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庭高昌回鶻佛寺

2020-12-04 作家恩出

北庭高昌回鶻佛寺在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吉木薩爾縣北庭故城之西邊。地面原為一高大土丘,1979——1981年新疆考古人員在這裡發掘,發現為古代佛寺。

佛寺平面呈長方形,南北長70.5米,東西寬43.8米。全寺分南北兩部分,北為正殿,坐北朝南,殘高14.3米,北壁為一軀大型佛像。北、東、西三牆外側均為一大型庭院,東西置配殿、僧房、庫房,配殿中心為佛壇,有塑像。四壁壁畫妝金貼彩,富麗堂皇,表現了相當豐富的古代社會生活畫面。其中男女回鶻貴族形象旁有回鶻文題名,說明是高昌王室寺院,毀於公元十三、四世紀伊斯蘭教侵入北庭之時。這是研究高昌回鶻佛教以及建築、藝術的重要實物資料。

相關焦點

  • 四十年考古還原千年北庭故城
    他們無意間聽說那裡挖土時發現了精美壁畫,於是便急忙趕到現場,展現在他們眼前的是一座高昌回鶻佛寺遺址。這是新疆首次由國家主管部門正式批准的大規模、規範化的科學考古發掘,也是新疆首次將回鶻佛寺考古作為唯一對象的重大考古發掘,正式拉開了新疆回鶻佛教考古和回鶻考古學發掘研究的大幕。  隨著考古發掘的深入,考古人員發現高昌回鶻佛寺東部被當地人稱為「破城子」的故城竟然是唐代赫赫有名的北庭大都護府所在地,是中原王朝有效管控西域的見證。
  • 北庭故城考古四十周年:從歷史的碎片重讀「北庭與絲綢之路」
    至今已成功舉辦了四屆北庭學術研討會,近年來,北庭學研究院通過北庭學研討會這個學術平臺,先後出版《北庭史論集》《北庭錢幣研究》《北庭史叢考》《北庭高昌回鶻佛寺壁畫》等7套圖書,為北庭學研究打下了堅實基礎。
  • 北庭故城遺址考古新進展
    定位與進展北庭故城是目前天山北麓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一處古代城市遺址。先後為唐代庭州和北庭都護府(伊西北庭節度)、高昌回鶻夏都、元代都元帥府和別失八裡宣慰司駐地,是唐至宋元時期天山北麓政治、軍事和文化中心。這裡也是絲綢之路北道必經之地,對古代西域的繁榮穩定以及絲綢之路的暢通具有重要意義。
  • 新疆北庭考古最新進展:故城遺址為兩套四重八塊格局
    主題為「北庭故城與絲綢之路」的第五屆新疆北庭學術研討會暨北庭故城考古四十周年紀念活動10月24日至25日在北京舉行,郭物做《北庭故城考古新進展及展望》主題發言和接受採訪時表示,北庭故城格局的兩套指內外兩城;四重分別是核心的子城、內城內部包裹子城的一圈方形牆垣、內城和外城;故城有一些相對獨立的分塊,有的是用凹溝分割的地塊,比如內城北門外的長方形地塊,有的是後來用城垣圍出的區域,比如羊馬城
  • 打卡昌吉|世界文化遺產 絲路地標北庭
    北庭故城遺址北庭故城遺址北庭故城遺址在這裡,天山為景,古城聳立,「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絕域地欲盡,孤城天遂窮」,北庭是唐朝規劃建設、擴建起來的山北大城,是新疆天山以北最大、最重要的城址,是綠洲絲綢之路和草原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
  • 夢回北庭,追尋時光,情暖人間——新疆吉木薩爾縣
    當站立于吉木薩爾縣城時,我知道自己來到了這處歷史古地,它因唐代設置的北庭都護府而得名,並被記載於中國史冊,所以在新疆地域來說,曾經的庭州,算是北疆最著名的歷史古地了。從西漢在西域設置西域都護府,漢朝政府就開始在天山南北廣泛開展屯田,吉木薩爾綠洲自然也是漢代屯田戍邊之地。
  • 什麼是北庭都護府?
    庭州能夠成為北庭都護府的治所,和它交通咽喉的地位密不可分,《元和郡縣誌》記載其為「八到」之地:「東南至上都(長安)五千二百七十裡,東南至東都(洛陽)六千一百三十裡,東至西州五百裡,東南至伊州九百七十裡,東北至回鶻衙帳三千裡,西至碎葉二千二百二十裡,西南至焉耆鎮一千一百裡,北至堅昆衙帳約四千裡。」
  • 1908年新疆北庭故城老照片,在唐朝作為天山北麓的政治與軍事中心
    北庭故城遺址為唐代北庭大都護府治所遺址,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吉木薩爾縣城正北12千米處,古時為西域城池,是北疆的重要交通樞紐和貿易中轉站,古代絲綢之路北道必經之地。圖為故城遺址的北城牆及洞穴。西漢宣帝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此地為車師後部王庭所在地金滿城。
  • 陳星燦:北庭故城遺址是闡述中華民族多元一體重要實物教材
    陳星燦:新疆北庭故城遺址是闡述中華民族多元一體重要實物教材中新網北京10月24日電 (記者 孫自法)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考古研究所所長陳星燦研究員24日指出,新疆北庭故城遺址作為世界文化遺產和國家考古遺址公園,不只是研究和展示新疆歷史文化信息的場所,更是展現新疆歷史發展、宗教演變與民族發展的實物見證,是闡述中華民族多元一體的重要實物教材
  • 河南有個「維吾爾村」,祖先是西域的回鶻人,與新疆維吾爾族不同
    788年以後至13世紀70年代則稱為「回鶻」。13世紀70年代至17世紀40年代稱為「畏兀兒」。17世紀40年代到20世紀初則稱為「回部」、「纏回」。1935年開始稱「維吾爾」,並一直沿用至今。也就是說,「畏兀兒」到「維吾爾」的稱謂經歷了漫長的600多年。
  • 新疆昌吉北庭故城
    北庭故城亦稱護堡子古城,突厥語稱別失八裡,意為五城。在新疆昌吉市回族自治州吉木薩爾縣城北不遠處,即漢代戊己校尉耿恭屯戍之金滿城。突厥時稱可汗浮圖城,唐為庭州,後於此置北庭都護府,九世紀後屬西州回鶻。十三世紀初隸屬察合臺汗國,憲宗時曾置行尚書省。元在此設別失八裡元帥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