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經驗,分析連作晚稻的主要栽培技術,促進晚稻的生長

2020-12-17 子騰愛旅遊

導語:根據連作晚稻對品種特性的要求,各類品種的主要特性和合理利用,掌握連作晚稻的主要栽培技術

連作晚稻,在栽培當中,我們需要注意什麼呢?連作晚稻對品種特性的要求什麼呢?各類品種的主要特性是什麼呢?我們有應該如何進行合理利用呢?

一、連作晚稻對品種特性的要求:由於連作晚稻生態條件的特異性,因而對品種特性的要求,除了具備其他稻作所要求的高產穩產等共同特性之外,還必須具有以下特點:

1、品種的成熟期適當,能在安全齊穗期以前齊穗。連作晚稻所經歷的氣溫條件,是由高溫到低溫,如果不能及時抽穗成熟,則因低溫為害而嚴重減產,甚至完全失收。因此連作晚稻的品種,必須能在安全齊穗期以前齊穗。

2、株繁茂性較強。所謂植株繁茂性。是指植株營養體的大小而言,如植株高矮、分櫱多少等。水稻具有感光感溫的特性,在日長由長至短,氣溫由高到低的晚季栽培條件下,營養生長期-般都有所縮短,植株變矮,分櫱力降低,致使穗數和每穗粒數減少,因此連作晚稻應選用繁茂性較強的品種。品種的繁茂性除與品種需肥水平有關外,還與基本營養生長期的長短有密切關係。即基本營養生長期長的繁茂性也較好。

3、秧田日數的伸縮性較大。所謂秧田日數的伸縮性,是指秧苗移栽苗齡的適宜範圍而言,即凡移栽苗齡可以延長的,則秧田日數伸縮性大,反之則小。連作晚稻是在高溫季節育秧,秧苗生長速度快,在一般播種密度下,有的品種秧齡稍有延長,常易發生早穗現象,致嚴重影響產量。因此連作晚稻要求品種對秧田日數的伸縮性較大。早熟品種特別是北方早熟粳稻,因其感溫性強,感光性弱,故秧田日數的伸縮性很小;晚熟品種因感光性強,故秧田日數的伸縮性較大。

4、抗寒性和抗熱性較強。連作晚稻生育前期氣溫高,要求品種抗高溫能力較強,生育後期氣溫較低,要求品種抗寒力較強。一般說來,粳稻抗低溫能力較強,而抗高溫的能力則較弱,秈稻則與此相反。又原有晚稻品種較之早、中稻品種後期抗寒力較強。

5、抗病能力較強。連作晚稻的病害,如稻瘟病、黃萎病、普通矮縮病、小球菌核病等,一般均較早稻嚴重。但不同品種的抗病能力不同,連作晚稻必須選用抗病力強的品種。

二、各類品種的主要特性和合理利用:我省當前連作晚稻品種類型較多,有晚稻品種、中稻做連作晚稻栽培的品種、早稻做連作晚稻栽培的品種等三大類型。各類品種的特性不同,因而作為連作晚稻栽培時,其穩產性和豐產性有很大差別,而且在栽培技術方面也有很大不同。因此必須特別慎重,根據具體情況進行合理安排。晚稻類型這類品種又可以分為遲熟晚稻和早熟晚稻。

遲熟晚稻:如農星58、湘粳12號、東風五號、68-166、邵粳2號、蘇州青、郴矮粳、農虎6號等品種,因感光性強,抽穗期比較穩定。在晚季日長由長至短變化的栽培環境下,生育期隨播種期延遲而顯薯縮短,但基本營養生長期比其他類型品種的長,故全生育期仍然較長。這類品種對秧田日數的伸縮性大,秧齡長達四、五十天,也不會發生早穗現象,又因繁茂性好,豐產性大,且均系粳稻,後期抗寒能力強。因此,只要肥水條件能夠滿足要求,增產潛力較之其他類型品種均大。故在當前生產條件下,一般還應用作主要當家品種。其缺點是要求播種較早,秧齡期長,所佔秧田面積大,同時因成熟較遲,與三熟制冬作物的播種適期存在一定矛盾,且需肥水平高。又當前栽培面積較大的農墾58品種,近年種性表現嚴重退化,抗病力降低,黃萎病、穗頸稻瘟、小球菌核病等發生嚴重,必須注意加強品種的提純復壯工作。

本類型除粳稻外,湘南、湘東地區還種植了部分晚秈品種,如廣秋矮15號等,這類品種的特點是生長繁茂,需肥水平較低,病蟲害較輕,豐產性較大,但生育期較長,且後期抗寒力不如晚粳的強,故穩產性差,必須慎重採用,在生育季節短的湘北、湘西地區和高寒山區,一般不宜種植。

早熟晚稻:如武農早、滬選19等品種,全生育期比遲熟晚粳約短10天左右,較耐遲播遲插,且因屬粳稻類型,後期也較耐寒,產量比較穩定,故在遲栽情況下或在生育季節較短的雙季稻區栽培比遲熟晚稻表現穩產和高產,又用作三熟制晚稻品種,則有利於後作適時早播,提高冬作產量。同時適合於培育帶土移栽秧苗,可以節省秧田面積,提高總產。但這類品種要求肥力水平也較高,且繁茂性較遲熟晚粳差,應增施肥料和適當增加栽插密度,以實現高產。

咱們今天的內容先到這裡了。如果大傢伙對於今天的內容有什麼想法,或者存在著什麼疑問,記得在評論區留言哦!咱們下期再會!

