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民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戰疫情衝在前 精醫技惠百姓

2020-12-19 瀟湘晨報

「呼吸與共,守護生命」,這是對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的貼切描述。一直以來,我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團隊始終堅持守護生命、救死扶傷的信念,甘冒風險直面疫情,捨生忘死守護患者。

擔當 守護患者健康

今年初春,新冠肺炎疫情襲來,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首當其衝,成為這次抗疫的主力科室之一。

「我們的工作就是治療呼吸道疾病,我們不上誰上?」在疫情面前,他們沒有後退,紛紛在請戰帖上按下手印。

據悉,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該科室的覃少佳、胡慶文、梁燕、張鴻魁、鄧碧玉等30人加入抗疫前線,與病毒戰鬥。其中,胡慶文、梁燕兩人更是遠離家鄉,千裡迢迢馳援湖北。

防護服、N95口罩、外科口罩、護目鏡、面屏……在隔離病房裡,他們每天要穿上多重防護裝備,時間久了會感到胸悶氣短、心跳加速,甚至說話都困難。但是,挑戰遠不止這些,護目鏡容易起霧,造成視線模糊,醫護人員在為患者診療時,需小心翼翼,這無疑給他們帶來巨大挑戰,但他們無所畏懼,全身心投入抗疫中,圓滿完成了任務。

如今,國內疫情得到控制,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的醫護人員又回到原來的崗位,繼續為患者服務,做患者健康的守護者。

用心 仔細尋找病因

「呼氣!吸氣!放鬆!」11月27日,市人民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任覃少佳和護士正在為一名呼吸困難患者做檢查。「患者的病情比其他患者複雜許多。」覃少佳說,科室主要救治的病人以老年人為主,這些人群多半患有多種疾病,很考驗醫生的救治能力。

近日,該科室就接診了一名特殊的患者,這名72歲的患者咳嗽伴呼吸困難已有一個多月,入院時,患者出現呼吸不暢、大汗淋漓、肢體微涼等症狀,病情危重。經詢問病史,覃少佳得知患者還患有心腦血管疾病,遂決定給患者進行無創呼吸機輔助呼吸等搶救治療。可治療一段時間後,患者呼吸困難仍未得到緩解,「到底是什麼原因引起呼吸困難?」考慮到患者病情嚴重,無法進行支氣管鏡檢查,這讓覃少佳和科室團隊犯了難。

為揪出病因,覃少佳與科室團隊討論後,決定採取氣管三維重建技術,經檢查發現,患者的呼吸氣道明顯狹窄。隨後,他們為患者進行纖支鏡檢查,發現其聲門下氣管新生物增生糜爛幾乎閉塞。

最終,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的治療團隊通過支氣管鏡介入治療技術,終於把患者聲門下主支氣管新生腫物切除,打通了患者的氣道,咳嗽、呼吸困難等症狀得到明顯緩解。目前,患者的病情正逐漸好轉。

覃少佳說,此類患者的救治成功,標誌著該院的呼吸內鏡介入診療技術已跨入廣西區內先進水平。

未來 不斷提升技術水平

市人民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是集醫療、教學、科研、康復於一體的來賓市臨床重點專科。從2014年起,該科室每年組織舉辦自治區繼續教育項目「來賓市呼吸疾病診療技術提高學習班」,通過學習,不斷提高來賓市醫護人員呼吸系統疾病專業技術水平。同時,醫護人員還擔起傳播公共衛生知識的責任,在醫院微信公眾號發布公共健康知識,每個月在醫院內開展線上線下健康宣教活動,邀請患者和市民前來聆聽。此外,他們還建立相關微信群,向患者和市民傳播健康知識。

目前,該科室正積極開展呼吸衰竭與呼吸支持技術、肺栓塞與肺血管病、間質性肺疾病、胸膜疾病、鼾症及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症候群等各種呼吸系統常見病、少見病、罕見病及疑難危重症的診療和科研工作。此外,該科室積極參與區內外技術協作及交流,並多次受邀參加全國學術交流,不斷提升呼吸疾病的診治水平,為廣大患者提供優質、高效、安全的醫療服務。

