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北條五代一代目:北條早雲

2021-01-09 小鄧侃歷史

關東後北條,從伊勢氏盛在東駿河得到了一隅領地到天正18年(1590年)豐臣秀吉發動小田原徵伐滅亡。歷經五代人,百餘年之長。它在戰國的起點崛起,也為戰國的終結畫上了句號。想要了解後北條的歷史,就要從它的五代家督說起。

一代目:北條早雲二代目:北條氏綱三代目:北條氏康四代目:北條氏政五代目:北條氏直

一代目:北條早雲1.早雲的身世①生於荏原莊②擔任幕府職務2.在駿河①幕府的兩次派遣②今川的家臣③奪伊豆3.在關東①奪相模4.早雲的逸話

北條一代目:北條早雲【注】:「北條早雲」這個名字並非他生前所用,他本名伊勢新九郎(盛時,氏盛等),這個名字,是在他死後,他的兒子北條氏綱所取。氏綱改伊勢苗字為北條,而早雲又為伊勢新九郎的戒名。此後,北條早雲這個名字被後世所流傳。本文後均以北條早雲稱呼。關於北條早雲的出生的時間,有永享4年(1432年)和康正2年(1456年)兩種說法,本文傾向於康正2年(1456年)。。。。。。。。。。。。。。。。。。。。。。。。。。。。。。。。。。。。1,北條早雲的身世在我最開始了解日本戰國歷史的時候,說到北條早雲,我對他的印象就是,他是一個浪人,白手起家,憑藉下克上,在關東地區打下了一片天地。但是隨著歷史知識的不斷擴充,這種說法也逐漸被否定了。距近年來的調查,北條早雲的家族源自備中伊勢氏(京都伊勢氏的分流),父親為備中伊勢氏家督兼幕府申次眾的伊勢盛定,母親為京都伊勢氏家督和擔任幕府政所執事的伊勢貞國(伊勢貞親之父)的女兒。可以說,早雲本家的家族不是很牛氣,但是傍上了這個牛掰的娘家人,還是很強大滴。(不止這個牛親戚,另一個在下文還會提到)①生在備中荏原莊據考察,北條早雲出生於備中國荏原莊,並且在年輕時還擔任了當地300貫知行的領主。文明三年(1471年),在荏原莊中有以〔平盛時〕為署名的法令出現,(但畫押後的東西有所不同)。而在當今的日本岡山縣井原市(古備中),也立起了〔北條早雲的出生地〕的石碑。

②擔任幕府職務在《相模國盜》中提到,北條早雲在京都最早出仕於足利義視(是在義視被推為候選人時期)。文明十三年(1481)的相關文書中最早出現了〔伊勢新九郎盛時〕這個名字。文明十五(1483),九代將軍義尚任命早云為申次眾;長享元年(1487)擔任奉公眾。此時的北條早雲,可以說已經算是一個混的不錯的國家公務員了。但是他怎麼又會和離著八丈遠的關東地區扯上關係,而後紮根揚名了呢?我們接著往下看。

