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遲法定退休年齡會加劇就業難嗎

2020-12-17 環球網

為了應對日益加深的人口老齡化,「十四五」規劃提出「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的規劃目標,旋即引發社會熱議。

與其他存在人口老齡化問題的國家相比,我國目前的法定退休年齡明顯偏低。美國、德國、英國早在20世紀50年代或之前就將領取全額養老金的年齡定為65周歲。延遲法定退休年齡是其他國家應對人口老齡化和養老金支出壓力的通用做法,我國「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背後,同樣存在著深刻的人口因素原因。

我國的老年人口撫養比快速上漲,使得養老金支出承受越來越大的壓力。2019年,60周歲及以上的人口撫養比約為24%,即每100名15—59歲勞動年齡人口供養24名60周歲及以上老年人。據預測,這一撫養比到2035年將上升至約49%,對養老金體制產生極大的挑戰。

我國居民的預期壽命不斷延長,如果退休年齡不隨之推遲,會造成勞動力資源的浪費。當前,我國退休人員領取養老金的年份總和比創立之初多出10年,與此同時,2018年我國健康預期壽命達到68.7歲。維持原狀意味著,許多退休職工在具備充分勞動能力的情況下退休,造成了勞動力資源的浪費。

我國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的延長,降低了勞動力總量的有效供給時長。隨著我國人口受教育水平的提高,年輕人正在推遲進入勞動力市場的年齡。如果不推遲退休年齡,勞動者文化程度的提高會降低工作年限,減少勞動力總量的供給。

目前,「延遲法定退休年齡」的細則還未明了,由此產生的爭論中,最大的焦點集中在延遲退休年齡對就業的影響。反對者認為,延遲退休年齡會減少本可以騰出的就業崗位,造成年輕人的就業困難。多項調查顯示,大多數青年人對延遲退休持反對態度,對自身就業前景的擔憂是主要原因。一些學者的研究成果也表明,其他發達國家的延遲退休政策造成了失業率的上升。同時,反對者還認為,延遲退休年齡會降低企業創新能力,壓縮有能力年輕勞動力的職業上升通道,甚至不利於企業技術創新和產業結構升級。還有研究認為,退休老人是幫助年輕一代撫育子女的重要力量,延遲退休會對提升生育率產生負面影響。

即便如此,我們仍需從長遠的角度視之。首先,延遲退休是緩解養老金壓力的最優選擇。達到國民福利增長與經濟發展的平衡是兩難的問題。始於2009年的歐債危機拖累歐洲的經濟增長直至現在,與其人口老齡化和高福利制度密不可分,政府不得不長期舉債來維持高額福利支出,從而走到破產的邊緣。我國處於發展轉型的關鍵時期,經濟下行壓力增大,為了減輕企業負擔,我國從2016年起將養老保險單位繳費率從20%降至19%後,去年5月後再降至16%。降低企業繳費率會使得養老金統籌帳戶的收入大幅減少,人口老齡化又增加了支出,要達到養老保險基金的收支平衡,就必須調整養老金的支付,延遲退休年齡是權衡之下較為合理的選擇。

其次,為新增勞動力騰退就業崗位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就業問題。對我國未來勞動力的供需測算可知,勞動力供需的結構性矛盾是就業難問題的根源。產業結構正在發生深度轉型,科技革命助推產業結構升級,這使得勞動力的需求結構發生較大變化,對中低端勞動力產生較大衝擊。一方面失業農民工返鄉,大學生就業困難;另一方面大量企業招不到合適的人才,一、二線城市紛紛加入「搶人大戰」。唯有提高失業人員的再就業能力,讓大學教育跟上知識創新的步伐,才能建立推動經濟增長的人力資源格局,也只有保持經濟活力,才能創造更多就業崗位。

「延遲法定退休年齡」有利有弊,關鍵在於設計更合理的延退方案。大部分發達國家都啟動或實施了延遲退休年齡的政策,為我國提供了有意義的參考。漸進式的延遲退休方案有利於及時評估次生風險,並進行科學合理的調整,也有利於提高民意接納程度,分攤改革成本,降低退休政策帶來的負面影響。

