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了解雜交晚稻與早稻品種的搭配,解決好季節矛盾,培育分櫱壯秧,掌握分櫱壯秧的標準,分析雜交水稻浸種催芽與常規水稻的不同之處
栽培雜交水稻,我們應該根據其特性,進行合理栽培。如果我們能精心栽培它們,它們就能更好地生長。
一、雜交晚稻與早稻品種怎樣搭配?
雜交晚稻生育期一般較長,(早熟組合115-120天,中熟組合120-125天,遲熟組合125-130天左右),從這個特點出發,在作物布局上,必須瞻前顧後,統籌安排,上季為下季,季季為全年。根據已有的經驗,早稻的早、中、遲熟品種要合理搭配,雜交晚稻要發展多組合,與早稻配套。「南優2號」、「南優3號」等遲熟雜交晚稻應與早熟早稻或中熟早稻搭配,用「威20A」、「南早A」配製的中熟雜交晚稻應與中熟或一部分遲熟早稻搭配,用「71-72A」配製的早熟雜交晚稻應與遲熟早稻搭配。勞力多田少,機械化水平高的地方,也可採用遲配遲的辦法。
二、早稻和雜交晚稻部以遲熟為主的,季節矛盾如何解決?
解決季節矛盾的辦法,一方面靠發揮人的積極性,挖擱勞動潛力,改革工具,提高勞動效率,加快雙搶進度。另一方面在生產技術上要積極採用以下措施:
1、大搞溫室育秧,使早稻成熟期提早幾天。
2、早播稀播培育雜交晚稻的分櫱壯秧,拉長秧齡,力爭每粒谷有3-4個分櫱。
3、推廣兩段育秧。即7月10日左右將需要遲播的雜交晚稻秧苗先寄播到早熟早稻田裡,一畝寄一畝選插成3X5寸,到移裁時抽走一行,變成5X6寸,這樣作雖然每畝要多花1一2個工,但對掄季節,奪取高產十分有利。
農業生產季節性強,雜交水稻反應更加敏感。適時播種和栽插,確保安全齊穗,是奪取高產的關鍵。由於雜交水稻不耐高溫和低溫,作中稻栽培,抽穗期要躲過34-35℃ 的高溫;作晚稻栽培,要掄在23%C以上的季節安全齊穗。就長沙地區而言,據20年的氣象資料分析,高溫季節在7月下旬和8月上旬,低於23℃的氣溫出現在9月下旬。「南優2號」從播種至齊穗作中稻需要110天左右,作晚稻需要100天左右。因此,中稻播種期以4月中旬為宜,晚稻播種期以6月10日左右為宜。
各地可根據這個要求,適當調整,確定適合本地區的播種期。用「二九南1號A」、「南早A」、「威20A"、「71-72A」與「國際26」配製的雜交組合,全生育期比「南優2號」、「南優8號」短四、五天,播種期可適當推遲,許多科研材料表明,在適期範圍內,在同期插秧的條件下,播種期每提早10天,抽穗期相應提早4一5天;在同期播種的情況下,栽插期每提早10天,抽穗期相應提早5-6天,而且對產量影響很大。各地要結合前作的成熟期,分期分批播種,作到適當早播,適當早插,力爭在7月25日前後插完。
三、雜交水稻為什麼要培育分櫱壯秧?
分櫱壯秧具有以下優點:
1、分櫱壯秧根粗、葉茂、生長旺,插後返青快,分稟早,成穗率高
2、秧田分櫱能起,到主莖的作用
3、能節省本田用種量
4、分櫱秧抽穗整齊一致,成熟早、穗大粒多、空殼少、產量高
四、分櫱壯秧的標準是什麼?
分櫱壯秧的標準,根據群眾的生產實踐,概括為幾句話,即:「苗高八、九寸,六至八片葉,葉挺稈子硬,根短粗又白,健壯不發黃,青秀無病蟲,株株三、五櫱」。
五、雜交水稻浸種催芽與常規水稻有何不同?
雜交水稻的種子,由於制種時抽穗成熟不齊,種子的飽滿度也不一致,半壯谷較多。據試驗,半壯谷能正常發芽,同樣存在優勢,加之種子來之不易,應充分利用,不宜丟棄。同時雜交水稻種子呼吸作用旺盛,又不耐高溫,因此浸種催芽的方法與常規水稻種也不一樣:
1、先用清水選種,撈出空殼
2、用鹽水選種,分出壯谷和半壯谷,洗淨後,分開浸種、催芽
3、雜交水稻呼吸旺盛,浸種時要勤換水,最好浸在活水中,一般早、中稻浸種3天,晚稻浸2天左右,並要日漫夜露
4、雜交水稻不能高溫破胸,催芽時的溫度應低於常規品種,如發芽不齊,可用篩子把未出芽的篩出,催出芽後再播種。
好了,以上就是本期的所有內容,對於以上知識,如果大傢伙還有什麼不理解,或者有什麼想法的,記得在評論區留言哦!咱們下期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