貌、保護生態體系」的原則,讓環境整治和基礎配套建設實現生態性、景觀性、功能性同步提升。在保護綠色資源的基礎上,片區更加注重挖掘民俗資源、紅色文化資源和藝術資源,規劃建設了民俗記憶館、十八裡擔架道紅色印跡展館、國際藝術村等文旅項目,在原有「吃、住、行、遊、購、娛」鄉村旅遊大格局基礎上,增添了體驗、交流、消費等文化內涵,為引領鄉村全面振興樹立了標杆。

zhuan發讓更多人知道~~

籤審:徐連濤

審核:劉倩倩

編輯:王好潔

文字記者:孫世超 攝影記者:朱春曉

|聲明:原創作品|

版權歸威海日報所有,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威海裡口山:於美麗鄉間 鋪就鄉村振興產業畫卷
    齊魯網·閃電新聞3月24日訊 三月的威海裡口山,陽光明媚,春意盎然。因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春日裡本該遊人如織的裡口山,如今路上行人少見,只是偶爾有村民匆匆走過,顯得格外冷清。當旅遊按下「暫停鍵」,威海張村鎮裡口山的文旅產業項目的建設卻在春日裡乘風拔節,啟動了「加速」按鈕。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裡口山:村民樂享「家門口」經濟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裡口山:村民樂享「家門口」經濟 2020-07-26 14: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叮~您有一份裡口山旅遊攻略請查收
    為了迎接國慶與中秋的到來 為了滿足您的遊玩需求 小編給您準備了一份 裡口山出遊攻略 先和小編一起來欣賞一下裡口山的美景吧
  • 行者歌者:五一假期遊威海,清晨的裡口山景區!
    裡口山景區內的小山村,因為開發旅遊業,村民將自己家建成了農家樂農家小院裡的果蔬園長廊:籬笆牆,無花果樹, 菜苗……山村依山傍水,環境清幽,生活在這裡每天都能看到好風景!裡口山景區內的路面乾淨整潔,沿路的景色變換交錯!太陽從雲層裡透出來,光線撒在河面上波光粼粼這條河從上到下貫穿了整個小村小河中間一條石頭路山上的一戶人家院子裡種著蔬菜,坐落在山上,門前還有停車位,生活在這裡是多麼愜意!
  • 裡口山民宿:見山見水,喚醒鄉愁
    在威海市區,民宿集中在環翠區張村鎮的裡口山和孫家疃街道的海邊。和煦的山風拂過初夏的裡口山,群山蒼翠,五顏六色的鮮花點綴其中,空氣有著山林特有的清新感。坐落在裡口山下的王家疃村已在此經歷了六百多個春秋,翠色掩映下的黑瓦青磚、石屋木門,在被歲月消磨的同時也承載著一代代人的記憶,一到這裡,頓感時間慢了下來。
  • 去旅遊何必出遠門,一起玩轉威海裡口山
    裡口山景區,位於威海市張村鎮王家疃村,沿著村裡的這條慢街一路往上走,曲徑通幽,山澗溪水潺潺而流。你會發現這裡還保留著大量富有年代感的石頭房,時光調和了它的顏色,歲月磨平了它的稜角,一塊塊圓角石頭完美的堆砌在一起,這就是典型的膠東地區傳統村落。
  • 知識都無力:一棵神秘樸樹,長在威海裡口山小溪邊,樹齡成謎!
    裡口山書院就地處王家疃中、小溪南岸。書院門口,十級臺階之上,就是書院門口,這裡有一棵神秘的老樸樹。它的神秘之處就在於——它的年齡是一個謎。比如,作為職能管理部門的裡口山風景區管理委員會認定它的樹齡是305年,而作為專業行業技術部門的威海市綠化委員會,認定它的樹齡是160年。兩者足足相差了145年。
  • 10月的威海裡口山:秋色已濃柿子未紅,小河邊捉魚撈蝦挺好玩
    深秋的裡口山怎麼樣?好玩嗎?10月16號下午,一場秋雨過後,天空有點陰,感覺稍冷。雷哥和衛姐又來到了威海的裡口山,從市裡開車大概15分鐘左右就到了。現在這個季節,裡口山的風景感覺景稍微遜色一點,秋色已濃,但是滿山的樹葉沒有多少變紅或變黃,路邊的柿子也沒有紅透,朋友們看看這種顏色微橙的柿子,應該還需要一段時間才能吃吧?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裡口山的「桃花源」
    在山東省威海市近郊的裡口山,依託自然環境優勢,王家疃村黨支部帶領村民大力發展以農家樂和採摘園為品牌的特色休閒觀光農業,實現了無數城裡人的「田園夢」,也讓新農村煥發勃勃生機。《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今天播出《裡口山的「桃花源」》。威海市近郊的裡口山上有座小村莊——王家疃村。這裡三面環山,溪水潺潺,村裡特色的石頭房子古樸雅致,吸引了各地遊客紛至沓來。
