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旬老人耗時兩年半打造高鐵模型 佔地400多平方米 可控制模型發車...

2021-01-08 新華網客戶端

鄺志廣製作的模型十分逼真

  多軌道站臺、雙跨吊懸索橋、按鈕密密麻麻的控制臺、「夜幕」下壯觀的高鐵存車場……在這複雜、細緻的模型搭建背後,離不開製作者鄺志廣的堅持與熱愛。已定居廣東東莞多年的他,是位不折不扣的模型發燒友。10月6日,鄺志廣在接受北京青年報記者採訪時介紹,目前全套模型最多可容納20列高鐵列車。

  佔地四百平方米 超逼真高鐵模型引關注

  國慶假期,鄺志廣的高鐵模型吸引關注無數。現場,不時有住在周圍的小朋友們趕到廠房,只為一睹他的高鐵微觀模型;網絡上,因為一段系統「運行」視頻,這具佔地400多平方米的高鐵模型也收穫網友一眾好評。

  10月6日,北青報記者電話採訪了鄺志廣。已經60多歲的老人介紹說,打造高鐵模型源於兩年前的一個想法。「2017年退休後,有感於咱們國家高鐵系統的快速發展,就想自己做一個微觀模型,模仿下這個高鐵模型系統。」

  此後800多天的時間裡,鄺志廣從設計、採購到加工、拼接,一點一點地把心目中的高鐵藍圖變成現實。除了列車、車軌、站臺這些常規操作,他還專門為自己的高鐵微景觀設計安裝了路燈、電線、存車場等,力求最大程度還原真實的高鐵系統。

  從小愛修理組裝 控制臺讓高鐵模型開動

  除了細節處的認真,鄺志廣的模型還有一個最大特點:可以動起來。不同於一般常見的靜態模型,他所做的高鐵微觀模型,還可以依靠控制臺實現發車、加速。

  能夠獨立完成如此複雜的系統,老人是不是學過機械相關專業?對於網友們的這一疑惑,鄺志廣說,自己只是從小熱愛手工而已,並沒有專業背景。他介紹,小時候因為家裡經濟困難,想要花錢買個新玩具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於是自己便將目光轉向了被他人遺棄的舊玩具。大概是從13歲開始,拆卸廢舊的電動玩具,自己修理、組裝,讓它們重新動起來,就成了鄺志廣的最大愛好。到18歲時,別說一般的小玩具,就是複雜的自控玩具,鄺志廣修起來也是非常熟練。

  此後很多年,鄺志廣都保留著自己動手的習慣,只不過對象從廢舊的電動玩具換成了微觀模型。這次決定要做高鐵模型後,他發揮專長,為自己的高鐵系統設計了不少巧心思。「最開始做的時候並沒有參照具體某個高鐵線路,但為了讓系統更加豐富一些,做的過程中逐漸加入了北盤江大橋、四渡河大橋、江界河大橋、壩陵河大橋等知名橋梁的微觀模型。」

  此外,他還專門為自己的微觀高鐵系統設計了中樞控制臺,通過20多個開關按鈕、100多條電線、20餘組LED照明燈的配合,讓整座微觀系統動了起來。

  花費近五十萬元 期待微觀系統能更真實

  鄺志廣介紹,自己所做系統的零部件大多是從網上或者實體店裡購買的,但整個組合過程中線路如何布局、電力如何實現……全靠自己手工完成。這其中,除了人力的消耗外,還需要花費不少的金錢成本。據他透露,模型從搭建到達到目前規模,自己已經花費了將近50萬元人民幣。

  目前,整個系統全長300多米,最多可同時控制20列列車,最快可3分半鐘跑完150米,對於鄺志廣來說,這無疑是自己最引以為傲的作品。「從前我的確也做了很多模型,而且也都是從底層一步一步做起來的,並不是那種從市場上買回來修修改改就成的。當中也有很多代表作品,但相比之下,這座高鐵模型也算是我個人的巔峰之作。我這樣說,也不是自誇,因為整個系統的絕大部分工序,都是從我個人手中建立起來的。」

  對於這件巔峰之作,老人還有更大的期許:希望能夠在萬千模型愛好者當中找到合適的搭檔,把祖國的大好河山製作成模型,與自己的高鐵模型融合在一起,呈現一幅真正的高鐵微景觀。(記者 孔令晗)