2,在駿河說起駿河這個地界兒,大多數吧友們肯定會想到一個人,今川義元。本回沒有他,但要從他的爺爺今川義忠說起。文明8年(1476年)年,今川家督今川義忠,在進攻遠江時被殺。他的突然死亡給今川家帶來了危機。今川家內,就義忠年幼的嫡子龍王丸與異母弟小鹿範滿二人誰來繼承家督的問題,產生了矛盾。而在此時,伊豆國的堀越公方足利政知與扇谷上杉家宰太田道灌帶兵前來,開始介入今川家的繼承之爭。自家人亂了,讓鄰居調節調節,這看似是很公平。實則不然,這個小鹿範滿的媽媽其實是扇谷上杉家督政憲的女兒,大家想想姥爺派兵前來,怎麼能不向著自己親外孫說話呢?所以,關東勢力的介入,對嫡子龍王丸很是不利。今川內訌的事情同樣也傳到了京都,幕府方面馬上派出北條早雲前往京都進行調節。這樣,遠在京都的早雲才踏上了東國的土地。談到這兒,就要提出兩個問題了,第一個問題,幕府為什麼要派北條早雲去?第二個,幕府為什麼這麼積極的介入今川繼承之爭?下面就聊一聊。。。。。。。。。。。。。。。。。。。。。。。。。。。。。。。。。。。。。①為什麼要派北條早雲去?幕府派北條早雲去駿河做調停,自然有幕府的道理,那是什麼道理呢?愛水的樓主借著這個包袱再往前說說。因為今川家在南北朝支持足利尊氏,立下戰功,被封為駿河遠江守護,但是到了第三代將軍義滿時期,因為應永之亂與今川了俊事件,將軍義滿轉而將遠江領地與守護轉給了斯波家。地雖不是自己的了,但世代都惦記著遠江這塊土地。直到應仁之亂爆發了,當時家督今川義忠上洛表明加入東軍,並希望能夠拿回遠江守護這個職位。(當時遠江守護為斯波義廉,屬西軍)成功。在洛期間見到北條早雲的父親伊勢盛定,並娶了他的女兒(北條早雲的姐姐)為妻。就這樣,駿河今川家與備中伊勢家有了關聯。說到這兒,吧友們懂了,他扇谷上杉和小鹿範滿是親戚關係,這北條早雲與嫡子龍王丸同樣也是親戚,有了親戚這層關係,自然就好說話了,那北條早雲也自然就是最好人選了。②幕府為什麼這麼積極的介入今川繼承之爭?就說在應仁之變前,以鎌倉公方為首的東國勢力與將軍足利家的關係就已經很惡劣了,不僅不聽調遣最後還大打出手起來,更不要說爆發應仁之亂,將軍的權威大大下跌之後了。所以,如今的幕府對待關東的態度我認為大概就是,大仗沒能力打,小仗打了也沒有,儘量安插幕府自己的勢力進入關東,為之後的事態做好充足準備。東海道還是連接近畿和關東的要道,打起仗來,駿河很可能就是兩軍對戰的前線,戰略位置很重要。抱著這種心態,今川家督之爭幕府不能不管,決不能讓今川納入關東的勢力之中。說完了這兩個問題,進入主題吧。

①幕府的兩次派遣任重道遠吶,責任又大道兒確實也挺遠,文明8年(1476年),北條早雲來到了駿河,以幕府代表的身份來對這場家督之爭進行了調停。調停條件:因龍王丸年幼,暫由小鹿範滿代理家督一職,等到龍王丸成年後,小鹿範滿交出家督權力。調停結果:還算成功,關東勢力撤出駿河。小鹿範滿進入駿河執政,龍王丸和母親北川殿移居小川城。文明十一年(1479),前將軍義政發布確立龍王丸為今川家督繼承人的安堵狀,龍王丸的地位被確立了。雙方的調停不過是緩兵之計罷了,矛盾早晚都會爆發。果然,當龍王丸成年了,小鹿範滿並沒有交出家督權力的意思。文明19年(1487年),龍王丸與北川殿向幕府求救,同年,北條早雲第二次來到駿河,11月,早雲集結親龍王丸派的人馬殺向小鹿範滿所在的駿河館殺去,成功殺掉小鹿範滿及其餘黨。。。。。。。。。。。。。。。。。。。。。。。。。。。。。。。。。。。。。。。②今川的家臣長享三年(1489年),今川氏親正式繼承家督之位。今川氏親將駿河東端(離伊豆國很近)的興國寺城和富士下方十二鄉封給了北條早雲,這便是北條家制霸關東地區的第一片根據地。此時的北條早雲並非一個單獨勢力,而是以今川家臣的身份存在。他是今川氏親的輔佐人,也擔任駿河國的守護代(出現幕府發布的打渡狀)就在今川家臣時期,早雲的領土不斷擴張,逐漸為日後的關東霸主北條家打下基礎。

伊豆不屬於關東八州。

③奪伊豆關於北條早雲討入伊豆的經過,在後世的軍記中如此記載道:在北條早雲討入伊豆前夕,早雲曾在修善寺以救治病民為幌子,暗中調查伊豆國內的情況。當時得到的情報是,伊豆大量的兵力正在與山內上杉在上野國作戰,國內兵力空虛。這是討入的大好時機!北條早雲出兵200人,並向今川氏親借兵300人。500大軍(......)水陸並行殺入伊豆,陸軍南下直攻堀越御所,水軍乘十艘船舶自清水浦出港,渡過駿河灣,自西伊豆海岸登陸。

