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林鵬 通訊員 趙潔 張鋒 新泰報導
近日,新泰市濱湖新區配套工程(榆山路東延工程)施工監理電子開評標在交易中心舉行,共有30多家投標單位參加。首次用數字證書前來投標的山東金來建設集團有限公司項目負責人高豐玲感慨地說道:「以前參加招標,得大包小包準備紙質標書,搬上搬下不方便不說,印製標書費用也不少,現在好了,只要一個數字證書就行了,輕裝上陣來投標。」
全面取消電子招投標項目紙質投標材料,是新泰市為進一步優化招投標領域營商環境推出的一項重要舉措。為推進項目招投標減材料、減環節、減成本,新泰市發布《關於取消攜帶證書原件參加開標活動及電子標取消紙質投標文件的意見》,規定凡進入新泰交易的電子招投標項目,一律取消紙質投標文件,投標單位參加開評標時只需要攜帶一把數字證書,通過數字證書遞交電子投標文件即可。同時禁止招標人強制投標單位攜帶資質證書原件參加開評標,全面實現電子招投標項目無紙化運行。
「全面取消電子招投標項目紙質投標材料後,每次可為每家參與電子投標企業節約費用近600元,每年為投標企業節約費用300萬元左右。」據新泰市審批服務局交易中心主任朱林富介紹,紙質文件的取消,免去了投標企業列印標書、籤字蓋章等一系列線下步驟,大幅減輕了投標企業的投標成本,提高了投標效率。按每年5000家單位投標,每家單位製作5本紙質投標文件,每本500頁計算,每年僅節省紙張就達250萬張。核驗資質證書原件環節的取消,方便了投標企業同時參與多個項目投標,減輕了制度限制,進一步激發了市場活力。
自推行電子化招投標以來,為實現交易模式平穩過渡,實行紙質材料與電子材料「雙軌制」運行,既要求投標人到開標現場遞交紙質投標文件,又要求使用電子方式遞交和解密投標文件。「雙軌制」運行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投標單位負擔,不利於全流程電子化目標實現。新泰市全面取消電子招投標項目紙質投標材料,結束了電子招投標項目「雙軌制」運行歷史,在泰安市範圍內是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