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向小康生活 第一書記的朋友圈①|吳東海:「光輝」歲月裡的脫貧...

2020-12-14 東莞日報i東莞

編者按

今年是脫貧攻堅決勝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收官之年,209名來自東莞的駐村「第一書記」奮戰在韶關脫貧攻堅最前線。他們腳下有泥、心中有光,為脫貧攻堅貢獻著智慧和汗水,在莞韶之間傳遞著溫暖和感動。

即日起,東莞日報推出駐村「第一書記」的朋友圈,跟著「第一書記」們的視角和筆觸,品味小康路上的苦與樂,感受貧困村的新氣象、村民的新生活。

■吳東海鼓勵貧困戶通過小額免息信用貸款,養上「脫貧雞」,走上致富路 受訪方供圖

「莞韶情慢慢變濃,我們和韶關成了親人。」「兩年駐村的『光輝』歲月雖然不長,卻值得我珍藏一生。」……在黃江鎮派駐韶關曲江樟市鎮光輝村第一書記吳東海的微信朋友圈裡,記錄著他與光輝村的點點滴滴。

在朋友圈裡,吳東海寫下一個個脫貧故事,如鼓勵貧困戶通過小額免息信用貸款,養上「脫貧雞」,走上致富路。

吳東海也常常傳遞著小康路上的善意和溫情。如村裡一戶貧困戶,單親媽媽在自己的努力和各方的幫助下養育3個女兒。其大女兒大學畢業後,主動提出幫扶本村有需要的學生。

吳東海希望用腳步丈量世界,用真心換取信任,帶動村民脫貧致富。

抓住脫貧「雞」遇

自去年5月10日到光輝村報到,光輝村的人和事就頻頻出現在吳東海的微信朋友圈裡。作為駐村第一書記和扶貧工作隊隊長,他希望起到橋梁紐帶作用,聯繫起粵北山區和粵港澳大灣區,把灣區的資源引進來,把山區的優質產品送出去。

剛到光輝村,吳東海就在朋友圈寫道:「與村民分享東莞特產,他們臉上寫滿了甜甜的濃濃的兩江情。」他帶去東莞特產荔枝,和村民圍坐在下華村的一小門前,共同品嘗妃子笑、糯米餈。

駐村以後,每天早上,吳東海第一件事情,就是走訪貧困戶。在他的鼓勵幫助下,貧困戶盧衛牛利用小額免息信用貸款,撬動發展家禽養殖業。去年底,他養的800隻走地雞出欄,品質優良,卻苦於扎堆上市,愁於銷路。得知情況後,吳東海一方面發布朋友圈,向朋友、同事、親戚推銷盧衛牛的走地雞;另一方面聯繫黃江鎮總工會,由6個工會成員單位出資購買,解決銷路問題。

「通過規模化養殖,去年實現家庭可支配收入76562元,增長5倍,去除各種成本,帶來了近5萬元收入。」吳東海在朋友圈裡記錄了盧衛牛這位「雞司令」的勤勞致富故事。

傳遞溫情與善意

在吳東海上月的朋友圈裡,他分享了與一戶村民母女四人的合照,寫道:「大女兒是一位追求上進、懂得感恩的女孩,年初遞交入黨申請書,成為入黨積極分子;現在又主動提出幫扶本村有需要的學生。善良,原來是會『傳染』的,希望光輝大地永遠都能善心滿滿。」

當天,吳東海因公務夜宿韶關城區,藉機探望常年在韶關市區工作的村民,深入細緻了解貧困戶情況。

這戶人家的母女深深感動了吳東海——獨立而堅強的媽媽從30歲開始,便獨自撫養3個女兒,在自己的努力和各方的幫助下,如今大女兒完成學業。其大女兒通過自己的努力入職東莞農商行,提出主動幫扶村裡上學困難的學生。

這一份善意也讓吳東海更堅定了帶著村民奔小康的決心和信心。

光輝村20戶以上的自然村有曹屋、黃茨嶺、上華、下華、賀屋5個村小組。吳東海表示,要動員村民主動投身綠化美化、房屋外立面整治等新農村建設,規劃上華、下華、曹屋三村連片美化提升工程,引進致力於發展鄉村旅遊的企業,重新包裝下華村,作為主題旅遊景點,附帶休閒民宿。

