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第一!農旅興村走向世界,內江「小果子」做出大文章
時間:2020-11-02 10:34:06 來源:內江廣播電視臺
內江市威遠縣有這樣一個鄉村,依靠香甜馥鬱的無花果,走出一條獨特的鄉村振興發展路徑,它就是「全國文明村」四方村。他們是如何在短短幾年間打通無花果全產業鏈,實現「農旅興村·幸福四方」的目標呢?下面,就跟隨江粉兒去看一看。
眼下,即將進入無花果樹管護時期,在威遠縣向義鎮四方村無花果種植核心區,農技員正忙著給村民講解無花果樹冬季修剪的秘訣,幫助村民來年有個好收成。
威遠無花果科學研究所所長李金平:「修剪無花果的原則就是各個方向都要留均勻,四個不同的方向都要有枝條,同時頂端要剪平,明年枝條長出來才比較整齊。
如今,四方村村民種植無花果的積極性越來越高,收入也是節節攀升。但回憶一路走來的發展過程,四方村的無花果產業鏈打造卻並非一帆風順。
2003年,四方村在威遠最早成片推進無花果種植,試點面積200畝。本以為種植規模擴大,效益會有所提高。但由於技術不成熟,無花果樹苗屢遭蟲蛀,成果產量低。加上無花果保鮮期短、難以儲藏,果農們曾苦不堪言。
威遠縣向義鎮四方村村民林盛欽告訴江粉兒:「以前挑到城裡去賣,沒有銷路賣得不多,剩下的就倒進堰塘裡餵魚,那時候一年只有幾千塊錢的收入。」
怎樣破解無花果保鮮期短、銷路窄的問題?四方村痛定思痛,在14公裡外的威遠縣鎮西食品工業園區建立起農產品加工基地和倉儲物流中心。2013年以來,金四方、久潤泰等無花果相關加工企業入駐該園區,賣鮮果轉變為賣深加工產品,果農們的儲藏問題、銷路問題得到了一次性解決。
產業找對路,發展開快車。目前,在四方村的帶動下,威遠縣無花果種植面積已超過5萬畝,成片集中種植面積居全國第一,年產量達5.2萬噸,成為了名副其實的「中國無花果之鄉」。
內江市威遠縣向義鎮四方村村民林盛欽說:「今年賣了四萬多元,單價從,十四、五塊到十一、二塊都有。」
威遠縣向義鎮四方村村支部副書記陳瑤介紹:「四方村產業就這樣一點點的發展起來了,老百姓生活也更好了。在2010年的時候,人均純收入不到2000塊錢,現在人均純收入達到了2.5萬餘元。」
產業興旺荷包鼓、生活幸福「四方」樂。在四方村,與無花果規模化種植同步啟動的還有新村建設。每天下午,在村黨群活動中心廣場,領隊餘永紅就會打開音響,準時帶領村民跳廣場舞。
白牆、青瓦、馬頭牆的徽式建築氣勢恢宏,房前屋後瓜果飄香,村裡村外田野青蔥,四方湖廊道亭臺環繞。近年來,四方村依託村民聚居點建設的新農村綜合體,加上綠水青山生態優勢,將旅遊接待搞得紅紅火火。
民宿業主楊群美說:「綜合體和周圍的環境都打造好了後,有山有水的,很多人都在這裡租來住。一年肯定可以掙2萬元,收入還是不少。」
2019年,威遠縣世界無花果博覽園成功創建國家4A級景區。依託無花果採摘節、「中國農民豐收節」等旅遊活動,四方村2019年接待遊客超20萬人次,旅遊收入達2000萬元。更值得期待的是,2023年的第七屆世界無花果大會已定於威遠舉辦,這也是世界無花果產業首次將目光投向亞洲、聚焦中國。
威遠縣農業農村局園區規劃與特色產業發展股股長唐繁:「我們將緊緊抓住舉辦2023年世界無花果大會這次機會,繼續在基地建設、產品加工、技術研發和景區服務等方面下功夫,將「威遠無花果」打造為「川果」對話世界的一張名片。同時也積極借鑑和推廣無花果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的經驗,以現代農業園區建設為抓手,打造中藥材、茶葉、櫻桃、生豬、糧油等現代農業園區,助推威遠縣鄉村產業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