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靜蕾的書法進步明顯:各種字體隨意轉換,對王羲之筆法領悟極高

2020-12-17 釋墨軒文化小天地

徐靜蕾不愧是被稱為當代才女,她近幾年少有出現在演藝圈之中,但這並不代表她已經離開了娛樂圈。

她還是那個有才的導演和演員,但在私下裡的她其實更像是一個書法家和繪畫大師。徐靜蕾喜歡水彩繪畫,同時也喜歡在自己的空間分享一些書法作品。

近期有不少網友聊到徐靜蕾的作品,翻開她以前的作品和現在的作品對比,筆者發現徐靜蕾的書法作品又有了明顯的進步,而且進步的空間非常大。

短短幾年,徐靜蕾的字體就已經有了質的改變,寫出來的作品更隨意了,而且各種字體隨意的轉換毫無壓力,這一點似乎和王羲之的筆法很像。

另外看她的宣傳作品,她形容水彩和書法一樣,都是指引生命在歲月中靜心沉澱,發酵的故事由此展開。看來她對於書法的領悟已經極高了。

還真是寫得不錯,筆墨到位而且厚重感十足,並沒有顯得太過於輕浮的意思。細細口味還真不錯,算是一手有功底的字體。

另外很多專業的書友們看好徐靜蕾的字體,而且認為她的書法字體已經脫離了傳統的筆墨,開創了屬於自己的個性書法。但又不失傳統字體的美感,算是一手非常漂亮的書法了。

比如飄逸的感覺之中又有一些仿古的用意,然後娟秀的字體一看就非常有功底,而且筆法與筆墨都相當不錯,如在欣賞一幅畫一樣,非常令人佩服。

為什麼說徐靜蕾的書法進步非常明顯,因為她在原來的基礎上把自己的書法融入到了感情之中,所以感覺在欣賞一張漂亮的風景作品一樣。

王羲之的字體影子有沒有在徐靜蕾的字體之中體現出來?答案是有一些影子,但徐靜蕾的個性書法非常明顯,而且筆法達不到王羲之的級別。

但她對於王羲之的筆法領悟極高,一般的書法大師還真的看不出來。比如在筆墨的運用上面,越是自然越能體現她筆下的力度。用墨的厚度,還有收筆之間的隨意自然性。

徐靜蕾已經不輸專業的大師了,以前的靜蕾體書法其實大家就已經看到了她書法的實力。據專業的書友們透露,徐靜蕾還年輕,如果等年齡再大一些,她筆下的字則更有魅力,更有韻味一些。