扶貧手記

「脫貧先鋒」成為入黨積極分子

近日,我們組織黃江醫院的醫學骨幹來到樟市鎮舉辦義診活動。在協調診室安排後,8位內外科、兒科、婦產科、五官科的專家坐診;陳院長在臨時藥房協助發藥。短短半天時間,就診人數就已經超過400人,幫助排查出一例肺結核重症、一例低鉀急症等多例急重症病患者,馬上轉當地醫院進行治療。

也許是同仁們的仁心仁術感動了樟市,中午休整後,正準備啟程回家時,突然天降大雨,大家冒雨上車,離開樟市的那一刻,雨居然停了,就像拍電視連續劇。他們救死扶傷、懸壺濟世、造福桑梓的精神,不分地界、不分民族,給參加活動的19位同仁點讚。

回想起去年5月10日來樟市光輝村報到,距今已有14個月。報到之際,正是荔枝飄香的季節,我和袁隊長從東莞帶來數箱妃子笑、糯米餈荔枝,在下華村的一小門休憩,與村民一起分享東莞特產,在村民的臉上寫滿了甜甜的濃濃的兩江情。我們來到這裡做第一書記及扶貧工作隊隊長,正是扮演橋梁角色,聯繫著粵北山區和粵港澳大灣區,把大灣區的資源引進來,把山區的優質產品送出去。

光輝村黃茨嶺小組的盧衛牛是一名勤勞致富的典型,每周我都會去他家,了解其生產生活的情況。他情況特殊:老婆患小兒麻痺症,沒有勞動能力;兩個女兒還在讀小學,家裡只能靠他獨立支撐。面對種種窘況,他並沒有自暴自棄,而是選擇迎難而上,獨自耕種12畝稻穀、5畝花生;他還研究家禽養殖,摸索出一套屬於自己的家禽養殖技術。

2019年12月,盧衛牛放養的800隻農家雞已經夠時間出欄,品質優良,卻苦於扎堆上市,愁於銷路。得知情況後,我馬上聯繫黃江鎮總工會,由6個工會成員單位出資購買,解決銷路問題。除去各種成本,這一項就給他帶來了近5萬元收入,加上其他收入,2019年他的家庭可支配收入達到76562元,人均19140元,遠超脫貧標準。盧衛牛雖然文化水平不高,但是勤勤懇懇、老老實實,精神品格很好,在我們的影響下,今年1月份,他向黨組織遞交了入黨申請書,目前是一名入黨積極分子。

像盧衛牛這種「脫貧先鋒」,在韶關比比皆是,我的目標更明確,給村裡引進造血項目,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從去年9月開始,我們就在協調村委旁邊的8畝建設用地,作為重點的招商項目。目前,已經得到當地鎮黨委政府的批覆同意,正在想方設法引進項目,將其打造成一個集食宿、會議、驛站的電商綜合體。留給我的時間不多了,希望一年後,每一位村民都能感受到,黨的光輝在光輝大地熠熠生輝。

