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扇一舞一脈傳 ——講述元江縣羊街鄉棕扇舞的傳承故事

2020-12-12 澎湃新聞

一扇一舞一脈傳 ——講述元江縣羊街鄉棕扇舞的傳承故事

2020-08-15 16:5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民族時報全媒體記者 周羽

「羊街和棕扇舞不可割裂。」在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縣羊街鄉,棕扇舞似乎是邁入這片土地開始便可以感知到的如影隨形的存在。這裡的人們用盡辦法強化對棕扇舞的記憶,守住讓他們引以為傲的民族文化,並謀求起更深更遠的發展。

無盡歡歌  傳承藏於生活

要了解哈尼族棕扇舞,元江縣羊街鄉是不能不到的地方。這裡的一切總是和棕扇舞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從千百年前的生產祭祀到如今的節慶娛樂,棕扇舞源於哈尼族群眾的生活,又融於其生活。去往羊街鄉的路上,路旁的棕櫚樹高挑挺拔,停車時隨意走進的哈尼村寨牆面繪著棕扇舞的36招72式作為裝飾,定睛一看路燈也有棕扇的模樣。棕扇舞對當地群眾來說已是一種深入骨髓的文化符號。

在當地最熱鬧的日子——哈尼十月年期間,棕扇舞對於羊街人的意義最為直觀。2019年11月6日,又到了哈尼族同胞辭舊迎新的時日,也開啟了羊街的一場狂歡。從元江縣城通往羊街的「偉我偉都」(哈尼語,意為「山路十八彎」)即使到了夜晚也是車燈如晝,來來往往都是到羊街過年的人。四方的賓朋和外出的親人來到羊街,最少不了的除了一席殺豬飯,便是一場棕扇舞。哈尼群眾穿著節日盛裝在羊街鄉尼果上寨「迷都普思」廣場上,隨著嗩吶和大鼓帶來的律動,舞起棕扇、扭動腰肢,上演著《過年樂》《農合社之光》《棕扇舞羊街》等歌舞節目,歡聲笑語一直持續到8日。同時,在元江縣棕扇農家樂專業合作社、壩木村委會牛街組草皮街等地,亦能逢上棕扇舞展演活動。

除了哈尼十月年,到羊街鄉要觀看棕扇舞其實還有許多時日。近年來,羊街鄉充分利用鄉域資源,實施美麗鄉村建設,推動鄉村旅遊的發展,「棕扇舞之鄉」羊街早已聲名在外。「庫扎扎」文化節、「雲海梯田杯」山地自行車爬坡賽、瀾普長街宴等活動在給羊街鄉帶來人氣的同時,也為棕扇舞的展示傳播搭建了平臺。

大山舞者  傳承流於血脈

說起羊街的棕扇舞,棕扇舞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龍正福是一個不能不見的人。78歲的他是棕扇舞的絕對熱愛者,也是哈尼文化的承啟者。

記者一行跟隨羊街鄉黨委副書記雷雨田到達龍正福老人的家時,院門大敞,卻沒見著龍正福。連喊兩聲無人應答後,有人敲響了院子內的牛皮大鼓,隨即便看到龍正福老人從二樓拾階而下來到了院子。「龍老師,聽到鼓聲就下來了?」聽聞打趣,龍正福老人顯得有些不好意思。簡單的認識過後,龍正福便接過話茬介紹起牛皮大鼓來。「這就是表演棕扇舞的樂器之一,旁邊那個是我祖輩傳下來的,已經被敲破了。」順著龍正福的介紹,記者發現了藏在這院壩裡的「哈尼文化博物館」。鞦韆,高蹺,弩箭,跳舞用的猴面、棕扇,伴奏用的弦子、大鼓……這些物件大部分都出自龍正福之手,有不少還免費送給了鄉裡的文藝隊。

