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方法#筆者在讀初中的時候,曾經歷過這樣一 件尷尬的事情:
課堂上,老師突擊檢查前兩天學習的一篇課 文的背誦情況。當老師要求背過的同學舉手時,看同學們都低著頭不肯舉手,反正前兩天那篇課文我已經背得滾瓜爛熟了,於是我自告奮勇地把手舉起來。
但接下來,令我終生難忘的一幕發生了:我站起來,突然間頭腦一片空白,在老師的簡單提醒下,我在頭腦中搜索到了一些記憶的碎片,但無論如何,我也沒有辦法把這些碎片連在一起。
於是,我就那樣不知所措地站著,偶爾張張嘴,但沒有發出任何聲音又閉……同學們都用非常奇怪的目光看著這個自告奮勇者,最後,我都不知道我是如何坐下以及那節課是如何結束的。
同學們,你一定非常奇怪,為什麼我前兩天背得滾瓜爛熟的課文會突然間在記憶中消失呢?當時我也非常奇怪,以為是自己的大腦壞掉了,但後來才知道,那是遺忘規律在作怪。
記憶的遺忘也是有一定規律的, 德國心理學家艾賓浩斯研究發現,遺忘在學習之後會立即開始。一般來講,它大概會遵循這樣一個規律:記憶的知識,在3小時候會遺忘10%,3天後會遺忘25% ~ 30%,並且隔得時間越長,遺忘率越高。所以,根據這個遺忘規律,曾經背得滾瓜爛熟的課文,幾天不複習就已經遺忘得差不多了。
讀到這裡,同學們也許會這樣問我:「 老師,複習的工作我經常在做呀,為什麼我遺忘的速度還是那樣快呢?」
是的,在學習語文基礎知識的過程中,複習這個工作同學們經常在做,但在這種情況下,遺忘的速度之所以還那樣快,是因為同學們沒有按照遺忘的規律來複習。例如,大多數同學學習語文基礎知識的習慣都是這樣的:當天學習的知識,當晚做完作業(這算作是簡單的複習)後.盲到考前才進行-次複習。
實際上,同學們的這種做法是非常不科學的,符合遺忘規律的複習不僅要及時,而且要反覆進行。在懂得了遺忘規律之後,一位中考狀元是這樣對語文基礎知識進行複習的:
當天學習的基礎知識,晚上做完作業後我都會再進行一次認真的複習。例如新學的成語,我不但會把它的詞義弄明白,還通過查詞典的方式去了解它的具體用法。不僅如此,我還會把那些我認為很難的知識點都記在一個專門的小本上,以供下次複習時使用。
下次複習的時間大約是在學完這些知識的兩天之後,這次複習就不再像上次那樣複雜、詳細了,這次只是大概的瀏覽一下,或是合上課本把知識點在大腦中過一遍「電影」,然後把那些沒有記牢的或我認為很難的知識點再認真記憶一遍。
大約兩周或三周之後,再把前面所學的知識點進行一次系統地複習。因為這種複習的頻率都是針對遺忘規律進行的,也就是在遺忘發生之前對知識進行及時的複習,例如,每天晚上回家之後,把白天所學的基礎知識及時、認真的記憶複習-遍,這就可以有效地延緩或避免遺忘的產生。
當然,在及時複習的同時,又能輔以反覆複習,同學們對這些語文基礎知識的記憶就會越來越牢固,並且開始- 點點接近永久記憶了。、
同學們,你可千萬不要煩它麻煩,當你把這些複習的步驟轉化成為你的一種學習習慣時,在考試之前的複習中,你往往要比其他人輕鬆、省力得多。
關於「記憶」方面的技巧,許多老師和同學都有自己的獨門秘籍,說出來,我們互相交流一下吧?歡迎您加入進來參與討論!
(作者:耿玉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