面對北條軍的突襲,茶茶丸沒能抵抗,只得棄城逃入山中,並在北條軍的追殺下,自殺。【此處為軍記之誤,下文會提及】堀越公方滅亡,北條早雲講居城移至伊豆國韮山城。他在這裡,勵精圖治,施善政,濟難民,發布禁止窮兵黷武的法令。很多領內的領主和領民都歸附了早雲。還有,就在這期間,北條早雲頒布了日後著名的四公六民稅制,減輕了領民的負擔。伊豆國,北條早雲只用了30天便得到了平定。以上是軍記中的內容。不論,虛幾分實幾分,結果就是早雲滅堀越,先手奪伊豆。

(上圖為當時關東戰況)。。。。。。。。。。。。。。。。。。。。。。。。。。。。。。。。【解誤】剛剛軍記中談到茶茶丸自殺,其實並非如此。在茶茶丸棄了御所之後,就開始了自己長達五年的流亡生活,而北條早雲也是以追殺茶茶丸的名義東打西打,擴張了不少領地,直至1498年,茶茶丸在甲斐國被逮捕並殺害。(也有死於伊豆深根城一說)

3.在關東此處為一冗筆,佔領了伊豆國的北條早雲,此時,他的身份依舊是今川家的家臣,明應3年(1494)早雲參加了今川家的「遠州攻略」並成功佔領。文龜年間(1501~1504),早雲參加了今川家的「西三河攻略」,為西三河國人松平長親所敗。(出自:[柳營秘鑑]、[德川實紀]、[三河物語])松平長親何人?德川家康的高祖父(爺爺的爺爺)①.奪相模關於這個奪相模,我再把它一分為二,分為奪西相模和奪東相模奪西相模:早雲的實力弱小,根本無法與當時的關東三大亨(山內扇谷上杉和古河公方)相匹敵。那北條早雲又是如何踏上關東土地的呢?他不是硬拼,而是巧妙的利用三大亨的矛盾,趁勢而入,逐漸佔領了相模。明應三年(1494)扇谷山內兩上杉開始火拼了(稱長享之亂),扇谷上杉家督定正請北條早雲來做援軍,兩上杉對峙於武藏國高見原,但在渡河(河名荒川)的時候,扇谷上杉定正落馬而死,扇谷軍敗退。說來也巧,也就是在同年,扇谷家相模兩大支柱家臣大森氏賴(西相模)和三浦時高(東相模)也相繼去世了,一死死了仨,對於扇谷家產生了很大的負面影響,而就在北條早雲面前的相模國就更加脆弱了。北條早雲擴張的機會來了。據[北條記]記載,北條經常贈給西相模小田原城主大森藤賴(上面提到的大森氏賴之子)禮物,久而久之,大森藤賴對北條早雲便放鬆了警惕。一日,北條早雲對大森藤賴說道,我在箱根山獵鹿,可是鹿都跑到了你的領內,我希望能夠進入你領內抓住他們,大森藤賴同意了他的請求。於是,北條早雲帶領著強兵進入了大森領地。等到了夜晚,北條軍驅趕一千餘頭角上燃著松明的牛,吶喊著攻入小田原城。城主大森藤賴及部下毫無戒備,看到城內火光四起,殺聲不斷,錯以為大軍來襲,不戰自潰。就這樣,北條早雲很輕易的奪取了小田原城。這一事件記載的精彩,更像是一個故事,經不住史料的考驗。就在明應五年(1496)山內上杉軍進攻小田原城及要害地方,再次期間,卻在山內家督上杉顯定的書狀中出現了大森藤賴和北條早雲弟彌次郎的名字。(在維基「伊勢彌次郎」,也出現了彌次郎與大森藤賴在1496年一起固守小田原的說明。)因此,我們原本1495年早雲奇襲小田原的舊說逐漸變得不靠譜了,而據近年的研究,出現了大森藤賴內通山內上杉家,導致內亂,北條早雲趁此機會而奪取小田原的說法。而就日後北條早雲與扇谷上杉長達近十年的合作時間來看,北條早雲就這麼明目張胆的拿下扇谷領土小田原城,這實在是不可能吧。

