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殺生來愛「殺熟」 被指壟斷的美團話題不斷

2021-01-15 金融界

來源:每日財報

「反壟斷」成為近期備受關注的一大高頻詞。在決策層面,2020年12月11日,中央政治局會議首次明確要求,「強化反壟斷和防止資本無序擴張」;12月16日至18日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之列入明年要抓好的八項重點任務之一。

2020年12月14日,市場監管總局對阿里、閱文、豐巢違反反壟斷法作出頂格處罰。12月24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又根據舉報,對阿里巴巴實施「二選一」等涉嫌壟斷行為立案調查。

可以預見的是,監管層的鐵拳已經揮出,網際網路巨頭們利用「數據霸權」進行壟斷的行為,必將得到抑制。然而相比其他公司的低調迴避,美團最近屢屢撞到「槍口上」。

遭遇反壟斷訴訟,矛盾由來已久

近日,美團遭遇反壟斷訴訟,北京智慧財產權法院已經立案審理。不過,並不是支付寶或阿里方面發起的訴訟,而是一位消費者看不下去了。

據北京智慧財產權法院民事案件受理通知書(2020)京73民初888號顯示,王某訴被告北京三快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三快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糾紛案。經審查,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規定的受理條件,北京智慧財產權法院決定立案審理。

事情要追溯到去年7月底,有網友陸續發現,在美團外賣訂餐時,頁面已無支付寶選項,此前,美團一直將支付寶摺疊展示。美團取消支付寶支付,本質上是美團與餓了麼背後的較量。

對於這起涉及壟斷的案件而言,其最終的判斷由法院裁定,但美團與餓了麼的矛盾,則由來已久。其實,這不是美團第一次取消支付寶渠道。據統計,自2016年起,美團已經三次被部分用戶反饋稱無法使用支付寶進行支付。

實際上,不僅支付方式,美團與餓了麼還曾就「二選一」問題對簿公堂。

去年8月,中國裁判文書網消息顯示,天津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對餓了麼的運營主體上海拉扎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與美團運營主體北京三快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三快在線科技有限公司商業詆毀糾紛、商業賄賂不正當競爭糾紛一案發布了一審民事裁定書。

截至目前,登錄美團外賣APP下單,付款頁面依然只有美團支付和微信支付選項,沒有顯示支付寶支付。

對此業內人士表示,企業壯大後,應該把更多的心思放在如何砥礪前行、如何繼續創新,而不是如何用自己手上的資本與資源來搞壟斷,怎麼從公眾身上薅羊毛。

「最懂你的往往傷害最深」

美團的2020年不缺話題。12月14日,網友「漂移神父」發文《我被美團會員割了韭菜》,曝光自己遭遇了美團會員「殺熟」行為,開通會員後配送費比非會員貴了4元。

花錢充值會員,卻被當成大水魚?一石激起千層浪,積怨已久的網友們紛紛吐槽自己也遭遇過美團殺熟,「美團外賣大數據殺熟」話題瞬間登上熱搜榜。

12月17日,美團回應是由於軟體定位存在緩存,錯誤地使用了用戶上一次的歷史定位,與用戶實際位置產生了偏差,導致配送費預估不準,在實際下單時,會按照真實配送地址準確計算,不受影響。

這次事件的當事人也對曾對公開媒體表示,接受美團致歉的態度,但不認同美團對此事件的解釋。輿論因此並未停息,大家繼續聲討。顯然,美團這樣的解釋無法讓人接受和信服。

在黑貓投訴、聚投訴上,可以查詢到美團酒店大量的、不同形式的「殺熟」,比如不同帳號、設備價格不同,比如下單後立馬降價等。而這些反饋,時間跨度從2019年底一直存在至今,這也說明了,美團酒店存在的大數據「殺熟」並非一朝一夕,有長期存在的可能性。

除了對用戶「殺熟」,美團對商戶也毫不手軟。2020年初,因疫情泛濫,餐飲行業步入至暗時刻,到店消費幾乎停滯,只能依賴線上的外賣業務苦苦支撐。艱難時刻,美團對商家的抽傭率不降反升,一度引起軒然大波。

除商家和用戶外,騎手也在叫苦。一度刷屏的《外賣騎手,困在系統裡》一文,就揭示了在算法的精心設計下,外賣騎手受到派送時間不合理、規劃路線含逆行、超時高額罰款等多重問題的困擾。

