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2020年成都體育學院「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競賽學科組和術科組決賽分別在B教同傳室和籃球館舉行。該校校長舒為平、副書記潘小非、副校長胥萬兵、黨委常委歐雪松,院系與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出席活動。學校近300餘名師生現場觀摩了比賽,有近2500餘人次通過直播平臺同步觀看了比賽。
此次決賽,學科組有9個教學團隊、術科組有7個教學團隊參與,均是由各教學單位經過激烈角逐推選產生。每支參賽團隊由5名成員組成。根據比賽規程,參賽團隊提交了一個知識單元的教學設計,在規定的時間內(學科組20分鐘、術科組25分鐘)進行線下教學活動展示,並接受評委提問。競賽評分則由校級督導專家評委、院系教師同行評委和學生評委現場給出。
決賽現場亮點紛呈、其中不乏可圈可點的教學創新:一是線上學習和線下教學的混合,拓展了教學時空。無論是自建課程,還是引入網絡資源,線上學習為線下教學奠定了基礎。相對於傳統課堂,線下教學活動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明顯增強。二是教學主題選擇體現了「兩性一度」(高階性、創新性、挑戰度)的金課原則。藝術集體操「B串動作創編」、籃球「戰術設計」等,均是課程教學中的重要問題和難點內容。三是課堂教學與信息技術融合,提高了教學效率。參賽團隊能較好地利用超星學習通、雨課堂、課堂派和智慧樹等網絡教學平臺,進行籤到、答題、作業布置與提交等,實現了教學信息的及時反饋和對學生的全面管控;三維動畫技術、虛擬仿真軟體的有效運用,使得「國標舞蹈隊形創編」「田徑跨欄關鍵技術」等原本較為抽象的教學內容變得直觀易學。第四,深挖「思政」元素,充分展現「體育」院校特色。在體育賽事翻譯、體育影像學概論、體育史等課程中,中國女排奪冠素材被多次運用;在體育市場調研與策劃課程中,教師選擇了本土的李寧品牌戰略定位進行科學分析,參賽團隊在課程思政方面進行了合理設計,等等。針對學科、術科比賽的不同情況,吳豔紅和胡惠芳兩位老師分別進行了總結點評。
開展教學競賽是學校近年來堅持較好的一項常規教學活動。以賽促教,成效斐然。本次比賽較為特殊,它可謂是新冠疫情以來對學校課程建設與教學改革成果的一次集中檢閱。為達成學校2020年「線上線下混合式」競賽目的,即通過「線上線下混合式」競賽引導教師重視線上課程資源建設,積極改變傳統課堂教學學生學習主動性不高、認知參與度不足、不同學生的學習結果差異過大等問題,教學質量評估中心對教學競賽進行了精心準備與籌劃,賽前聘請了電子科技大學國家級教學名師祝小寧教授進行專題講座;校督導專家對競賽形式和規則反覆斟酌,並對院系競賽活動進行了專業輔導,強化「線上線下混合式」知識單元教學設計與創新實施,突出線上線下教學目標、內容、方法混合;信息技術中心、場館中心提供了良好的技術和條件保障;二級教學單位更是傾力投入,課程教學團隊的協作精神在活動開展過程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下一步學校將總結本次競賽的成果經驗,針對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存在的問題組織專題研討,力求充分發揮優秀課程團隊的引領、示範作用,革新廣大教師教育教學理念、提升教師信息技術運用水平,持續有效推動課堂革命,不斷提高人才培養質量。(通訊員:成都體育學院吳豔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