相關焦點

  • 唐伯虎書法真跡,臨摹王羲之《蘭亭序》,筆法行雲流水真好看!
    文 / 小七各位書法愛好者的朋友大家好,我們一起聊聊中國的書法文化,說到書法大家會想到書聖王羲之這樣的著名書法家,特別是他的代表作《蘭亭序》更是贏得了很多書法者的稱讚,在我們當今的生活中也有很多的書法愛好者都在臨摹學習王羲之的書法,而在我國的古代除了王羲之外還有很多著名書法家
  • 孫儷書法進步大,筆墨之間有才氣,與徐靜蕾的書法相提並論
    圈裡人都說徐靜蕾的書法好,勝過中書協裡面的某一些假專家。而近期又有人開始曬起了孫儷的書法,同為演藝圈裡的才女,孫儷的書法怎麼樣? 但實際上在專業書友們的確定之下,發現孫儷的書法的確了得,而且比以前的進步大很多。
  • 王羲之《蘭亭序》被稱為第一行書,字體放大10倍後,筆法讓人欽佩
    王羲之《蘭亭序》被稱為第一行書,字體放大10倍後,筆法讓人欽佩中國歷史悠久,留下了許多的財富。當然,書法字畫就成為了一個不可忽視的存在。提及到字畫的話,我們也都會想到每一個年代裡的,那些優秀書法家們,他們的字體各自有各自的特點。
  • 「提按」的筆法王羲之經常用,卻為何受到眾多書法博導的鄙薄?
    嚴格地說,用筆法寫成的字才是『書法』。」而中央美院的博導、紹興文理學院蘭亭書法藝術學院院長邱振中先生,則認為「絞轉」才是最重要的筆法,他認為宋代以後「絞轉」筆法失傳,改為以「提按」為主,導致後人書法成就平平。
  • 趙孟47歲書法作品,筆法精湛,聞名後世700年!
    文 / 小七各位書法愛好者大家好,我是你們的老朋友小七,當我們談到中國的書法家時,大家都會想到自己喜歡的書法家,有的網友喜歡書聖王羲之,還有的網友喜歡鍾繇的楷書,也有的網友喜歡宋徽宗的「瘦金體」,今天小七介紹的這位書法家也非常的有名,他就是趙孟!
  • 米芾晚年之作《德忱帖》,高清放大欣賞,字體寫出書法藝術美!
    文 / 小七各位書法愛好者的朋友大家好,我是你們的老朋友小七,當我們談到中國的書法文化時,大家會想到很多著名的書法家,有的網友喜歡書聖王羲之,特別是他的代表作《蘭亭序》更是贏得了書法愛好者的喜歡,還有的書法愛好者喜歡鍾繇的楷書,鍾繇所創的楷書那也是非常的經典
  • 書法筆法論
    王羲之《其書帖》 羅振玉藏質感的線條或筆法在書法藝術中具有特殊與基礎的地位,既是結字的基本要素,又構成書法藝術欣賞或評價的獨立對象和內容。這就產生了書法評價或欣賞的最基本的藝術標準,筆法要正確,不能有筆病,這是書法及格不及格的門檻。筆法是最難以掌握的技術,又是最為重要的環節。
  • 震撼|非常對比,非常感覺,非常領悟
    非常對比,非常感覺,非常領悟! ——王羲之書聖教序原碑與宋拓超清單字對比 非常對比,非常感覺,非常領悟 對比是一種方法,是一種讀帖的方法,也是一種臨帖的方法,更是一種領悟筆法的方法。 透過刀鋒看筆鋒。
  • 王羲之所用的「打點」筆法是什麼意思?
    王羲之被稱為書聖,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其用筆的多樣性。幾乎從其筆法中任取一點並發揚光大,就可以化成一個書家流派。比如說懷素的用筆,就是從王字中細而挺的線條發展而成的,它需要用胳膊帶動手腕手指來書寫。那麼,王羲之在起筆時最常用的筆法是什麼呢?
  • 女星字體:唐嫣字跡漂亮明顯練過,孫儷書法能趕上書法家
    其實唐嫣寫字好看在這個圈內早已經不是什麼秘密了,更是有人用「字如其名」來誇讚唐嫣寫的字,這麼漂亮明顯就是花了心思去練過的,真的是不容易。圈內女明星字好看的其實也不少,像孫儷就是其中一位了吧,特別是她的書法,是真的非常漂亮的了,不少人在看到的時候都覺得孫儷這個字完全都趕上書法家了,無論是書法還是硬筆,都是超級贊的。
  • 孫伯翔書法引網友爭議,看給中央黨校題的牌匾,字體真好看!
    ,我想很多網友都會想到書聖王羲之,特別是他的代表作《蘭亭序》更是贏得了很多書法愛好者的喜歡。孫伯翔是當今書法界的代表,他的書法非常的漂亮,孫伯翔喜歡的書法字體是魏碑書法,多年來一心專注魏碑,並且寫出了書法藝術美,經過幾十年的書法臨摹和學習,孫伯翔在寫書法的時候加入了自己的創新,並且寫出了自己的個性,但是有些書法愛好者並不認可孫伯翔的魏碑字體,認為魏碑這種字體和行書、楷書相比非常的呆板,沒有一點藝術美,那麼孫伯翔的魏碑字體到底怎麼樣呢
