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7月9日消息 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經濟之聲《天天315》報導,有山東居民反映,乘坐自家小區的電梯,需要按次收費,標準是:先交10元錢辦卡費,充30元可乘坐600次電梯——相當於乘坐一次電梯需要花費5分錢。住戶王先生表示,目前的物業管理費是每平方米1元左右,從7月2日開始,需要持卡才能使用電梯。
有居民算了一筆帳:如果單人每天乘坐2次電梯,一個月大約需要花費3塊錢;如果是一家三口合計每天乘坐6次電梯,一個月大約需要花費9元,一年大約是108元。看起來價格似乎不高,但也讓不少居民心裡很不舒服;更無奈的是,忘了帶卡只能爬樓梯。
目前,小區屬地主管部門已經要求該小區物業停止收取電梯按次使用費。已經繳納費用的居民,會在下次繳納物業費時扣除。
對於乘坐小區電梯按次收費,遼寧瀋陽的欒先生表示,自己不太認同。他說:「電梯按次收費,收的是電費、維護費,還是衛生清潔費用?有沒有涉及重複收費的現象?現在很多電梯中都有廣告欄,廣告的收益有沒有抵消掉一部分業主的電梯費?我覺得很多物業公司都沒有說清楚。」
也有觀點認為,乘坐小區電梯按次收費給居民增加麻煩的同時,還會增加物業管理的難度。河南鄭州的柯先生表示:「卡丟了之後,或者忘帶卡的時候,不想麻煩別人,只能自己爬樓梯,本身電梯應該是方便人們生活的工具,這樣就搞得太複雜了。」
欒先生還提到了安全問題。他說:「如果在電梯當中遇到了壞人,我們想把電梯每一層都按亮的話,我不知道這個電梯卡的權限能不能把每一層都按到;遇到突發事件的時候還要去找電梯卡再去刷卡,這個過程就會浪費很多自救的時間;另外如果遇到病人,沒有電梯卡、電梯卡裡面沒有錢或者沒有帶卡,這個時候也坐不了電梯,非常不便利,也有安全隱患。」
無獨有偶,之前有媒體報導,上海一小區每次乘坐電梯收費0.15元。小區住戶不理解:每月已經交了物業費,坐電梯怎麼還要單獨按次刷卡收費?不過上海這家小區物業表示,願意和居民再協商。
對於乘梯按次收費,有住戶質疑,要是好幾個人同時乘坐電梯,這種情況怎麼刷卡?還有居民替快遞外賣人員著急,認為他們豈不是要更多地爬樓梯?
財經評論員謝海洋認為,無論採取什麼收費辦法,都應該公開明細,讓居民明明白白消費。他說:「如果小區沒有在物業管理合同上寫清楚電梯使用是單獨計價的,就盲目採取這種方式收費,會有重複收費的嫌疑。另外,很多物業公司在發布通知的時候提出電梯每年維護費、耗能費很高,需要採取計次收費模式填補這塊費用的缺口。那麼電梯的維護費用是否像物業講的那麼高?之前繳納的公共電費、耗能費是否不夠用?物業公司最好能夠拿出詳細真實的數據,公開透明地向小區業主公示。如果真要採用按次收費的方式,收費標準也要經過業委會決議、當地物價部門審核後,才能夠執行。」
北京中簡律師事務所律師胡曉提示業主,要珍惜法律賦予的權利,比如在開業主大會的時候、選業主代表的時候,要珍惜自己手裡的一票,積極地選出代表。雙方在一個公平合理的環境下友好協商,共同為社區、為物業的更好發展出力。我想,這才是真正能解決這些問題的最根本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