奪東相模關東正亂著,近畿和西國地區也亂了起來。【此處為一冗筆】:之前談到的明應之變被推翻的將軍義稙,他在北陸勢力的擁護下復位失敗後,又投靠了西國的大內家,待遇還挺好,當時的大內家督是大內義興。大內義興的爸爸名叫大內政弘,就是那個在應仁之亂中把京都搗的天翻地覆的西軍大將。而大內繼政弘之後,他的兒子義興也將在不久進軍上洛,這是後話了,我不了解也不會多講。大內義興是個有野心的人,他收攬前將軍無非是想擴大大內領土與權威。足利義稙(當時名為義尹)主張自己現在還是將軍,要在周防山口地設置幕府,大內義興也為了擁立足利義稙與細川政元對抗了起來。這能不出事?元龜元年(1501)6月,後柏原天皇將大內義興列為朝敵,下達討伐義興的聖旨;不久,幕府將軍足利義澄(當時名義高)也下令西國的28個有力國人討伐大內義興。貌似很牛哄哄的樣子,但是被大內義興該打敗的打敗,該和睦的和睦,大內家的實力得以充足保留。足利義稙派和足利義澄派早晚會幹架,之後的大內上洛我們就不多涉及了。【轉入正題】:為啥剛才談了那麼多和關東和北條無關是事情呢?我其實想指名一下當時關東地區的立場問題。

關於這個站隊表立場,在那麼八竿子打不著的地方其實得不到任何物質上的優惠,但是對於已經失去出兵名義的北條早雲而言(當時足利茶茶丸已死),這樣的站隊會使他和敵人山內上杉家站在不示弱的政治立場上。

永正元年(1504)年8月,與扇谷上杉敵對多年的山內上杉家決定來一次大仗,於是集結古河公方(已同盟)等援軍向扇谷上杉家武藏地區發動進攻,當時,扇谷上杉家督朝良也拉攏北條、今川勢力一起抵抗上杉。同年9月27日,扇谷聯軍與山內聯軍會戰於「立河原」地區,山內上杉潰敗此戰稱為立河原之戰。話說,這倆上杉打了這麼多年了,為什麼我就偏偏講了這場戰役呢?因為這場仗打完之後,出大事了!是什麼事兒?此處為一冗筆,簡單看看凌亂地【上杉】

在山內上杉顯定於立河原戰敗後,山內上杉家的分支,顯定的弟弟,越後上杉軍來援了。於是,山內上杉家捲土重來,反殺回扇谷相模國,打下了不少城池。永正二年(1505)扇谷上杉家向山內上杉家投降,二上杉的長享之亂結束。可是一件事突然擺在了早雲面前,此時的關東三大亨如今卻站在了同一戰線上,矛頭直指北條早雲。

【我這張圖做的真是好屌。。。】談到這裡,咱就再插一問,扇谷挨打的時候,北條早云為什麼不救?這不救可不存在早雲坐山觀虎鬥,因為這關東勢力勢均力敵,他才有發展的可能,不然等到頭大了,以他弱小的實力根本無力招架。因此,對於早雲的不救,可說為【沒來及救】和【無力相救】。【沒來及救】:在通說中,(如[北條記]、[關東管領記]、[鎌倉管領九代記])都說到在山內戰敗後不出幾日,越後上杉便來援了,其實不然。就在1505年,在山內上杉顯定給常陸守護佐竹義舜的書信中提到,越後援軍要入冬時才能到達,而在1504年10月4日,北條早雲和今川氏親也是什麼是也未發生的樣子從鎌倉撤兵了,二人還在熱河溫泉做了修養。越後上杉援軍未那麼快的到達,而北條今川二人又優哉遊哉得撤兵外加泡溫泉,因此,可以推測說:北條今川可能並不知道越後援兵的到了,也就來不及救助了。還有【無力向救】,俗話說:殺敵一萬 ,自損三千。山內軍受了衝創(有記載,戰死諸及2000士兵),再說此戰也並非襲擊戰,而是對壘戰,那勝利的一方其實也不會好過的,更不要說尚弱小的北條了。之前談到北條在伊豆禁止窮兵黷武,而在早雲靜養之後,他還為戰死的士兵做了超度。這麼看來。。。北條早雲此時沒有能力再去支援也是說的過去的。

