裡口山民宿:見山見水,喚醒鄉愁

2020-12-22 齊魯壹點

目前,威海各地已有民宿集聚片區11個,共有民宿400餘家,主題特色有休閒度假、文旅康養、紅色古風、漁家風情、鄉村寫生等諸多方面。2019年,全市民宿接待遊客42萬餘人次,營業收入1400餘萬元。在威海市區,民宿集中在環翠區張村鎮的裡口山和孫家疃街道的海邊。

和煦的山風拂過初夏的裡口山,群山蒼翠,五顏六色的鮮花點綴其中,空氣有著山林特有的清新感。坐落在裡口山下的王家疃村已在此經歷了六百多個春秋,翠色掩映下的黑瓦青磚、石屋木門,在被歲月消磨的同時也承載著一代代人的記憶,一到這裡,頓感時間慢了下來。

柿園民宿處於王家疃村東的山腳下、山溪旁。推開木柵門,古風古韻裹挾著勃勃生機撲面而來,院子用石板鋪就,草從石板縫隙中頑強地探出了綠色,柿樹枝葉交錯、楸樹高大挺拔,質樸厚重的石房仍保留著膠東民居原有的樣子。

佔地近兩畝的柿園民宿原本是三家殘破的農院,經流轉後被轉租給個人經營。「特意請北京一家大公司給設計的。」經理姜文飛介紹,「原有特色絲毫沒動,比如樹、房子。就算是新砌的石牆,也是用老輩子的砌石,就是為了突出手工美感。」

雖然是民宿,但實際上只有4間客房。西側的兩間客房內,陳設有縫紉機、黑白電視機、座鐘等老物件,火炕也被保留。東側的兩間客房則與賓館無異,姜文飛解釋:「與賓館最大的區別就是,我們這裡沒WiFi、沒電視,因為顧客到這裡來就是圖個清靜。」

姜文飛說,留宿的顧客大多是中老年人,「他們看到老物件就有感覺,思緒一下子就穿越回他們的青春年代。」這也是柿園民宿設計初衷,「這才是真正的『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

民宿依託於旅遊而生,自然有淡旺季之分。「每年4月份到10月份是旺季,最貴的時候,住一晚要1080塊錢;其它時候是淡季,住宿費一般是每晚680塊錢。」

不過,住宿並不是柿園民宿的主要經營項目,「裡口山的遊客以本地人為主,住宿的需求少。」更多的生意是團建活動,或「轟趴」(英文「Home Party」的英譯漢發音,指私人舉辦的家庭聚會),「『五一』假期的五天裡,每天都有活動,光場地費收了五六千塊錢。」

顧客多的時候,姜文飛很累也很高興。5月21日,一家公司到柿園民宿搞團建活動,「來了四十多個美女,穿著漢服,花枝招展的,誰瞅著都高興。」這一天,姜文飛從上午忙到了傍晚,光場地費就有2000元的收入。當天還有來自青島的一家三口繼續留宿,「住了好幾天了,一天住宿費是880塊錢。」

顧客少的時候,姜文飛也閒不住,總會有遊客推門而進,詫異於這裡的古風古韻,姜文飛樂於帶著他們在院內轉悠,邊講解邊替這幫興致勃勃遊客拍照留念。

去年4月30日,柿園民宿開業。一年多裡,經歷了淡旺兩季又受到疫情影響,姜文飛說:「頭一年還沒多少利潤,我們也是邊幹邊摸索。現在來看,疫情影響已經基本結束了,旺季已經到了。」

王家疃村原本有大量閒置農院,近年來隨著裡口山旅遊業的迅猛發展,不少人來王家疃流轉破損農舍進行修復和改造,作為自住或經營用途。「前年的租金是每年兩萬二,去年漲到了五萬。」姜文飛指著相鄰的一處小院說,「現在村裡沿街的院子,每年租金沒有低於三萬的。」

