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學了就忘?遺忘曲線出賣大腦記憶規律,3招斬獲良好記憶效果

2020-12-19 青隅老師教歷史

在學習中,你有沒有遇到這樣崩潰的場景:

剛剛背了半天的東西,書一丟就忘了。被老師批評:這些都是講過的東西,為什麼你總是記不住?看著學霸考試前隨便翻翻書,輕輕鬆鬆考第一。自己焦頭爛額的背了一個晚上,一進考場,背過的東西怎麼都想不起來……明明已經記住了,可是轉眼就忘!這成了學習中難以擺脫的魔咒。電影《夏洛特煩惱》裡面有一個場景,說的就是這種背了又忘的痛苦。

明明只有三個字,為什麼記不住?

科學研究曾經指出,理論上人的大腦可以將全世界圖書館所有圖書的信息記住。但是,為什麼我們總是記不住呢?因為我們忽視了記憶最重要的因素:記憶的牢固度問題 。

德國心理學家艾賓浩斯(H.Ebbinghaus)研究人類大腦遺忘的規律,並把這個些規律描繪成一條「遺忘曲線」。

我們可以從遺忘曲線中掌握大腦記憶規律並加以利用,從而提升自我記憶能力。

快來看看吧!

01遺忘曲線揭示記憶規律

一 、大腦先快後慢地遺忘

遺忘遵循先快後慢的規律。觀察遺忘曲線,不難發現:剛剛學過的知識,20分鐘後只能記住58.2%。一個小時後,能夠記住的東西就有44.2%。

遺忘曲線揭示大腦遺忘速度從快到慢,簡單說就是:越是剛剛學到的知識,忘的越快。

如下表:

所以,在辦公室常常會聽到老師們哀嚎:「上節課才講的東西,下一節課一進教室,又忘了!」根據先快後慢的遺忘規律,一節課40分鐘過去了,學生們本就該忘記大半的知識,這才正常啊!

真該告訴老師們:「不用崩潰,因為人類的大腦真就是忘得快。

二 、短時記憶與長時記憶

學會的知識,會在最開始時成為人的短時的記憶,很快就會遺忘。但如果經過及時的循環複習,這些短時的記憶就會轉變為了長時記憶,從而在大腦中保存著很長的時間。

簡單來說就是,剛學過的知識屬於短時記憶,很容易遺忘。長時間不會遺忘的知識,屬於長時記憶。

那麼,怎麼才能把短時記憶變為長時記憶呢?有規律的循環複習,就可以把短時間的記憶轉化為長時記憶。

三、無意義的知識難記

遺忘曲線揭示的第3個規律是無意義的知識大腦很難記住

大家不妨先來做一個實驗,請大家記住下面這20個字:

風春啼覺少處曉雨處來不鳥夜多眠聲落花聞知

可能有的同學已經發現了,其實這20個字來源於一首詩《春曉》: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艾賓浩斯做過類似的誓實驗:記住12個無意義音節,平均需要重複16.5次;為了記住36個無意義章節,需重複54次;而記憶六首詩中的480個音節,平均只需要重複8次。

你看!如果把這些無序的、無意義的字詞排在一起,很難記住。但是,如果這些字詞有韻律地組成描繪了一幅美麗的畫面,那麼我們的大腦很容易就能記住。

小結一下,艾賓浩斯遺忘曲線揭示的記憶規律:遺忘先快後慢,循環複習能把短時記憶轉化為長時記憶,大腦能夠記住的是有意義的知識。

知道了這3個記憶規律,我們在學習中怎麼更好地來背書呢?下面給同學們3點建議。

02用好3種方法,看得見的記憶效果

一、及時複習很重要

既然遺忘遵循先快後慢的規律,那麼,及時進行複習就非常的重要。

有人做過一個實驗,兩組學生學習一段課文,甲組在學習後不複習,一天後記憶率36%,一周後只剩13%。乙組按艾賓浩斯記憶規律複習,一天後保持記憶率98%,一周後保持86%, 乙組的記憶率明顯高於甲組。

同學們在學習的過程當中,可以注意這3個時間點,進行及時複習而鞏固記憶效果。

第1個時間點是下課後:

遺忘曲線揭示20分鐘後我們能記住的知識已經忘掉大半了。建議同學們下課後不要忙著跑出教室,可以花一兩分鐘翻翻筆記,簡單的回顧一下這節課學到的知識。

有的老師在課堂結束時會進行小結,課堂小結把整節課的知識系統化。同學們可以關注老師的課堂小結,對及時複習很有效!

