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食物在雲南的叫法,你給認得?

2020-12-08 騰訊網

在雲南

有一些食物和其他地方的叫法不同其實它們是同一種東西

洋芋、包穀=土豆、玉米

土豆被叫做洋芋,玉米則稱包穀。每一個雲南90後人的記憶裡都有這麼一個為《貓和老鼠》配音的動畫片《大洋芋與小米渣》。

雲南人把湯姆貓稱為大洋芋,把兔八哥叫做燒包穀。

折耳根=魚腥草

涼拌折耳根

說起折耳根,很多人就要開始搖頭了,它辛辣和類似魚腥的味道,讓很多江浙一帶和北方小夥伴避之不及。

這卻是雲貴兩省最獨特的美味佳餚。涼拌折耳根是最常見的做法,配方也各有千秋,是公認的下飯神器。

粑粑=餅

雲南人把一切可以做成餅的東西都叫做粑粑,並且根據每個地方的特色,創造出了屬於他們自己的粑粑特產。

如:大理喜洲粑粑、昆明摩登粑粑、官渡粑粑、楚雄蕎粑粑、西雙版納潑水粑粑、怒江石板粑粑、墨江舂粑粑......

芫荽=香菜

沒想到吧,芫荽(yán sui)才是香菜真正的學名!受到基因的影響,有人對香菜「恨之入骨」,據不願透露姓名的某反香菜人士說:「香菜有臭蟲味兒」。

而有人對它愛到痴狂,除了吃飯要添加香菜,甚至還研發了很多周邊產品,如:香菜味香水、面膜、沐浴液......

香菜冰淇淋

香菜月餅

蘸水=蘸料

萬物皆可蘸的單山蘸水

來過雲南旅遊的小夥伴,一定被飯店老闆的「打個蘸水」弄得一頭霧水。其實「打個蘸水」就是弄個調料的意思。

雲南人的餐桌上,大魚大肉擺得再滿,也總會多上幾個蘸水。燒個大鍋菜,蘸上一蘸;煮個苦菜,蘸上一蘸;燒個小瓜,蘸上一蘸;涮個火鍋,蘸上一蘸;新鮮的黃瓜,也要蘸上一蘸……

對此,雲南人總是會自豪地說:「我們雲南人吃飯,就講究『打個蘸水』。」

荸薺=馬蹄

盛夏的街頭,推著小車的小販們常常把荸薺削好皮放在塑料小碗裡售賣。相比做成兩廣地區的傳統糕點馬蹄糕,雲南人更喜歡生吃時的清脆口感。

洋絲瓜=佛手瓜

洋絲瓜煮湯是最常見的吃法,切絲清炒也是一絕。除了洋絲瓜本身,鮮嫩的瓜尖兒加點幹辣椒,也可以成為桌上美味。

豆shi=豆豉chǐ

豆豉在雲南有著悠久的歷史,其中以易門豆豉較為出名,除此外還有,施甸豆豉、巍山豆豉、哈尼豆豉......豆豉酸醃菜扣肉,可是雲南鄉村宴會上的招牌菜。

還有一些食物你以為它們是同一種東西其實

餌塊≠年糕

一定會有人納悶,餌塊和年糕明明長相口感都差不多,為什麼不一樣呢?其實它們的差別主要體現在材料上。年糕由糯米製作的,在不同的地區製作的年糕各有分別:

北方年糕北方的年糕可蒸或炸,以甜味為主。北京年糕包括江米或黃米製成的紅棗年糕、百果年糕及白年糕。山西則習慣以黃米粉(當地稱之為糕面)製作年糕,以油炸,並可以豆沙或棗泥作餡。河北習慣在年糕中加入小棗、小紅豆及綠豆等一起蒸食,山東年糕以紅棗及黃米蒸成。東北年糕則主要由粘高粱米加上豆類蒸製而成。

紅棗糯米年糕 圖源網絡

江南年糕長江下遊一帶的年糕呈白色,本身屬淡味,由粳米跟糯米混合製成,糯米較多成品較軟,粳米較多成品較硬。可蒸、炸、切片炒或煮湯。常見做法有雪菜肉絲湯年糕、薺菜炒年糕等。上海的排骨年糕也別具特色。江南部分農村用腳踏的方法制年糕,併名為「腳踏糕」。

