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時七年!沒用一根鐵釘!龍灣老人手工打造木構黃鶴樓模型

2020-12-19 浙江在線

2020-04-08 18:30 |龍灣發布

  雕梁畫棟金碧輝煌

  飛簷鬥拱氣勢雄渾……

  龍灣一位老人耗時七年

  手工打造了一座

  4米多高的黃鶴樓模型

  模型作者姜方堅老人現年74歲

  這是他60年木作生涯的收官之作

  退休後他集畢生技藝

  打造兩件得意之作

  姜方堅老人是龍灣區永中街道滄頭村人,14歲開始就跟著父親學做木工。「我們滄頭下姜氏以出木工出名,過去號稱是『三百把斧頭』,龍灣許多傳統木構建築都是姜氏木匠做的。」姜方堅老人說,從他的太爺爺那輩起,家裡四代都是木匠,製作黃鶴樓模型用的就是家傳手藝。

  姜方堅老人說,做木工很辛苦,也不賺錢,他兒子沒有再繼承祖業,而是去做生意了。2008年,姜方堅從我市一家建築公司退休後,萌生了一個念頭,打算用畢生技藝,再做幾件得意之作。

  「

  「再過幾年,這些技藝就可能失傳了,我希望趁自己還做得動,留下一兩件作品,讓後人對這門古老技藝有更多了解。」

  」

  2013年6月,姜方堅耗時5年雕制完成了一座佔地1.8平方米,高逾3米的鼓樓,整個模型共有大大小小2800多個零件構成。鼓樓模型完工後,老人意猶未盡,決定再打造一座黃鶴樓模型。

  對於姜方堅的執著,老伴邵金花起初並不支持。「畢竟年紀大了,我不想他太辛苦。」邵金花說,做模型不但不賺錢,幾年來還貼進去好幾萬元買木料。「每天一醒來,他就在想今天要做哪些零件,睡覺前又想著花紋怎麼雕會更好看。」看到姜方堅投入的樣子,仿佛整個人都年輕了幾歲,老伴慢慢地也轉變了態度。

  數萬個零件

  營造一座「黃鶴樓」

  黃鶴樓位於湖北省武漢市長江南岸,素有「天下江山第一樓」美稱。1986年,姜方堅曾到黃鶴樓一遊,這座古建築給他留下了深刻印象。「我當時就仔細地觀察、記錄下了黃鶴樓的整體構造和局部的雕飾花樣,還保留了許多照片。」姜方堅說,黃鶴樓高度為51.4米,他決定按照約1:12的比例營造模型。

  黃鶴樓(圖源網絡)

  憑藉著記憶和照片等有限資料,姜方堅從零開始計算比例、繪製圖紙,再逐一雕刻出木構件,一層層地搭建。歷時近七年後,黃鶴樓模型已近完工,目前只差八塊匾額的描金。

  在現場可以看到,黃鶴樓模型上一扇巴掌大的門扇就由多達數十塊小零件構成。「一扇門要42個木零件才能搭起來,光門上的一片窗花就有26個零件。」姜方堅說,雖然零件很多,但整座模型用料紮實、結構嚴絲合縫,十分堅固。他一邊說著一邊伸手抓住模型上的一座飛簷,將整個人掛了上去,模型卻仍紋絲不動。

  為了原原本本依照傳統技藝營造,整座模型的數萬個零件全部使用榫卯和竹釘連接,沒有使用一枚鐵釘。姜方堅說,「竹釘用毛竹製作,使用前還專門在鍋裡炒制過,能夠去除溼氣,確保竹釘可以不易腐朽。」

  中國傳統木結構營造技藝於2009年入選聯合國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龍灣區文廣旅體局文化遺產科工作人員陳賢寶長期關注本土非遺文化發展,據他介紹,姜方堅老人的作品集溫州傳統木結構營造技藝於一體,具有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濃厚的鄉土文化氣息。他希望能通過這座木製建築模型,能讓更多的人領略到溫州古建築藝術之美,讓這種建築文化得以傳播、傳承。