第2個時間點是當天晚上睡覺前:

同學們可以在每天做完作業後,晚上睡覺前把當天在學校裡面學到的知識進行回顧,把重要的知識點再翻看一下,這樣能夠達到及時複習,鞏固記憶的效果

第3個時間點是上新課前:

每節課上課之前,可以想想這門學科上一節課老師講了什麼,我學了什麼?溫故不僅能知新,學習新知識前複習舊知識,也能夠起到及時複習的效果。

二、 有規律地循環複習

循環複習是把短時記憶轉變為長時記憶的有效手段。

有人根據記憶的遺忘曲線,制定了循環複習時間表,每天對照需要循環複習的內容,有規律地打卡,極大地提升了記憶效果。

同學們可以借鑑一下:

如果同學們做不到這樣嚴格的打卡循環複習,那麼,在複習的過程中,至少做到兩個循環:

第1個是每周小循環。

同學們可以在周末時固定一個時間,把這一周學過的所有的知識進行一個總體的回顧和總結。同時,把上一周學過知識,很快地再翻看複習一遍。

第2個是每月大循環。

同學們可以在月底的時固定半天的時間,把這一個月學到的知識進行一個整體的回顧和總結。同時,把上一個月學過的知識也很快的翻看一遍。

此外,同學們還可以根據學校的學習進度,利用期中、期末的考前時間,根據考試的內容進行總結性複習,鞏固記憶。

三、讓知識變得有意義

零散的知識大腦記憶起來非常的難,找到知識間的聯繫,讓知識變得有意義,記憶的效果就會好很多。

下面,給同學們推薦兩個讓知識變得有意義的方法。

第1種方法:用思維導圖構建知識體系。

同學們可以把同一個專題的知識畫成思維導圖,也可以把某個單元的知識畫成思維導圖。

思維導圖的形狀符合大腦的構造,如果在思維導圖中加上圖片,或使用不同的顏色,能更好地強化記憶。

第2種方法:建立知識間有趣的聯繫

初中歷史學習中,同學們有兩個歷史人物特別容易混淆:張騫和張謇。

張騫在漢代開通絲綢之路,張謇是清末狀元實業家,提出「實業救國」,創辦大生紗廠。

這兩個人的名字實在是太相似了,怎麼進行區分呢?

同學們可以展開一個有趣的想像:

張騫開通絲綢之路是騎著馬去的,所以下面是個「馬」字。張謇是狀元,說明他能說會道呀!所以下面是一個「言」字。

這樣的解釋牽強附會,也不符合歷史事實。但是,這種有趣的聯想建構了知識間的聯繫,能夠讓大家很好的進行區分和記憶,也不失為一種有效的記憶方法。

此外,我們學習中常用到的打油詩、順口溜等等,也是讓知識變得有趣的方法,並以此來強化記憶。

同學們在學習生活中也可以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用各種方式把書本裡枯燥的知識也變得有趣起來。這樣既好玩,又能鞏固記憶。

好了,根據遺忘曲線揭示的記憶規律,青隅老師給大家分享了的3種記憶方法,你學會了嗎?快試一試吧!