龍正福從小和父親學木活,也學棕扇舞;木活越做越愛,棕扇舞也越跳越好。如今,龍正福是羊街鄉少有的能做棕扇舞裡的高難度動作「猴子摟腰」的人。因為精湛的舞藝,2012年12月龍正福被命名為「棕扇舞國家級傳承人」,隨後成立了龍正福傳習所。「教了多少人我已經記不清了,只要想學的來找我,我都會教。」龍正福足跡遍布了羊街鄉的村村寨寨,他所教授的徒弟裡有省、縣級的傳承人,也有不少加入了鄉裡的傳承隊和文藝隊,致力於棕扇舞的薪火相傳。

未雨綢繆  傳承始於擔當

饒是有生活記憶的感染和龍正福這樣的承啟者的教授,時代變遷對棕扇舞的影響仍不可小覷。「受和流行文化等影響,加之年輕人對民族民間傳統文化了解不深,使得哈尼族棕扇舞的傳承和保護變得越來越困難,甚至有可能面臨失傳、消亡。」羊街鄉文化事務中心主任倪偉順及哈尼族棕扇舞市級傳承人張開波曾表示。

如何扭轉這一局面?除了傳承人的自我擔當,更少不了當地政府的支持。2016年2月18日,羊街鄉壩木村棕扇舞傳習所裡熱鬧非凡,31名傳承隊的隊員穿著節日的盛裝,不少人還帶著自己的孫子孫女前來參加活動,老老少少全都跳起了歡快的棕扇舞。這是羊街鄉第一家掛牌成立的棕扇舞傳習所。如今4年過去,這樣的傳習所已經發展到了8個,傳承隊已經壯大到了10支。「各傳習所為開展棕扇舞傳習活動提供了平臺,作為傳承人感到高興的同時,也感受到了自己身上的責任。」塔垤村棕扇舞省級傳承人白金寶說。

此外,據雷雨田介紹,為做好棕扇舞傳承工作,羊街鄉還編排了一套具有特色的棕扇舞課間操,並由倪偉順、張開波等棕扇舞傳承人到羊街鄉中心小學、羊街中學等學校去教學,推進哈尼族棕扇舞文化走進校園。羊街鄉文化站還建立了棕扇舞保護檔案,進一步完善哈尼族棕扇舞傳承人體系,定期對傳承人、農村文藝骨幹、中小學生進行棕扇舞培訓指導。

