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泡瑪特市值破1000億#
「泡泡瑪特」熱搜上榜,號稱中國潮流玩具第一股的泡泡瑪特掛牌上市,有人說因為生而逢時,有人說因為模式新穎,也有人說資本運營成就了「泡泡瑪特」。這個十年前創建的POP MART店鋪走過10年曆程才開始走出一條屬於自己的道路。小編研究了一下發現,與其說是模式、資本造就了「泡泡瑪特」到不如說是時代、市場造就了它,在這個市場階段即便沒有「泡泡瑪特」,也會出現「沫沫瑪特」……
「泡泡瑪特」的模式很簡單,說白了就是一個潮玩、手辦的零售店,類似於國外的comic book store,漫畫、手辦、玩具的零售綜合體。早期「泡泡瑪特」的銷售其實並不理想,因為10年前的國內對於這種潮玩的接受程度比較低,那時候現在這波玩手辦的消費者還沒上小學呢。
歐美國家早在幾十年前就有了comic book store,再加上好萊塢的工廠化流水線作業模式,從漫畫到電影,再到遊戲、玩具等周邊產品,每一個IP都會讓他們開發到極致,一層一層直到一個IP不再能夠盈利。這也就造就了一大批忠誠的漫迷、劇迷從很小就開始接觸這些東西,也就給comic book store出現在大街小巷營造了合適的氛圍和土壤。
美劇「生活大爆炸」裡面的幾個主角都是三十歲,仍然沒事兒就往comic book store跑,買漫畫、買手辦、買周邊玩具。
國內的環境幾乎沒有這種店的生存土壤,小編小時候不讓看電視,也沒有豐富的各種劇集和漫畫電影,國內的動漫產業也是最近幾年才開始有所好轉,略有抬頭的趨勢,早年也有一批打著漫畫店的旗號租盜版書的書屋,後來隨著版權問題越來越嚴,這種書屋也銷聲匿跡了,但是跟國外二戰時期就開始有大規模漫畫創作差了幾十年的時間。
現在這個產業或者說市場逐漸開始成熟了,十幾二十年時間的從小培養,這波漫迷開始有能力消費周邊了,國內的環境影響很多行業都是同質化嚴重,你買玩具我也買玩具,一個商場裡,大大小小的潮玩店有十幾個。
為什麼只有「泡泡瑪特」跑出來了呢?其實還是那句話,行業發展到了這個階段了。
消費者沉澱了十幾年,成熟了,開始有消費能力了資本開始進入,在後臺進行支持「盲盒的模式」的有效運用加上一個「爆款IP」產品造就了現在的「泡泡瑪特」
「盲盒」出現很多年了,只不過近年在消費者當中風評很差,從某種意義上說,沒有合適產品和消費場景的「盲盒」十分坑爹。
但是如果有個爆款產品,加上盲盒,再加上整套收集的場景就不一樣了。說白了就是給消費者一個重複消費的理由:為了湊夠一套,並且湊齊後有足夠的升值空間和收藏價值。
可以說「泡泡瑪特」的成功屬於各種巧合下的偶然,是市場行業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產物;當然,國內的行業市場相比國外還是有些先天不足,尤其是國產漫畫、電影、遊戲、手辦周邊遠遠比不上國外。像美國的各大電影公司,一個IP從一拍就是十幾年,瘋狂挖掘IP價值;國內市場就不太盡如人意,電影拍出來靠票房,動畫拍出來買轉播,對於周邊的開發還處在很初級的階段。
這也是「泡泡瑪特」有資本注入後,選擇整合國內外的優秀的ArtToy藝術家,組建專業的工業開發團隊,幫這些藝術家整合供應鏈,打造屬於自己的IP產品。
目前來看,「泡泡瑪特」現在的任務還是抓上遊供應,打造更多的IP產品出來,同時開始下沉市場、下沉渠道大規模銷售網點建設。資本支持下未來估計會是朝著IP製造商的方向發展了。
小編認為:隨著市場的成熟和發展,越來越多的資本和資源進入這個行業,未來會不止會有一個「泡泡瑪特」,還會有更多的「沫沫瑪特」、「沫泡瑪特」、「泡沫瑪特」出現在消費者眼裡。
* 本文圖片均來自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儘快聯繫作者刪除
* 本文中涉及到的相關數據均來自於網絡,不能作為學術用途,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