記者 吳金華 鄧文燕 袁健斌/文

相關焦點

  • 「光輝」歲月裡有脫貧「雞」遇與溫情
    「莞韶情慢慢變濃,我們和韶關成了親人」「兩年駐村的『光輝』歲月雖然不長,卻值得我珍藏一生」……在黃江鎮派駐韶關曲江樟市鎮光輝村第一書記吳東海的微信朋友圈裡,記錄著他與光輝村的點點滴滴。在朋友圈裡,吳東海寫下一個個脫貧故事,如鼓勵貧困戶通過小額免息信用貸款,養上「脫貧雞」,走出致富路。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丨任志波:特色養殖奔向「甜蜜生活」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丨任志波:特色養殖奔向「甜蜜生活」 2020-08-19 15:5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打好脫貧攻堅戰】這位第一書記腦子裡一天在想啥?
    每天起早貪黑,走進農家院壩,聽聽村民還需要什麼;走在田間地頭,看看種植養殖能幫什麼忙;和村幹部清雜草、通溝渠,議議齊心合力為鄉親們做些什麼……打從駐村開始,尹光輝就常年「霸」著朋友圈運動步數榜。「村裡哪裡需要我,我就往哪裡去。脫貧攻堅到了最後階段,只有把幫扶工作都做到位了,心裡才會踏實。」
  • 打贏脫貧攻堅戰 企地攜手奔小康——齊魯石化第一書記紮根扶貧一線...
    這是一項前無古人的歷史功績,實現了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脫貧。  11月9日,高鵬、李雲先、邵光鵬、孫向軍等齊魯石化「第一書記」回到扶貧過的郯城縣。許多聞聽「齊魯石化第一書記來了」消息的村民紛紛趕來,和第一書記們暢談今日鄉村的可喜變化。  在山東省委統一安排下,2012年4月份開始,齊魯石化先後選派4輪12名第一書記到山東省臨沂市郯城縣泉源鎮、廟山鎮進行扶貧。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武邑縣韓王思公村:「第一書記」李紅展拄...
    該村第一書記、武邑縣紀委監委駐韓王思公村扶貧工作隊隊長李紅展拄著雙拐,笑眯眯地看著自己一手策劃出來的民宿樣板間,臉上寫滿了欣慰和自豪,「下個月,等裡頭的配套實施配備齊全,我們的民宿就能開張了!到時候,民宿旁的街道會被打造成美食一條街,遊客們可以品嘗鮮美的農家特色菜,住農家院體驗鄉土民風,既舒適又愜意!」
  • 趙康:從「娃娃書記」到「小康書記」
    2017年4月,三十一歲的寶雞市岐山縣國稅局幹部趙康臨戰受命,被組織選派到該縣的貧困村雍川鎮樓底村擔任第一書記,成為岐山縣最年輕的第一書記,在脫貧攻堅主戰場的最前沿,作為退伍軍人的他,以軍人敢打硬仗的頑強精神,傾心用情,只爭朝夕,不負年華,讓青春在脫貧攻堅一線閃耀。
  • 「李子書記」的駐村扶貧記——記全省脫貧攻堅優秀村第一書記熊平
    7月8日一早天剛擦亮,白雲區駐清鎮市新店鎮歸宗村同步小康第一書記熊平就洗漱好,跟工作組的駐村幹部準備出門了。頭天夜裡雨下得不小,屋外的雨聲讓熊平一夜沒睡安穩,「雖然之前已經做好防汛準備了,但安全問題馬虎不得,得先去村裡頭2個隱患點看看情況。」熊平說。
  • 河北臺拍攝的《第一書記曬小康》被中聯部製作成外語版本播放
    西班牙語版 冀時客戶端報導(記者杜巖卿、白亞軍,行唐臺記者李亮)近日,由我臺融媒體新聞中心拍攝的特別節目《第一書記曬小康——中聯部駐行唐縣東安太莊村第一書記蘇祖輝
  • 雪山下奔向小康的鏗鏘足音
    從2016年實施扶貧攻堅以來,果洛藏族自治州累計投入100.2億元,通過大力實施易地搬遷、產業扶貧、生態扶貧、行業扶貧和社會扶貧,全州累計實現近4.8萬名貧困人口穩定脫貧,74個貧困村退出,6個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絕對貧困人口全部「清零」,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 砥礪前行 奔向美好新生活——全國832個貧困縣脫貧摘帽 石家莊市...
    聞此喜訊,石家莊市奮鬥在脫貧工作各崗位上的工作人員和人民群眾倍感振奮,紛紛表示,脫貧摘帽不是終點,將以此為動力,繼續砥礪前行,奔向美好新生活。幫扶有幹勁「在《新聞聯播》中得知我國脫貧攻堅取得了巨大成就,所有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
  • 「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2020廣西藝術作品展覽美術類優秀...
    「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2020廣西藝術作品展覽美術類優秀作品、入展作品名單  侗鄉新悅 國畫 26 張靜淼 女第一書記的扶貧日記
  • 羌山來了駐村第一書記,兩年時間實現全村脫貧!
