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童話《姜子牙》:眾生皆無相,一念因善起,一念因善終

2020-10-05 雪憶柔

文 | 雪憶柔

一、導語

1926年,《大鬧畫室》橫空出世,短短10分鐘的短片成為了中國第一部獨創的動漫。新中國成立後,從第一部彩色剪紙動畫片《豬八戒吃瓜》,到第一部水墨動畫片《小蝌蚪找媽媽》,再到1964年的彩色動畫《大鬧天宮》,國漫電影自此被送上了大螢屏,《大鬧天宮》也成為了中國動畫史的一座豐碑。

細數近年幾部優秀的國漫,《大聖歸來》《大魚海棠》《白蛇》,無不將獨特的民族風格、深厚的文化內涵和如畫的江山都融進了螢屏之中。

可以說,比於迪士尼動畫,國漫更像深不可測的寶典,它讓幾千年的文化消融於短短的電影中,再留下無限的想像空間。

作為今年最受期待的《姜子牙》,上映僅僅四天口碑兩極分化地非常嚴重。然而私以為,從畫面到立意,從深度到廣度,《姜子牙》是值得一看的。那些將《姜子牙》比作陽春白雪,而《哪吒之魔童降世》是下裡巴人的說法,無疑是不公的。

如果說《哪吒》是不分年齡皆可欣賞的神話,那麼《姜子牙》便是只適合成人觀賞的黑色童話了。

二、《姜子牙》的真正背景

很多人以為《姜子牙》是《哪吒》的續集,於是便期待著「笑果」相同,然而這兩部動漫實際上是同時製作完成的。而且,它們分屬於不同的製作團隊,《哪吒》的輕鬆顯然與《姜子牙》的沉重是有區別的。

  • ①姜子牙究竟何許人也?

姜子牙在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呢?身為「眾神之長」,我覺得「紀委」「監察」這個詞尤為適用他。

實際上,在封神榜上並沒有姜子牙的位置。助周伐商,功勞第一,卻未登神位。於是,姜子牙便手執元始天尊賜他的打神鞭立足於世,不管是什麼樣的神,只要挨上這鞭子都會魂飛魄散。

姜子牙在封神榜塵埃落定後,為了監督眾神便四處檢查工作,每到一個地方,這些神仙都會避讓,足見他的威嚴。

結合《封神演義》再看《姜子牙》,就會更堅定地認為,神界的監察員非姜子牙莫屬。敢於抗爭不公、從不有失偏頗。正如他自己所說,若天道不公,我便走自己的路。

《姜子牙》中,這個神界紀委在封神大典之後,因為斬殺九尾妖狐時,在她的元神中見到一個無辜女孩,便產生了信仰崩塌。於是,元始天尊將其貶入北海之地,命其想明白這其中的幻術方可恢復神力。

姜子牙用了十年時間,依然執迷於他所見,直到他遇上了長著狐耳、酷似九尾元神所縛的女孩小九後,便踏上了尋找真相之旅。

  • ②九尾妖狐的前世今生

自從《三生三世十裡桃花》爆紅後,每一次看到「狐」並不一定會想到「妖」。「九尾狐」這個形象第一次出現在人們的視野,其實緣於《山海經》,彼時九尾其實是祥瑞的象徵,後來逐步演化成了兇殘的妖獸。

《封神演義》中的九尾並非主動附身於凡人女孩蘇妲己,而是因為商紂王在女媧廟前做淫詩觸怒了女媧,女媧才會派九尾禍國。也就是說,九尾肩負著任務而來,只不過沒領會上意,手段過於毒辣了些。

《姜子牙》中則由元始天尊與九尾做了一場黑色的交易。封神大戰後,九尾被捉上天庭,在被斬首之前,她讓姜子牙看到了自己元神內的小九,在姜子牙鬆懈之時,九尾的元神逃出生天,肉身則依著在小九身上。