好了,扯多了,入正題。磨刀霍霍向北條,他該如何應對?永正三年(1506)早雲對相模實施了檢地,意圖強化支配力。永正四年(1507)這一年發生了兩件大事兒,一個是細川政元被家臣殺了,這件事導致山內上杉的政治立場變弱,不過這個不重要。但是第二件事情可重要了,越後守護代長尾為景啟動了下克上技能,把越後上杉家督房能(山內家督顯定的弟弟)給殺了,這下可從山內上杉家身上卸下了一條胳膊啊,早雲見此良機,馬上與長尾為景和長尾景春結盟,南北牽制起了山內上杉來。殺了俺弟還了得!?永正六年(1509)7月,山內上杉顯定率聯軍攻向了越後。8月,早雲趁著出援而領地空虛的扇谷地盤發動進攻,進軍武藏江戶城。當時還在上野出戰的扇谷上杉朝良之後撤兵回救。真是南北小婊砸!永正七年(1510)年,扇谷上杉與北條在武藏、相模地方交戰,同年7月,山內上杉的援兵支援扇谷上杉,將北條的權現山城攻陷(此城為北條早雲寢反扇谷家臣上田政盛所得),不僅如此,東相模的有力國人三浦家也向北條發動進攻並圍攻了小田原,北條早雲受到重創,向扇谷上杉家求和,結果是扇谷上杉家同意。糾結了一番後有人就會問,扇谷上杉傻啊,都這麼佔優勢了咋還同意議和了呢?不是扇谷上杉傻,而是因為他們內部出事兒了。永正七年(1510)6月(北條早雲敗退前一個月),討伐越後的山內家督上杉顯定被越後軍給殺了,家督一暴死,繼承人之爭肯定也就鬧起來了,顯定的兩個養子,上杉顯實和憲房開始爭家督。不只是山內上杉家亂,古河公方方面,老公方足利政氏與兒子足利高基也鬧起了不和。原本老大的一個聯軍,廢了一個(越後)、內亂了兩個(山內和古河),就剩下了個最小的了(扇谷)早雲勢力得到了喘息的機會。

期間有件很有趣的事兒,這可能就是北條家龜縮戰術的由來吧。北條戰敗後,雖與扇谷上杉求和,但東相模的三浦家總是來攻打小田原城,任三浦軍怎麼叫罵,北條軍就是宅在小田原城裡不出來,認棄了慫。開始三浦軍還雄赳赳的來打仗,但是一晃兩年過去了,到了永正九年(1512)三浦軍來打小田原城就和春遊一樣,戰意全無,就在此刻,北條軍突然殺出,把三浦軍殺的大敗逃往了住吉城、(此段擇自茂呂美耶的《戰國日本》)看著三浦軍的潰敗,北條早雲採取了「窮寇死追」的戰術,不久,住吉城被攻陷,三浦家督義同與子義意又逃到了三崎城籠城固守起來,依靠著地利(沿海有三浦海軍支援)和援兵(扇谷上杉援軍,但多次被北條早雲擊退),苦苦抵抗了四個年頭,到了永正13年(1516)三崎城也落成了,東相模三浦家滅亡,北條早雲終於平定了相模一國。

[注]玉繩城就是在「東相模攻略」時建築的,永正九年(1512)10月。之後,北條早雲又支援了上總國的真理谷武田,渡海參與武田與原氏的戰爭。永正十五年(1518)早雲讓家督之位給嫡男北條氏綱。永正十六年(1519)北條早雲逝世。北條早雲這多彩的一聲,就這麼畫上了句號。