  • 【決勝2020 全面小康湖南行】茶香不怕巷子深,黃金茶圓了村民致富夢
    石英超向記者介紹「茶樹王」 光明網記者王欣夷 攝  茶香也怕巷子深,但如今借著新技術、新業態、新思維的東風,黃金村的黃金茶產業也更上一層樓小小茶葉飄散開的不僅僅是清香,更承載著村民們對於美好生活的幸福願景,飄出大山深處,飄向千家萬戶。
  • 畢節高山生態茶:穿越千年的茶香記憶
    原標題:畢節高山生態茶:穿越千年的茶香記憶  馬蹄聲聲行漸遠,茶香悠悠入夢來。輝煌燦爛的歷史文化,鍾靈毓秀的山水地貌,得天獨厚的氣候環境,獨具特色的制茶工藝……為畢節茶造就了「古遠」「乾淨」「生態」的金字品牌。  淌過時間河流,邂逅美麗時光,畢節茶的清香悠遠正撲鼻而來。  幻化千百年古韻今猶在  南方有嘉木,黔地出好茶。
  • 五首飲茶詩詞,茶香嫋嫋,靜心安神
    那個午後,清風陣陣,梵音嫋嫋,茶香四溢。2、爾後,閒來無事的時候,便喜歡一邊聽著古曲,一邊嘬幾口茶。古曲養心,茶能安神,也算是在這個喧囂的世界裡,覓得幾片清涼。為了把這份寧靜平和的小美好傳遞給大家,今天特意選擇了幾首與茶有關的古詩詞,和大家分享。
  • 茶香十裡 我在松陽大木山茶園等你!
    大木山茶園是松陽生態茶園的典範,茶園核心景區面積2300餘畝,區內丘陵連綿,水庫密布,騎行車道貫穿其中,景色宜人,茶香四溢。 茶園在大木山茶園的深處,還隱藏著一間茶室,沒有過多的宣傳、沒有遠揚的美譽,但就是這樣一間茶室,登上了福布斯雜誌建築與景觀板塊,在為遊客提供精緻的享茶體驗同時,也成為了建築愛好者們不得不前來觀賞的一處風景
  • 茶香洗夢,把夢洗亮,茶香靜心,把心清明.....
    「一飲滌昏寐,情思朗爽滿天地。再飲清我神,忽如飛雨灑輕塵。躁動不安的社會,正需要這樸素淡雅的茶香,味醇韻雅的茶液來滌蕩一番。「寧靜以致遠。」茶文化中蘊含的這一份獨特的寧靜,正好中和如今高速發展中帶來的浮躁,我們怎能忘記這份獨特的文化?
  • 讓茶香飄出深山!90後小夥黃義從打工仔打拼成「茶園主」
    茶香裡不僅有怡人的香氣,更蘊含種茶人的執著。從普通的打工仔打拼成為一名「茶園主」,將荒山打造成一座「金山」,梅縣區梅南鎮九龍村村民黃義近幾年在九龍嶂的深山裡默默開闢了一大片茶園,不得不叫人信服。  ●張佳勝 鍾淑芳  念好「茶」經,淬鍊制茶技藝  走進梅縣區梅南鎮九龍村,山坡上霧靄繚繞,雲開霧合間滿山遍野都是淺淺的綠色。
  • 「安溪好茶·香飄膠東」2020安溪鐵觀音品鑑會盛大舉辦
    12月17日下午,「安溪好茶·香飄膠東」2020年福建安溪鐵觀音品鑑會在煙臺大成門酒店盛大舉辦。傑出中華茶人、全國茶葉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委員 林榮溪品鑑會上,陣陣茶香沁人心脾,現場嘉賓共同品鑑了傳統工藝製作的清香型、濃香型、陳香型安溪鐵觀音。得益於今年天氣狀況良好,今年秋季的安溪鐵觀音品質為近10年來最佳。
  • 10種濃香月季,好養又好看,養一盆香飄滿屋,是陽臺盆栽佳品!
    10種濃香月季,好養又好看,養一盆香飄滿屋,是陽臺盆栽佳品! 月季花一直都是花友們喜歡的花卉之一,品種豐富,每一種都有不一樣的特點,觀賞價值極高,一些好養又漂亮的品種更受歡迎,今天就給大家分享幾種切花月季,而且香味濃鬱,適合在陽臺養護。
  • 家山茶香
    茶是有真香的,蘭香、清香、純香……有茶農認真研究過各種茶香,引經據典地說:「雨前神具曰真香,火候均停曰蘭香,不清不熟曰清香,表裡如一曰純香。」這算是把茶香說得層次分明了。因此故鄉也有人認為,茶香是可以「養」的。比如,我父親以前種茶葉,就喜歡在茶樹邊栽上幾株蘭草花、梔子花,讓茶葉從出生到成芽,都瀰漫在濃濃的花香裡。其實這是多餘,故鄉的茶是自帶香氣的。  月是故鄉明,茶是故鄉香。
  • 深藏蒼南時光深處的一隅
    如今在街口吃一碗肉燕,回頭看看,青磚綠瓦鋪滿舊時山脈,一縷茶香的兩端是煙囪與雲海。 尋著琴聲而來,一家茶書院赫然眼前,蒼南特有的「生態老土茶」濃鬱的茶香隨即撲面而來。一口入喉,細而含蓄,回味微甘。
  • 五月聽雨敲窗欞,淡淡的茶香中,品淺淺的苦澀,拂去心靈的塵埃
    茶香雖淡但餘味綿長,此時風景也怡人。人生就像那散落紅塵的一片雲,一滴淚,一個微笑,一份牽念。走著走著,遇見了,走著走著又散了。走著走著,花開了,走著走著花落了。這一段路程,飄浮著欣喜,飄浮著憂傷,總是喜憂參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