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發展蜂群必須掌握的四個重點

2021-01-15 聽蜂之語

在上一篇文章中,聽蜂之語跟大家詳細介紹了快速繁殖蜂群必須具備的六大基本條件。如果具備了這六大基本條件,我們想要快速的發展蜂群又該注意哪些操作上的問題呢?

聽蜂之語總結了以下四大重點,供大家參考:

一、緊脾。

快速發展蜂群,首先要保障蜂群的護脾效率,不能讓蜜蜂處於熙熙攘攘的狀態,所以我們在繁蜂之前是要保障蜂多於脾的,緊脾則是實現蜂多於脾的方法。

二、加脾要合理。

緊脾之後,當蜂群的蜂量起來以後,我們就要抓住機會進行加脾。

加脾不能太早,早了就會導致蜂少於脾,工蜂護脾不力,最後影響蜂群地哺育效率。

加脾不能太晚,晚了就會導致蜜蜂造出贅脾,浪費蜂群的勞動力,減緩了蜂群發展的速度。

那麼何時是最好的加脾時機呢?聽蜂之語認為是當擋板外側有很多蜜蜂堆積,巢框上有很多蜜蜂湧出的時候;如果你不能把握這個度,那就直接看蜜蜂有沒有造框脾的跡象,如果有就說明要加脾了。

三、巢脾之間的間隔要合理。

繁蜂期間想要提高速度,那就要保障蜜蜂處於高效的工作狀態。蜜蜂能否高效的工作,其實與巢脾之間的間隔是有非常大的關係的。巢脾間隔太窄,蜜蜂進不去,這會造成蜜蜂行動不便,也沒法正常造脾護脾。巢脾間隔太寬,蜜蜂無法在巢脾之間快速的行走,直接導致了它們工作效率的降低,讓它們不得不花費更多的時間去造方便自己行走的蜂路。

四、避免使用劣質巢礎。

這一點聽蜂之語就不進行詳細介紹了。無非就是不要讓蜜蜂花費太多的時間放在接受巢脾的這個過程上面。

總的來說,只要蜂群具備上一篇文章中介紹的六大繁蜂基礎,並掌握好了本文介紹的四大繁蜂重點,那麼我們就可以快速地將蜂群發展起來了。至於把蜂群發展起來以後你是要分蜂擴展蜂群數量還是要採集秋季的蜜源,那就看自己的具體規劃了;不過不管怎麼規劃,都一定要想著為蜂群越冬做準備哦。