  • 北京才女出生書香世家,自幼練習書法,成功加入書法家協會!
    北京才女蘇澤立的確出生於書香世家,她的父親叫蘇適,那在書法界是非常有名的前輩,蘇澤立從小在父親蘇適的教導下就練習中國的傳統書法,經過多年的苦練自己的書法也有了很大的進步,蘇澤立憑藉自己的書法才華贏得了廣大書法愛好者的稱讚,並且成為了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還是北京市書法家協會理事,還兼任中國書畫院副院長,看到這些職位以後大家是不是也體會到了蘇澤立的才華呢
  • 書聖王羲之書法八字真言,姿態殊異,圓轉自如
    王羲之一生酷愛書法,重點在於對書法的理解和創新,他改變漢魏以來的樸質書風,開晉後的妍美勁健之體,創楷、行、草之典範。後代之人,無不尊崇和遵循他的書法宗旨。一、王羲之學習書法的故事。在王羲之學書的漫長過程中,有一位名不見經傳的老師,是他一生都沒有忘記的,那就是—白雲先生。
  • 最漂亮的書法字體—楷書
    (鍾繇字帖)在魏晉時期共同開創了這第一個楷書巔峰時代的,還有我們熟悉的衛夫人(衛鑠)、王羲之、王獻之等書法名家。其中,鍾繇、衛夫人(衛鑠)、王羲之、與王獻之4人為師徒關係,他們的書法一脈相承,技藝精湛,又分別有各自與眾不同的特點。
  • 徐靜蕾的新繪畫作品,專業程度超過美院畫家,筆法非常強
    徐靜蕾是大家公認的才女,近年來她對於書法和繪畫的研究也是一直沒有停過!在如今的繪畫圈子裡,提到徐靜蕾的作品,很多專業學習的學生們都對她有著非常高的評價,甚至形容徐靜蕾的作品比美院裡那些教授的作品更漂亮。
  • 入古者,筆法要豐富,青史留名就一個字「變」
    答案大家都懂,那就是:筆法。元 趙孟《王羲之<蘭亭序>十三跋》云:「書法以用筆為上,而結字亦須用功,蓋結字因時相傳,用筆千古不易。」普通人也好,書法老師也好,都在給大家強調,書法筆法的重要性,甚至把筆法神化了。唐張彥遠的《法書要錄》記載:蔡邕受於神人。
  • 毛筆書法入門先練哪種字體好?
    毛筆書法入門先練哪種字體好?這一直是困擾書法新手們的問題,雖然說這個問題沒有標準答案,但中教公服編輯還是建議大家先從楷書開始,通過楷書打牢基礎學習其它字體會更加規範和容易。毛筆書法入門先練什麼1、先正書在行草毛筆字入門,要先從端正的正書開始,也就是篆隸楷。這幾種書體的特徵是字形端正,點畫分明,運筆結體規矩嚴謹,不可過於隨意。
  • 行書,學米芾容易學王羲之難,為什麼?從八大山人書法線條品端倪
    中國書法是以漢字為載體的藝術形式,組成書法藝術的三要素是「人」「寫」「漢字」,漢字是基本的框架,通過書者(人)的書法寫,賦予了漢字以藝術形象。一般的漢字書寫比如硬筆,要求字體結構合理,筆畫平(不是水平)直,就算是好字了。但作為書法藝術,不僅僅是寫好字,書法藝術是一個複雜的系統,不僅懂得漢字的結體,還要掌握各類筆法,還有精神內涵。
  • 新疆書法博士牛子老師,漢字寫出書法藝術美,單字放大筆法漂亮!
    ,我想此時大家的腦海中肯定已經閃現出了自己喜歡的書法名家了吧,有的網友喜歡書聖王羲之,還有的網友喜歡宋徽宗的瘦金體,也有的網友喜歡顏真卿的楷書,正是在這些古代著名書法家的影響下,我國的書法文化才得以很好的傳承和發展,今天小七給大家介紹的這位書法愛好者來自新疆,他叫牛子老師。
  • 陳志平:顏真卿在很多方面超越了王羲之
    褚遂良的楷書更多表現為以隸入楷,使用分書的筆法,傳承了二王以來的楷書寫法。為了突破陳規,顏真卿選擇了以篆入楷,這與顏氏家族儒學傳統有關,儒學的核心是「小學」(包括文字學、音韻學、訓詁學),顏真卿接受了家學的薰陶,非常重視文字學。將篆書的筆法融入到楷書裡面,是自然的過程,從而形成了壯實的點畫和外拓的筆勢,這使得他的書風突破了王羲之以來的傳統,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