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圳加快建設先行示範區貢獻石井力量

2020-12-12 南方新聞網

當前,隨著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不斷深入,坪山以充足的發展空間、紮實的產業基礎、優美的生態環境、深厚的文化底蘊,贏得了有史以來最佳的發展機遇。坪山提出要以「新時代走在前列、新徵程勇當尖兵」的標準和擔當,全力打造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的創新坪山,努力在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創建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城市範例新徵程中,展現坪山擔當、坪山作為,作出坪山貢獻。

位於坪山東部的石井街道,便是坪山區此輪大開發大建設的主戰場之一。坪山高新園的擴容,賦予了石井艱巨而光榮的歷史使命,是石井徹底改變落後城市面貌和內涵的歷史性契機,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加之深圳技術大學落戶轄區,石井街道迎來了全新的發展機遇。

機遇不容錯過,創業更須擔當。石井街道乘勢而上,全街道上下一心,鼓足幹勁,正以嶄新風貌闊步邁入開發建設新時代,各項工作紛紛提質增效,為坪山全力打造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的創新坪山,努力在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中貢獻石井的力量。

文/圖:徐劍 金瑞傑 蔡傳河

攻堅破局

一個全新石井格局正加速構建

石井街道田頭社區,一間簡陋的廠房內,一支包括石井街道辦事處、坪山區抽調幹部、社區和居民小組幹部210人的土地整備大軍,正日夜兼程地推進坪山區高新南片區較大面積產業空間土地整備工作。

石井街道充分發揮「大兵團」作戰優勢,推進徵地拆遷,提前兩個月完成地鐵16號線(石井段)徵拆任務,高效開展高新南片區較大面積產業空間土地整備,去年累計完成1595棟(處)約67.65萬平方米建築物的徵收、約120.44萬平方米的土地徵轉,再次刷新了土地徵拆的「石井速度」。

據了解,坪山高新區作為深圳國家高新區兩個核心園區之一,高新區規劃面積達51.6平方公裡,是深圳五大園區中規劃面積最大、創新潛力最強、產業特色最鮮明的園區,未來將建設成為深圳重要的創新發展能級。

高新區要發展,充足的土地空間無疑是最重要的保障條件。繼去年上半年提前2個月完成地鐵16號線377棟建築物的徵拆任務後,下半年石井街道再次承擔高新南片區田頭、田心社區1239棟建築物的徵拆任務,相當於上半年工作任務的三倍多,全年釋放1.72平方公裡連片產業空間。

土地整備需要完成前期測繪、權屬核查、談判籤約、騰空交房、房產註銷、清拆清場、土地移交等一系列工作。為了更好地完成徵拆任務,坪山區將48名區直機關幹部抽調到街道,由石井街道實施扁平化作戰模式,區、街、社區和居民小組四級人員力量全部下沉一線,組建了15個談判小組,6個綜合保障組,領導幹部既當指揮員、又當戰鬥員,各工作組高效決策,現場解決一般問題,確保問題不過夜,最大限度精簡環節、提高效率,全力推動徵拆工作。

石井街道在坪山區高新南片區較大面積產業空間土地整備上,再一次展現出艱苦奮鬥的拼搏精神。20天,該項目全部完成對1239棟建築進場測繪、評估;進入籤約後,21天內完成籤約100棟;直至65天完成1123棟;速度在不斷刷新。

一次次刷新「石井速度」背後,是全街道保持「不怕吃苦、連續作戰」的精神狀態和工作作風的體現,是堅決落實坪山區委、區政府的工作要求,不折不扣全面完成整備任務的責任,更是石井街道搶抓歷史機遇謀求發展,努力建設一個更美好石井未來的擔當。

黨建引領

一個奮進石井正大步向前

去年8月20日,石井街道舉行坪山區高新南片區較大面積產業空間土地整備工作誓師大會,決定成立高新南片區較大面積產業空間土地整備工作臨時黨支部,由各工作組組長任黨小組組長,把「黨員先鋒崗」設在徵拆一線。在徵拆範圍內,設立1—2個先鋒崗,比學趕超,讓黨員幹部帶頭攻堅在最苦最累最危險的一線,各黨小組組長「兜底」徵拆工作中最難啃的硬骨頭。