民宿的發展是環翠區張村鎮打造裡口山近郊休閒樣板片區的一個縮影。近年來,張村鎮按照景區的標準建設美麗村居,對村莊風貌進行系統提升,在戶外累計投入資金10多億元,實施了修路、淨水、治河、護山、復綠等工程;在戶內推動家家戶戶打造精緻庭院,四個村子全部實施了清潔供暖、農村改廁、集中供水改造。為了留住美麗村居的「形」和「魂」,在建設過程中注重保護古村落、古民居、古建築、古樹名木。

發展離不開產業支撐。張村鎮流轉盤活閒置民居和土地,圍繞「吃住行遊購娛」六要素補短板上項目,目前已有茶園、民宿、咖啡館、美學堂、民俗館、農家樂、採摘園等諸多項目。僅去年,裡口山就吸引遊客240多萬人次。

記者從威海市文化和旅遊局獲悉,威海將將逐步完善對民宿經營、許可、衛生、消防等方面的制度規範和標準體系,從制度和標準化建設上引領民宿的健康發展;也將進一步優化民宿產業發展配套扶持政策,為民宿產業項目搭建貸款貼息等投融資平臺,在貸款、土地使用、稅收等方面給予支持。

(大眾日報 齊魯壹點 記者 王震 通訊員 姜華峰)