上海排骨年糕 圖源美食臺

福建年糕福州、寧德與莆田地區的白粿類似於臺灣常見的年糕,此外還有芋粿、九重粿、粳米、白八粿、糖粿等等,福州人只把味甜的糖粿稱為年糕,並有紅糖粿、白糖粿等分類。

福建年糕是將糯米粉和米粉加白糖或紅糖,有加入花生、紅棗、紅豆等,而後和成麵團,再放在年糕葉上蒸熟。

福建年糕 圖源網絡

閩南地區的福建年糕即粘糕,為天然琥珀色,主要為年節祭祀及送禮用,由糯米、芋頭製成,通常切片煎熟食用,亦可裹蛋汁、或太白粉或番薯粉煎食。

廣東地區年糕香港、澳門、廣東、很多地方海外華人的年糕同樣是橙紅色、啡紅、珀色的黏糕,屬甜味,表面有油光,主要由糯米粉、片糖和花生油混合後蒸煮而成,通常食用前先切片再用慢火煎軟,傳統做法也會將年糕沾上蛋漿、太白粉煎至金黃色食用。在拜神時也常會用到年糕來供奉神明。

黃金煎年糕 圖源網絡

而餌塊則是由大米製作的,為雲南特有。

燒餌塊(不是) 圖源網絡

燒餌塊 圖源網絡

路邊小車推著賣的燒餌塊,想必是許多人每天必備的早餐。而在雲南的吃法裡,餌塊還可以切絲切片,蒸、煮、炒、烤。

煮餌絲 圖源網絡

騰衝大救駕(炒餌塊) 圖源:網絡

米線≠米粉

過橋米線的錯誤示範:高溫熱湯不是加個砂鍋就能成的

圖為:雲南蒙自菊花過橋米線

出省以後的米線還是米線嗎?那基本都是米粉。米粉雖形似米線,但並非米線。米線以大米為原料,而米粉中除了大米,也添加了很大比重的紅薯粉、土豆粉等。米線和米粉在口感和保存方式上都不一樣。米線入口爽滑,較為韌性;米粉多綿柔,較為軟糯。

螺螄粉:用乾粉做 圖源網絡

桂林米粉:用鮮粉做 圖源網絡

此外,以大米為原料的米線又因製法不同細分為幹漿和酸漿米線。

酸漿米線採用傳統製法,由大米發酵後磨製而成。工藝複雜、生產費時,但口感好、爽滑回甜、有大米的清香。

幹漿米線是大米磨粉後直接放在機器中擠壓,靠摩擦的熱度使其糊化成型,曬乾後為幹米線,方便攜帶。

圖源網絡

你所在的地區還有哪些「與眾不同」的雲南菜呢?快來評論區說說吧!