作者簡介: 我是青隅老師,省重點中學工作10年,6屆畢業班教學,專注中考歷史備考複習,免費分享複習方法和複習資料。

有什麼疑問可以在評論區留言或私信我,青隅老師會及時回復大家的。

相關焦點

  • 孩子記憶力差怎麼辦?巧用「遺忘曲線」規律,讓孩子記憶更牢固
    父母要學會巧用「遺忘曲線」規律,讓孩子記憶更牢固其實孩子出現背熟東西後,第二天就忘記大半的情況,是正常的。因為這是人類大腦的遺忘規律,在沒有特地幹涉記憶的情況下,人類會遺忘,並且有規律可循。而這個規律,就是著名的「遺忘曲線」規律。
  • 工作生活中如何有效記憶?最好看看艾賓浩斯記憶遺忘曲線
    在工作生活中經常聽到有的人的說,現在老是記不住東西,丟東忘西的,甚至在課堂上老師講的知識,下課就忘記了,比如課文的背誦,單詞的記憶,數學,物理公式的加強記憶等等。這些東西都需要我們認真的去加強記憶德國心理學家艾賓浩斯(H.Ebbinghaus)研究發現,遺忘在學習之後立即開始,而且遺忘的進程並不是均勻的。最初遺忘速度很快,以後逐漸緩慢。他認為"保持和遺忘是時間的函數",他用無意義音節(由若干音節字母組成、能夠讀出、但無內容意義即不是詞的音節)作記憶材料,用節省法計算保持和遺忘的數量。 並根據他的實驗結果繪成描述遺忘進程的曲線,即著名的艾賓浩斯記憶遺忘曲線。
  • 為什麼總是學了就忘?用好艾賓浩斯記憶曲線,你也可以事半功倍
    根據艾賓浩斯記憶遺忘曲線,李芸正好是在遺忘之前及時進行了複習,因此有很高的效率。李芸可能並不知道這條記憶遺忘曲線,但是她多次發現這樣做是最有效的,便堅持了下來。這麼看來,李芸的學習能力也很強。心理學定律德國心理學家艾賓浩斯研究發現,人在學習之後馬上就開始慢慢遺忘,但是遺忘的速度並不是均勻的,而是剛開始的遺忘速度會很快,越往後越慢。因此,他做了一些實驗,繪製了一條描述遺忘過程的曲線,也就是艾賓浩斯記憶遺忘曲線。這條曲線顯示,人們在學習中的遺忘是有規律的。
  • 孩子學習總是記不住?利用好「艾賓浩斯遺忘規律」,助娃加深記憶
    艾賓浩斯是德國著名的心理學家,他是世界上第一個用心理學去詮釋記憶規律的人。對記憶的保持規律作了重要研究,並繪製出著名的「艾賓浩斯遺忘曲線」,這就是後來著名的「艾賓浩斯遺忘規律」。根據艾賓浩斯繪製的「艾賓浩斯遺忘規律」曲線圖,我們可以看到人完成記憶,間隔20分鐘後,記憶者的記得百分比和遺忘百分比分別是58%和42%,也就是說當我們完成記憶後,如果沒有複習,那麼間隔20分鐘我們將會遺忘近一半的內容。
  • 如何運用艾賓浩斯遺忘曲線/規律,提高學習和記憶效率?
    一、艾賓浩斯遺忘曲線主要說了一件什麼事?艾賓浩斯遺忘曲線說的是:當我們學了一個知識並記住之後(暫時記住),很快就會開始遺忘,而且在記住後的兩天內就會遺忘一大部分;要想減少遺忘,就要在「特定」的時間內重複溫習。
  • 小孩記東西差總是背了就忘?人腦記憶規律揭秘,幫助改善小孩記憶
    這就要從艾賓浩斯的記憶曲線說起了。艾賓浩斯記憶曲線艾賓浩斯本人是德國的一位著名心理學家,他曾經做了一次有關記憶的實驗,先是自己隨機地選取了一些沒有意義的音節來作為材料,然後根據記憶、保持的效果繪製了非常著名的「艾賓浩斯遺忘曲線」。
  • 利用艾賓浩斯遺忘曲線助你記憶
    艾賓浩斯遺忘曲線,幾乎沒有不知道這規律的,但在記憶實踐中,很多人並沒有運用好這個規律。今天從運用和實踐的角度,教大家如何利用此規律來提升自己的記憶效率,避免花太多的冤枉時間。睡前醒後——記憶的黃金時段:睡前的這段時間內可主要用來複習白天或以前學過的內容,對於24小時以內接觸過的信息,根據艾濱浩斯遺忘規律可知能保持34%的記憶,這時稍加複習便可恢復記憶,更由於不受後攝抑制的影響,識記憶材料易儲存,會由短時記憶轉入長期記憶。另外根據研究,睡眠過程中記憶並未停止,大腦會對剛接受的信息進行歸納、整理、編碼、儲存。
  • 孩子學得慢還忘得快該怎麼辦?來看看這些學習方法吧
    許多孩子上小學後不能那麼快地適應,於是出現了像標題說的這樣,「學得慢還忘得快」的情況。很多家長朋友都反映自家孩子有這種問題,對此很擔心。畢竟現在正是給孩子打基礎的階段,這階段要是掌握不好,孩子不就落人一截了嗎?我們都知道如果想讓孩子成績進步,兒童必須掌握良好的學習方法。
  • 利用大腦運作規律,提升孩子記憶力
    記憶的這個容易「遺忘」的特點,真的讓人很崩潰。我們平常說的提升記憶力,大部分指的是從短時記憶進入長時記憶的能力,那麼如何提升這種記憶能力呢?我們今天就來講一下對抗遺忘的記憶策略。第一點,了解孩子的最佳「覺醒狀態」覺醒狀態就是大腦皮層的興奮水平,它直接影響記憶編碼的效果。
  • 怎樣讓記憶難以遺忘?專家提醒:遵循遺忘規律,反覆記憶效果最好