這些黨員幹部充分發揮自身的優勢,深入基層,貼近群眾,積極主動協調解決群眾的合理訴求,得到群眾的理解和支持,有力地保障了攻堅行動的勝利。

黨員衝鋒在前,勇挑攻堅重擔,僅僅只是石井街道以黨建引領各項工作的一個縮影。石井街道堅持以人為本,堅持問題導向,把黨建同重難點工作、基層治理等領域相結合,進一步抓實基層黨組織建設,釋放「黨建+」同頻共振效應,不斷提高各級黨組織的創造力、凝聚力、戰鬥力,有效推進街道各項工作。

在基層治理上,石井街道以黨建引領,全面推行「三位一體」聯繫服務群眾工作機制,把街道各項業務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都與群眾工作緊密聯繫、融合貫通起來,做到事事都是為民服務,件件都是群眾工作。「基層工作千頭萬緒,其實都是群眾工作。因為所有工作最終都要落到社區、居民小組,都要落到居民群眾身上來。」石井街道相關負責人表示。

開展「三同」破解群眾難題,安排街道領導到社區、居民小組一線體驗式工作生活,即與居民群眾同學習、同吃住、同工作,密切黨群幹群關係,增進與群眾的感情,著力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截至2019年11月底,已有12位街道領導分別到12戶居民處開展「三同」活動,幫助群眾解決問題54個。「三同」期間,共召開座談會23次、參與群眾300多人,走訪群眾92戶,撰寫調研報告24篇共7萬餘字,提出了許多建設性的意見與建議。

安排36名科級幹部擔任居民小組黨支部第一書記,明確其指導黨建和解決問題的兜底責任。推行「一村三員(黨群聯絡員、第一書記、輔警)」服務模式,把服務送到群眾家門口。

在全市首推「政務值班+一線值班」的雙值班制度,平均每6天對36個居民小組實現一輪全覆蓋,常態化行走石井。2019年5月份以來累計行走1602人次,共發現和收集各類不同問題882宗,解決落實844宗,結案率達95.7%。2019年7月份後,區裡民生訴求周報顯示,涉及石井街道的訴求平均每周約40宗,在全區6個街道中最少,且呈逐月下降趨勢,全年處置情況居各街道之首。

這些黨建治理案例也獲得來自社會的肯定,2019年12月6日,在南方日報社、北京大學城市治理研究院主辦的「圳·治——深圳2019治理現代化榜單發布暨經驗交流會」上,「三同活動」榮獲「最具百姓獲得感案例獎」。

黨建引領,正成為石井街道各項工作不斷提速增效的「紅色引擎」,為石井街道不斷向前提供澎湃的動力。

共治共享

一個幸福石井凝心聚力

在石井街道,「石井秘書」居家養老項目讓這裡的老人多了一份生活的保障。通過一個類似手機的小設備,可以為有需要的居家老人提供24小時仿真秘書服務,包含健康、生活、情感、娛樂、安全等服務。目前,街道共有866位老年人籤約加入「智慧養老」服務網絡,實現了「智慧養老,子女放心」。

「石井秘書」健康服務平臺正是石井以人民為中心,構建立體多維的基層治理創新舉措,朝著共建共治共享的目標發力的一個具體案例。

「基層治理好不好,不是看牆上,而是看群眾的臉上。」基於這樣的思考,近年來,石井街道切實把服務群眾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推動基層治理創新。在這一過程中,石井街道以問題和需求為導向,創新推出基層治理統籌機制、街社一體運行機制、全天候群眾工作機制、黨群服務實體運作機制和業務與服務融合機制,把黨建的觸角延伸到社區末梢,把服務送到群眾家門口,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大幅提升。

民生基礎不斷夯實。2019年,石井街道為低保困難家庭、弱勢群體、優撫對象等發放各種補助金、慰問金共計1151.6萬元。實施民生微實事102項,投入資金777.66萬元,涵蓋老年人照料、職業技能培訓、來深建設者社區融入等,目前,102項民生微實事已全面完成,所有工程項目均正式投入使用,服務成效不斷凸顯。