來源 雲南共青團

相關焦點

  • 雲南這些喪心病狂的食物,外省人看了不敢吃!
    都說美食是沒有國界的 但有的美食卻非所有人都能接受 像比較出名的韓國生吃章魚 就不是所有人都能咬下去 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雲南這些喪心病狂的食物
  • 這些特殊叫法你知道嗎?
    #FGO#在fgo手遊中,遊戲除了一些比較正常的名稱之外,其實還是有一些比較獵奇或者另類的名稱的,在關於這塊的遊戲內容中,玩家也是有很多奇思妙想,創造出了許多特殊叫法,不得不說,其中有些特殊叫法其實還是蠻有趣的,一起來看看吧!
  • 日本網友給自家貓穿上COS服,這些角色你認得全麼?
    要說COSPLAY,喜歡動漫的讀者老爺們肯定是不陌生的,一般咱們去漫展啥的地方都能看到各位身著COS服的小哥哥小姐姐,甚至於現在有些動漫愛好者還會在日常都穿著這些衣服溜達。不過,在日本,有一位既喜歡cosplay,又喜歡貓咪,而且還心靈手巧的網友「夜行桑」,給自家的貓咪們也做了一堆COS服把它們打扮的漂漂亮亮的,這些角色你認得全麼?據介紹,這些衣服都是「夜行桑」自己做的,感覺真是十分的心靈手巧。
  • 這些武英級運動員出身的演員,你認得幾位?
    影視圈有不少演員就是武英級運動員出身,其中有家戶喻曉的功夫明星,也有名不經傳的所謂的「小演員」,看你認得幾位。 第一位:李連杰 以上四位都是知名度極高的明星,下面幾位你就不一定認得了。 第五位:許明虎
  • 絕地求生:吃雞玩家對裝備的統一叫法,你也是這麼叫的嗎?
    這些裝備在遊戲裡都有著自己的名字,和現實中的一樣。想必是為了增加遊戲的真實感覺,才進行了細緻的劃分。玩家們在經過裝備的篩選後,肯定能後非常熟悉這些槍枝裝備的屬性,但是仍有大部分玩家在經過遊戲的洗禮之後,對裝備概念混淆,最終形成了統一的叫法。如果非要比較的話,就類似lol遊戲中,給英雄起的外號,如維克多叫三隻手。那我們接下來就看看吃雞玩家對裝備都是怎麼叫的。
  • 有人說,認得以下這幾個香港美女的人,至少得35歲了,你認得誰?
    有人說,認得以下這幾個香港美女的人,至少得35歲了,你認得誰? 1.人生中收到的第一張明信片是她的相片,她和張學友合唱了經典歌曲《相思風雨中》。 她是誰?那個年代的短髮美女。
  • 名字難讀的美食你知道幾個?網友:感覺自己學歷不夠
    大家也都知道基本上各地對食材的叫法都不太一樣,很多時候還摻雜著方言土語的語調,所以當很多不同地方的人用普通話談論食材的時候,很多時候都會產生分歧或者是不知道對方在講什麼。有些食材的方言叫法和普通話叫法也有很大的差別,所有也導致很多人對於某些食材的普通話叫法並不熟悉,而且有些普通話叫法連字都認不全。
  • 雲南保山拍到珍稀野生動物雲貓 渾身斑點頑皮可愛
    原標題:雲南保山拍到珍稀野生動物雲貓,正臉照曝光!網友:像豹子也像貓咪雲南保山拍到珍稀野生動物雲貓日前,雲南高黎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工作人員,在回收紅外相機時,發現了大量雲貓活動的身影。鏡頭中,雲貓渾身斑點,頑皮可愛。
  • 雲南這些雲,奇形怪狀的!
    雲南這些雲,奇形怪狀的!雲南網友在微博上的部分留言沒錯,正如網友說的這樣的雲在雲南很常見你知道嗎大理雲已經連續三天刷屏了哦這樣美的雲朵有沒有驚豔到你呢
  • 勇氣測試,雲南這些毛骨悚然的美食你敢吃嗎?
    雲南是動植物王國,本著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原則,很多動物植物在雲南人眼裡,都是不可多得的美食在雲南十八怪中就有三個螞蟻一盤菜的說法,除了大家基本能夠接受的蠶蛹和螞蚱以外,雲南常吃的還有蜈蚣、螻蛄、蠍子、螞蟻等,柴蟲、蜻蜓、黑甲蟲、蜘蛛、臭甲蟲、葛蟲等,其中甲殼蟲是人們比較青睞的美味之一
  • 看看這些與歷史名人的名字有關的食物