相關焦點

  • 寧波連作晚稻百畝方產量創紀錄
    原標題:寧波連作晚稻百畝方產量創紀錄 12月11日,浙江農業之最委員會專家組公布位於寧波市奉化區江口街道麥浪農場的連作晚稻測產結果,該片水稻以畝產801.79千克,刷新了「連作晚稻百畝方最高產」的浙江省紀錄。此前紀錄為800.91千克/畝。 本次創造高產的水稻品種為全國超級稻品種「甬優1540」。
  • 浙江連作晚稻百畝方畝產破紀錄
    12月11日,記者從浙江農業之最委員會辦公室了解到,我省連作晚稻百畝方畝產破紀錄!日前,該委員會辦公室組織相關專家,對寧波市奉化麥浪農場竺海龍申報的110畝連作晚稻進行測產驗收。驗收組根據《浙江省水稻測產驗收辦法》,經現場查看後,隨機抽取三塊1畝以上田塊,採用收割機全田實割測產,並經實驗室溼谷抽樣,去雜、烘乾後稱重、測定水分,折成標準水分(14.5%)的淨谷平均畝產,測得連作晚稻百畝方平均畝產801.79公斤,打破800.91公斤的浙江農業之最紀錄。
  • 浙江連作晚稻百畝方畝產破紀錄
    12月11日,記者從浙江農業之最委員會辦公室了解到,我省連作晚稻百畝方畝產破紀錄
  • 秋收近尾聲 晚稻獲豐收
    「這裡有近700畝晚稻在收割,畝產達800公斤,比去年高200公斤。」稻農趙師傅難掩興奮。他每天早上五點起幹活,澆水施肥,風雨無阻,重複著在外人的眼裡單一枯燥的動作,但這份收穫的喜悅遠勝過無數個辛勤勞作的日夜。
  • 中稻、晚稻生產態勢又如何?
    「今年早稻播種面積增加,得益於各地多措並舉促進早稻生產。」國家統計局農村司司長李鎖強表示,早稻主產區全力落實各項支農惠農、種糧補貼、糧食最低收購價等政策,加強組織農資調運,逐戶引導拋荒地復耕,大力推廣機耕、機插、無人機直播等技術,積極鼓勵聯耕聯種、土地託管,全面推進規模化經營,有效激發了農戶種糧積極性。
  • 栽培優質水稻,了解水稻的播期以及秧齡,促進水稻的生長
    導語:根據外界環境以及水稻的特點,確定好秧苗播期以及秧齡,從而促進水稻的生長,有利於培育優質水稻水稻播期以及秧齡的確定,會一定程度上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那麼,我們應該怎麼確定播期以及秧齡呢?不急,小編今天,就跟大家分享分享這方面的知識。
  • 雙季晚稻人工栽插成本高,拋秧栽培如何獲高產?做好9個技術要點
    進入7月,江西早稻臨近收割了,收割後又要安排栽插雙季晚稻。夏季炎熱,人工插秧成本高,而且也請不到人,即使請到人栽插,一個人一天栽六七分田,工資200元左右,還要吃喝,因此,雙季晚稻一般選擇拋秧、機插、直播等輕簡化栽培。
  • 浙江連作晚稻百畝方畝產破紀錄
    浙江連作晚稻百畝方畝產破紀錄12月11日,記者從浙江農業之最委員會辦公室了解到,我省連作晚稻百畝方畝產破紀錄!來了解下》》第二批來了!浙江公布34家「雄鷹企業」培育名單日前,經浙江省政府同意,浙江公布第二批「雄鷹行動」培育企業名單,共有34家企業入選。詳情》》
  • ...三農信息 關於做好洪澇災害後早稻搶收搶烘,強化中、晚稻技術...
    持續暴雨及高溫高溼易導致植株倒伏、稻穀發芽,各地要積極組織力量對早稻進行搶收搶烘,切實降低早稻損失;中、晚稻退水後要扶正倒苗,並清除雜物、爛葉、黃葉和淤泥,避免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受阻影響水稻生長,前期管理上要注意田間消毒或換水,避免發生僵苗等現象;對於受淹時間較長退水後根系尚未腐爛的晚稻秧苗,要根據水退到哪裡就搶苗到哪裡的原則,及時採取補救措施,具體方法是:淺水護苗,防止雨後高溫脫水死苗,每畝及時選用
  • 深入分析雜交水稻的特性,根據其具有的特性,合理進行栽培
    導語:了解雜交晚稻與早稻品種的搭配,解決好季節矛盾,培育分櫱壯秧,掌握分櫱壯秧的標準,分析雜交水稻浸種催芽與常規水稻的不同之處栽培雜交水稻,我們應該根據其特性,進行合理栽培。如果我們能精心栽培它們,它們就能更好地生長。
  • 了解水稻品種生育期長短的可變性,因地制宜,栽培優質水稻