與此同時,美團市值順帶蒸發近千億。12月30日,美團股價每股報收287.8港元,總市值1.69萬億港元,距離11月9日的最高峰已蒸發2965.5億港元。

光鮮業績下「甘苦自知」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推動了線上經濟,美團的估值也得到了大幅提升。11月30日美團發布的2020年第三季度業績數據顯示,整體營收同比增長28.8%至354億元;實現淨利潤63.21億元,同比增長374.1%,增速喜人。

看似業績光鮮、實際上美團也是甘苦自知。我們翻看利潤表發現,原來美團這63億淨利潤中有58億是投資理想汽車股票帶來的公允價值變動收益,一定意義上說,撐起本季度美團鮮亮業績的,基本都是投資賺的錢。

如除掉這部分,美團利潤表現又有多香呢?若剔除這58億營業外收入,僅從主營業務來看,美團三季度的5億元淨利潤,比起去年同期的13億元,降低了8億左右。

據我們了解,美團的業務主要分為三塊,餐飲外賣,到店、酒店及旅遊,新業務及其他。到店、酒旅業務板塊是美團的主要利潤來源,收入達65億元,帶來利潤27.9億,經營利潤率為43%;外賣主營規模雖大,卻並不太掙錢,餐飲外賣收入207億,帶來的利潤卻只有7.7億,經營利潤率僅為3.7%;新業務及其他大多屬於輸血階段,雖然收入有82億,但利潤虧損達20.3億。

由此來看,美團的基本盤屬實一般。甚至手頭還比較緊。其經營現金流量甚至還由2020年第二季度的人民幣56億元減少至2020年第三季度的人民幣33億元,主因是營運資金變動減少所致。

另外,2020年12月18日,美團宣布聯合創始人、高級副總裁、42歲的王慧文完成交棒,按計劃正式退休。除了「二當家」王慧文,還有黃海、王仲遠、沈鵬、幹嘉偉、殷志華,陸續離開,如何穩住高管隊伍,王興身上擔子不輕。