公共文化服務能力不斷增強。全國首家自然主題書房「金龜自然書房」、全區面積最大的社區級公共文化服務中心「石井簡閱書吧」等相繼建成開放,街道級公共文化服務中心完成新選址。參加深圳市第十六屆「鵬城金秋」市民文化藝術節大賽榮獲優秀組織獎,選送的歌舞獲銀獎。

民生保障不斷完善。近年來石井街道共完成環境提升、邊坡治理、道路硬底化等民生工程建設項目共104個;田心社區水祖坑硬底化工程、石井街道金龜社區坪頭嶺村道路建設工程等基礎建設工程為百姓解決實際問題。成立街道、社區兩級退役軍人服務站,完成轄區退役軍人及家屬信息採集、光榮牌懸掛、訴求收集等工作。

文明城市創建有聲有色。以「五長」(即巡查長、片長、居民小組長、環境長、副環境長)為抓手,對標對表,到邊到角,實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廣泛傳播、市容市貌品質提升、交通秩序有效管控、居民素養向好轉變。

把片區發展的「大圖景」與千家萬戶的「小目標」、市民百姓的「小確幸」有機融合,石井街道讓越來越多的轄區居民感受到了發展的溫度,嘗到了「共享石井」的甜頭。

■連結

重新發現石井價值

長期以來,石井街道是坪山區的產業「窪地」,以低端製造業為主,在城市面貌和功能上也較為落後,工業區和城中村是最主要的城市形態,各類配套設施不足。

2019年11月5日,深圳面向全球推出30平方公裡產業空間用地,其中9塊用地面積大於1平方公裡,有2塊用地在坪山區,位於石井街道的坪山高新南片區便是其中之一。隨著坪山高新園區擴容,深圳技術大學等相繼落戶。這些歷史性節點,無疑為石井帶來了全新的發展機遇,石井街道的價值也有待被重新發現。

產業空間無疑是當前深圳發展最為緊缺的資源。可以說,在當前深圳,各區進入下一輪競賽中,誰擁有充足的產業空間,誰便擁有了發展的主動權。石井街道在產業空間的優勢,無疑會因後發的高起點,為這個街道提供更廣闊的想像力。

不久前正式成立的深圳技術大學,將為石井的高質量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智力支持。深圳技術大學校長阮雙琛在成立大會上表示,深圳技術大學作為深圳本土唯一一所應用型大學,將在培養過程中不斷加強與深圳高新技術企業的合作,為深圳應用型人才提供一個堅實的保障和基礎。目前該校已與德國、瑞士、美國等12個國家的40餘所大學及國內外170多家企業建立合作關係。

有充足的土地可以為高新技術企業提供充足的產業空間,加上定位為應用型大學的深圳技術大學,這一組合,與南山科技園加深圳大學的發展模式如出一轍。

此外,近年來石井街道內外路網體系也正在不斷完善,深圳地鐵16號線正在加速建設過程當中,其中在石井設置了3個站點。1月7日,南坪三期全線通車,加上坪葵路的擴建等道路內循環的完善,石井街道在互聯互通上的完善,將加速這一片區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當中。

石井街道還具有優美的生態及客家傳統文化。石井街道東臨惠州大亞灣區,南接大鵬新區,環境優美,森林覆蓋率達60%。其中金龜社區森林覆蓋率高達93%,旅遊資源豐富:既有田頭山、金龜河、赤坳水庫等自然資源,又有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麒麟舞和金龜古村落等人文景觀。近年來,金龜城市自然書房、南中學堂城市書房、石井簡約書吧相繼開業,讓文化石井的底蘊更加深厚。

人才看環境,離不開人文環境與生態環境,石井街道令人豔羨的生態及蓬勃發展的文化事業,同樣將成為未來石井搶佔高質量發展制高點的兩大法寶。

當前,深圳正加速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加速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當中,從石井街道成立三年多的變化來看,我們有理由相信,伴隨著「雙區驅動」效應,石井街道有望打造成為體現產城融合發展新理念的國際一流城區,助力深圳東部崛起。