相關焦點

  • 六旬老人耗時兩年半打造高鐵模型
    10月6日,鄺志廣在接受北京青年報記者採訪時介紹,目前全套模型最多可容納20列高鐵列車。佔地四百平方米超逼真高鐵模型引關注國慶假期,鄺志廣的高鐵模型吸引關注無數。現場,不時有住在周圍的小朋友們趕到廠房,只為一睹他的高鐵微觀模型;網絡上,因為一段系統「運行」視頻,這具佔地400多平方米的高鐵模型也收穫網友一眾好評。
  • 沒用一枚鐵釘 龍灣老人耗時7年製作4米多高的木構黃鶴樓模型
    溫州網訊 雕梁畫棟金碧輝煌,飛簷鬥拱氣勢雄渾……龍灣一位老人耗時七年,手工打造了一座4米多高的黃鶴樓模型。昨天中午,溫都記者在龍灣永中一處民房裡見到這座木構黃鶴樓模型。模型作者姜方堅老人現年74歲,這是他60年木作生涯的收官之作。
  • 六旬老人手工打造鐵皮「軍艦」 欲打造航母遼寧號
    重慶渝中區的六旬老人餘生翔利用一些汽修廠的鐵皮、邊角廢料,花費兩年全手工完成了一件重10斤的航母模型。1月8日,記者來到餘生翔老人家中,老人向記者展示了他打造的1:350航母模型。餘生翔從小在長江、嘉陵江邊長大,對輪船、軍艦之類的大型船隻十分感興趣。
  • 龍灣老人手工打造木構黃鶴樓模型
    雕梁畫棟金碧輝煌   飛簷鬥拱氣勢雄渾……   龍灣一位老人耗時七年
  • 遵義鐵投·高鐵新城商業綜合體沙盤模型
    項目名稱:遵義鐵投·高鐵新城項目委託:遵義市高鐵新城開發投資有限責任公司項目地址:貴州遵義製作時間:2016年副標題:全動態智能沙盤,緊密圍繞真實生活場景展開。項目概況:遵義鐵投·高鐵新城項目是由遵義市鐵路建設投資(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投資100億元建設的現代化國際商業商務中心,項目佔地面積約1080畝,總體量為148萬方,其中商業、商務體量為70萬方,是遵義首個第六代文化旅遊城市綜合體。
  • 八旬老人製作近千架飛機模型 最簡單的耗時半月(圖)
    八旬老人製作近千架飛機模型 最簡單的耗時半月(圖) 2018-10-25 07:11:26來源:華西都市報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令人咋舌 英國老人手工打造350架飛機模型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在過去50年間,英國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老人手工打造了350架飛機模型,這些模型的精細程度令人驚嘆。目前,這位匿名的老人已打算將其進行拍賣,觀眾也因此可以一飽眼福。這些手工飛機模型中,最古老的可追溯至1914年,是一架一戰前的飛機。整個系列模型造型奇特、風格迥然。
  • 六旬大叔手工打造兩百把槍械模型 獲專利十幾項
    在他的家裡,200餘把槍械模型擺滿了一個大書櫃,儼然就是一部槍械發展史。而這些,全部是王冬來自己動手製作的,不僅工兵鏟、保險栓一應俱全,槍託、槍栓、刺刀等小零件,還全部可以拆卸組裝。從小就是軍事迷 兵器知識書裡找「小時候,我住在大豐路那邊,家裡有個院子。
  • 抖音直播賣模型 自費在菜地建高鐵
    一個多月來,十萬網友被他打造的「基建王國」吸引,人民日報等媒體也紛紛點讚報導。兩個多月打造鐵路軌道交通 讓螞蟻坐上高鐵張亞東是鄭州電力職業技術學院2019級學生,今年四月,他看到一個介紹世界第一高橋「北盤江第一橋」的視頻,覺得非常震撼。
  • 河南小夥菜地建高鐵模型 微縮列車穿山跨橋
    河南小夥菜地建高鐵模型 微縮列車穿山跨橋 2020-08-04 15:57:56  來源:央視網
  • 房地產高層建築模型製作價格_長沙創盛模型有限公司
    房地產高層建築模型製作價格,長沙創盛模型有限公司,我們堅持憑創新精神開拓市場,以誠心服務客戶的理念,精益求精的態度打造每項作品。房地產高層建築模型製作價格, 質量控制實踐:運用實體線開展工程建築的品質基本檢驗,及其品質鑑定、產品質量問題鑑別、解決的方式 ,把握質量員職位應具有的具體專業技能。
  • 幾十人耗時超3年打造天壇祈年殿模型(圖)被國家博物館收藏
    ­  10月15日,由中國紫檀博物館製作的藝術珍品「著名古建築天壇祈年殿製作模型」 捐贈收藏儀式在中國國家博物館西大廳隆重舉行。中國紫檀博物館館長陳麗華女士此次向中國國家博物館捐贈其領銜創作的木雕藝術代表作「著名古建築天壇祈年殿製作模型」,以表達其對推動中國傳統藝術發展的堅定信念。