  出品:龍灣發布

  資料:溫州都市報

  版式:景萱 編輯:胡炎楨

  責編:王鵬 監製:項顯宇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

1586341832000

相關焦點

  • 溫州龍灣老人歷時七年手工打造木構黃鶴樓模型
    姜方堅老人是溫州市龍灣區永中街道滄頭村人,14歲開始就跟著父親學做木工。「我們滄頭下姜氏以出木工出名,過去號稱是『三百把斧頭』,龍灣許多傳統木構建築都是姜氏木匠做的。」姜方堅老人說,從他的太爺爺那輩起,家裡四代都是木匠,製作黃鶴樓模型用的就是家傳手藝。  2013年6月,老人決定打造一座黃鶴樓模型。
  • 沒用一枚鐵釘 龍灣老人耗時7年製作4米多高的木構黃鶴樓模型
    溫州網訊 雕梁畫棟金碧輝煌,飛簷鬥拱氣勢雄渾……龍灣一位老人耗時七年,手工打造了一座4米多高的黃鶴樓模型。昨天中午,溫都記者在龍灣永中一處民房裡見到這座木構黃鶴樓模型。模型作者姜方堅老人現年74歲,這是他60年木作生涯的收官之作。
  • 令人咋舌 英國老人手工打造350架飛機模型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在過去50年間,英國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老人手工打造了350架飛機模型,這些模型的精細程度令人驚嘆。目前,這位匿名的老人已打算將其進行拍賣,觀眾也因此可以一飽眼福。這些手工飛機模型中,最古老的可追溯至1914年,是一架一戰前的飛機。整個系列模型造型奇特、風格迥然。
  • 煙臺小夥歷時兩年純手工打造不鏽鋼「遼寧艦」模型
    作為一名軍事迷,煙臺小夥任百林就想做一個「 遼寧艦」的模型。近日,任百林歷時兩年,終於純手工打造了一艘不鏽鋼「遼寧 艦」模型,圓了自己的一個夢想。模型採用1.5毫米厚的不鏽鋼手工打造,做工考 究,細節生動逼真,令人讚嘆。
  • 中國「最奇妙」古寺,整座寺廟沒用一根鐵釘,卻屹立千年不倒
    這是由於宮殿的獨特地理位置和設計結構,當風吹來時在宮殿內產生了氣流,使宮殿可以保持多年清潔,而不會積聚蜘蛛網或灰塵,整個廟宇的建造並沒有使用單個鐵釘,而是僅依靠拱門之間的巧妙連接以及精確的榫和榫技術,並通過各種組件緊密結合,超過50噸孔,支撐整個屋頂的重量,這必須使人們羨慕古人的智慧。對於中國」最奇妙「古寺,整座寺廟沒用一根鐵釘,卻屹立千年不倒,您有什麼看法嗎?
  • 六旬老人手工打造鐵皮「軍艦」 欲打造航母遼寧號
    重慶渝中區的六旬老人餘生翔利用一些汽修廠的鐵皮、邊角廢料,花費兩年全手工完成了一件重10斤的航母模型。1月8日,記者來到餘生翔老人家中,老人向記者展示了他打造的1:350航母模型。餘生翔從小在長江、嘉陵江邊長大,對輪船、軍艦之類的大型船隻十分感興趣。
  • 六旬老人耗時兩年半打造高鐵模型
    10月6日,鄺志廣在接受北京青年報記者採訪時介紹,目前全套模型最多可容納20列高鐵列車。佔地四百平方米超逼真高鐵模型引關注國慶假期,鄺志廣的高鐵模型吸引關注無數。現場,不時有住在周圍的小朋友們趕到廠房,只為一睹他的高鐵微觀模型;網絡上,因為一段系統「運行」視頻,這具佔地400多平方米的高鐵模型也收穫網友一眾好評。
  • 城市中的「木構復興」之旅:在木構中觸摸世代的記憶
    參展建築師王灝則表示,木構就像文字一樣,讓人感覺古老又熟悉,木構文化會成為中國未來建築文化非常重要的一個趨勢。「木構復興」展覽現場「木構復興」展覽現場在位於地下三層的展廳中,澎湃新聞記者看到了大大小小的木構模型,一個室內大型水裝置串聯起了各個展品與參觀路徑,穿越展廳時,會一次次踏上「石階」,跨過「水渠」,仿佛進入了一個迷你的江南村落。
  • 【報名】龍灣秀慧技能課堂「手工基礎結繩編織」邀請您參加
    【報名】龍灣秀慧技能課堂「手工基礎結繩編織」邀請您參加 2020-07-27 17: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六旬老人耗時兩年半打造高鐵模型 佔地400多平方米 可控制模型發車...