相關焦點

  • 望得見山、看得見水、留得住鄉愁……來洞頭,醉美在鄉遇
    獨特的自然環境、田園風光,   村落形態、民俗風情、歷史文化等   和歲月一起沉澱下來,   化作令人魂牽夢縈的美麗鄉愁
  • 叮~您有一份裡口山旅遊攻略請查收
    先和小編一起來欣賞一下裡口山的美景吧 親子動物園又來新「小夥伴」了,鴕鳥、矮馬、火雞、珍珠雞、迷你牛、迷你驢,如果你還沒有近距離接觸這些萌寵的話,不妨趁著這個假期來裡口山和它們見個面吧。 萌寶親子動物園,電話:15063169601 觀賞萌萌噠多肉
  • 看得見山 望得見水 記得住鄉愁——湘西州傳統村落保護紀實
    越來越多曾經凋敝破敗但有著厚重歷史的傳統村落煥發出新的生命力,成為鄉愁的寄託地。同時對鄉村水、電、路進行全部完善,村子一改往日破敗形象。近年來,湖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湘西片區傳統村落保護,通過政策資金的扶持,改善了基礎設施及配套設施。湘西州著力打造出十八洞、老司城、雙鳳、惹巴拉、竹山、默戎、翁草等一批環境優美、生態秀美、民風淳美、社會和美的美麗鄉村以及活態傳承的傳統村落。
  • 【德清】自駕莫幹山禪修之旅(原界見山禪野主題民宿、莫幹山客堂間...
    和莫幹山的第二次約會,目光先鎖定了莫幹山原界見山禪野主題民宿。為啥選那裡?看到原界見山的主題沒?「禪野」兩字,就註定那裡絕不是空泛泛的幾棟房子。而且實際表明,我的六感無錯。原界見山的這家民宿,在周邊的絕美山境之中,顯得禪意十足。當然服務和體驗感也是滿滿,又是加分項。跟我瞧上一瞧吧!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裡口山:村民樂享「家門口」經濟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裡口山:村民樂享「家門口」經濟 2020-07-26 14: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行者歌者:五一假期遊威海,清晨的裡口山景區!
    裡口山景區內的小山村,因為開發旅遊業,村民將自己家建成了農家樂農家小院裡的果蔬園長廊:籬笆牆,無花果樹, 菜苗……山村依山傍水,環境清幽,生活在這裡每天都能看到好風景!農家小院門前的小路「鄉愁」山林鬱鬱蔥蔥,風吹動著松濤陣陣,走在石頭鋪的路上,聽著潺潺流水聲,人生最好的狀態不過如此!騎著摩託車,自由自在的穿行與山巒之間,這個世界有太多的美需要慢慢發現!「三畝地」站車牌,這個名字的由來是啥呢?清晨的太陽照耀大地,五一假期多幸運有這麼好的天氣!
  • 去旅遊何必出遠門,一起玩轉威海裡口山
    下面就帶你一起走進裡口山,體驗這裡的別樣生活。花餑餑是膠東地區特有的一種麵食,發展到現在已經有300多年的歷史了,是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裡口山的愛之源花餑餑始終保持著樸實的純手工製作,從選料到和面、發酵、揉面、塑型、二次發酵、蒸製等,每個步驟都透露出製作者的用心。
  • 中國桂花之鄉:鄉愁裡的幸福生活
    國慶中秋假期,李岙村「最美女主人」在製作糖桂花。桂花園內遊客絡繹不絕,糖桂花、桂花乾等土特產也十分暢銷,民宿天天爆滿。」李岙村黨支部書記洪國年告訴記者,李岙村的綠水青山正化作金山銀山,樂了遊客,火了農家。 李岙村是寧波第一個光伏村。2016年,李岙村原拆原建進行新村建設,建起了273套聯排別墅,所有房屋的屋頂建有分布式光伏電站。「村民每戶每月可免費用50千瓦時電,其餘的電上交國家,村裡每年可增加60萬元集體收入。」
  • 村暖·隱莫幹民宿預訂-山隱.水隱的莫幹山民宿,不負光陰不負卿!
    村暖·隱莫幹民宿在莫幹山民宿中是一個猶如珍珠般的存在,有兩處宅院。山隱依山而建,水隱逐水而居,取地勢之名,順山勢而為,在層層的綠木翠竹間隱隱綽綽,在村落間遙遙相望。一處依山而歸,四周翠竹掩映,名曰:山隱,它背靠莫幹山,俯瞰山野鄉村美景,可極目遠眺靜賞絕美山色。
  • 裡口山深處飄茶香
    一線探訪從不缺花香、果香、農家香的裡口山,如今又飄起了茶香。今年8月,裡口山近郊休閒樣板片區的清怡茶園項目開始試運行,短短不到兩個月的時間裡,就成為市民近郊休閒的新選擇,並以每周舉辦兩三場團隊活動的頻率,吸引著越來越多的遊客前來觀光體驗。
  • 「稻作人家」紀事:民宿裡的鄉愁記憶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 「稻作人家」紀事:民宿裡的鄉愁記憶  遼寧盤錦市大窪區榮興街道,坐落著遠近聞名的榮興稻作人家民俗村,在吸引眾多省內外遊客前來體驗稻作文化、感受遼河口文化的同時,也摸索發展出農村第三產業的新業態:民宿。