    養雞養豬、種植藥材,村民們忙得不不亦樂乎……這些都得益於脫貧攻堅工作的開展。羅小剛,國網北川供電公司派駐小壩鎮酒廠村的第一書記,為了給村民拓寬銷售渠道,他化身主播,為村民家的蜂蜜代言。「我們這是土蜂蜜,蜜都是在附近藥材花上採到的。蜂蜜非常黏稠,色澤透亮,味道香甜。」
  • 小康聲音丨郭保偉:沒有什麼山不可翻越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許建立編者按:小康源自奮鬥、小康點亮生活。在奔向全面小康的道路上,山東戰貧鬥困,不獲全勝誓不收兵,湧現出許多脫貧攻堅的典型案例,「第一書記」、鄉村振興服務隊員、村支書等成為這場「攻堅戰」的一線「領頭雁」、致富帶頭人,他們或為鄉村帶去產業振興的源頭活水,或為鄉村社會治理出謀劃策,或紮根鄉村服務百姓,他們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小康路上的生動實踐。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佛山裡水北沙村黨委書記、村委會主任...
    這個打過鐵、賣過魚的佛山裡水北沙村黨委書記、村委會主任沈小琴數次「華麗轉身」的故事,被北沙村民口口相贊。&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裡水北沙村黨委書記、村委會主任沈小琴。
  • 兩會· 國投聲音 | 國投黨組書記、董事長白濤:脫貧之後奔小康...
    全景呈現國投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的生動實踐發出了全國兩會期間的「國投聲音」國家開發投資集團有限公司黨組書記、董事長白濤消除貧困、改善民生、實現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我們黨的重要使命。經過25年不懈努力,到今年3月,4個縣全部脫貧摘帽。脫貧之後奔小康,國投幫扶在路上。2020年,國投將繼續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攜手各方繼續做好產業扶貧、教育扶貧、專項扶貧、幹部扶貧、工程扶貧、基金扶貧,穩固脫貧成效,使「輸血」更精準,讓「造血」更完善,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 小康路上的脫貧攻堅好支書,柴官屯村支部書記劉豔召
    我市唐奉鎮柴官屯村支部書記劉豔召,2015年擔任村支部書記以來,盡職盡責,解百姓之憂,排群眾之難,為家鄉老百姓帶來了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惠。在脫貧攻堅工作中,他帶領村兩委班子真抓實幹,積極推動整村脫貧攻堅工作有序開展。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用心鋪築「扶貧路」的駐村第一書記,靠譜!
    2017年3月,田坪水庫管理所幹部李志純被組織派駐青山橋鎮心田村駐村第一書記。剛到心田村,李志純就給自己立了一個「規矩」:沒有特殊事情必須每天工作和吃住在村上。「特別感謝李書記喲!介紹我到這裡做事,鼓勵我種植中草藥!」青山橋鎮心田村花門樓組脫貧群眾閔小初拖著滿滿一車肥料,一邊走一邊告訴記者,三年來,他不光還了10萬餘元債務,手頭上還有餘錢,日子越過越好。「早脫貧了!現在,我不光在這裡做事賺錢,家裡還有400多棵果樹、藥材樹,收入很穩定啦!」
  • 東隴鎮:聚力脫貧攻堅 繪就小康畫卷
    今年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收官之年,惠來縣東隴鎮堅決貫徹落實上級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及掛牌作戰部署要求,在省直、東莞市和市、縣幫扶單位的大力幫扶下,全鎮上下凝聚合力,明確目標任務,建立健全脫貧攻堅工作機制,強化工作責任落實,集中精力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共同繪就了幸福小康新畫卷。
  • 【美麗鄉村 詩畫中國⑱】詩詠山西脫貧攻堅走向全面小康
    【正宮·鸚鵡曲】第一書記贊  李玉平    【正宮 塞鴻秋】扶貧第一書記畫像  常永生精準脫貧,生活上層樓。致富真經家裡送,多造血,智先籌。  婚期推至後年秋,立潮頭,做耕牛,善政攻堅,聯手話鄉愁。拔掉窮根當聘禮,新一代,更風流。
  • ...記甘南州臨潭縣店子鎮業仁村第一書記、駐村幫扶工作隊長金凱
    【我們的駐村幫扶幹部】村裡大小事 記本裡、裝心裡、辦滿意——記甘南州臨潭縣店子鎮業仁村第一書記、駐村幫扶工作隊長金凱金凱正在認真記錄「民情日記」金凱(中)走訪村民了解相關情況「金書記把村裡的大事小事都記在本裡、裝在心裡,每一件事無論大小,都能辦得讓群眾打心眼裡滿意。」在業仁村村民們眼中,金凱來到村裡後,就一直是這樣做的。業仁村是國家建檔立卡貧困村,全村122戶476人,2013年建檔立卡貧困戶46戶196人,貧困發生率為4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