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關於網際網路巨頭的消息一個接著一個,相信大家也和小編一樣都在關注類似美團「殺熟」,螞蟻推遲上市,進軍社區團購被點名等等。為何這些消息會引爆網際網路話題?第一這關係到各位的錢包,第二這些消息的引爆因為背後國家終於出面整頓了!
巨頭們手裡擁有的龐大資源,足夠只要一出手就能夠壟斷市場,不光如此,還利用手裡的大數據殺熟,壓縮中小企業生存空間。形成一個惡性循環,只要中國巨頭使出一套熟悉的招數,先補貼後壟斷,只要巨頭們手想觸及的地方,就會默默倒下一批中小企業。
可是這樣的壟斷究竟有什麼意義嗎?無論壟斷多少次,我們還是使用著已有的科技沒有任何變化,只不過是巨頭越來越有錢,而科技停滯不前,那麼這對我們來說究竟有什麼意義呢?
再來看看美國企業,美國企業在賺錢的同時也不忘科技創新。馬斯克的SpaceX就發出了要把人類帶上太空的口號,如果SpaceX這樣的公司也想壟斷美國的像是外賣這樣的行業豈不是也能做到?可為什麼他們沒有這麼做呢?中美企業有什麼本質上的區別嗎?
不瞞各位,其實是有的。由於兩國的國情不同,美國主要靠科技輸出立本,美國對外輸出的商品都是無形的。據統計,美技術服務佔出口竟高達61%,可見美國想要維持國際霸主的地位,美國不能停歇對科技的創新。那麼中國呢?
不同於美國地廣人稀,中國的市場相當龐大。每次看起來都像是已經市場飽和了,中國商人卻總有辦法衝出重圍再一枝獨秀,不得不感嘆中國人的經商天賦。可就在這龐大的市場,衣食住行成了商家「必爭之地」,就拿「食」來說,這是人們每天必不能缺的行為,也就衍生出了龐大的外賣市場。
中國的網際網路巨頭有一套慣用招式:先補貼,後壟斷。就在國內外賣行業一頓「廝殺」過後,真正站立下來的外賣企業只存活了兩三家。形成行業壟斷後,為拿回前期補貼資金,就開始收割起韭菜們了。
對比中美國情差異,在中國市場巨頭要賺錢當然更容易,只需要動用手中的大數據等資源就可以,錢這麼好賺,還怎麼吸引巨頭們引領網際網路行業發起科技創新呢?
小編是真的希望,只要中國能團結起來,舉國之力沒有我們中華兒女辦不到的事,我們要專注發展,而不是顧著眼前的這幾顆「韭菜」。科技一但飛速發展,其帶來的價值定會成為未來的「國之重器」,和更多屬於我們中國的無價之寶!
你一定還知道更多東西吧?還不快在評論區發表你的想法?快和大家一起討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