相關焦點

  • 楊萬明:為深圳建設先行示範區提供優質司法保障
    日前,《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支持和保障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意見》發布(以下簡稱《指導意見》),進一步明確了人民法院支持保障先行示範區建設的總體要求,為先行示範區建設貢獻司法力量。《指導意見》如何有針對性地解決深圳在現實中存在的法治新問題?下一步,最高人民法院在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方面還將有哪些舉措?
  • 勇當「衝鋒舟」系列訪談④丨創新石井:奮力打造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的...
    【編者按】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是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深圳先行示範區和實施綜合改革試點全面鋪開
  • 廣東東莞:深莞融合 南部9鎮全面對接和融入深圳先行示範區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廣東東莞:深莞融合,南部9鎮全面對接和融入深圳先行示範區東莞與深圳融合發展又有新動向。文中透露,東莞南部9鎮將全面對接和融入深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建設。9月25日,東莞市委十四屆十一次全會審議通過了《關於進一步完善區域協調發展格局 推動南部各鎮加快高質量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到2025年南部各鎮要成為深莞深度融合發展的樣板和引領全市高質量發展的高地。
  • 勇立潮頭——深圳市政協「打造『先行示範區』高質量發展高地...
    去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意見》中明確提出:「打造『高質量發展高地』是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必要基礎,是深圳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中發揮核心引擎作用的必然要求,也是深圳邁向全球標杆城市的必由之路。」12月3日,深圳市政協召開六屆三十次常委會議,圍繞「深圳打造『先行示範區』高質量發展高地」開展專題協商。
  • 特區40年|彭森: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關鍵一招
    習近平總書記在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上的重要講話在社會各界引起熱烈反響,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會長、國家發改委原副主任彭森近日在接受深圳特區報駐京記者採訪時這樣表示。他強調,中央支持深圳實施綜合授權改革試點,是新時代推動深圳改革開放再出發的又一重大舉措,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關鍵一招,是創新改革方式方法的全新探索,也是堅定不移深化改革開放的重要宣示。
  • 深圳:加快組建海洋大學、推動設立海大深圳研究院
    將海洋置於城市發展的戰略位置2018年,深圳率先發布《關於勇當海洋強國尖兵 加快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決定》,配套出臺《關於勇當海洋強國尖兵 加快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實施方案(2018-2020)》,開啟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新篇章。深圳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得到國家支持。
  • 為深圳經濟社會發展貢獻統戰力量
    深圳特區報訊(見習記者 寧若鴻)23日,市委統戰部召開傳達學習貫徹市委六屆十七次全會精神會議,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市政協黨組副書記杜玲出席會議並講話。 會議指出,市委六屆十七次全會聚焦「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對做好「十四五」乃至更長時期深圳各項工作,具有重大意義和深遠影響。
  • 深圳為建設國際創新創意先鋒城市先行示範——深圳推進文化產業高...
    勇於先行示範 ,加快推進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深圳宣傳部相關負責人認為,下一步深圳將圍繞建設全球區域文化中心城市和國際創新創意先鋒城市的目標,大膽先行示範,加快推進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加快政策創新,完善以高質量發展為導向的文化經濟政策。圍繞發展更具競爭力文化產業目標要求,加快完善以高質量發展為導向的文化經濟政策。以《關於加快文化產業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出臺為契機,結合制定「十四五」文化產業規劃和落實綜合配套改革事項,制定出臺有關藝術品經營、數字文化產業發展、文化和金融融合、文化消費促進等方面的政策。
  • 為爭創社會主義現代化先行省貢獻力量
    會議強調,要深刻領會和準確把握「爭創社會主義現代化先行省」的目標任務,深刻領會和準確把握新發展階段浙江必須擔負起的「五大歷史使命」,深刻領會和準確把握「十四五」時期推進工作的「十三項戰略抓手」和十個方面重點任務。杭州作為省會城市,在爭創社會主義現代化先行省的新徵程上,必須充分發揮龍頭、領跑、示範、帶動作用。
  • 深圳地鐵12、13號線新進展來了,港鐵再次拿下深圳地鐵新線路