小九醒來後,潛意識裡總有人一個「阿父」的聲音指引她前往幽都。在姜子牙和他的神獸四不相的護佑下,一行人到達了幽都,也再次遇見了需要小九肉身才能恢復妖力的九尾。

如果說此前只是姜子牙的一份懷疑,那麼通過九尾的自白,他終於明白了束縛在小九腳下的「宿命鎖」究竟為何物,原來這是他的師父元始天尊與狐族的一個黑色協議。一條「宿命鎖」拴住一個凡人和狐族,以此讓九尾助神族平天下。但是功成身退後,這些被「宿命鎖」束縛住的一對對生命卻被關進了歸墟,再也不能生命輪迴。而九尾,則被視為萬惡之源,成了替罪羊。

三、《姜子牙》的隱喻

《姜子牙》無疑是一部成人世界的黑色童話,善惡從不因身份而有區分。我們以為的大善,也許是偽善。我們以為的大惡,也有可能是有所迫。姜子牙眼中的天道、人道和妖道其實都一樣,因為這四方世界、浩渺宇宙,一草一木皆是蒼生,沒有不同。

  • ①面具:無相之名

「是神,是妖,是人。不可欺,不可操控,不可不救。」

斬殺九尾那日,是第一次看到天界,從十二金仙的人人一張面具到元始天尊的無相,這種意象的表現形式和所蘊含的深義都是極具藝術性的。鐵面無私才會面無表情,眾生平等才不會心生憐憫之意,這面具之下是冷酷、嚴苛的天界律條,是高高在上、不容辯駁的三界規則。

佛經有載,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如此看來,無相是無法喜形於色的最高表達,是一片禪心,深藏禪意。

  • ②骨鈴+玄鳥:亡魂之地

「風吹骨響,可慰亡魂。」

《姜子牙》的畫面美是與遠古神話相關聯的,具有民族特色的傳統美感。玄鳥的第一次的出現,仿佛整個銀河都充滿了神秘的色彩,但同時又有溫暖的安全感。

《山海經》有載:「北海之內有山,名曰幽都之山。黑水出焉,其上有玄鳥...... 」

而姜子牙和小九便是在幽都遇見的玄鳥,最是那驚豔的一回眸,便帶走了幽都的亡靈和冤魂。

《姜子牙》的畫面美感較《哪吒》的色調更為清冷,這也註定了《姜子牙》缺少《哪吒》的熱鬧和歡騰。

然而,《姜子牙》的配樂才是最為大氣的,很多時候的感動不僅在於角色的臺詞和蘊含的情感,也是動人音樂的烘託。

很喜歡那一串串骨鈴在風吹後發出的清脆悅耳之聲,不由會讓人聯想到《尋夢環遊記》,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特有的對待亡人的思念方式,這就是中華民族最古樸的形式。單從這一點看,我們又怎能說《姜子牙》違背了國漫精神呢?

  • ③天梯:束縛之鎖

「你一直是我羨慕的英雄,這次,換我了。」

《姜子牙》顛覆了一個亦正亦邪的申公豹形象,不同於《哪吒》的陰暗邪惡,而是更有情感和擔當,這樣情感充沛的申公豹和天庭之上冷酷無情的神者形象形成了巨大的對比。區區小神,尚且有情,天界無情,何以統領眾生?

妖有情,是九尾對狐族的愧疚。人有情,是紂王念念不忘愛妃。神有情,才會不舍一人也要救天下蒼生。

在歸墟裡,姜子牙瞬間頓悟、白了發線,他斬斷了所有「鎖」,放眾生以重生。他說:「還有最後一根鎖」,那便是連接人間與天界的「天梯」。

很喜歡姜子牙在看到自己年輕拜師時的模樣,毅然地告訴這個少年,希望他可以只做自己。

「做自己」,凡人尚且不能隨心所欲,何況神仙乎?這是姜子牙的決絕,是他真正地踐諾了天尊口中的「這是我對世間最好的安排。」

斬斷天梯,任誰都無法再操控這人間,可以擁有獨立的人格,才是對這蒼生最大的尊重!

