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旬老人耗時兩年半打造高鐵模型

2021-01-08 青瞳視角

鄺志廣製作的模型十分逼真多軌道站臺、雙跨吊懸索橋、按鈕密密麻麻的控制臺、「夜幕」下壯觀的高鐵存車場……在這複雜、細緻的模型搭建背後,離不開製作者鄺志廣的堅持與熱愛。已定居廣東東莞多年的他,是位不折不扣的模型發燒友。10月6日,鄺志廣在接受北京青年報記者採訪時介紹,目前全套模型最多可容納20列高鐵列車。

佔地四百平方米

超逼真高鐵模型引關注

國慶假期,鄺志廣的高鐵模型吸引關注無數。現場,不時有住在周圍的小朋友們趕到廠房,只為一睹他的高鐵微觀模型;網絡上,因為一段系統「運行」視頻,這具佔地400多平方米的高鐵模型也收穫網友一眾好評。

10月6日,北青報記者電話採訪了鄺志廣。已經60多歲的老人介紹說,打造高鐵模型源於兩年前的一個想法。「2017年退休後,有感於咱們國家高鐵系統的快速發展,就想自己做一個微觀模型,模仿下這個高鐵模型系統。」

此後800多天的時間裡,鄺志廣從設計、採購到加工、拼接,一點一點地把心目中的高鐵藍圖變成現實。除了列車、車軌、站臺這些常規操作,他還專門為自己的高鐵微景觀設計安裝了路燈、電線、存車場等,力求最大程度還原真實的高鐵系統。

從小愛修理組裝

控制臺讓高鐵模型開動

除了細節處的認真,鄺志廣的模型還有一個最大特點:可以動起來。不同於一般常見的靜態模型,他所做的高鐵微觀模型,還可以依靠控制臺實現發車、加速。

能夠獨立完成如此複雜的系統,老人是不是學過機械相關專業?對於網友們的這一疑惑,鄺志廣說,自己只是從小熱愛手工而已,並沒有專業背景。他介紹,小時候因為家裡經濟困難,想要花錢買個新玩具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於是自己便將目光轉向了被他人遺棄的舊玩具。大概是從13歲開始,拆卸廢舊的電動玩具,自己修理、組裝,讓它們重新動起來,就成了鄺志廣的最大愛好。到18歲時,別說一般的小玩具,就是複雜的自控玩具,鄺志廣修起來也是非常熟練。

此後很多年,鄺志廣都保留著自己動手的習慣,只不過對象從廢舊的電動玩具換成了微觀模型。這次決定要做高鐵模型後,他發揮專長,為自己的高鐵系統設計了不少巧心思。「最開始做的時候並沒有參照具體某個高鐵線路,但為了讓系統更加豐富一些,做的過程中逐漸加入了北盤江大橋、四渡河大橋、江界河大橋、壩陵河大橋等知名橋梁的微觀模型。」

此外,他還專門為自己的微觀高鐵系統設計了中樞控制臺,通過20多個開關按鈕、100多條電線、20餘組LED照明燈的配合,讓整座微觀系統動了起來。

花費近五十萬元

期待微觀系統能更真實

鄺志廣介紹,自己所做系統的零部件大多是從網上或者實體店裡購買的,但整個組合過程中線路如何布局、電力如何實現……全靠自己手工完成。這其中,除了人力的消耗外,還需要花費不少的金錢成本。據他透露,模型從搭建到達到目前規模,自己已經花費了將近50萬元人民幣。

目前,整個系統全長300多米,最多可同時控制20列列車,最快可3分半鐘跑完150米,對於鄺志廣來說,這無疑是自己最引以為傲的作品。「從前我的確也做了很多模型,而且也都是從底層一步一步做起來的,並不是那種從市場上買回來修修改改就成的。當中也有很多代表作品,但相比之下,這座高鐵模型也算是我個人的巔峰之作。我這樣說,也不是自誇,因為整個系統的絕大部分工序,都是從我個人手中建立起來的。」

對於這件巔峰之作,老人還有更大的期許:希望能夠在萬千模型愛好者當中找到合適的搭檔,把祖國的大好河山製作成模型,與自己的高鐵模型融合在一起,呈現一幅真正的高鐵微景觀。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孔令晗