    12、13號線PPP項目是繼深圳軌道交通在BOT、「軌道+物業」投融資模式之後的又一創新探索,也是深圳市政府在特區成立四十周年之際,踐行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通過公開招標引進專業化社會資本在軌道交通基建項目上的首批嘗試。它將社會資本引入公共服務領域,是投融資體制機制的改革創新。
  • 王偉中:努力為文化強國建設作出深圳貢獻
    王偉中表示,深圳正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出席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和視察廣東、深圳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科學把握新發展階段、堅決貫徹新發展理念、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搶抓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深圳先行示範區和實施綜合改革試點重大歷史機遇,率先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
  • 深圳市委常委、秘書長高自民為深研院師生講授思政課
    他表示,習近平總書記對深圳這座城市有著特殊的感情,黨的十八大以來3次親臨視察,親自為深圳改革發展掌舵領航、把脈定向,親自謀劃部署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和深圳先行示範區建設。每次視察時,總書記的領袖風範、為民情懷和對深圳的似海恩情令人印象深刻。
  • 加快建設區域性國際旅遊中心城市 為全面落實強首府戰略作出新貢獻
    年廣西文化旅遊發展大會工作部署,動員全市上下進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創新、擴大開放、擔當實幹,全面落實強首府戰略,推動南寧文化旅遊高質量發展,建設區域性國際旅遊中心城市,為我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新的文化力量和經濟動力,為廣西建設文化旅遊強區作出首府應有的貢獻。
  • 「創新坪山勇先行,未來之城當示範」,深圳坪山區委書記陶永欣講述...
    ,加快形成以創新為主要引領和支撐的經濟體系和發展模式。接下來,坪山將把握好綜合改革試點契機,主動對接中央和省委、市委改革部署,爭取更多的先行先試任務,加快形成一批可複製可推廣的重大制度創新成果,為全市、全省乃至全國貢獻更多的 " 改革樣本 "。
  • 加快深珠、深中建設?前海、深圳灣建水上機場?——深圳「十四五...
    來源:綜合開發研究院 王國文 「十四五」時期(2021-2025年),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深刻演變的關鍵期,是中國全面開啟現代化強國建設新徵程的起步期,也是深圳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攻堅期。
  • 2019年深圳十件大事揭曉
    2019年,全國各族人民喜慶新中國70華誕,深圳迎來建市40周年。這一年8月,黨中央、國務院發布「超重量級」文件,激揚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豪情壯志。深圳何為?今天本報推出「2019年深圳十件大事」盤點,響亮作答。
  • 為美好家鄉建設貢獻力量 東陽光集團與市政府籤訂戰略合作協議
    為美好家鄉建設貢獻力量 東陽光集團與市政府籤訂戰略合作協議源稿:東陽市融媒體中心 | 發布時間:2020年12月21日 17:06:40 | 作者:黃永強 攝影 包康軒 | 編輯:劉海傑  12月18日,由董事長張寓帥帶領的東陽光集團考察組來東考察,並與市政府籤訂戰略合作協議
  • 支持深圳打造成為「保護創新」標杆城市
    在今年10月中辦、國辦出臺的《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綜合改革試點實施方案(2020-2025年)》(簡稱《綜合改革試點方案》)中又進一步明確提出,要將深圳打造成為「保護智慧財產權的標杆城市」,努力營造國際一流的法治化營商環境。人民法院作為法治建設的實踐者和推動者之一,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將如何支持深圳在法治建設方面「先行示範」?
  • 廣東深圳:為打造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城市範例奠基
    中國經濟導報 中國發展網 呂沁蘭 記者 | 劉寶2020年,是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深圳全面推進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一周年——2019年8月,中共中央出臺了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意見;而今年10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對外發布《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綜合改革試點實施方案(
  • 先行示範區提振深圳辦公需求
    甲級寫字樓 第三季度,深圳甲級寫字樓市場有四個新項目竣工交付,為市場帶來約437,846平方米的辦公面積,在福田的車公廟片區,博今商業廣場和地鐵匯通大廈在七月和九月相繼交付使用,辦公面積分別為130,400平方米和113,702平方米。 第三季度位於福田梅林片區,由深業置地開發的深業上城T1寫字樓竣工交付,為市場帶來約153,944平方米的辦公面積。 由恆裕集團開發的恆裕前海金融中心T2寫字樓同時交付,為市場帶來約39,800平方米的辦公面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