四、小結

「願世間,再無流離失所;願眾生,再無謊言愚弄;願天下,再無不公。」

《姜子牙》無疑是學院派的代表,它的場景恢弘大氣,它的配樂深沉悠揚,開篇關於三界大戰的描述,大有繼承了動畫《九色鹿》的風骨。

《哪吒》讓人印象深刻的畫面有「山河社稷圖」,然而在《姜子牙》中,皚皚白雪的北海之境,高聳威嚴的靜虛宮,深邃灰暗的幽都之地和鎮壓亡魂的神秘歸墟,一個個遼闊的大場景,讓這浩瀚宇宙中的小人物顯得更加無奈和弱小。

我很欣賞《姜子牙》關於顏色的運用,神界不可逾越的金色,權力不容撼動的白色,人心如一的藍色,以及宿命無悔的鮮紅,這些色彩與主題完美契合,也讓整部影片充滿了高級感。

「逆天改命」是《姜子牙》和《哪吒》共同的主題,《哪吒》為個人,《姜子牙》為眾生。你不能說誰更高貴,只是這份勇氣比一切都珍貴。

其實眾生本無相,只是一念因善起,再念因善終罷了。面對強權不肯折腰,面對孤弱誓死相護,這份對內心秩序堅定的遵循和相守,便是《姜子牙》敢於在國慶檔亮劍的底氣吧!


