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姚晴楊
主編:張喜斌
日前,網上突然曝出美團外賣會員殺熟事件。不少用戶反映,美團會員與非會員配送費存在差異。美團外賣回應稱,配送費差異與會員身份無關,是定位緩存偏差導致。用戶實際下單的配送費,會按照真實配送地址準確計算,不受影響。
在此次美團殺熟風波下,眾多網友紛紛指出餓了麼、京東、攜程、天貓等網際網路公司都存在殺熟現象。網際網路時代,海量數據和數位技術賦予了企業更敏銳的洞察力,不管是技術疏漏還是大數據瑕疵,網際網路都不能變成收割商家、用戶的「天羅地網」。
大數據殺熟 美團被疑割用戶韭菜
近日,自媒體「漂移神父」發布文章《我被美團會員割了韭菜》爆料稱,「使用美團外賣點餐同一家外賣,同一個配送位置,同一個下單時間節點,會員配送費比非會員要高。」該用戶同時表示,一部開通美團外賣會員的手機,附近幾乎所有外賣商戶的配送費,基本都要超出非會員配送費1-5元不等。
美團外賣配送費差異
(圖片來源於「漂移神父」公眾號)
隨後美團回應稱文中提到的配送費差異與會員身份無關,是定位緩存偏差導致。針對定位緩存的問題,美團外賣回應表示正在積極改進,「目前,產品和技術同學已經成立專門團隊,正在與用戶進一步溝通解決問題,提升產品和服務水平。」在回應聲明中,美團外賣也向用戶表達了歉意,「毋庸置疑,定位緩存問題導致配送費預估不準,是我們的問題,這裡向用戶誠懇致歉。」
美團回應聲明
(圖片來源於網絡)
對此,當事人「漂移神父」稱,寫文曝光事實只是看不慣這種畸形的平臺運營模式,他可以接受美團的致歉態度,但不認同理由。12月18日,美團股價大跌3%,逾400億市值蒸發。爆料者表示:「在此對美團市值蒸發400億也深表歉意,可是你還欠全國人民一個道歉!」
網際網路殺熟多次出現,卻又屢禁不止
其實在近兩年的大數據殺熟風波中,美團就被發現過存在不同帳號不同價格的現象。2018年,新華社記者親測美團酒店價格,發現不同帳戶存在明顯的價格差異;2019年,科技日報也稱美團存在大數據殺熟情況。
(圖片來源於網絡)
在此次美團殺熟熱搜下,餓了麼、京東、攜程、天貓等網際網路公司都被網友指出有殺熟現象存在。
據經濟觀察網報導,有網友稱,其老公購買京東會員後,同款商品的優惠,每次都比她少。還有網友稱,在餓了麼點了三四次29.9元套餐後,這款套餐漲價為39.9元,過了一個月不使用餓了麼後,套餐降價了。
此外,攜程、飛豬、去哪兒等網站也幾乎無一倖免,不斷有網友稱,在搜索機票或酒店過程中,其價格會隨著搜索次數增多而漲價。天貓、滴滴以及一些音樂平臺,也都被曝出存在大數據「殺熟」的問題。
網友爆美團酒店價格差異
(圖片來源於網絡)
但目前為止,所有被網友指責的網際網路公司均否認自己大數據殺熟。上海大邦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遊雲庭告訴經濟觀察網記者,大數據殺熟符合價格歧視的特徵。目前,《反壟斷法》和《電子商務法》都對大數據殺熟有禁止規定,並有處罰措施。但因為行為隱蔽性,大數據殺熟很難被認定、被調查。
誠信無價,君子愛財需取之有道
據《財經天下周刊》消息,早在今年9月15日,央視二套財經頻道就點名在線旅遊平臺的大數據殺熟現象,部分平臺針對不同消費特徵的用戶對同一產品或服務在相同條件下設置差異化的價格。
在今年10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文化和旅遊部最新公布的《在線旅遊經營服務管理暫行規定》中,明確了在線旅遊經營者不得濫用大數據分析等技術手段,侵犯旅遊者合法權益。
此外在今年11月10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關於平臺經濟領域的反壟斷指南(徵求意見稿)》公開徵求意見中,也特別提到了「大數據殺熟」行為。徵求意見稿也作出了明確規定:利用規則、算法、技術、流量分配等無正當理由拒絕進行交易,明顯低於或高於其他平臺在相似條件下的商品,低成本銷售,或者通過補貼、折扣、優惠、流量資源支持等激勵性方式限定交易,以及對新老交易相對人實行差異性交易價格或者其他交易條件,都有可能被認定為存在壟斷行為。
(圖片來源於網絡)
同樣的商品和服務,對不同對象收取不同價格,這種價格歧視是反壟斷法所禁止的。價格是消費者考慮的重要因素,同時也是平臺競爭的關鍵,當平臺做不到價格平衡,那麼勢必會得不償失。正如新華網評論所說:君子愛財,需取之有道。透支消費者信任無異於殺雞取卵,漠視消費者權益就等於自毀前程。網際網路不能變成收割商家、用戶的「天羅地網」。【資料來源:新華網、澎湃新聞、封面新聞、經濟觀察網、財經天下周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