  • 威海裡口山:於美麗鄉間 鋪就鄉村振興產業畫卷
    齊魯網·閃電新聞3月24日訊 三月的威海裡口山,陽光明媚,春意盎然。因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春日裡本該遊人如織的裡口山,如今路上行人少見,只是偶爾有村民匆匆走過,顯得格外冷清。當旅遊按下「暫停鍵」,威海張村鎮裡口山的文旅產業項目的建設卻在春日裡乘風拔節,啟動了「加速」按鈕。
  • 走進裡口山 探訪威海鄉村振興樣板
    8月20日,膠東經濟圈網絡媒體聯盟「探訪膠東 2020」實地採風團來到威海裡口山近郊休閒樣板片區,親身體驗當地村民的小康生活,感受威海鄉村振興的新名片。8月20日下午,採風團一行抵達裡口山近郊樣板片區張村鎮區域王家疃村。雨中的王家疃村有一種別樣的韻味,遠處的山峰在朦朧細雨的籠罩下,愈發顯得滴翠含青、黛色正濃。
  • 我們去看山,見見心愛的「四姑娘」,「一日見四季」的神奇風光
    四姑娘,這樣一個俏皮又貼心的名字,被放在四川四座被冰雪覆蓋多年的山峰上,我一直知道四姑娘山的雪很美,但是你知道四姑娘山夏天也值得一去嗎?夏天,四姑娘山有「一日見四季」的神奇風光,在山被雪覆蓋的同時,山下的山花又盛開了。
  • 南江:呈現巴山夜雨的詩意棲居,講述革命老區人的鄉愁故事
    根據建議調研成果,我建議依託悠久的鄉愁文化建立南江鄉愁文化學院,留住鄉村「形」 守住鄉愁「魂,提升南江文化品質,呈現巴山夜雨的詩意棲居,講述革命老區人的鄉愁故事,推進鄉村文化振興。2018年10月13日,全國第一所鄉愁文化學院南江縣鄉愁文化學院揭牌暨首期開班儀式在長赤鎮禹王宮舉行,縣委副書記、縣長李善君,副縣長杜曉莉出席揭牌儀式。
  • 山色南山,雲見秋水
    山,納萬象;水,容萬物。此時,我們不談遠山遠水,只談我腳下的這片立身之地——鳳凰山,大南溝河。鳳凰山,這座安康的父親山,綿亙三百餘裡,清秀巍峨。大南溝河,自鳳凰山南坡,蜿蜒而下,一路潺潺疊疊,為[南山雲見]塑造多處天然景觀。為了探尋大南溝河與鳳凰山的秘密,我徒步六個小時,找到了大南溝河的源頭,卻沒有走到鳳凰山的頂峰。但並不遺憾,這座哺育我成長的山脈,我不需要看清他的面目,從他的每一處肌膚我就能感受到他的溫暖和博大。
  • 聽•見小康⑯|重現「夢裡水鄉」,好生態能變現
    如今,任洪的民宿已成為青山綠水中一道亮麗的風景線。讓我們一起傾聽她的小康故事。(請聽文章開頭音頻↑↑)在外打拼20(多)年後,我回到了錢家渡,經營一家民宿。  3月28日清晨,位於南京市江寧區湖熟街道的錢家渡村,一片祥和靜謐:清澈見底的水面,映照著婆娑的樹影,不時有飛鳥掠過天空,小船悠悠,穿過石橋,泛起漣漪。民宿已復工一周,任大姐一家又恢復了往日的繁忙。我們遇見她時,她正忙著歸置民宿中的物品,準備迎接中午的客人。
  • 櫻花山莊、陽光小屋,體驗不一樣的山居生活~
    打卡石三門櫻花山莊裡的陽光小屋體驗不一樣的山居生活在文旅深度融合的當下民宿以自然詩意的環境和慢節奏的生活理念成為越來越多的人出遊住宿的新選擇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01:50位於天元區響水村的櫻花山莊全新推出「陽光小屋」或許能讓你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
  • 看山望水憶鄉愁 春日美景入畫來——探訪石良鎮水夼村
    村名中藏著說不盡的故事水夼村位於石良鎮東南部山區,山嵐面積2700餘畝,往東是蓬萊市村裡集鎮,這裡有山有水,靜謐脫俗,猶如點綴在龍口蓬萊交界處的一顆閃亮明珠。水夼村距離城區較遠,達25公裡。水夼村坐落在艾崮山脈的西北段老垛頂西坡,三面環山,遠望似馬蹄形。
  • 威海市「裡口山樣板片區鄉村旅遊專家大講堂」暨「威海魯菜師傅...
    8月31日,由威海市人社局主辦,威海市人社綜合培訓指導中心、環翠區人社局、裡口山風景名勝區管委承辦的威海市「裡口山樣板片區鄉村旅遊專家大講堂」暨「威海魯菜師傅」特色培訓活動成功舉行,吸引了裡口山近郊休閒樣板片區及溫泉、嵩山、羊亭、孫家疃等周邊區域從事及有意從事鄉村旅遊業、餐飲業的農(漁)家樂和民宿經營管理人員、裡口山「好客人家」廚師等170多人參訓,威海市人社局黨組成員、市人力資源公共服務中心主任王吉會同志參加開班儀式並致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