關於快速發展蜂群在操作上要注意的問題,如果大家還有更多的補充,歡迎留言分享。

相關焦點

  • 如何快速發展強蜂群?
    一、介入優質產王二、獎勵飼餵蜂群三、保證蜜粉充足四、強弱互調子脾強群中蜂①介入優質產王飼養蜂群時,要想蜂群快速發展強大,除了外界蜜粉充足之外,跟蜂群的蜂王質量有重要的關係。如果蜂群的蜂王質量好,產卵力強,幼蟲子脾就多,新老蜂替換就快,蜂群就能快速的發展強大;如果蜂王質量差,產卵力弱或者產未受精卵,幼蟲子脾少,新老蜂替換趕不上,蜂群不但不能發展強大,還可能群勢越來越弱,甚至滅群。要想蜂群發展強大,就要養蜂人培育優質的蜂王,給蜂群介入產卵力強的蜂王,只有保證蜂王質量好,蜂群的發展強大就能得到最好的保證。
  • 如何讓蜂群快速的壯大起來?
    壯大蜂群和擴展蜂群在聽蜂之語看來是兩個概念,兩者之間有相同的基本要素,但又有相反的操作策略,同時兩者之間還有相輔相成的作用。擴展蜂群主要是為了發展規模,其目的就是要不斷的增加蜂群數量,而且每群蜂都要發展到一定群勢。
  • 蜂群太弱,蛋群如何快速發展成強群?
    蛋群是對蜂群很弱一種非常形象的描述,意思就是一窩蜂堆在一起只有雞蛋那麼大面積。在聽蜂之語看來蛋群雖小,但是並不見得就差,其生命力有時是非常強的,只要用心照料很快就可以發展成強群。蛋群產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種:①、分蜂群。②、越冬後的蜂群。
  • 維持自然子圈團是蜂群快速發展的根本
    人為子圈團是養蜂人對蜂群實施管理而形成的子圈團,例如,過度保溫、加溫、獎飼、調脾、過快加脾等。蜂群在春繁期間,自然子圈團總是優於人為子圈團,這是因為自然子圈是蜜蜂在億萬年進化過程中形成的,是抵禦春季寒暖多變天氣的自然選擇狀態。春寒來臨,自然子圈團中蜜蜂稍加收縮就可抵禦寒冷,蜂群基本不受損。
  • 後來居上,中國無人機「蜂群」攻擊技術快速發展
    之後,美軍其他軍兵種以及相關單位也陸續推出了一系列無人機「蜂群」作戰系統,包括「小精靈」「山鶉」等。這些無人機「蜂群」作戰系統已經不再僅僅局限於海上戰場,而是進一步拓展到了地面以及空中戰場,除了用於執行偵察、監視任務,還計劃用於防空壓制甚至空戰。比如,「小精靈」無人機「蜂群」作戰系統注重機載平臺發射以及自主回收技術,以進一步降低作戰成本以及有人空中平臺的戰損概率。
  • 中蜂弱群如何快速發展?
    一、介入優質蜂王二、獎勵飼餵弱群三、調入封蓋子脾四、做好保暖散熱①介入優質蜂王「養好蜂先養好王如果養蜂人飼養的蜂群群勢弱,說明蜂群的蜂王產卵力弱,養蜂人就要適當淘汰劣質蜂王,給弱群介入優質產卵蜂王,加強管理,使得蜂群快速繁殖發展強大起來。②獎勵飼餵弱群進入炎熱的夏天,外界蜜粉匱乏,蜂群的群勢也逐漸變弱。
  • 蜂群管理日記三:剖析蜂群習性篇
    蛹及成蟲四個時期。蜜蜂是群體生活的社會性昆蟲,一個正常蜜蜂群體,是由一隻蜂王、幾萬隻工蜂及繁殖期培育的數百隻雄蜂組成。生活在同一巢內。它們在形態、生理和職能上均有明顯的區別和嚴格明確的分工。中蜂群中蜂的習性是根據多年觀察蜂群而得來的,表現最明顯的一點就是對巢脾比較「挑剔」。歸類如下幾項。
  • 弱群蜂王產滿子後要等21天,又怎麼發展蜂群?
    感謝邀請:關於弱群蜂王產滿子後要等21天,又怎麼發展蜂群的問題,首先,弱群內蜂巢脾數量較少,弱群的繁殖空間和儲蜜空間不足,蜂群內蜂王在子脾上產滿蜂卵,這時蜂王就沒有地方進行產卵繁殖,所以,才會出現蜂群需要等21天,新蜂羽化出房之後,蜂群內蜂王才有空巢房產卵繁殖的情況,養蜂人為了幫助蜂群繁殖發展
  • 蜂群管理日記四:中蜂蜂群組成結構
    蜜蜂是過群體生活的社會性昆蟲,大家都知道中蜂群和意蜂群結構都是相同的,都是由一隻蜂王,幾千到幾萬隻工蜂,和幾十到幾百隻雄蜂組成的。單只的蜜蜂是不能存在的,蜜蜂的這種群居生活是長期進化發展與分工合作的結果。
  • 美軍無人機「蜂群」有多強,怎麼破
    一、美軍提出無人機「蜂群」概念想幹啥? 美軍無人機「蜂群」概念提出是在軍事智能化快速發展、武器裝備成本增加、戰場環境愈發惡劣背景下的一種新嘗試,主要是基於以下三點考慮。
  • 發展中蜂群最好的辦法是誘蜂