2021年美團又會怎麼走呢?我們將持續關注。

相關焦點

  • 美團壟斷的雙刃劍:大數據殺熟讓人心寒
    近日,美團外賣「大數據殺熟」一事登上熱搜,一名ID「漂移神父」的作者發布文章《我被美團割了韭菜》表示自己被美團「大數據殺熟」了,引起一眾用戶熱議,諸如「美團再見吧」、「反壟斷還是有必要約束一下企業」的發聲屢見不鮮。
  • 割會員韭菜,美團也玩大數據殺熟?美團:軟體緩存;網友:你當我傻?
    一時間,買了美團會員的打工人覺得感情受到了傷害,在微博、知乎、黑貓投訴、朋友圈裡發出了聲淚俱下的「控訴」:「價格歧視」、「割會員韭菜」、「吃相難看」......網友們仿佛上足了彈藥,齊齊瞄準美團打去。同時,#美團被爆殺熟外賣會員#迅速登上當日微博熱搜榜第五名,截至發稿,該話題下已有5.7億閱讀,形成4.4萬討論。
  • 「大數據殺熟」屢禁不止?央媒評美團事件:君子愛財,需取之有道
    用戶實際下單的配送費,會按照真實配送地址準確計算,不受影響。在此次美團殺熟風波下,眾多網友紛紛指出餓了麼、京東、攜程、天貓等網際網路公司都存在殺熟現象。網際網路時代,海量數據和數位技術賦予了企業更敏銳的洞察力,不管是技術疏漏還是大數據瑕疵,網際網路都不能變成收割商家、用戶的「天羅地網」。
  • 被疑大數據殺熟,美團再上熱搜,市值蒸發400億!新華網評:不顧吃相...
    開通美團外賣會員後,為何配送費比非會員還要高?」近日,一篇名為《我被美團會員割了韭菜》的自媒體文章,再次把大數據殺熟的問題推上風口浪尖,美團成為眾矢之的,更被新華網銳評:吃相難看!文章中還提到,不僅是一家店有這種情況,一部開通美團外賣會員的手機,附近幾乎所有外賣商戶的配送費,基本都要超出非會員配送費1-5元不等。針對用戶反饋的「會員和非會員配送費差異」問題,12月17日,美團外賣回應稱,文中提到的配送費差異與會員身份無關,是定位緩存偏差導致。用戶實際下單的配送費,會按照真實配送地址準確計算,不受影響。
  • 美團外賣「大數據殺熟」?訂酒店和機票可能也有這樣的遭遇
    來源:AI財經社我被美團會員割了韭菜  網友稱被美團會員割韭菜 美團回應配送費差異與會員身份無關壟斷和「殺熟」:美團要邁兩道坎撰文 / 馬微冰 蔣澆短時間內的兩起相似案例,使得漂移神父認定此為美團平臺的大數據殺熟行為。並且在之後的多次測試中,他還發現一部開通美團外賣會員的手機,附近幾乎所有外賣店鋪的配送,基本都要超出非會員1-5元不等。花錢買會員反倒被割韭菜一事,經曝光後,瞬間在多個社交平臺引起討論。隨著話題熱度迅速攀升,漂移神父終於等到了美團的處理結果。
  • 你被美團會員割「韭菜」了嗎?來看看割韭菜所引出的大數據殺熟
    由於較快的生活節奏,很多大城市生活的人無法正常就餐,催生出美團和餓了麼這種以美食外賣配送為主的平臺,受到了廣大消費者的喜愛。2020年註定不凡!在這多災多難的年月,商業的大佬們還在掙著不該掙得錢。眼看著一年就要過去了,巨頭們卻接連翻起了車。前腳,京東剛因為借貸短視頻廣告爭議道歉;後腳,一篇會員殺熟揭秘又把美團送上了風口浪尖。
  • 淺談網際網路電商平臺殺熟常規操作
    大數據殺熟又雙叒叕登上微博熱搜,成為熱議話題,撩動著消費者的神經:又被當成韭菜割了!據時代財經報導,美團相關工作人員表示不方便接受採訪。而其客服人員表示,美團不存在大數據殺熟的情況,「我們對所有客戶一視同仁。如果出現外賣產品價格及配送費等方面的差異,極有可能與彼時商家、平臺優惠、騎手運力情況有關。」 對於美團外賣的回應,當事人「漂移神父」表示,認同美團上門致歉的態度,但對於他們的解釋,並不認同,眾多網友都出現過這樣的情況,但美團至今沒有正面的官方回復。
  • 美團回應「殺熟」,但理由卻讓網友都炸了……
    這什麼情況,買碗飯,還被殺熟了??夾生的我不配吃飯嗎? 之後,美團也就殺熟這件事也給出了回應: 美團不存在大數據殺熟的情況,我們對所有客戶
  • 美團「殺熟」?中國企業的惡性循環!關於這些事情你一定要知道
    最近關於網際網路巨頭的消息一個接著一個,相信大家也和小編一樣都在關注類似美團「殺熟」,螞蟻推遲上市,進軍社區團購被點名等等。為何這些消息會引爆網際網路話題?第一這關係到各位的錢包,第二這些消息的引爆因為背後國家終於出面整頓了!
  • 美團「殺熟」羅生門:罰錢是小,失節事大,勸你善良
    美團被爆出「殺熟」傳聞早已不是一次兩次了。今年10月,浙江省消保委發布2020年第三季度受理投訴情況分析,點名美團、飛豬等網絡訂房平臺存在退訂難、大數據「殺熟」、實際情況與宣傳不符、承諾優惠不兌現等亂象。