作者:雪憶柔

心中有點墨 故事藏山河
文字是墜入凡間的精靈
靈魂唯有在書海中方能自由
願我的文字可以溫暖你

相關焦點

  • 眾生皆有面具,一念之間,人即是獸!
    ——三毛作為懸疑書籍的暢銷作家,法醫秦明再一次延續了之前的寫作風格,一條主線貫穿小說始終,通過一個個與之相關聯的案件,將破案過程描寫的專業細緻,使故事顯得驚心動魄。《天譴者》是法醫秦明眾生卷系列的第一季,如果說之前的萬象卷(《屍語者》《無聲的證詞》《第十一根手指》《清道夫》《倖存者》《偷窺者》)中的主人公老秦是一個初入法醫行業,滿腔熱血的法醫新人,那麼從《天譴者》開始的老秦就是一個更加成熟,看透了世間善惡,更加專業、穩重的法醫。
  • 電影《八佰》被管虎拍出了人間眾生:一念天堂、一念地獄
    相信看過電影的網友可能會發現,比起《集結號》等同類型的電影,《八佰》的最大的賣點就是對於戰爭中那些「眾生相」的超精細人物刻畫。對於如今的電影大環境中,這種真實的影片無疑是最能打動人的地方。電影《八佰》更多的是「眾生成長」其實,如今中國電影追求的趨勢是正能量的作品。對於這種戰爭題材的作品的確能夠很好地表達出這種情懷。在《八佰》之前,其實也有很多備受好評的相關題材的電影。其中包括馮小剛導演的《集結號》和陸川導演的《南京!南京!》都給人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 佛曰「一念三千」,是什麼意思?
    心足具一念,三千性相,「三千性相都具足於一念之中」,若是對佛法有些了解,要明白這句話的字面意思還是相對簡單的,當然若是去尋求頓悟和深層領悟,那就因人而異了。下面大禹細細來說一下這「三千」和「一念」到底是如何來的。
  • 佛說:活得自在的人,皆是想通了這三點,一念放下,方得自在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人的一生不能奢求太多,人生幸福與否,取決於自己。這世間沒有不幸福的人,只有得不到滿足的心。知足的人,能常樂。所以佛說:若想活得自在,便要想通這三點,一念放下,方得自在。所以佛說:一念放下,萬般自在。一念起一念滅,一念仙一念魔,一念生一念死,一念天堂一念地獄,一念放下,方得自在。執著是苦海,解脫是仙鄉。人生萬般苦,皆由執著來。世間人迷惑,事事貪著,以為是樂,名之為求,卻不知執念是苦,即是所有痛苦的根源。
  • 一念成佛,一念成魔;苦海無邊,回頭是岸
    人生就是無邊苦海,眾生若是放不下愛恨情仇的執著糾纏,就會在苦海中無盡地翻波掙扎。因此,要想脫離苦海就在你的一念之間,放下執著,只要你去想岸就在你面前,根本不必回頭。據記載,後來在撫州石鞏寺出家的慧藏禪師,在出家之前是個喜好殺生的獵人,俗名石鞏。因為需要射殺其他生靈的生命來維持自己的生活,這剛好與佛家的不可殺生相違背,因此未出家前他很討厭見到和尚。
  • 傾心相付,不過鏡花水月,一念執著
    灰色的毛衫、黑色的休閒褲,一身的儒雅與書卷氣,只是那急急奔走的模樣,遠不及那人的氣度與風姿。年輕的媽媽從幼兒園將女兒接回,紅色的毛衣、白色的口罩,羊角辮和大紅色的皮鞋跳躍著童年的歡樂,一溜煙就不見了蹤影。夕陽被霧靄籠成薄紗,輕輕灑落高樓的牆壁,灑在街頭巷尾、車水馬龍,原來餘暉的溫柔,從不曾將誰落下。
  • 佛山有2000家衛浴企業,為什麼做出「一念一心」的是這家?
    但佛山伽藍公司近日煥新推出的「一念一心」浴室櫃,還是讓全衛定製市場眼前一亮,人們不禁想探究,這款史上「佛系」的浴室櫃系列,究竟「佛系」在哪裡?(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顯然,這裡所謂「佛系」,絕不是早睡早起泡枸杞,而是對中國禪宗文化和禪宗美學的一次禮讚。
  • 一念也無,才會當下,當下念淨,會學般若
    妙華嚴:成佛也是一念之間的事。一念佛一念魔。覺迷的事情。小同修:你這話你是過來人嗎?就知道巴拉巴拉說。我問你初果怎麼證?妙華嚴:原本是佛。誰沒過來?迷了就是夢中人。明白了覺悟了本來未曾迷。小同修:你告訴我怎麼明白?不說了,我去百度了。
  • 宏圓法師:淨心念佛,一念迴光返照,當下就在極樂國中了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在宋譯的《大乘無量壽莊嚴經》中說:「世尊,我得菩提成正覺已,所居佛剎,廣博嚴淨,光瑩如鏡,悉能照見無量無邊一切佛剎,眾生睹者,生希有心,不久速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極樂世界的眾生見到這種「徹照十方佛土」不可思議的功德之相,都會生起希有之心,不久就可以速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上正等正覺。徹悟大師說:「一句彌陀,圓融法界,覿體全真,交羅無礙」。就是這一句阿彌陀佛名號,含攝無量光和無量壽這兩種核心的功德。無量光是橫遍十方,無量壽是豎窮三際,橫豎交徹即法界體,所以說一句阿彌陀佛就是圓融的法界。
  • 想念,是個關於風花雪月的故事;想你,一念相思起,萬般皆是愛
