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幽都山
小九一心想去幽都山找「阿父」,因為在夢中有黑色的花一直只因她。那麼幽都山到底是什麼地方呢?山海經中對幽都山的描述為:「北海之內,有山,名曰幽都之山,黑水出焉。其上有玄鳥、玄蛇、玄狐蓬尾。」在影片中,快到達幽都山的時候,確實有玄鳥經過。而《楚辭》鐘的幽都也指陰曹地府,看來把紂王困在幽都山也有此含義,而姜子牙對小九說「幽都山沒人等你「不僅讓人痛徹心扉。
2.四不相
影片中萌到一眾人的小可愛四不相,到底是什麼來頭呢?其實在《封神演義》中,姜子牙的坐騎是四不相而不大家以為的是四不像,這一點電影非常的尊重原著。四不像和四不相雖然是同音,但卻是不同的物種。四不像其實就是大家常說的麋鹿的別稱,因為它頭臉像馬、角像鹿、蹄子像牛、尾像驢,因此得名四不像,麋鹿可是國家的保護動物哦。而原著中姜子牙的坐騎四不相描述為「麟頭豹尾體如龍,足踏祥光至九重。四海九洲隨意遍,三山五嶽霎時逢」,其實四不相是麒麟的一種。而影片中的四不相也被賦予了新的個性,傲嬌如貓、忠誠如犬、呆萌似兔、機敏似狐的特質萌到一片觀眾。
3.歸墟
姜子牙在聽從師尊的話,要帶小九前往歸墟轉世時,與九尾妖狐進行了一場大戰。影片中的歸墟之門呈半圓形,金黃色又被夕陽色的背景所襯託的宏大而壯觀。那麼這個歸墟到底是什麼東西呢,為什麼轉世一定要從這裡經過呢?其實不同的作品對歸墟的解釋都不同,有些作品描述為一個具體的地點,有些作品描則直接述為虛無,虛空。在這部影片中,我更願意理解的歸墟應該是《山海經》中的描述:「滄海之中,有度朔之山,上有大桃木,其曲蟠三千裡,其枝間東北曰鬼門,萬鬼所出入也。」這裡所說的歸墟就是冥界的入口,是具體的,在滄海桃木東枝之下,人死後去的地方就是歸墟。影片中歸墟之門被九尾妖狐擊碎,釋放出了千千萬萬狐族的冤魂也是由此而來。
4.玄鳥
影片中的玄鳥據說可以帶走冤魂,撫慰亡靈,這是一個十分具有詩意的設定,玄鳥的出場可謂十分震撼和治癒。在山海經中描寫到「黑水出焉,其上有玄鳥、玄蛇、玄豹、玄虎,玄狐蓬尾」,玄鳥與玄蛇,玄豹,玄虎,玄狐一同出現在幽都山。
5.三花聚頂
值得一提的是這部影片中對十二金仙和師尊的形象都有了一個創新。影片中十二天尊的頭上都有三花,而且每個人的品種還不同~在道家學說中,有三花聚頂的說法,而這「三花」分別是指人花,煉精化氣;地花,鍊氣化神;天花,煉神返虛,而這裡的花其實是通「華」。而申公豹也在折花骨時,姜子牙說到這會損了你的修為,這頭上的花正是代表每個人的修為。而師尊頭上的金花,代表最高修為,在歸墟大戰中,師尊降下一片金花化為斧鉞,十二金仙也勸到「三思」。
《姜子牙》在影片中不僅還原了《山海經》的形象,並加以創新,不同於以往影視劇,但卻又尊重中國自己文化,並且科普了很多典故,不得不說細節滿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