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建引領聚合力,鄉村振興正當時。近年來,濟南市鋼城區棋山國家森林公園棋山觀村堅持黨建引領,以服務型黨組織建設為抓手,大力實施舊村改造,積極發展集體經濟,重點發展產業致富,著力培育淳樸鄉風,激活鄉村綜合治理,努力在探索實踐中描繪鄉村振興「新畫卷」。
產業振興,溫室大棚鋪就棋山觀產業致富路
走進濟南市鋼城區棋山國家森林公園棋山觀村供銷合作聯合社溫室大棚,溫暖的大棚環境一掃外界冬日寒意,放眼望去,鮮豔的火龍果、草莓和有機西紅柿掛滿枝頭,田壟間觀光採摘的遊客與工作人員穿梭其間,造就一幅冬日豐收與生態旅遊共繁榮的喜悅場景。
棋山觀村黨支部書記邵光才介紹起「南果北種」的觀光採摘項目,他自豪地說:「這黃皮火龍果是一個很新穎的品種,特別受歡迎,今年已經採摘了好幾茬,每次都脫銷,除此之外,園區內還有草莓、獼猴桃、百香果等。」
據了解,近年來,棋山觀村黨支部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以產業振興為目標,創新農業致富新模式,聘請山東農業大學按照「一心、兩園、三區」總體規劃,成立了濟南市弈果生態園有限公司,發展集南北珍果於一體的觀光、休閒、娛樂、採摘式生態園,同時與鋼城區供銷社聯合成立了濟南市鋼城區棋山觀村供銷合作聯合社,也是濟南市第一家村級供銷合作聯合社。
供銷合作聯合社運營採取集體控股、村民參股的形式經營,增加就業崗位200餘個,在發展集體經濟的同時增加周圍農民收入,使老百姓改變傳統的種地模式,共享鄉村振興成果。截至目前,已建成20000平方米的日光溫室大棚,棚內紅心火龍果、黃皮火龍果、聖女果、水果黃瓜、草莓等已經投產採摘。預計2020年底可實現產值100萬元,增加村集體收入20萬元,帶動本村勞動力50餘人就業。
文化振興,「棋山」文化「帶紅」棋山鄉村旅遊
在棋山觀村鄉村記憶館,一進館,一股濃濃的鄉土文化氣息撲面而來。織布機、紡線車、舊時的農家生活用品等,一一擺放在展柜上,讓前來遊玩遊客大開眼界,紛紛表示見到了很多以前沒有見到的老物件。「鄉村記憶館更好地展示了棋山觀村人的奮鬥歷程。同時,也讓年輕人『留住了鄉愁』,讓老人留下了念想。」邵光才說,在棋山人家黨群服務中心不遠處,山東縱隊第一旅紀念館正在建設中,不久就要完工。
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濃厚的文化底蘊,使得棋山觀村文化振興有了先天的保障,並在積極探索自己的鄉村振興之路。依託「玄之又玄」碑規劃建設雪蓑文化館;依託「棋山柯爛」的傳說,挖掘棋山的圍棋文化,高品質打造棋山書院,講述圍棋歷史故事、傳奇人物,進行圍棋教學培訓,並舉辦大型圍棋賽事,發揚傳承圍棋文化;依託棋山炒雞文化,做大做強棋山炒雞特色農家小院,讓村民們人人有收入,人人當老闆。
村裡還建設有動植物科普館,擺放動、植物標本230件,礦石、觀賞石61件,奇石根藝50餘件,實物花草50餘類。「文化總要有載體,通過鄉村記憶館、山縱一旅紀念館等地方的建設,一方面可以豐富群眾的文化生活,繼承和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另一方面,可以促進旅遊產業發展。」邵光才說,多種文化協同發展,有助於滋養百姓精神沃土,提高鄉村文明程度,助力鄉村振興。
人居環境整治,美麗宜居鄉村讓居民收穫滿滿幸福
近幾年,棋山觀村在抓好民主法治示範村創建的同時,始終把發展壯大集體經濟,增加村民收入和居民獲得感、幸福感作為第一任務,全村經濟工作不斷發展,村容村貌大變樣,居民文化生活也逐步豐富,居民獲得感和幸福感有了質的突飛猛進。
經過三年舊村整體搬遷,全村280戶村民全部入住新建的13棟徽派式居民樓,30戶65歲以上老人免費入住老年公寓,人均居住面積達到65㎡以上。樓房水、電、暖、氣等設施配套齊全規範,建設了2000㎡棋山人家社區辦公樓、幼兒園,建圖書室、閱覽室、方便了村民學法、用法,普及了法律知識。建設10000㎡的社區文化健身廣場兩處,配備齊全各類健身器材,並建設「棋山百姓大舞臺」一座。建設步遊景道1000米,涼亭2座,漿砌沿河河堤800米。建設景觀護欄500米,硬化樓區道路5000米,鋪設花磚大理石人行道路面2000㎡。建樓區、道路兩邊花壇、綠化帶1800㎡,栽植了綠樹花草,安裝太陽能路燈63盞,全小區安裝60餘處監控器;修復抗日陣亡烈士紀念碑,進一步打造了紅色旅遊教育基地。
除此之外,在村支部黨組織的帶領下,棋山觀村的青壯年婦女成立了鑼鼓隊,自發組織各種演出,為百姓送溫暖,歡快的鼓聲傳遍四鄰八鄉。為促進鄉風文明,爭創出彩人家,在村民李鳳菊帶領下成立了巾幗志願服務隊,她們在全村大街小巷自願清理環境衛生,並為老弱村民洗衣服、整理房間,實現出彩人家全覆蓋,使棋山觀村成為濟南市「出彩人家」示範村。
現在的棋山觀村,幼有所育、老有所養,小區內精緻的綠化和牆繪點綴其間,寬敞整潔的馬路直通門口,小區外溪流潺潺綠樹成蔭,老年人三五成群聊著天兒,可謂一步一景,一幅怡然自得的新農村風貌。
原標題:鋼城區棋山觀村:黨建引領 描繪鄉村振興「新畫卷」
值班主任:高原
【來源:舜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