編輯/彭小菲

相關焦點

  • 六旬老人耗時兩年半打造高鐵模型 佔地400多平方米 可控制模型發車...
    已定居廣東東莞多年的他,是位不折不扣的模型發燒友。10月6日,鄺志廣在接受北京青年報記者採訪時介紹,目前全套模型最多可容納20列高鐵列車。  佔地四百平方米 超逼真高鐵模型引關注  國慶假期,鄺志廣的高鐵模型吸引關注無數。
  • 六旬老人手工打造鐵皮「軍艦」 欲打造航母遼寧號
    重慶渝中區的六旬老人餘生翔利用一些汽修廠的鐵皮、邊角廢料,花費兩年全手工完成了一件重10斤的航母模型。1月8日,記者來到餘生翔老人家中,老人向記者展示了他打造的1:350航母模型。餘生翔從小在長江、嘉陵江邊長大,對輪船、軍艦之類的大型船隻十分感興趣。
  • 沒用一枚鐵釘 龍灣老人耗時7年製作4米多高的木構黃鶴樓模型
    溫州網訊 雕梁畫棟金碧輝煌,飛簷鬥拱氣勢雄渾……龍灣一位老人耗時七年,手工打造了一座4米多高的黃鶴樓模型。昨天中午,溫都記者在龍灣永中一處民房裡見到這座木構黃鶴樓模型。模型作者姜方堅老人現年74歲,這是他60年木作生涯的收官之作。
  • 龍灣老人手工打造木構黃鶴樓模型
    雕梁畫棟金碧輝煌   飛簷鬥拱氣勢雄渾……   龍灣一位老人耗時七年
  • 六旬老人不慎掉入天坑 警民合力成功救出
    {"title":"六旬老人不慎掉入天坑 警民合力成功救出", "url":"https://www.cqcb.com/county/wuxi/wuxixinwen/2020-12-11/3404971.html", "image":"http://image2.cqcb.com/d/file/county
  • 八旬老人製作近千架飛機模型 最簡單的耗時半月(圖)
    八旬老人製作近千架飛機模型 最簡單的耗時半月(圖) 2018-10-25 07:11:26來源:華西都市報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大陸女子去臺灣旅遊,被當地六旬老人偷拍大腿,老人:我是在外拍
    大陸女子去臺灣旅遊,被當地六旬老人偷拍大腿,老人:我在外拍現在天氣越來越熱,所以衣服也就越來越少,尤其是一些年輕的女孩子,很早就穿上了清涼的夏裝,也成為了街上一道美麗的風景線,但也因為這樣,有一些心存不軌的人,做起了讓人齷齪的勾當,最近,在臺灣就發生了一起偷拍事件,而這名偷拍者居然是一位超過六旬的老人
  • 六旬老人利用廢舊木材製作精美玩具車模
    延吉市民金哲洙是一位花甲之年的老人,他用廢舊木材,手工製作出一件件精美的玩具車模型,引起人們的廣泛關注。周圍的鄰居都親切地稱他「玩具車達人」。今年60歲的金哲洙已在延吉市開了十三年汽車零配件商店,可以說成天與汽車打交道,而時間一長,就讓他萌生了自己動手,製作玩具車模型的想法。
  • 幾十人耗時超3年打造天壇祈年殿模型(圖)被國家博物館收藏
    ­  10月15日,由中國紫檀博物館製作的藝術珍品「著名古建築天壇祈年殿製作模型」 捐贈收藏儀式在中國國家博物館西大廳隆重舉行。中國紫檀博物館館長陳麗華女士此次向中國國家博物館捐贈其領銜創作的木雕藝術代表作「著名古建築天壇祈年殿製作模型」,以表達其對推動中國傳統藝術發展的堅定信念。
  • 令人咋舌 英國老人手工打造350架飛機模型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在過去50年間,英國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老人手工打造了350架飛機模型,這些模型的精細程度令人驚嘆。目前,這位匿名的老人已打算將其進行拍賣,觀眾也因此可以一飽眼福。這些手工飛機模型中,最古老的可追溯至1914年,是一架一戰前的飛機。整個系列模型造型奇特、風格迥然。
  • 日本網友耗時一年打造「千與千尋」油屋模型,簡直太厲害了!
    最近推特上就有網友耗時一年左右的時間,精心製作了「千與千尋油屋模型」,把裡面提供各方神明泡澡休息的澡堂完成,大家了解一下... 這推特應該是推主為了製作油屋模型所開設的,從翻開說明書的第一頁開始推主便開始動工...
  • 溫州龍灣老人歷時七年手工打造木構黃鶴樓模型
    姜方堅老人是溫州市龍灣區永中街道滄頭村人,14歲開始就跟著父親學做木工。「我們滄頭下姜氏以出木工出名,過去號稱是『三百把斧頭』,龍灣許多傳統木構建築都是姜氏木匠做的。」姜方堅老人說,從他的太爺爺那輩起,家裡四代都是木匠,製作黃鶴樓模型用的就是家傳手藝。  2013年6月,老人決定打造一座黃鶴樓模型。
