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來了,外面冷,快進來坐。」深冬時節,寒風吹透了威遠縣東聯鎮高樓村,沒想到市、縣婦聯領導還上門走訪,正在整理草編製品的陳梅十分高興,趕緊招呼大家進屋。
「今年貨賣得怎麼樣?有沒有積壓?」娘家人的關心讓陳梅內心一暖,她拿著燈罩等創新產品介紹起來:「這些產品都很好賣,現在沒有積壓,今年我養了豬,訂單就有些做不過來,還要加快趕工。」
掌握著精湛草編技能的陳梅是家裡的當家人,也是「農村家庭能人」培養計劃的重點培育對象。2016年起,為積蓄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力量,市委組織部啟動了「農村家庭能人」培養計劃,以「掙得到錢、當得好家、待得來人、走得正路」為目標,培育鄉村振興本土人才。隨著培育的不斷深化,一批治理型、引領型以及像陳梅一樣的技能型能人在內江農村如雨後春筍般出現。
「讓每戶有勞動力的農村家庭都有1名以上『農村家庭能人』當家。」從市委組織部了解到,2016年起,向著這個目標,「農村家庭能人」全員培養在內江展開。五年裡,全市共動員組織5萬餘名機關企事業幹部、新型經營主體帶頭人等與培養對象結對,為每戶幫帶對象制定培養方案,幫助解決實際困難和問題50萬餘個。市縣分層次分類別組建專家服務團,走村入組開展幫帶服務1.5萬餘次。全市辦起了1616所農民夜校、1359個網上夜校、1163個掌上夜校、1382個喇叭夜校,並建設農村實用技術實訓基地1652個、農民就業上崗實訓基地109個、農民創業輔導實訓基地123個,通過課堂+基地的方式培育「農村家庭能人」。截至2020年9月,全市已培育「農村家庭能人」78.51萬名。
走進資中縣雙河鎮水口廟村周志春的家庭農場,一顆顆待採的冬草莓十分誘人。作為縣級「農村家庭能人」,周志春在周邊流轉了480多畝土地種植柑橘、草莓、葡萄、李子等水果,並帶動周邊農戶成立家庭農場,發展水果種植2000餘畝。為發揮好像周志春一樣的產業帶頭人的作用,2020年市委組織部開展了「百名能人走千村」活動,廣邀能人走進田間地頭,宣傳政策、宣講技術。
「能人走進田間的作用是立竿見影的。」資中縣人才服務中心主任尹朝輝告訴記者,能人不僅把政策送到了田間,還打通了農村家庭創業的盲區。在發展產業的同時,內江市各級組織部門還加強與金融部門對接,為創業家庭提供資金支持,讓農戶「種—產—銷」都有人指路。
一走進資中縣銀山鎮平安寨社區,「資中縣鄉村振興學院」便出現在記者眼前。「資中縣鄉村振興學院」位於銀山鎮現代農業產業園區核心區,園區黨委書記鄭桂華作為治理型家庭能人,已多次登上能人培育講臺,向大家分享鄉村治理經驗和治家良方。
與鄭桂華由基層黨組織書記變能人講師相反,威遠縣新店鎮民富村的劉紅卻是從引領型能人中成長起來的村黨支部書記。2000年,劉紅與丈夫返鄉創業種植生薑,並帶動150多戶村民種植。在「農村家庭能人」培養計劃中,劉紅被確定為市級重點培養對象,並在2019年被選舉為村黨支部書記。
在威遠縣,家庭能人培養項目得到了儘可能的延伸。威遠縣委常委、組織部部長倪輪告訴記者,組織部把家庭能人建設和幹部培養工作有機銜接,圍繞縣委、縣政府中心工作鍛鍊幹部、培育能人,尤其是對第一書記的培養,通過多方面培育,將他們培養成能真正帶動農村發展的人才。
在這樣的雙向培養模式下,全市1.57萬餘名農村黨員率先接受培養,成為示範帶領群眾致富增收、提升村黨組織整體功能的領頭羊。五年來,全市共把4400餘名「農村家庭能人」培養為黨員,3000餘名能人培養為村級後備幹部,906名能人培養成為鄉鎮黨代表或人大代表,95名能人培養成為縣級及以上「兩代表一委員」人選。
市婦聯主席鍾華介紹,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農村家庭能人」培養,全市各級婦聯組織也積極參與其中,把優秀的農村女能人向組織部門推薦,如今「農村家庭能人」中,女性已佔了半壁江山甚至更多。同時各級婦聯也借力借勢,向組織部門大力推薦女能人,讓廣大女性在建功「十四五」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從市委組織部獲悉,內江市還將常態化推進「農村家庭能人」培養,並將通過進一步理順體制機制,讓培養課程更貼近能人所需。完善培養載體,為「農村家庭能人」搭建更好的成長平臺。提升培養實效,提高農村群眾參與培養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農村家庭能人」成為鄉村振興中的蓬勃力量。
來源:中國婦女報
【來源:內江扶貧開發】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