稿件來源來賓日報

圖:吳禎浪

編發:宣傳統戰科

【來源:來賓市人民醫院】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會醫院(江北區人民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30年篳路藍縷,深耕...
    在長江、嘉陵江交匯處的江北,有一個肩負轄區百姓健康重任的醫院,它就是重慶市紅十字會醫院(江北區人民醫院)。「醫生,我還需要再次檢查嗎?」「護士,我這個藥在哪兒取?」……11月10日下午2時,走進重慶市紅十字會醫院(江北區人民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科室醫護人員各司其責、井然有序地開展著各項診療服務,全力以赴投入到緊張忙碌的工作中。
  • 重慶市紅十字會醫院(江北區人民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30年篳路...
    在長江、嘉陵江交匯處的江北,有一個肩負轄區百姓健康重任的醫院,它就是重慶市紅十字會醫院(江北區人民醫院)。「醫生,我還需要再次檢查嗎?」「護士,我這個藥在哪兒取?」……11月10日下午2時,走進重慶市紅十字會醫院(江北區人民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科室醫護人員各司其責、井然有序地開展著各項診療服務,全力以赴投入到緊張忙碌的工作中。
  • 南寧市第二人民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接受PCCM規範化建設項目評審
    11月25日,南寧市第二人民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迎來PCCM規範化建設項目評審,國家級評審專家通過線上會議,對該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的PCCM規範化建設工作進行線上認證。南寧市第二人民醫院院長李建民、副院長何寧宇、醫務部部長杜偉、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任鄺敏教授等專家在現場進行線上匯報並解答評審專家的提問。南寧市二醫院院長李建民教授代表醫院對評審專家表示熱烈歡迎,並向評審專家簡要介紹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規範化建設的相關情況。
  • 煙臺山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與患者同呼吸 戰疾病
    煙臺山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在科室主任費建文的帶領下,為呼吸系統疾病患者建立起一個充滿愛和力量的避風港,在這裡,他們與患者一起戰勝疾病,走向健康。推進規範化建設 為科室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隨著煙臺山醫院東院區正式投入使用,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無論是病房還是門診建設上都越來越全面、規範,在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任費建文看來,這不僅僅是工作環境的改變,更是給患者提供更加規範化診療的基礎和保障。
  • 宿遷市中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通過國家專家組線上認證
    近日,宿遷市中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以線上核查模式接受國家呼吸與危重症學科(PCCM)認證專家組的評審認證。宿遷市中醫院院長張麗嬌表示,該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團隊在過去兩年多時間裡,積極響應國家PCCM建設的時代潮流,根據評審要求,不斷自我完善,規範學科建設。今天的評審是對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的一次全面檢閱。希望藉助此次評審,進一步提升醫院醫療服務能力水平,推動學科快速發展。
  • 巴中市中心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被命名為「四川省青年文明號」
    近日,經共青團四川省委等17部門組成的四川省創建「青年文明號」活動組委會評審公示,巴中市中心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表現突出,被命名為「2018-2019年度四川省青年文明號」。巴中市中心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是四川省醫學重點專科、巴中市醫療名科,是巴中市呼吸與危重症疾病的救治中心,承擔全市呼吸道傳染疾病的防控和救治責任。年門診就診人數5萬人次,年住院人數5000人次,年完成搶救危重病人1000人次,搶救成功率98%。
  • 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延安分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成功開展2020年...
    為推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防治工作,提升居民慢性呼吸系統疾病防治素養水平,維護人民群眾身心健康,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延安分院(延安市中醫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在門診大廳開展了「改變慢阻肺生活,無論何人與何地」義診宣教活動。