    想念,是一個關於風花雪月的故事,那是愛意的一種表達,心中有愛才會有想念,一念相思,萬般愛意,在愛的故事裡,想念是對愛最好的一種詮釋!心裡愛著一個人的時候,每一次的思念,都是一場風花雪月的情懷,愛著想著,紅塵滾滾愛意滿滿,一念相思萬般愛意,一場愛戀便是生命裡的溫暖!
  • 佛教 著相離相均在眾生一念之間,其實你我原本就很是「自在」啊
    偉大的六祖慧能大師說:禪宗坐禪,無障無礙。外於一切善惡境界心念不起,名為坐;內見自性不動,名為禪。我們在坐禪時,就先要把自己的這個心念「安排」好。我們要嘗試著和自己對對話,嘗試著勸說自己一番;勸自己認清這個世間的真面目;勸自己放下執著妄想的心;勸自己於這個世間的一切善惡境界皆心念不起……總之你要勸自己好多。佛法就是「勸化」,你我不聽不信佛陀教誨,佛陀也是「沒咒念」的!
  • 貧與富其實只在一念之間,一念可以讓你窮,一念可以讓你富
    很多人對於貧富間的理解非常複雜,其實完全沒有必要,佛家對於貧富的看法其實很簡單,認為貧與富其實只在一念之間,一念可以讓你窮,一念可以讓你富。一個年輕人覺得自己很貧窮,一位富翁便對他說:「我給你一百萬買你的手,你願意嗎?」年輕人搖搖頭。
  • 愛,一念執著,一念放下
    ——題記01一念執著,一念傷情到深處人孤獨,愛至窮時盡滄桑。一念執著,一念傷。我們每個人,都曾經為愛執著過,也為愛傷過。那種滋味,永遠不想再來第二回。一念放下,一世安。我們終將學會放下,與所有的愛恨說再見,然後以全新的姿態,踏上新的人生旅程。
  • 佛說:明白這四點,才能活得自在,一念天堂,一念地獄
    道家推崇「道法自然」,而佛教教導世人」普度眾生」,只是如今很多人在被傷害以後,莫說渡人,就連渡己也都很難做到,其實一切源於內心不夠強大,要知道佛說:明白這四點,才能活得自在,一念天堂,一念地獄。世間惡行皆不要去做,積極行善,福報自來。善良是世界上最美好的品德,或許它不能讓你得到你所想要的,但是它會讓你所做的一切都內心安定。芸芸眾生,皆是人性本善,當大家從出生起,沒有誰是壞人,也沒有誰生來就帶有惡念,之所以後來會有善人和惡人之說,皆是在成長的過程中所經歷的的不同,才導致內心的變化,但同時也要知道:一念善起,萬水千山;一念惡滅,滄海桑田。
  • 滄海輕舟處,異鄉人心升明月,低吟淺唱一念一生
    當天手機拍攝當天李健沒有演唱慶餘年的主題曲《一念一生》,讓我有一點小小的遺憾。若說最大的遺憾嘛,就是後悔沒有搶1280的票。我和同事是一樣的心情,因為,李健,真的值得!《撫仙湖》, 《風花樹》,《松花江》《迷霧》無重數。深海尋《天狐》,難譜《傳奇》曲,奈何萬相本無?《水流眾生》皆苦,唯自渡 。《滄海輕舟》處,《異鄉人》《心升明月》,低吟淺唱《一念一生》。
  • 眾生謗佛,佛也不起煩惱,這一念菩提心、涅槃心,就是無上道
    先證到空性,最後不住空、有,契入中道實相這念心。聖,有深淺之別。至聖先師孔子,是世間的聖人;佛則是出世間的大聖人,超越聲聞、緣覺和菩薩。因此,恭敬佛陀,便能獲得利益;相反地,毀佛、謗佛,便會招感「惡果」。佛以平等心對待眾生,以大慈悲心普度眾生,希望壞人變成好人、好人變成聖人。所以眾生謗佛,佛也不起煩惱;讚嘆佛,佛也不生歡喜心。
  • 《姜子牙》電影小九轉世了嗎? 姜子牙四不相是什麼?
    《姜子牙》電影小九轉世了嗎?影片姜子牙外,還有一個全新的角色叫小九,她是主角之一。外形像狐妖,其實這也是封神榜得魔力,似人似妖,在乎你得修為和造化,影片總是在傳遞一個人與神、人與妖就在一念之間。說是在的《姜子牙》劇情上我感覺還行。
  • 善惡非一念之間,成熟之人皆英雄
    善惡非一念之間,成熟之人皆英雄。近期剛剛補完動漫《犬屋敷》,一部不是很火的動漫,卻蘊藏哲理無數,人心善惡,非一念之間,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成熟造就不了英雄,成為英雄卻也少不了成熟。好友安堂得知獅子神皓殘忍的行徑之後,苦勸無果,只好與之決裂,之後又得知的犬屋敷的存在,於是他果斷加入了犬屋敷的一邊,二人開始試圖共同對抗獅子神皓。
  • 姜子牙電影姜子牙四不相是什麼?小九最後轉世了嗎?
    《姜子牙》電影小九轉世了嗎?影片姜子牙外,還有一個全新的角色叫小九,她是主角之一。外形像狐妖,其實這也是封神榜得魔力,似人似妖,在乎你得修為和造化,影片總是在傳遞一個人與神、人與妖就在一念之間。說是在的《姜子牙》劇情上我感覺還行。電影從武王伐紂之戰結束後,姜子牙奉天尊之命,斬殺狐妖開始。
  • 一念的力量不可思議,就是這一個字,你一生不能成就
    一念放下,萬般自在。人常說要放下,放下什麼呢?就是放下你常背著的那一堆柴啊!這一堆柴,就是你的一念,人的不清淨,就是從這一念來的,這一念太重,越背越重,越背越久,越背越煩惱。只要從這起心動念做起,放下,把這一念放下,一切安好!放不下這一念,就會由此造無量無邊的業。你能想多大就有多大的業,你能想多少就有多少的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