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底,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農業農村部、中央宣傳部、民政部和司法部五部門下發通知,認定998個村和99個鄉(鎮)為全國鄉村治理示範村鎮。其中,貴陽有花溪區青巖鎮龍井村、開陽縣南江鄉毛家院村、清鎮市站街鎮杉樹村、息烽縣溫泉鎮興隆村4個村入選。
人間最美四月天,鄉村旅遊正當時。4月17日,花溪區青巖鎮龍井村餐飲合作社經營的鄉愁布依農家樂裡,遊客絡繹不絕。
「現在生意好多了,每天的營業額最多有8000元左右。」負責管理這家農家樂的龍啟蘭說,村裡去年發起餐飲合作社的時候,她入了1萬元股,成了股東。因為有8年經營餐飲的經驗,龍啟蘭便幫著做管理。
「這幾年,村子環境越來越好,村裡面帶領我們搞鄉村旅遊,跟著他們走,增收致富肯定沒問題。」龍啟蘭說。
村民的信任和支持,得益於龍井村村支兩委多年來不斷完善鄉村治理體系、提高鄉村治理能力,讓村子發展得越來越好、村民的日子越過越紅火。
龍井村是一個布依族村寨,長年居住著龍、羅、王、蒙四大姓,其中龍姓佔60%,加之村裡有一口至今仍源源不斷流淌著清澈甘甜井水的古井,因而得名「龍井」。早在2011年,隔壁的青巖古鎮發展得紅紅火火的時候,這個距離古鎮不到兩公裡的村子卻連平整的道路都沒有。
抓發展,就要抓治理。近幾年,龍井村抓住美麗鄉村建設、富美鄉村建設等機遇,在村支兩委的帶動下,村民們投工投勞、日日奮戰,推進鄉村治理,讓道路平整了、環境整潔了、庭院漂亮了,陸續榮獲全國文明村、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等稱號。
「鄉村環境美了,但是往前發展卻顯得後勁不足,主要是沒產業,關鍵還是要把發展與村民的利益結合起來,發動村民參與進來。」龍井村黨支部副書記龍德國介紹,龍井村抓住背靠青巖古鎮這個貴陽唯一國家5A級景區的優勢,以村寨的優勢資源為依託,從2016年開始採取一系列舉措,積極發展鄉村休閒旅遊。
面對新問題,推動新發展,越要依靠黨組織,越要提高黨組織的組織力、戰鬥力。在進一步推進鄉村治理過程中,龍井村首先做的就是配強班子、加強黨建。
依靠長久以來形成的「龍家姑媽王家奶、蒙家舅爺羅家婿,誰家有事家家在」的「三親六戚」關係,村黨支部緊緊圍繞創建創新型黨組織,通過黨員結對幫扶、黨員大走訪和設崗定責等,打造「三親六齊」(黨群關係親、鄰裡關係親、家庭成員親,齊抓組織、齊促服務、齊揚文化、齊助傳承、齊謀發展、齊樹品牌)黨建品牌,成為「青巖鎮鄉村振興黨旗一號村」。
龍井村年俗活動
在黨建引領下,龍井村秉持共商共建共治共享的理念,成立了村集體全資公司,並與鎮平臺公司合資成立了貴州悠遊百坊旅遊管理有限公司,通過「三變」模式,吸納村民以入股、出租或流轉等方式將閒置的農房、土地、荒山等資源集中到悠遊百坊公司,以「黨支部+公司+合作社+農戶」的發展模式,開展景區化提升、產業化打造、品牌化塑造,打造「休閒龍井」「鄉愁龍井」。
龍井村的鄉村休閒旅遊逐漸發展起來,僅2019年夏季就接待休閒避暑遊客兩萬多人次。2019年,悠遊百坊公司進行了兩次分紅,60餘戶村民每戶分紅1.5萬元。
發展前景越來越好的龍井村吸引了眾多「投資人」來到這裡,成為「新龍人」。從事貴州穿青民族技藝傳承的張婷婷就是其中之一,她將自己的工作室設在這裡,開起了「染坊」。「龍井村民風樸實,來到這裡,我有一種回家的感覺。」張婷婷說,她很看好龍井村的發展潛力,計劃在這裡發展貴州穿青非遺文創體驗。
「獲得全國鄉村治理示範村稱號,是對我們的肯定,我們將按照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的要求,圍繞村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一件事情接著一件事情辦、一年接著一年幹、一屆接著一屆抓,把鄉村建設成為幸福美麗的新家園,推動鄉村振興。」龍德國說。
來源:貴陽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