  • 美團殺熟,只是巨頭割韭菜的冰山一角
    漂移神父在微博表示,美團還欠全國人民一個道歉。 巨頭壟斷近日是焦點話題,美團此事炸開了一個大水花。 在商業世界,「價格歧視」自古有之,在信息不對稱更為嚴重的傳統商業社會中,「殺生」乃是常態,畢竟很多是一錘子買賣。 而在網際網路商業社會,宰客式的一次交易已不復存在,提高用戶活躍度和用戶粘性才是重點,價格向「生人」傾斜成為基本,「殺熟」自然而然出現。
  • 美團「殺熟」羅生門:罰錢是小,失節事大,勸你善良​
    原標題:美團「殺熟」羅生門:罰錢是小,失節事大,勸你善良​美團被爆出「殺熟」傳聞早已不是一次兩次了。今年10月,浙江省消保委發布2020年第三季度受理投訴情況分析,點名美團、飛豬等網絡訂房平臺存在退訂難、大數據「殺熟」、實際情況與宣傳不符、承諾優惠不兌現等亂象。
  • 美團外賣配送費差異是定位緩存的鍋?網友:殺熟不止一次
    中國商報/中國商網(記者 冉隆楠)美團外賣陷入「殺熟」會員風波。近日,自媒體「漂移神父」發布《我被美團會員割了韭菜》,文章稱,作者在開通美團外賣會員後,發現常點的一家店鋪,其配送費由平時的2元變為6元。
  • 攜程回應網友大數據殺熟質疑 新華網評大數據殺熟
    摘要:攜程回應「大數據殺熟」:是系統BUG,涉及上百個訂單 ---22日,攜程客服微博官網帳號回應稱:絕不會大數據殺熟,如懷疑產品有大數據殺熟的內容,請提供相關截圖,後續有相關客服為您處理。美團也同樣遇到了"大數據殺熟"的質疑。而美團和攜程對外的態度非常一致:否認"殺熟"。調查顯示:56%受訪者曾被大數據殺熟 。
  • 「我開了美團會員,反而成為韭菜」開會員的意義不是為了省錢嗎?
    美團真的有在大數據殺熟嗎?於是我開通了一個美團外賣會員,親自試試。請注意我的支付時間、手機字體,以及頁面布局,後面有用:OK,我叫來了我的同事,他並非美團外賣會員,我們一起確定了地址定位。這是我(美團會員)的定位:這是我同事(非美團會員)的定位由圖可知,我們都是在同一時間(下午2:54分),同一地址(盈科智谷)來進行測試的。
  • 美團外賣被曝「宰熟」,會員花費反而更貴,回應軟體定位緩存問題
    近日,一篇文章「我被美團會員割了韭菜」刷了屏,美團竟然對自己的外賣會員下手,而美團「殺熟」的這一行為也引發了眾怒。文章作者說開通了美團會員之後,「在同一家外賣,同一個配送位置,同一個下單時間節點,配送費比非會員還要高?」質疑美團對外賣會員「殺熟」。
  • 廣東餐飲協會發文指美團壟斷 高佣金已被多地餐飲協會控訴
    美團被指佣金已超過餐飲企業承受極限 廣東省餐飲服務行業協會在函件中指出,國難疫情當前,廣東省、市、區餐飲行業協會陸續收到幾百家餐飲企業針對美團外賣的各類投訴,表達出對美團外賣諸多行為的強烈不滿。
  • 「會員配送費更貴」,大數據「殺熟」?美團外賣致歉
    近日,有用戶反饋稱,自己遭遇了美團會員的「殺熟」行為。這名用戶在購買了美團會員後發現,同一時間,同一家店,開通美團會員的用戶配送費要高於普通用戶:「一部開通美團外賣會員的手機,附近幾乎所有外賣商戶的配送費,基本都要超出非會員配送費1~5元不等。」
  • 攜程被曝「殺熟」,官方回應:提供截圖
    知頓12月23日報導,「殺熟」是近幾年消費者經常會遇到的消費現象,同樣的產品,同樣的時間,價格卻不一樣。近期,旅遊品牌攜程就被網友質疑存在「殺熟」現象。據知頓獲悉,12月22日,有網友在微博反映,「能花錢的軟體都在殺熟,淘寶攜程美團一大堆,我都對比過。兩個手機放一起,連結互相發過去,一樣的東西價格都不一樣。」對此,攜程在其官方微博回應稱,絕不會大數據殺熟,如懷疑產品有大數據殺熟的內容,請提供相關截圖,後續有相關客服為您處理。
  • 早資道|美團回應殺熟外賣會員;沃爾瑪宣布與TikTok達成直播帶貨合作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美團回應殺熟外賣會員:系定位緩存偏差導致12月17日,網上突然曝出美團外賣會員殺熟事件《我被美團會員割了韭菜》一文指出,使用美團外賣點餐,「同一家外賣,同一個配送位置,同一個下單時間節點,會員配送費比非會員要高」,基本超出1-5元不等。不少用戶也證實,美團會員與非會員配送費確存在差異。對此,美團外賣回應稱,文中提到的配送費差異與會員身份無關,是定位緩存偏差導致。用戶實際下單的配送費,會按照真實配送地址準確計算,不受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