4.早雲逸話早雲的奇葩夢①據[北條記]記載,北條早雲曾經做了一個奇葩的夢,夢的大概意思就是夢見了原野上有兩棵大杉樹,看到有一隻大老鼠正在啃杉樹的根,隨後,老鼠越來越大,最後竟然變成了老鼠。兩個杉樹不就是扇谷山內兩杉樹嗎,而北條早雲又是屬老鼠的,這在現代人看來,一聽就知道他在唬人啊。②御由緒六家據[北條記]記載,隨北條早雲一起南下駿河的有六個武士,他們分別叫荒木又次郎,荒木兵庫頭、山中才四郎,多目權兵衛、在竹兵衛尉,大道寺太郎。期間七人於前往駿河途中特地到伊勢神宮參拜,喝了聖水,並在神前發誓「無論發生了什麼事情,七個人都不能反目,彼此摩旗相助,努力建立軍功。如果有人幸運當上大名,其他六人必須俯首稱臣,協助他治理國家。

相關焦點

  • 後北條五代三代目:北條氏康(中)
    ③德政固霸業河越合戰以北條軍的勝利而告終,看來,後北條一族還要在關東這片土地上生存發展下去。說到延續生存,一個家族一方勢力乃至一個國家,可不能單單憑藉武力而延續,哪怕獲得了一時的安定,也只是一個短命的政權而已。後北條氏當然懂得這點。天文十八年(1549),關東地區爆發了大地震。
  • 北條早雲:幕府小公務員出身的戰國大名
    北條早雲是日本戰國時代早期的戰國大名之一,雖然他以「北條早雲」之名聞名後世,但是實際上北條早雲生前並未使用過「北條早雲」這個名字,他真正的名字乃是「伊勢盛時」,亦或者是出家後的法號「伊勢宗瑞」。北條早雲康正二年(1456年),伊勢盛時出生,其父是室町幕府奉公眾、備中伊勢氏出身的伊勢盛定,母親則是幕府的政所執事伊勢貞國的女兒。
  • 日本戰國時代,北條家簡史:從外來者到建立關東霸權
    相比於織田信長、武田信玄、上杉謙信等戰國大名,北條家雖然沒有什麼轟轟烈烈的事跡,但具備其他戰國大名沒有的穩定性,北條一族的向心力也是當時大名們所不具備的。北條家由創始人北條早雲創建。剛開始時,北條早雲在室町幕府任職,後受幕府指派前往今川家,為穩定今川主家的繼承資格而在此落腳。
  • 關東大大名:承前啟後的北條氏綱與「關東管領」北條家
    北條氏綱永正十六年(1519年)四月時,伊勢氏綱繼承了伊勢家的家督之位,四年後的大永三年(1523年)七月至九月期間,伊勢氏綱將自家的苗字從「伊勢」改為了「北條」,戰國大名北條氏正式誕生最終,裡見義堯靠著北條家的支持擊敗了裡見義豐,將其逐出安房國,奪取了裡見家家督之位。裡見義豐敗北之後,逃至上總國依附嶽父武田信清。可是上總武田家內部也分為支持裡見義豐派與支持裡見義堯派,再加上武田信清於天文三年(1534年)去世後,其子武田信隆與武田信應開始爭奪家督之位,導致上總武田家也走向了衰弱,武田信隆在爭權失敗後,也向北條家派出使者請求支援。
  • 《信長之野望大志》1554劇本北條家解析
    國力:第2位 據點:13 武將:36 志:祿壽應穩、所領役帳、目安箱 大道寺政繁(家臣) 列傳:北條家臣,盛昌之子。 北條幻庵(城主) 列傳:北條家臣,早雲的三子,為北條家五代效力。擔任箱根權現的第40世別當。主公氏康之女嫁到吉良家的時候,他贈予了親自撰寫的禮儀書《幻庵心得》。
  • 日本戰國時代的父與子 北條篇
    伊勢氏綱為何將苗字改為北條素有爭論,但是北條家曾代代擔任初代幕府鎌倉幕府的執權,掌握幕府實權百餘年,在關東有很深的影響力。而在鎌倉幕府倒臺以後,許多北條氏出身的人又都因為被倒幕的建武朝廷視為「朝敵」的關係而隱姓埋名,因此伊勢氏綱才會想要以名門的北條為苗字,減緩關東武士對伊勢氏這個外來戶的抗拒心理吧。  伊勢氏綱改苗字以後的北條家,為了與鎌倉幕府的北條氏區分,又被稱為後北條氏。