    中國的各家菜系,各種烹調手法,都在以最大的限度發揮食物在色香味方面的優點。都說"想吃就來中國"。最有趣的地方在,有時候食物的名稱叫法是從名人的名字中獲取而來。說目的,一方面是為了紀念這些名人吧,另一方面當然是為了增加食物的意義,讓人吃起來更有韻味,通過"名人效應"來增加這些食物的銷量。那這些吃的有哪些呢?一、太白酒太白酒的原名呢,是南浦酒。
  • 中國蜜桔看雲南,雲南蜜桔看華寧,雲南華寧蜜橘真有這麼好吃嗎?
    其實對於我們大眾的消費者來說到底是蜜桔還是蜜橘還真搞不清楚,而且也區分不出來這兩者有啥區別的,在我看來這兩者只是每個地區的叫法不一樣而已的,但是都是說的同一種柑橘水果了,柑橘水果在我們國家是很受歡迎的一類水果,因為大多數的柑橘水果都是很甜的,而且現在的新品或者國外引進的品種甜度是越來越高了
  • 此植物,很多人當盆栽養,雲南人當蔬菜,炒一炒上桌,軟糯又下飯
    小談食刻和你一起認真對待吃下的食物! 畢業以後,去過很多地方,山東濟南、北京、廣東以及雲南的普洱,今天說說去雲南的碰到的那些事,一直以來對雲南比較的嚮往,蒼山洱海、風花雪月,足夠令人嚮往,況且還有各種各樣的美食。
  • 恢復出廠設置 你還認得當初那個少年嗎?
    恢復出廠設置 你還認得當初那個少年嗎?童」行雲巖公安·兒童節·特別策劃今天兒童節我們這些當爹當媽的人也來湊湊熱鬧吧雖然鏡子裡的我們頭髮日漸稀疏一身泡泡肉蘋果肌下移
  • 老婆的50種叫法,你都知道嗎?
    老婆的50種叫法;1、老婆(大家常用的叫法),2、妻子(書面式的叫法),3、媳婦(北方人常用的叫法),4、太太(文化人的叫法),5、對象(60年代的叫法),6、愛人(80年代的叫法),7、內子(臺灣人的叫法
  • 王者榮耀:如果這些畫面你都認得,那你就是傳說中的「老玩家」
    我可是王者榮耀老玩家哦~帶你上分輕輕鬆鬆!」很多王者榮耀玩家都會建立親密關係,比如「基友」、「死黨」以及「戀人」這種,大家有時間可以一起開黑,比自己玩兒有意思些。也有不少人都會在網上找一些遊戲CP,甚至通過玩遊戲「網戀」最後在現實中走到一起的情況也有很多。如果是女玩家找cp的話,那一定是希望男生能帶她上分。如果有男生說他是王者榮耀老玩家,能輕鬆帶你,那麼你可以這樣考考他。
  • 全國各地老婆的100種叫法,最受歡迎的稱呼竟然是……
    2、老馬(mo)、老母、老嫲:紹興、杭州、常州、福州3、婆子:南昌話4、衰婆:廣東5、婆娘:重慶、成都、雲南98、夫人:大眾通俗稱呼99、妻子:大眾通俗稱呼100、愛人:大陸一般稱呼最後補充一種簡單明了,通俗易懂,最常見的叫法
  • 六耳獼猴本是悟空的兄弟,大聖為何不認得?你看三界大佬怎麼說?
    你看三界大佬怎麼說?其實,答案很簡單,這叫做「不識本來面目」,大白話叫做「迷失自我」!《西遊記》故事裡,大佬們通用的口頭禪只有四個字「認得我嗎?」《西遊記》故事裡,觀音菩薩與孫悟空第一次見面,觀音菩薩問的就是「姓孫的,你認得我麼?」
  • 當遊戲機融合了寶可夢元素,無印道館神還原,你還認得這些場景嗎
    不管你是電腦端的3DS,遊戲機的3DS,GBA,還是switch,亦或者是安卓的復刻,相信各位朋友的途徑比社長還多,畢竟社長並不是一個專業的遊戲黨。話雖如此,我雖然只是專業的動畫黨,而非遊戲黨。但是作為花裡胡哨一周目通關的我,還是頗有心得的。當遊戲機融合了寶可夢元素,巖石系道館以及超能力系道館神還原,你還認得出來那些經典的場面嗎?
  • 「媽媽的媽媽」你叫啥?陝西各地有十多種叫法
    記者調查:陝西各地就有十多種叫法昨天上午,記者先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裡發布了一條消息,詢問大家管「媽媽的媽媽」叫什麼,並要求大家在留言時留下自己的坐標。兩個小時後,留言多達80多條。可以說,各個地區都有不同的叫法。陝西省社會科學院文化專家王曉勇,則向記者科普了我省幾種常見叫法背後的一些故事。「比如關中地區,渭河流域的人都把舅家稱為『渭家』,把外婆叫作『渭婆』,這其實是有典故可循的。」王曉勇說,相傳春秋時期,晉國公子重耳在國內遭受排擠和迫害,流亡秦國,他姐夫秦穆公以至親禮遇收留了他。後來,晉國政治穩定,重耳要回國即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