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方正(左)正在往鍋裡倒炸雞用的油,攤位邊等待的顧客已排起長隊。 曹錚 攝
中新網鄭州4月25日電(曹錚)「海歸不海歸,學歷高或者低,什麼人都能在路邊擺攤賣炸雞。我享受的是可以支配所有時間的自由。」由於當地媒體報導而備受關注的河南90後「海歸」郭方正在接受採訪時候說道。
24日晚,記者在鄭州王府墳市場門口的流動攤位前見到了郭方正:穿著年輕,談吐朝氣,動作利落的從電動車上卸下密封箱裡已經醃製好的幾十斤雞肉。這是他的炸雞攤營業的第4日。郭方正剛到攤位前,就有市民聚攏過來,炸雞攤營業的兩個多小時裡,購買的市民始終大排長龍,當幾十斤雞肉售空後,有不少市民因沒買到稱遺憾。
記者注意到,在王府墳市場一片紅彤彤的攤位中,郭方正的藍色炸雞攤位格外顯眼。在攤位的側面,噴有「出攤時間:看心情;出攤地點:看心情;出攤理由:心情好;下次能不能再吃到如此美味:看緣分」等字樣。不少市民紛紛議論:「一個『海歸』擺路邊攤賣炸雞,是一種人才浪費。」
據郭方正稱,他今年24歲,籍貫平頂山,從小在上海長大,曾作為交換生到英國哈德斯菲爾德大學學習,取得了「會展經濟與管理」專業學士學位。2011年回國後,他進入上海一家大公司做行政高管,月薪2萬餘元。2013年底,他回到鄭州,計劃找合伙人做養老方面的事業,但最終因投資問題計劃流產。
「上班領高薪的日子是穩定些,但是沒意思。我希望的是用我的觀念,和我學到的東西影響一小幫人,和我一起賺錢,大家共同得到利益。讓我有我自己的『烏託邦』。」採訪中,郭方正強調道。
郭方正稱,在他看來,擺攤賣炸雞是一項事業。他說:「我是個理想化的人,我想做的是一個品牌。是想要和我有一樣觀念的人共同創業,形成一種夥伴關係,而不是寫字樓裡的上下級工作關係。」
「我其實是個財迷。但我想依靠自己掙自己花的錢,自己支配自己的生活。」在一天的營業結束之後,郭方正坐在馬紮上邊數錢邊說道。
據郭方正回憶,做養老事業的計劃破滅之後,他過了一段沒有收入的日子,當在上海的積蓄快要花空的時候,他為了節省房租不得不搬家。母親在得知他的生活狀況後,難過的留下了好幾次眼淚。但他的堅持,讓父母對他擺攤賣炸雞的由反對一點點變為理解和支持。
劉先生是郭方正的朋友,這幾天在不忙的時候會定時來幫助他打理攤位。他對記者說道:「郭比我年齡上小几歲,但是他身上有我已經沒有了的激情、自信以及創業的激情。」
前來購買炸雞的市民馮女士說:「我是看了報紙才來的,挺欣賞這樣的小夥子的,從國外回來的,肯自己做生意,幹最基本的活養活自己。他肯定有自己的想法。」
另一位市民董女士則稱:「現在年輕人肯做辛苦活兒養活自己的越來越少了。我感覺他這樣做法很積極向上,也很正能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