  • 河南小夥菜地打造出「高鐵隧道」
    7月28日,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在那片大約300平方米的空地上,看到了張亞東的「傑作」:土堆代替山川,溝渠代替河流,他在上面建造了拉線跨江大橋和高鐵線路的模型,並設計組裝了綠皮火車、子彈頭火車等模型。在長達70米的鐵路線上,他遙控指揮電力火車模型,穿隧道、跨河流,場景非常逼真。在沈丘縣新安集鎮那個普通的村子裡,他被大家稱為「鄉村愛因斯坦」。
  • 大同一位六旬老人為革命烈士建紀念館
    大同一位六旬老人為革命烈士建紀念館 2020-12-23 19:2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六旬老人去世捐獻角膜 兩院助力照亮兩個人生
    六旬老人去世捐獻角膜 兩院助力照亮兩個人生家住宜春的六旬老人孫永(化名)因故去世,在宜春市紅十字會和宜春愛爾眼科醫院的協助下捐獻了自己的遺體和眼角膜。3月2日,兩臺角膜移植手術已先後在南昌愛爾眼科醫院十樓手術室展開,孫老捐獻的珍貴眼角膜,使兩位正飽受失明折磨的角膜盲症患者重見光明。
  • 遵義鐵投·高鐵新城商業綜合體沙盤模型
    項目名稱:遵義鐵投·高鐵新城項目委託:遵義市高鐵新城開發投資有限責任公司項目地址:貴州遵義製作時間:2016年副標題:全動態智能沙盤,緊密圍繞真實生活場景展開。項目概況:遵義鐵投·高鐵新城項目是由遵義市鐵路建設投資(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投資100億元建設的現代化國際商業商務中心,項目佔地面積約1080畝,總體量為148萬方,其中商業、商務體量為70萬方,是遵義首個第六代文化旅遊城市綜合體。
  • 日本大神耗時一年,打造千與千尋油屋模型,細節處體現匠人精神
    不知道有多少觀眾在觀看《千與千尋》的過程中,會想要擁有一整套油屋的模型,尤其是看到油屋內部精緻充滿細節的設計之後。官方如果說要推出油屋的周邊,其實是很費時費力的,而且是很難量產的,所以並不是什麼划算的生意。雖然是這麼說,但好在日本民間有不少的手工大神,官方不推出油屋實體模型的話,那這些手工大神就親自打造。
  • 八旬老人製作近千架飛機模型 最簡單的耗時半月
    「這個是1964年做的,這個是1975年做的……」10月24日下午,成都飛機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職工宿舍內,韋克敬指著客廳柜子裡的飛機模型,耐心介紹著它們的製作年代和型號。一個偶然的機會,他認識了在航空模型製作領域赫赫有名的陳應明,之後便跟隨他製作飛機模型。「在做飛機模型之前,我對飛機一點都不了解,但是做了60年的模型,我學到很多飛機方面的知識。做飛機模型影響了我的一生。」60年來,韋克敬用一雙手做出了上千架縮比飛機模型,大到按1:5比例製作的一兩米長的模型,小到8釐米左右的迷你模型。「別看這些模型不大,製作起來還是很費時的。」
  • 日照軍迷耗時一年半 製作出未來航母模型
    大眾網日照2月27日訊(見習記者 龐遠棟)張波是日照的一位軍事發燒友,從小就喜歡做一些船體模型,隨著對模型的認識,張波對模型製作有了更大膽的想法,2012年春天他開始製作航母模型,經過一年半的努力,2013年秋天終於面世,正好趕上了環球網的未來航母模型大賽,張波帶著自己的作品報了名,而他的作品也順利地從200件參賽作品中脫穎而出,在剛剛結束的網絡投票中,張波的作品在50件參評作品中成績依然優異
  • 「信息高鐵」助力構築巨災模型—新聞—科學網
    大家可能對天氣預報等基於模型和算力的預測預報技術比較熟悉,除了這些,信息技術在自然災害防控中還有很多其他應用,比如對我國加快推進巨災保險有著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今天,筆者給大家介紹的就是「信息高鐵」在巨災保險中的應用。 說到「信息高鐵」,先要說說「信息高速公路」。20世紀90年代,美國提出了「信息高速公路」(網際網路)建設行動計劃,帶動了全球網際網路產業的誕生和蓬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