哈尼族棕扇舞的故事,正從田間地頭走向廣闊舞臺……

轉載請註明來源《民族時報》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解密:道家真傳洗髓功在湖北一脈的傳承!
    中國大陸的這一支所述之洗髓功,為清末民初終南山道家隱仙派紫霞真人高虎臣(公元1816年—1952年)所傳。高虎臣道長為清末道家武術名家,精通道家秘術、道家醫術、太極功法等;曾在北京滿清大內、東北醫巫閭山、天津、河北國術館、北京白雲觀等地傳藝。因此,在上述地域,至今均有道長當年傳授與指導的多項道家秘技、醫術等的傳承。
  • 楊家將後代探秘及溯源,看歷史主導下,楊氏一脈傳承故事
    2019年四月來自海內外的3000名播州楊氏後裔齊聚一堂,在遵義縣蝦子鎮楊氏香樹堡祠堂追思先人,共同商討傳承和弘揚播州楊氏文化,其中以播州為中心,輻射雲貴川各地楊家將後裔多有散居。楊端一脈傳至第六代時無後,由楊家將一脈楊充廣之子楊貴遷過繼給播州楊昭。宋濂編修的《楊氏家傳》記載:「先祖楊信,曾祖楊業,祖父楊延昭,父親楊充廣。楊充廣南徵與播州楊昭通譜,因楊昭無子,遂將其子楊貴遷過繼於楊昭,由此,守播境者皆楊業之後裔」。楊充廣南徵,與播州土司楊昭敘譜,得知為同一先祖,皆為「越公房楊氏」楊均之後。
  • 「同源一脈」閩臺文藝展演在榕精彩呈現
    「同根一脈」閩臺文藝展演在福建大劇院舉行(你好臺灣網 圖)你好臺灣網福州11月19日消息 (記者 呂貝娜)11月18日晚,「同源一脈」閩臺文藝展演在福建大劇院舉行。福建省歌舞劇院、福建省實驗閩劇院、廈門歌仔戲研習中心、泉州市提線木偶戲傳承中心的演職人員和在陸臺籍演職人員同臺表演。
  • 跟著王亞彬老師,學習最專業的中國古典舞
    藝術微課堂是國家大劇院面向青少年全新打造的線上藝術普及內容,邀請知名藝術家、藝術團體及學者,以短視頻的形式為青少年普及「歌、樂、舞、劇、戲、美術」等各藝術門類的知識,既有生動的講解、精彩的示範,也有大劇院精彩演出的賞析。
  • 舞扇仙氣、舞劍颯爽……他們的打戲都很可!
    雨中舞劍殺敵果斷一招一式大片兒既視感附帶贈送眼神殺愛了愛了(小奇星星眼.jpg)《暮白首》林敬(任嘉倫 飾)別看少閣主平時嘻嘻哈哈仙風道骨上官透舞扇打戲一絕美小奇不允許還有人沒看過透透子的舞扇!真的猴猴看啊!
  • 傳承一百多年的王星記手工扇 能夏季送風也能當半把傘
    受訪者供圖據周雅定介紹,王星記扇莊創建於1875年,距今已有超過140年歷史。創始人王星齋是浙江一帶有名的手工制扇師傅。在扇莊最輝煌時,工廠遍布紹興、杭州、上海等地,總數量超過120間。後來隨著時間推移,工人慢慢減少,工廠也紛紛關閉,直至今日。王星記僅在紹興、杭州兩地得到傳承與發展。
  • 鬼滅之刃181話:被扇了一巴掌的主公大人,滅絕人性的鬼舞無慘
    鬼滅之刃中鬼殺隊的首領主公大人因為未能及時讓柱們趕到現場導致鬼舞無慘成功脫困而出感到自責之時,鬼舞無慘正瘋狂的攻擊鬼殺隊成員,作為首領,主公被下屬扇了一巴掌,只為喚醒主公的鬥志,沒錯,鬼殺隊的確損失慘重,但是在鬼舞無慘仍在瘋狂追擊鬼殺隊成員的情況下,作為主公,必須及時想好應對之策,相對於屬下扇了主公一巴掌
  • 趙構活了81歲,為什麼在56歲,就把皇位傳給了趙匡胤一脈的養子?
    有人會問了,趙構為什麼不把皇位傳給親生兒子呢?原來他的親生兒子在三歲時就死了,當時趙構還是20多歲的小夥子,本以為還有機會生兒子,結果20年過去了,竟然沒有生下皇儲,這是為什麼呢?熟讀宋史的人都知道,宋太祖趙匡胤建立了宋朝,但是在趙匡胤死後,宋朝的江山就落到了他的弟弟趙光義的手中,也就是皇位在太宗趙光義一脈傳承了下去,趙構就是太宗一脈的後代。按理來說,趙構收養子也應該在太宗一脈尋找,為何要選擇趙匡胤一脈的後人趙昚為接班人呢?
  • 講述紅色文化 傳承紅色基因
    在平津戰役紀念館裡,「90後」姑娘葉浩林是一名「紅色革命歷史」講解員,從事講解工作近3載,她用精彩的解說打開了一扇扇穿越歷史的天窗,用聲音講述紅色文化,用行動傳承紅色基因。她也用自己的努力、行動淬鍊蛻變成為紅色的「移動名片」。