    現場,不時有住在周圍的小朋友們趕到廠房,只為一睹他的高鐵微觀模型;網絡上,因為一段系統「運行」視頻,這具佔地400多平方米的高鐵模型也收穫網友一眾好評。  10月6日,北青報記者電話採訪了鄺志廣。已經60多歲的老人介紹說,打造高鐵模型源於兩年前的一個想法。「2017年退休後,有感於咱們國家高鐵系統的快速發展,就想自己做一個微觀模型,模仿下這個高鐵模型系統。」
  • J.Wong純手工打造MX3模型!邀請函曝光
    而且有意思的是,這次的邀請函與以往有很大的不同,顯得相當別致:一個由黃章手工打造的木質MX3模型。打開邀請函之後可以看到,魅族為MX3打出的口號是「好用的大屏手機」,黃章手工打造的木質原型機應該就是MX3最終的樣子。
  • 黃鶴樓、知音號等化身為拼裝模型,把「城市地標」帶回家
    黃鶴樓、武漢長江大橋、江漢關、武漢大學……武漢作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楚文化的重要發祥地,豐富的文化底蘊,孕育了一大批聞名中外的城市文化標識。這些城市地標能夠通過IP運營煥發出新的活力?「知音號」推出的一批「地標文創」給出了答案。
  • 「這手工模型真棒」 「我用Enscape渲的!」
    Enscape竟然能做手工模型了?
  • 教你一次性筷子,變廢為寶,純手工打造飛機模型,附製作過程
    今天再來學習一個一次性筷子的變廢為寶教案,教程比較簡單、取材也方便,十分適合初學的手工愛好者。這次要用一次性筷子製作的是一個飛機模型,先收集到足夠多的筷子,洗乾淨晾乾後,再按下面小編為小夥伴們提供的圖解步驟,進行裁剪、粘連,組合,就可以得到一個飛機模型了,挺有創意的一個手工小製作,有興趣的話就來試試吧,不過要小心別把502膠弄到手上哦!材料:筷子一把、竹籤1根、剪刀、502、美工刀、砂紙80#和240#各一張。1、工具。2、7根筷子沾一起。
  • 【手工巧女秀】龍灣「媽媽的味道」美好生活市集進行曲 | 剪紙
    【手工巧女秀】龍灣「媽媽的味道」美好生活市集進行曲 | 剪紙 2020-12-08 17: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歷時8年!他用廢紙板打造出「鐵路王國」!
    ……這可不是貨運火車站而是一位鐵路職工的迷你基建這位「基建狂魔」名叫孫玉明是中國鐵路鄭州局集團有限公司洛陽站的一名貨運員今年55歲的孫玉明歷時8年用廢紙板製作出百餘件鐵路模型打造出讓人驚嘆的「鐵路王國」做模型的初衷:幫助學員熟悉業務孫玉明是洛陽站貨裝車間業務室的貨運員,長期從事貨物裝載加固工作,同時也負責新學員的業務培訓。
  • 老木匠手工打造中國版變形金剛
    老木匠手工打造中國版變形金剛 2020-12-17 16:25:41  來源:時間視頻      12月16日,福建龍巖市。一位老木匠歷時一個多月,手工打造出了一個中國版的「變形金剛」。
  • 自製2000多個零部件 四川高校學子純手工打造港珠澳大橋模型
    四川高校學子純手工打造港珠澳大橋模型。 鍾欣 攝中新網成都12月20日電 (記者 何浠)為了慶祝澳門回歸19周年,四川西南航空專修學院飛機機電設備維修專業的3名同學20日在校園裡展示了他們手工打造的港珠澳大橋模型。四川高校學子純手工打造港珠澳大橋模型。
  • 老漁民手工造軍艦模型 可發射槍炮
    7月4日,山東省日照市肖家村,漁民郭長海向記者展示了他歷時70多天,純手工打造的軍艦模型。新的軍艦模型長60釐米,寬8釐米,每個模型共100多年零部件。他表示,這些作品是他造軍艦模型這些年的力作。平時,他喜歡從電視上了解國家大事以及國家軍事的發展現狀,於是對軍艦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農閒的時候,他便琢磨起了艦艇模型的製作。圖為7月4日,漁民郭長海正在修整「軍艦」模型。
  • 湖北黃鶴樓的模型,從唐代到現代一直在變,但有一點一直未變
    去學校的時候已經知道了拂曉黃鶴樓的雄偉,5月初來這裡是我的幸運,現在是旺季,登黃鶴樓的人很多,早上早起,避開尖峰時間,可以欣賞到最美的風景,還有幾個演出,遊戲結束後,可以看幾個演出,讓人感受到黃鶴樓的文化氛圍,接下來主要介紹黃鶴樓,從唐代到現代的模型經歷了什麼樣的變化?什麼都沒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