  • 東部城區急危重症患者福音!煙臺山醫院東院區內科病房本月底投用
    近日,記者從煙臺山醫院獲悉,東院區自去年12月28日起試運行,首批28個門診開診,多個醫技科室投入運行。東院區內科病房已經完成了設備設施的配置,預計本月底前可投入使用。煙臺山醫院黨委書記於遠臣介紹說,東院區自去年12月28日起試運行,首批28個門診開診,多個醫技科室投入運行。它將有效滿足周邊居民的就醫需求,為煙臺及其他城市群眾提供更加優質的診療服務。
  • 以仁心妙術護航暢快呼吸!謝謝你,醫生!
    他們是宜昌市第一人民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團隊。市一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任王迎難說,疑難、危重疾病多是呼吸專科疾病的一個顯著特點,能為疑難危重症疾病診斷指明方向、撥雲見日,已經成了讓她幸福的事情。去年夏天,一名42歲的枝江男子不小心肺部吸入了柴油,導致脂溢性肺炎,到宜昌市一醫院經治療穩住病情以後,患者自己決定返回當地醫院進行後續治療。
  • 中山大學附屬三所醫院「最強天團」首次大會診 跨區域救治危重患者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林潔)3月5日下午,由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和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組成的20多名專家,齊聚中山一院高端遠程會診中心,為省內5名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把脈問診」,討論和制定個性化的精準治療方案。
  • 忠誠③|東莞市人民醫院:啃最硬的骨頭,挑最重的擔子!
    東莞市人民醫院無愧於全市1000多萬市民的信賴。如今,歷經132年發展的東莞市人民醫院正努力打造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創傷中心、兒童醫學中心、危重症孕產婦救治中心、急救中心,向高水平醫院挺進,全力以赴為全市人民的健康保駕護航。
  • 市第一人民醫院2號樓啟用
    惠州日報訊 (記者周智聰)昨日,市第一人民醫院2號樓啟用,副市長李俊玲出席啟用儀式並講話。 李俊玲表示,為進一步優化醫療資源布局,市政府啟動了市第一人民醫院2號樓建設工程,這是我市重點民生工程。2號樓啟用是我市醫療衛生事業發展的又一重大成果,標誌著該院的服務能力得到了進一步提升。
  • 溫江區人民醫院要搬家啦!你關心的問題都在這兒
    四川省人民醫院溫江醫院也就是成都市溫江區人民醫院6月10日,新院區要開診啦圖@張志強6月8日,老年醫學科、全科醫學科等7個科室開始「搬家」醫護人員、患者、設備已搬進新院區患者張女士非常開心她說,新院區的環境比想像中好不僅比老院區寬敞,病房也是窗明几淨
  • 【名醫名科】鄒城市人民醫院康復醫學科專家介紹
    鄒城市人民醫院 康復醫學科專家介紹 鄒魯仁心 醫之本意 楊秀芹
  • 重慶醫藥高專附一院(市職防院 市六院)職業病與中毒醫學科:成功...
    近日,91歲高齡抗美援朝老兵陳爺爺,緊握著重慶醫藥高專附一院(以下簡稱「市職防院」)職業病與中毒醫學科醫護人員的手,不斷表示感謝。(陳爺爺及家屬與科室醫務人員合影)原來,早在十月末,陳爺爺就因出現血尿、鼻衄前往市內某三甲醫院診治,後被診斷為中毒,便在醫生的建議下轉院至市職防院(重慶市中毒控制中心)職業病與中毒醫學科。
  • 佛山2家醫院成為國家呼吸醫學中心首批協同...
    12月22日,國家呼吸醫學中心掛牌暨協同醫院合作啟動大會在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召開。活動中,鍾南山院士等共同為國家呼吸醫學中心揭牌,為首批26家國家呼吸醫學中心廣東地區的協同醫院正式授牌。佛山市第一人民醫院、佛山市第二人民醫院成為國家呼吸醫學中心首批協同醫院。
  • 在最後一道防線和「死神」對決——新冠肺炎危重症病人的驚心搶救記
    「炎症風暴」侵襲、氧合指數跌落至1%、心臟一度驟停……三次死裡逃生後,2月26日,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嚴強,終於在6天後拔除氣管插管,脫離有創呼吸機,迎來新生。 在與「死神」的較量中,30多歲的新冠肺炎危重症病人韓傑是毫不知情的。2月13日,他突發呼吸衰歇,命懸一線。
  • 東莞市抗疫先進個人楊雪:常將危重症患者從死亡邊緣拉回來
    回憶那段日子,市人民醫院ICU是醫護與死神拉鋸的「戰場」,該院紅樓院區ICU副主任楊雪和隊友住臨時隔離宿舍,有家不能回,一次次將危重症新冠肺炎患者從死亡邊緣拉回來。此次獲評「東莞市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楊雪表示,榮譽屬於團隊,「他們都舍小家為大家,衝在第一線,用生命履行著我們的信仰,才有了患者一次次轉危為安。」
  • 新冠危重症如何救治?這部片子記錄了武漢ICU病房的「呼吸」
    5月12日,國際護士節,「生命」系列第二部紀錄片《生命·呼吸》將在東方衛視晚間22點30分與觀眾見面。與《生命·方艙》一脈相承,紀錄片《生命·呼吸》同樣採用多視角口述的方式拍攝,把武漢危重症病人收治的兇險展現在觀眾面前。
  • 「名醫名科」鄒城市人民醫院康復醫學科專家介紹
    鄒城市人民醫院康復醫學科專家介紹鄒魯仁心 醫之本意楊秀芹楊秀芹,康復醫學科主任,主任醫師,神經內科專業,本科學歷, 2002是魯西南康復專科聯盟會員單位,榮獲2019年度鄒城市人民醫院先進科室、醫療質量安全科室。服務範圍科室主要從事腦卒中恢復期、脊髓損傷恢復期、骨折術後恢復期、顱腦損傷恢復期、頸肩腰腿痛、面神經炎等的康復治療。根據患者功能障礙情況制定具體的康復治療方案,由康復醫師、康復治療師、康復護士、患者及家屬共同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