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04 23:34 |蓮都發布
機械化作業
種植過程詳細記錄
蓮都袁隆平院士團隊水稻試驗田
開始收割啦
↓↓↓
△試驗田開始收割啦,點擊視頻了解下
10月4日上午,在麗水碧湖虹菊糧食產銷專業合作社的水稻種植基地裡,長江中下遊水稻秈稻的42個試驗品種迎來收割。種糧大戶厲定偉駕駛著收割機作業,一旁的農技人員為收割下來的稻子進行稱重,並記錄數據。
這些試驗田裡的水稻
可來頭不小
↓↓↓
袁隆平院士團隊水稻試驗田
2014年,合作社被華智國家水稻分子育種中心選定為全國19個試驗點之一、浙江省唯一試驗點,承擔起了超級水稻品種試驗任務。種糧大戶厲定偉從那時起,便開始種植試驗田。
2020年9月7日,蓮都區人民政府與華智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在湖南長沙正式籤署戰略合作協議,這標誌著「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團隊正式牽手蓮都發展。
在收割現場,厲定偉向小布介紹,第一批收割的稻穀從5月25日開始播種,6月份移栽到試驗田。從收割的情況看,試驗田的稻穀抗倒伏、抗病蟲能力和穗頭漲勢都很好。根據多年種植試驗田的經驗來看,跟往年的品種相比,試驗品種明顯一年比一年好。
碧湖鎮農業農村綜合服務中心農技人員曾勝威說,為了選育出適合推廣的稻穀品種,農業部門對試驗田的數據做了精準的採集。從播種日期、移栽日期,基本苗和最高苗的高度,到試驗田裡的病蟲害發生情況以及受天氣影響情況等等,都做了詳細的記錄。試驗田收割結束後,他們將把真實可靠的數據提供給華智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由專家對水稻品種進行鑑定。
試驗田稻穀的產量和質量
跟咱們國家未來水稻生產息息相關
↓↓↓
共參試雜交水稻900餘種
小布了解到,蓮都區地理氣象環境優越、農業基礎出色,屬於長江中下遊水稻秈稻品種的主栽區。自2014年以來,華智生物技術有限公司與蓮都區進行項目合作,在蓮都碧湖平原成功建立國家級水稻品種審定蓮都試驗基地,合作期間該基地共參試雜交水稻900餘種,具有深厚合作基礎。
在袁隆平院士團隊指導下,蓮都區政府與華智生物將在智能生物大數據應用、分子育種技術創新、「麗水山耕」數位化平臺建設等領域開展緊密合作,共同推進國家級現代育種智能示範基地建設。
下一步,雙方還將以打造全國標杆性試驗基地為共同目標,將田間表型環境型科學數據與華智國家分子平臺基因型數據進行分析匹配,為作物新品種國家級審定和種植區域適應性推廣提供科學依據。積極承擔國家級農作物新品種審定試驗和高科技育種雙重任務以及現代農業科普教育基地的重要功能,全力為蓮都打造具有國家現代育種示範意義的科技「金名片」。
期待著
蓮都人才科技工作更上一層樓
編輯| 艾琳
記者、視頻製作| 孫毅
責編| 昕壹審核| 凡影
轉載請註明出處
▼
點擊查看往期文章精選
長按二維碼關注我們 ▶▶▶
點「在看」,是對小布的最大鼓勵
160182568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