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聊齋|大戰疫鬼
明朝末年,烏江邊的一座山上,有個破舊的老道觀,有個叫雲松子的道人住在觀中。雲松子親自墾荒種地,從不向山下的村民化緣。
雲松子道長早年到茅山學過正宗的降鬼之法,會一身正宗的道家法術。
方圓近百裡內,但凡有鬼怪之事,道士都會出手,將鬼妖擒拿,救百姓水火之中。因此他美名遠揚,老百姓都十分敬重他。
這天晚上,雲松子正在道觀打坐,忽聞柴房傳來吱吱鳴叫聲。他心道山間多貓鼠,怕是進來了什麼小動物,在柴房躲避過夜,就讓其在此借宿一晚吧。
不多時,柴房又出傳來孩啼之聲,這讓以捉鬼為業的雲松子非常警覺,他運用天眼神通,看見觀中竟然侵入了鬼怪之氣。
「這鬼怪居然侵入到道觀裡來了?貧道收過的大小鬼物,沒有一百也有八十了,這莫不是來尋仇的?」,不過這鬼物膽子也太大了吧!定要給點厲害瞧瞧。
雲松子翻身一躍,攜桃木劍與羅盤直奔側面柴房而去。
起燭一看,只見得一嬰兒小鬼,張開小嘴正按住一隻老鼠吸其精血。
雲松子提起桃木劍正欲除鬼,卻見另一道鬼影從窗外飛入,定睛一看,居然又來了一個面色慘白的紅衣女鬼。
雲松子見狀勃然大怒道:「此地乃道觀清淨之地,你們兩個鬼物,欺負我一個道士法力低微嗎?看來不給點厲害不知道貧道姓雲」
正欲動手,將兩鬼打得魂飛魄散,那女鬼卻連呼求情,並且跪下哭泣:「道長請高抬貴手,我乃一平凡婦女,不是什麼惡鬼兇靈,那地上嬰鬼的是我兒子,可憐他還未學會說話,懵懂無知就命喪於黃泉!」
雲松子見狀一怔,詳問事情經過,紅衣女鬼將當年之事一一道出。
原來,女子是烏江上遊人氏,十多年前因為饑荒,與村中三十幾口未死之人,乘坐一隻破船,想順流而下到富庶的地方討生計,在路過此處江邊時,遇上了大股水匪,一船人全部被殺拋屍江中。
因是意外死亡,無人超渡,所以這些鬼魂一直只能在江畔遊蕩。
他們這一群鬼,雖然負怨被害,但本性善良,從來沒有出來害過人。只是這嬰鬼人小頑皮,偶爾會跑出來尋些蛇鼠之類,吸其精血成長。
這一次他不知厲害,竟然追著老鼠鑽進了道觀之中。
道長聽說後,也是嘆息一聲,現在大明如此,戰亂四起,不知道明天又有多少無辜亡魂。他嘆息一聲說:「你們活的時候受盡災苦,死後還不得安寧,我貧道又豈是不近人情之道,你且帶兒歸去,我會儘快想法為爾等打撈骸骨,讓你們入土為安,再謀超渡之法!」
紅衣女鬼再度拜謝後,抱起那嬰鬼,破窗離開了。
第二天一早,道士便拿著工具到江中去撈屍。
一連幾天,道士與被其打動而來的鄉民們,一起撈上來了數十具屍骨。在鄉民們的幫助下,於山下開闢了一大片荒地,將這些可憐人埋葬於此。
雲松子雖然會法術,但這些水鬼冤魂,他卻超渡不了,只有會念三藏真經的大德高僧前來,或陰世主動來人接引,才能將這些鬼魂引入陰間。
所幸這些鬼魂本性善良,也不禍害人家,與附近村民相安無事。
數年後,明朝將滅,全國開始瘟疫蔓延。雲松子憂心百姓,但他也沒有什麼更好的辦法。這天晚上,雲松子正在屋中打坐時,忽聞屋外一片吵嚷聲。
他開門一看,竟然是一群幾十個身著襤褸的鬼魂,都是之前的水鬼。
這些鬼見他出來,一起跪拜道:「疫鬼將至,所過之處屍橫遍野,懇請道長明日趕緊焚燒紙旗十幾面,木刀幾十柄,我們好揮舞旌旗,手持大刀,與疫鬼決一死戰,以報鄉民們的大恩大德!」
雲松子一聽動容,點頭同意。當即回屋準備,並用上了道術加持。第二天,鄉民們紛紛拿來紙旗木刀,到這些荒墳前焚燒,並請求他們相助。
當天夜裡之後,附近百姓連著幾天,在家中都能聽到四野喧譁格鬥廝殺聲,通宵達旦,天一亮便停下。附近幾個村子,居然無一人染上瘟疫,世間紛紛稱奇,此事也成為一樁美談。
這個故事名叫《大戰疫鬼》,來源於阿飛原創的《靜月齋民間故事》。
瘟疫無情人有情,只要我們意志堅定,攜手抗疫,就沒有度不過的災難。
鬼是讓人恐懼害怕的,但這些水鬼,反而為了救活人,與道士聯手,擊退了來犯的疫鬼,也算保得了一方平安。
由此看來,善良是不分種族的,只要不為惡,不必管他是什麼出身,都是可以團結做朋友。
我們中國人,是最有凝聚力、最能團結的民族!在疫情大災面前,我們萬眾一心,必然可以最好的戰勝疫鬼,贏取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