  • 河南小夥菜地打造出「高鐵隧道」
    7月28日,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在那片大約300平方米的空地上,看到了張亞東的「傑作」:土堆代替山川,溝渠代替河流,他在上面建造了拉線跨江大橋和高鐵線路的模型,並設計組裝了綠皮火車、子彈頭火車等模型。在長達70米的鐵路線上,他遙控指揮電力火車模型,穿隧道、跨河流,場景非常逼真。在沈丘縣新安集鎮那個普通的村子裡,他被大家稱為「鄉村愛因斯坦」。
  • 日本網友耗時一年打造「千與千尋」油屋模型,簡直太厲害了!
    最近推特上就有網友耗時一年左右的時間,精心製作了「千與千尋油屋模型」,把裡面提供各方神明泡澡休息的澡堂完成,大家了解一下... 這推特應該是推主為了製作油屋模型所開設的,從翻開說明書的第一頁開始推主便開始動工...
  • 溫州龍灣老人歷時七年手工打造木構黃鶴樓模型
    姜方堅老人是溫州市龍灣區永中街道滄頭村人,14歲開始就跟著父親學做木工。「我們滄頭下姜氏以出木工出名,過去號稱是『三百把斧頭』,龍灣許多傳統木構建築都是姜氏木匠做的。」姜方堅老人說,從他的太爺爺那輩起,家裡四代都是木匠,製作黃鶴樓模型用的就是家傳手藝。  2013年6月,老人決定打造一座黃鶴樓模型。
  • 日照軍迷耗時一年半 製作出未來航母模型
    大眾網日照2月27日訊(見習記者 龐遠棟)張波是日照的一位軍事發燒友,從小就喜歡做一些船體模型,隨著對模型的認識,張波對模型製作有了更大膽的想法,2012年春天他開始製作航母模型,經過一年半的努力,2013年秋天終於面世,正好趕上了環球網的未來航母模型大賽,張波帶著自己的作品報了名,而他的作品也順利地從200件參賽作品中脫穎而出,在剛剛結束的網絡投票中,張波的作品在50件參評作品中成績依然優異
  • 「信息高鐵」助力構築巨災模型—新聞—科學網
    為突破美國規劃的「信息高速公路」技術體系制約,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以下簡稱「中科院計算所」)提出了符合中國國情的「信息高鐵」計劃。相比「信息高速公路」,「信息高鐵」更強調數據處理的「吞吐量」(計算又快又多又穩)和「服務保障」(像高鐵一樣有保障的計算和網絡)。 「信息高鐵」的核心技術是高通量計算。
  • 英國老人用65萬根火柴建432艘軍艦模型(圖)
    這其實是英國79歲老人菲利普·沃倫耗時62年用火柴和火柴盒製作的模型。他不但復原一支海軍艦隊,還在不經意間記錄下英國軍艦發展史。  大工程  沃倫家住多塞特郡布蘭德福德,他從1948年就開始這項「大工程」。  英國《每日郵報》25日援引沃倫的話報導:「那時我只有17歲,就像其他男孩一樣,我常常利用身邊物品做些小東西。
  • 日本大神耗時一年,打造千與千尋油屋模型,細節處體現匠人精神
    借著之前《千與千尋》在內地院線正式上映的機會,相當多小時候看過《千與千尋》的觀眾,除了重溫動畫中深受感動的劇情,還通過大銀幕的方式,更加見識到《千與千尋》背景美術的巨大魅力。不知道有多少觀眾在觀看《千與千尋》的過程中,會想要擁有一整套油屋的模型,尤其是看到油屋內部精緻充滿細節的設計之後。官方如果說要推出油屋的周邊,其實是很費時費力的,而且是很難量產的,所以並不是什麼划算的生意。雖然是這麼說,但好在日本民間有不少的手工大神,官方不推出油屋實體模型的話,那這些手工大神就親自打造。
  • 八旬老人製作近千架飛機模型 最簡單的耗時半月
    「這個是1964年做的,這個是1975年做的……」10月24日下午,成都飛機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職工宿舍內,韋克敬指著客廳柜子裡的飛機模型,耐心介紹著它們的製作年代和型號。一個偶然的機會,他認識了在航空模型製作領域赫赫有名的陳應明,之後便跟隨他製作飛機模型。「在做飛機模型之前,我對飛機一點都不了解,但是做了60年的模型,我學到很多飛機方面的知識。做飛機模型影響了我的一生。」60年來,韋克敬用一雙手做出了上千架縮比飛機模型,大到按1:5比例製作的一兩米長的模型,小到8釐米左右的迷你模型。「別看這些模型不大,製作起來還是很費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