    同學們,你一定非常奇怪,為什麼我前兩天背得滾瓜爛熟的課文會突然間在記憶中消失呢?當時我也非常奇怪,以為是自己的大腦壞掉了,但後來才知道,那是遺忘規律在作怪。記憶的遺忘也是有一定規律的, 德國心理學家艾賓浩斯研究發現,遺忘在學習之後會立即開始。
  • 提高學習效率,必須掌握艾斯浩賓記憶曲線,保持高效記憶
    實驗中,他選擇了一些完全無意義的音節作為需要記憶的材料,通過測試自己的記憶效果,獲得了一定的數據。此曲線為著名的艾賓浩斯遺忘曲線。藉助於此曲線,艾賓浩斯成為發現記憶遺忘規律的第一人。遺忘曲線顯示了遺忘發展的重要規律:遺忘的過程是不平衡的,在初期階段,遺忘的速度最快,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減緩,最後,記憶材料經過相當長的時間後,幾乎不再發生遺忘,這一遺忘發展規律被稱為記憶的「先快後慢」。
  • 記憶是怎麼產生的?如何和遺忘作鬥爭?
    因此,拉希裡認為即便是最簡單的記憶,也需要整個大腦神經的協同配合。理論3:個體記憶由神經元內核糖核酸的分子結構承擔。瑞典神經生物化學家許頓在訓練小白鼠走迷宮和改變使用左右爪習慣的實驗中發現,隨著學習的進程,鼠腦中有關神經細胞的RNA含量明顯增加,其分子結構也有所改變。因此,識記的內容可能存儲與腦神經元核糖核酸分子的化學結構之中。與記憶相對的,就是遺忘。
  • 記憶過程中,遺忘是我們的頭號大敵,有什麼克服遺忘的方法呢?
    在記憶的過程中,遺忘一直是我們的頭號大敵。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記憶的內容會慢慢淡化,最後,這段記憶仿佛從意識中被抽出,消失不見,這是相當可怕的。為了將我們辛辛苦苦記憶的內容長期保存在我們的大腦中,我們要採取一系列辦法,儘量降低遺忘的概率。
  • 我們的大腦與記憶機制
    二、遺忘的規律德國心理學家艾賓浩斯研究發現,遺忘在學習之後立即開始,而且遺忘的進程並不是均勻的。最初遺忘速度很快,以後逐漸緩慢。他認為"保持和遺忘是時間的函數",他用無意義音節(由若干音節字母組成、能夠讀出、但無內容意義即不是詞的音節)作記憶材料,用節省法計算保持和遺忘的數量。
  • 記憶有幾種類型,如何培養孩子的記憶力,讓學習不再困難?
    由此可見,良好的記憶力是個人取得成就的關鍵。記憶力是屬於最基本的認知能力,任何高層次的能力都建立於這個基礎之上。對於孩子來講,記憶力是孩子的第一智力,如果孩子沒有記憶力,就很難獲得其他能力。對於孩子來講,從小學到大學當中無論是古詩詞、文言文還是歷史等學科,都需要大量的記憶。而記憶力不好因為無法將學過的知識很好的記憶,所以很有可能花費比其他人更多的時間,都無法取得其他人一半的成績。國學大師南懷瑾先生表示:兒童教育的重點,初步先增強孩子的記憶力。
  • 巧用艾賓浩斯遺忘規律,幫娃提高記憶力,五次滾動複習法好用
    在生活中,每個人都能感受到,記憶是隨著時光的流逝而漸趨淡忘,對很多人來說,明明剛學過的東西,過兩天可能就忘得差不多了,這是大家不得不面對的「殘酷」現實。可以說,遺忘是學習中最常見的現象,也是大人和孩子在學習記憶上的共同「敵人」。
  • 一定要看的,關於記憶的三大規律!
    大家好,我是世界記憶大師劉敏,今天跟大家分享關於記憶的三大規律,掌握記憶規律,也能快速提高記憶能力!一、遺忘規律艾賓浩斯遺忘曲線德國心理學家艾賓浩斯是第一位從心理學上對記憶進行系統試驗的人,並根據記憶的保持規律繪製了著名的「艾賓浩斯遺忘曲線」。
  • 5招重塑你的大腦激發你的記憶潛能
    我指的是學習英語需要反覆的記憶。記憶,就是過去的經驗在人腦中的反映。它包括識記、保持、再現和回憶四個基本過程。其形式有形象記憶、概念記憶、邏輯記憶、情緒記憶、運動記憶等。記憶的大敵是遺忘。提高記憶力,實質就是儘量避免和克服遺忘。在學習活動中只要進行有意識的鍛鍊,掌握記憶的規律和方法,就能改善和提高記憶力。
  • 「艾賓浩斯記憶規律」讓你的孩子「過目不忘」,高效背課文
    分散學習,助你過目不忘通過研究,我們可以看出來,我們的記憶規律,很容易受到相關的情緒和環境的影響。分散學習可以破除情緒、環境的影響,讓孩子通過分散學習,比較符合我們經常所說的艾賓浩斯記憶規律,能夠讓孩子更快的記住想要記住的內容。
  • 記憶增強的方法,解決學了就忘大難關
    上課的時候什麼都懂,下課以後什麼都忘。有的學生面對學習這回事總是有很多不解,明明聽的時候好好的,怎麼一動筆就什麼都不記得?難道是記憶力有問題?其實之前勤藤教育也說過相關的問題,學了就忘這件事本身不是記憶力的錯,而是在學習的時候沒有加入自身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