    做個箱子吧。大家在發展蜂群的時候通過分蜂固然可以擴大蜂群,但是我們蜂群畢竟是有限的,但是蜂群分得過弱對我們取蜜來說真的是得不償失,最好的方法就是去誘蜂,只要我們多放箱,就能擁有自己想要的蜂群和蜂蜜。最後告訴大家,誘蜂的時候,大家要根據本地分蜂期來誘蜂,了解自己本地的蜜源植物,一般大流蜜期間是分蜂高發期。
  • 中蜂群勢發展慢,都有什麼原因?應該怎麼去操作改善呢?
    每個地區的蜂群群勢有差異,那麼,就必須要知道這個地區的群勢,具體的群勢怎麼樣,這樣才能更加的清楚自己蜂群的差距到底是多少,才會心中有數。其次,審查自己的蜂種,必須杜絕近親繁殖或者是無序發展。一定要排除同場的種王,一直單線的發展繁殖,直接就是造成近親繁殖的後果。所以,經常引用外界的野生蜂群,作為蜂場的備選種蜂,是一個必然的選擇。
  • 收捕野蜂的技巧,掌握四點可大大提高成功率
    通過收捕野外的蜜蜂是很多人獲取蜂群的一個渠道。那麼我們在收捕野蜂的時候應該掌握哪些技巧才能提高效率呢?在聽蜂之語看來主要有以下四點:一、把握好收捕野蜂的季節。1、春季末。這個時候是分蜂的季節,所以此時是收捕野蜂的最佳時期。2、夏末初秋。
  • 「蛋群」快速發展技術,一餵二繁三蜂王,養強蜜蜂也不難
    當然,想要蜜蜂更健康、發展快、發展好,餵蜂蜜水效果更好,特別是弱小的蜂群想要快速養成強群,應該選餵蜂蜜水。三餵三停法餵養蜜蜂不能像你家姥姥在餵孩子,猛灌猛喂,恨不得全世界的食物都往孩子肚裡灌,這是大錯特錯的事情。記住,餵養蜜蜂要有方法、有講究。
  • 掌握尖端武器?印度蜂群無人機高調亮相,技術來源值得警惕
    蜂群無人機據了解,印度軍方近期公開了蜂群無人機技術的測試現場畫面,多架六軸無人機從一處空軍基地內協同起飛。印度空軍表示,要利用其印度本土人才和技術能力,使印度空軍在使用人工智慧武器上處於世界領先地位,蜂群無人機就是一個很好的開始。
  • 蜂群還未發展成強群,為什麼會出現分蜂熱?養蜂人該如何預防?
    強群不僅能夠提高蜂群的抗病能力、減少病蟲害侵襲,還能夠在大流蜜期快速搶奪蜜源,實現蜂蜜的高產。 但是分蜂熱的出現,卻讓很多養蜂人的「美夢」化為泡影,有些蜂群甚至根本沒有機會發展為強群,就會被分蜂熱「禍害」了……那麼,蜂群到底為什麼會出現分蜂熱呢?
  • 美軍研發新式重量級武器,威力堪比原子彈,俄:必須限制發展
    蜂群無人機是一種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據印度媒體《歐亞時報》網站報導,隨著美國和中國逐漸主導了蜂群無人機技術的研發,這兩個大國已經在同時研究蜂群技術以及反蜂群技術。美國海軍曾經使用「蝗蟲」無人機群執行過攻擊型蜂群行動。「蝗蟲」機群,顧名思義,量多且威力大,所過之處「無一倖免」。「蝗蟲」無人機群的開發者也表示:會有幾十個小型無人飛機編隊飛行,充滿天空。其中一部分負責收集信息,一部分進行地面目標識別,另外一部分會執行攻擊目標的任務。
  • 開箱檢查蜂群如果不注意這幾個問題,對蜜蜂危害非常大
    開箱檢查蜜蜂是我們養蜂過程中必須的步驟,但是每次開箱對於蜂群來說都是一種「騷擾」,如果平常沒注意折幾個問題,對蜜蜂的危害是非常大的,有的時候甚至可以導致整合蜂場覆沒。那麼平常我們開箱查蜂的時候,具體要注意哪些問題呢?
  • 新手學養蜂第二步:了解蜂群內部的分工
    蜂王的主要任務是繁殖後代,蜂群內所有的個體(新蜂王、雄蜂和工蜂)都是由它產卵發育而成,一隻交配後的蜂王,在它的精囊內可儲存高達700萬個精子,一晝夜可產1000-2000枚卵,蜂王交配一次所存儲的精子,窮其一生也用不完。蜂王通過自身分泌的「蜂王信息素」控制蜂群,使之正常運轉。
  • 蜜蜂養殖技術 五種管理不當致蜂群飛逃原因分析及解決辦法
    、加礎、分蜂等使得巢脾上蜜蜂稀少,導致蜂群對巢內的溫度不可調控,蜂群的正常生活遭到破壞,容易致蜂群飛逃。 解決辦法:蜂群相稱的標準是蜜蜂緊挨,單層佔滿巢脾,一個蜜蜂大約佔3個工蜂巢房,一脾兩面大約7200巢房,2500隻蜜蜂,春季外界溫度低,經過越冬的消耗,巢脾上部基本無儲蜜,蜂應多於脾,每脾3000隻以上,抽多餘掉空脾;在夏季,秋初,外界氣溫高,巢脾上部有儲蜜,做到蜂脾相稱,大約每脾2000隻,控制加脾加礎,加脾原則是保溫板外有休閒蜂聚集,加礎除了保溫板外有休閒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