    水稻的不同品種其生育期也是不同的,除了品種對其生育期有影響之外,栽培地區不同,其生育期也是大有差別的。水稻生育期長短,固然是品種的遺傳特性,具有一定的穩定性,但並不是固定不變的,而是隨著環境條件的變化而變化。也就是說,同一品種由於播種時期、栽培地區和栽培措施不同,其生育期就會發生很大的差異。所以呢,水稻品種的生育期並不是固定,它也是會受到外界影響的。
  • 農村種植的晚稻,為什麼要比早稻的口感要好?答案其實很簡單
    一般來說要是做米飯的話,晚稻米比早稻米好吃,晚品種比早品種的好吃,比較軟糯,生長周期長。一般早稻的生長期為90~120天,中稻為120~150天,晚稻為150~170天。
  • 浙江海鹽縣 「優產優購」保障糧農晚稻「豐產豐收」
    摘要:浙江省海鹽縣今年晚稻收購已進入尾聲,政府總訂單量同比增長8%,市場收購價同比上漲0.2元/斤,種糧大戶畝均淨收益增加超125元,成為近三年種糧收益最好的一年。
  • 揭陽晚稻進入收割期 正是秋收農忙時
    原標題:晚稻進入收割期 正是秋收農忙時目前,揭陽市各地農戶已經著手組織晚稻收割,力保顆粒歸倉。鄭楚藩 攝田野染「金」,稻穀飄香。連日來,揭陽市晚稻陸續成熟,迎來收割季節,田間一派繁忙的收割景象。今年揭陽市晚稻種植面積62.81萬畝,比去年同期增長0.62%。雖然前期受疫情、乾旱等不利因素影響,但農業農村部門和廣大種植戶上下合力保糧食生產,預計平均畝產413.5公斤。目前,農戶已經著手組織晚稻收割,力保顆粒歸倉。
  • 廣東早稻喜獲豐收 晚稻生產穩步推進
    目前廣東正抓住8月以來幾輪降雨的有利時機,搶辦田、搶插秧、搶進度,力保晚稻生產面積穩定不減少。截至8月20日,廣東晚稻已栽插到田1438.2萬畝,超過去年晚稻播種面積。與此同時,廣東全面推廣早稻綠色高質高效生產模式,突出在新增早稻種植地區推廣,推廣「優質稻+全程機械化」「水稻+養魚(鴨、蝦)」等高效綠色模式,利用無人機直播水稻和統防統治等技術節本增效。另外還成立了廣東早稻生產技術專家組,開展巡迴指導,進行現場和網上直播培訓。晚稻基本栽插完畢早稻喜獲豐收,晚稻能否順利接棒?
  • 農民喜歡賣早稻,留晚稻,原來有這些好處,老人告訴我的
    我老家種植水稻,就只有兩季,也就是早稻和晚稻!我是90後的,依舊記憶猶新的是,每次割早稻的稻穀回來,都是拿去賣掉了;只留一些夠吃到晚稻成熟的量;而晚稻都是自己吃!那麼,歡迎圍觀,農民為什麼把早稻賣掉,把晚稻留給自己吃?答案是,口感和種植時間不同等等原因。
  • 晚稻什麼時候收割呢
    處暑之後的高溫對於稻穀生長是有好處的。俗話說「處暑三日稻有孕,寒露到來稻入囤」,這句話是啥意思呢?這句話說的「稻」,是晚稻,是稻穀的一種,具體來說是夏季播種,秋季收割的。稻穀可分外早稻、中稻和晚稻。而晚稻是在早稻收割之後立馬復耕種上,晚稻一般在6月上旬播種,到10月份就可以收割了。
  • 陽江86.7萬畝晚稻開割了
    陽江86.7萬畝晚稻開割了 2020-11-09 22: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農業農村部:今年雙季稻恢復勢頭明顯 將繼續抓好晚稻田間管理
    是增的,我們早稻面積是6670多萬畝,增了6.8%,更主要是扭轉了連續7年下滑的勢頭,前7年早稻面積一直是在減的,據測算,按照常年單產測算,增加450多萬畝能增產水稻產量30多億斤。第二個概念是單產,實際上今年從春季的早稻育秧、栽插到分櫱,到最後灌漿,一直到7月初,光、溫、水匹配的非常好,早稻長勢一直都是不錯的。
  • 災後生產自救如火如荼,早稻搶收晚稻栽插同時幹!
    隨著天氣好轉,我縣緊急動員,迅速組織機械、人員與時間賽跑,全力做好早稻搶收搶烘工作,為晚稻生產爭取有利時機。據悉,我縣積極指導農戶緊抓雨歇天晴時機搶抓早稻收割,統籌安排1700餘臺收割機開展農機作業及社會化服務,其中,從江蘇、河南、安徽等地調配了200餘臺收割機投入到早稻搶收之中,全力加快早稻收割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