要注重延遲退休方案的靈活性,針對不同行業、不同群體、不同地區制定差異化、彈性化的延遲退休年齡政策,適當下放決策層級,允許地方政府、用人單位適度調整退休年齡細則,並根據不同群體進行差異化的選擇。此外,可利用經濟槓桿設置不同退休年齡的獎懲機制,設定法定退休年齡範圍,對不同年齡段退休的群體按照一定比例扣減或增發養老金,同時兼具靈活性和引導性。發揮延遲退休政策的正面效果更需要落實相關配套政策,要發展多層次、多支柱的養老保險體系,多渠道提高養老金積累,也要加快完善失業人員再就業、退休人員返聘、大學生創業等就業支持體系,提高勞動力有效供給。

(作者:楊舸,系中國社會科學院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社科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副研究員)

相關焦點

  • 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是什麼意思?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表
    實現基本養老保險全國統籌,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發展多層次、多支柱養老保險體系。  但近年來,隨著一些地區老齡化社會的加劇,各地養老保險的收支情況差異較大,當期收不抵支的省份數量有所增多,加快基本養老保險全國統籌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  2018年6月,國務院印發《關於建立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中央調劑制度的通知》,文件明確,在現行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省級統籌基礎上,建立中央調劑基金,對各省份養老保險基金進行適度調劑,確保基本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
  • 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是什麼意思?漸進式延遲退休什麼時候實施?
    延遲退休一直是大家比較關心的話題,因為關乎到所有人的利益。有的人希望能早點退休,能安享晚年,而有的還想繼續工作,這樣才顯得有價值。在十四五規劃目標中,延遲退休會正式落實,人社部也發布消息稱會實施漸進式延遲退休,那漸進式延遲退休是什麼意思?方案什麼時候實施?為大家整理漸進式延遲退休時間表如下:
  • 二胎「失策」人口老齡化加劇,延遲退休已成定局,老年人如何就業
    文/小何社會論標題:二胎「失策」人口老齡化加劇,延遲退休已成定局,老年人如何就業「二胎」政策放開後,我國的人口出生率「不增反跌」,實際人口出生數與預估人數相差近千萬現如今很多企業都將招聘年齡設定在45歲,這已經讓那些即將退休的人感到絕望了,如果延遲退休政策實行這些都是必須要解決的問題。一位48歲網友說:「45歲公司不要,50歲工廠不要,55歲工地不要,要是延遲退休我該如何就業?」
  • 2020年新退休年齡查詢表 延遲退休會影響哪些人群?
    目前我國還沒實施延遲退休政策,法定退休年齡是這樣的:男性職工60歲退休,女性幹部55歲退休。對於70後的人來說,具體在哪一年可以申請退休呢?有媒體發布2020年70後退休年齡時間表,下面來看該表的內容。
  • 已板上釘釘的延遲退休,意味著什麼?
    1為什麼要延遲退休?早在15年前,學界其實就已經有了關於延遲退休年齡的討論。我國官方層面首次提出延遲退休,是在2013年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當時的表述是「研究制定漸進式延遲退休年齡政策」。7年之後,在「十四五」規劃《建議》中明確提出「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
  • 延遲退休方案什麼時候正式實施?最新退休年齡多少歲
    延遲退休這一次真的要來了?這兩天,相關話題#專家建議女性退休年齡延至55歲#衝上微博熱搜第一!  近日,新華社授權發布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標誌著延遲退休將要從此前的研究層面,變成現實。
  • 辭退已經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的員工,需要支付經濟補償嗎?
    辭退已經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的員工,是否需要支付經濟補償呢?實際上對於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的員工是不存在辭退的問題,因為根據勞動合同法的相關規定,達到正常法定退休年齡的員工,那麼依據勞動合同法的相關規定是可以自動解除勞動合同的,所以說企業和員工雙方均不承擔任何的責任,那麼是屬於法定自動解除勞動合同的範疇之內。
  • 延遲退休已定!我國延長退休年齡真的好嗎?
