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文章我們粗略的介紹了壯族的歷史發展和信仰,今天小編要繼續來說說壯族人民特色的日常生活,包括漂亮的壯族服飾、美味特色的壯族美食和壯族人民所居住的房屋建築以及他們的一些日常活動,搓搓手開始咯!
首先是壯族的美食。中國地大物博,民族眾多,飲食烹飪也一直是種類多樣的,這一點看過《舌尖上的美食》的朋友們都知道。之所以中國美食那麼的有特色,其實也和多民族所居住的環境分不開。光是壯族,就因為居住的環境不同而有不同的飲食偏好,快跟著小編一起了解一下。
壯族的主食跟漢族一樣,也是稻米。在很多人印象中大米只能煮米飯,了不起一點的就做成米粉,但是在壯族人民這裡,他們把稻米「玩」出了許多花樣:通過各種烹飪方式把稻米做成了不同的美食,比如蒸米飯、煮米粥、煮湯圓、炒米粉,還有餈粑、粽子等。你以為這就算完了嗎?不,他們還在製作米飯的時候摻了其他的東西,把米飯做出了花樣:八寶飯、八寶粥、竹筒飯、南瓜飯以及最為出名的彩色糯米飯等,不僅有著更獨特的風味,更重要的是增添了更多的營養。
而在類似乾旱山區這樣自然環境不適合種植水稻,適合種玉米的地方,他們就把玉米作為主食。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所以環境允許的話,他們也喜歡吃一些水產,比如魚、蝦、蚌等,而山林的野生菌、野果子等也是他們所喜愛的食物。而說到他們最喜歡的零食,那必然就是檳榔了。
在日常居住的房屋方面,除了少數地區的壯族建築還保持這這一民族傳統的建築模式「幹欄」以外,其他地區基本都已經漢化。就以最多壯族聚居的廣西來說,這個地方氣候溼熱,地形又是山區,為了減少熱帶地方蛇蟲鼠蟻比較多的問題,以及讓居住環境更通風透氣,於是傳統的壯族建築「幹欄」就應運而生了。
包括現在,廣西部分的村寨的壯族人民還一直保持這這種古代百越民族的傳統建築模式。當然也有一些地方會將現代造房技術與幹欄的特點相結合來使用磚頭、水泥等來建造「新式幹欄」屋。
少數民族的衣服一直也是很多人很關注的點。而壯族的服裝特點是衣服無領、開左衽,褲子很寬大,並且衣服褲子都有花邊作為裝飾。
腰上會系上繡花的圍腰,再搭配上褶裙以及繡花鞋,配飾方面會更喜歡銀首飾作為搭配。是非常具有少數民族特色的穿著。但是,這些服飾,除了一些文藝表演以外,現在只能在少數壯族居住地區的中老年婦女身上看到。
武術可謂是中華民族的一張名片,而壯族更是將這一項有著悠久歷史和傳統的文化給繼承了下來。這個民族是非常喜歡武術的,這已經成為了他們的一項獨特習俗。很早之前的壯族人民,小男孩長到十歲左右就要開始練武,不僅官方提倡,人民自己也喜歡。直到解放前後才逐漸改變。
除了這些,在悠久的歷史長河中,壯族人民也曾創造過其他的輝煌,這些我們留到下一篇講!不見不散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