  • 那些獨一無二的武魂,如果不一脈單傳,都將成為鬥羅大陸巔峰勢力
    其實鬥羅大陸中也有很多獨一無二的武魂,如果他們不一脈單傳,上三宗其中兩門可就要換人了,陳同學個人認為這些武魂單方面能力完全能夠抗衡昊天錘以及七寶琉璃塔的武魂,但他們不是一脈單傳便是數量太少,因此沒辦法像昊天宗和七寶琉璃宗一樣建立自己的宗門,下面陳同學就帶小夥伴們看一下這些獨一無二並且十分逆天的武魂!
  • 舞武器舞亂伎第二季一希薫子介紹 一希東的妹妹
    一希薫子(CV金元壽子)是2016年10月新番《舞武器·舞亂伎》第二季《星之巨人》的登場角色之一,一希東的妹妹,綸子的顏色是紅色,綸子的操縱技術比哥哥更強。
  • 一扇一詩一清風,掌握之間顯風流,題扇詩:扇面上的詩韻流長
    扇子,在我國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即便現在有空調、風扇等電力驅動的「送風」工具,人們在酷暑炎熱時,手中還是會有一把扇子,除了有「自己動手豐衣足食」,清風徐來的意思,也是扇文化的一種傳承。手持團扇的少女02「風雅」帝王們和題扇詩的故事
  • 光影舞翩躚丨中國傳統文化傳承推廣之走近皮影戲
    光影舞翩躚丨中國傳統文化傳承推廣之走近皮影戲 2020-11-25 16:4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對馬島之魂全部傳承任務匯總 傳說的講述者傳承任務觸發接取條件
    對馬島之魂全部傳承任務匯總 傳說的講述者傳承任務觸發接取條件 在對馬島之魂中,有一個獎盃是傳說的講述者,其中需要大家去找一些傳承任務來完成,很多玩家還不清楚傳承任務到底有幾個、
  • 玉溪元江縣6大特色美食,特色美食彰顯地方特色
    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縣位於雲南省中南部,屬於玉溪管轄,2017年獲"國家園林縣城"稱號,今天小編給大家分享一下到了元江縣要品嘗一下的6道地方美食。3、元江芒果元江芒果是雲南省玉溪市元江縣的特產。元江有134個芒果品種,最常見的是三年芒,因其3年結果而得名,香甜柔滑,因其果汁多。
  • 科比的「最後一舞」來了!講述科比最後一冠的8集紀錄片7月播出
    科比也要有自己的「最後一舞」了!在喬丹紀錄片《最後一舞》熱播之後,一部由《Clutch Points》製作的講述科比最後一次奪冠經歷(2009-10賽季)的8集紀錄片也將在今年7月播出,該紀錄片被定名為《Mamba Out》。
  • 潮南英歌舞藝人洪飛英的創與傳:武舞相融聯僑情,創新傳承揚潮風
    「我年少時與村裡一起練武的小夥伴看了一出水滸戲,也就是關於梁山好漢的故事後,回家後就忍不住掄起兩根竹棒舞弄起來,後來把練武所得也融進去,久而久之竟慢慢玩出了名堂。」聊起自己小時候與潮汕英歌舞結緣的時光,今年73歲的洪飛英依然神採飛揚。 洪飛英是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潮南英歌」的傳承人,也是西岐英歌隊發揚光大的核心人物。
  • 一脈傳承的萬國馬克 I —XVIII
    Mark 在國外是一個極其常見的詞語,而萬國的馬克一脈傳承下來,從1-18的故事你們知道多少?今天就來說說馬克的前世今生馬克 1-8馬克前幾代的型號資料十分稀少,當時作為軍方用表誕生的馬克,從名字開始就是一種簡單的型號名字。大概是1900出現第一代馬克,可以從盤面看出經典的黑盤白色刻度,嚴謹清晰,當時作為英國國防部軍用型懷表存在。
  • 火影忍者OL疾風傳手鞠怎麼樣 疾風傳手鞠陣容搭配推薦[多圖]
    對於敵人,手鞠總是展現出她冰冷的一面,華麗大扇舞下隱藏著致命殺機,旋風卷著利刃將所有敵人消滅殆盡!而作為夥伴,手鞠只用一招將多由也斬殺,把幾乎被折磨致死的鹿丸解救出來。在疾風傳中,她更是與鹿丸攜手,共同進行新生代後輩的培訓,協助第五代風影我愛羅共同治理砂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