    導語:延遲退休大勢所趨!要「漸進式」,也要「分類式」! 在過去的2020年,「延遲退休」這一話題引發了大家激烈的討論。近日,《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實施」二字,標誌著延遲退休將從此前的研究層面變為現實。
  • 延遲退休將至,就業市場「35歲歧視」這幾道坎怎麼跨
    在老齡化上先行一步的國家已經證明,一旦推行延遲退休,就業市場必然會迎來一場大變革,這種變革對於僱主的影響同樣深遠。我國「小步慢走」的延遲退休方式決定了變化不會馬上發生,但在未來,企業偏愛年輕人的「掐尖式」人力資源模式將受到越來越多的挑戰。
  • 下崗職工能提前50周歲退休嗎?職工目前的法定退休年齡有哪些?
    現在已經變崗位管理為身份管理,管理和專業技術崗位被認定為55歲退休。 上面可能是大家最熟悉的退休年齡。實際上,除了上面的退休年齡以外,還有各種各樣的特殊退休年齡。 第一類特殊退休年齡,是指特殊工種退休。
  • ——聚焦延遲退休六大焦點
    ——聚焦延遲退休六大焦點  新華社記者姜琳、閆起磊、霍思穎  「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裡的這一表述,受到社會高度關注。  延遲退休有沒有「時間表」?男女是否該同齡退休?就大家最關心的一些問題,記者採訪了權威部門和專家。
  • 延遲退休成定局!2021年女性退休年齡將延至55歲?滿足2點50可退
    退休了還要肩負起照顧下一代的責任,絲毫沒有片刻的休息。要知道,十四五規劃《建議》明確指出「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歷經8年的延遲退休,這回真的要延遲了。那麼2021年女性退休年齡,到底是50歲還是55歲呢?需要具備什麼條件能50歲退休?下面【曉梒聊社保】就帶大家一同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 延遲退休真的要來了!專家提出女性退休建議年齡
    >近日,新華社授權發布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指出「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延遲退休方案從「研究」到「實施」歷經8年 據《中國經濟周刊》,目前我國的退休制度,男女退休的年齡並不一樣。
  • 2022年延遲退休確定了嗎?漸進式延遲退休如何實行?
    延遲退休一直是大家比較關心的話題,因為關乎到所有人的利益。有的人希望能早點退休,能安享晚年,而有的還想繼續工作,這樣才顯得有價值。在十四五規劃目標中,延遲退休會正式落實,人社部也發布消息稱會實施漸進式延遲退休,那漸進式延遲退休是什麼意思?方案什麼時候實施?為大家整理漸進式延遲退休時間表如下:
  • 2022年延遲退休時間表會實行嗎?延遲退休真的來了?
    關於如何科學地調整法定退休年齡的問題一直引人重視。  目前,我國的退休年齡為男60周歲,女55周歲,而放觀全球,我國可以說是退休年齡最早的國家,大多數的歐美國家退休年齡在65歲、67歲左右。為了緩解退休年齡較早、勞動力下降的問題困擾,延遲退休這一方案一直在討論當中。
  • 「延遲退休」再迎利好?人社部已「拍板」!70後職工或不在其中!
    於是,有不少專家與學者提出「延遲退休」方案,在緩解養老金支出壓力的基礎之上進一步穩固養老保險機制,解決社會養老難題。不過,從網友們的反饋來看,大家對於「延遲退休」的接受意願並不高。眾所周知,當前我國法定的退休年齡是男性60周歲、女性55周歲。
  • 2020年新退休年齡查詢表 延遲退休方案2022年正式實施?
    2020年兩會頒布退休年齡  1、2020年兩會頒布退休年齡:11月3日,新華社受權發布《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建議中指出,將推進社保轉移接續,健全基本養老、基本醫療保險籌資和待遇調整機制。
  • 「延遲退休年齡」漸行漸近 政策實施要考慮哪些問題?
    延遲法定退休年齡要考慮哪些問題在《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中,明確提出「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由早前的「研究制定」到「實施」,討論多年的「延遲退休年齡」漸行漸近。我國現行的法定退休年齡,是上世紀50年代初確定的,距今已經近70年了。
  • 延遲退休真的來了!鞍山這些人或能趕上……
    鞍山這些人或能趕上……) 延遲退休也許會遲到,但絕不會缺席。近日,爭議多年的延遲法定退休年齡在中央「十四五」規劃中被一錘定音。
  • 延遲退休鐵板釘釘,你關心的問題都在這裡了!
    但是新中國成立初期確定的男性60歲、女幹部55歲、女職工50歲的法定退休年齡近70年未有調整。 社部資料顯示,近年來,美國、德國、日本等都將法定退休年齡逐步提高到了65歲甚至更高。延遲退休是有效應對人口老齡化的現實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