  • 北條氏政為什麼認為自己能與擁兵幾十萬的豐臣秀吉抗衡?
    天正十八年(1590年),豐臣秀吉發起了統一日本的最後一場大戰——小田原之戰,動員了近三十萬大軍進攻關東霸主後北條家。小田原之戰是戰國時代以來規模最大的戰爭,稱得上是前所未有的大戰。有意思的是,面對豐臣秀吉的幾十萬大軍,後北條家的最高掌權者北條氏政卻一直保持著自信。直到小田原城難以堅持到正式投降前,北條氏政都認為自己完全有可能與豐臣秀吉抗衡。這又是怎麼回事呢?首先,作為稱霸關東一百餘年的五代名門,後北條家的實力確實很強,綜合實力在當時日本的戰國大名中能排到第二。
  • 進攻後北條家的時候,豐臣秀吉為什麼動員了近三十萬大軍?
    天正十八年(1590年),豐臣秀吉大舉徵討小田原北條家,是為「小田原之戰」。豐臣秀吉在此戰中動員了將近三十萬大軍,是「應仁之亂」後規模最大的、投入兵力最多的戰爭,完全不是之前的「縣鄉鬥毆」。小田原北條家雖然號稱「五代名門」與「關八州獨立王國」,但實力沒有強大到需要三十萬軍徵討的程度。
  • 日本戰國時代的關東易手:豐臣秀吉滅後北條的「小田原徵伐」
    同年,關東後北條氏聯合那須氏入侵下野國,攻克長沼城,下野國大部併入後北條家版圖。1588年,「天下人」豐臣秀吉要求後北條氏當主北條氏政和北條氏直父子列席聚樂第,遭到後者拒絕,後北條氏與豐臣政權產生了嚴重對立。此後,豐臣秀吉多次要求後北條氏入聚樂第均遭到拒絕。
  • 臣服織田家:天正年間北條家外交風向的轉變
    為了牽制北條家,上杉謙信向裡見家和佐竹家拋出橄欖枝,但是兩家卻沒有回應他。可以看出,北條氏康去世以後,越後的上杉謙信已經無力染指關東,只能專注於侵攻北陸的領地了。這其實也不是什麼怪事,一方面上杉家被逐出關東已久,許多關東豪強都與北條家結成主從,另一方面上杉謙信和北條氏康的越相同盟,讓裡見家、佐竹家這些鐵桿反北條勢力也與上杉家交惡,不再信任上杉謙信。
  • 《公主連結》北條綾音怎麼樣 北條綾音強度分析
    北條綾音(熊錘),常駐初始二星角色,前衛,站位前衛裡偏中後,角色定位控制型輔助,進攻型輔助。專武后傷害變為中,數值提升幅度50%左右,眩暈時間改為2.5s,並追加對前方單體造成物理傷害(大),並減速20% 。偏PVP向技能,打多前排陣容很好用可以打斷動作,專武偏公會戰向加強。 二技能,對前方範圍內敵人造成物理傷害(小)並降低目標物理防禦力(小),降低的物理防禦力比較少,效果一般。 技能循環,進場21,隨後循環aa2a1。基礎的技能循環。
  • 戰國的「相模雄獅」北條氏康合縱連橫引領東國的外交聯盟
    日本戰國時期,群雄並起名將輩出,在關東東國除了"甲斐之虎"武田信玄和"越後之龍"上杉謙信還有一位與這兩者齊名的大名,他就是我們今天的主角有著"相模雄獅"、"戰國第一民政家"之稱的北條氏康
  • 小田原城被圍:北條家與上杉家、武田家之間的艱難戰鬥
    北條氏康時代,雖然北條家仍舊擁戴足利義氏為關東公方,自家也以「關東管領」的身份號令關東群雄,但是北條家與關東公方的關係卻同上杉家不一樣,關東公方與關東管領不再是互相鉗制的關係,而是完全變成了北條家的傀儡。
  • 《文明6》北條時宗人物分析
    北條時宗是《文明6》中的領袖,綽號是鬼子,擁有特性神風、明治維新、武士和電子廠,下邊就給大家帶來文明6北條時宗人物分析,幫助大家快速上手這個人物,大家可以來看一看。北條時宗人物分析北條時宗綽號:鬼子,野蠻6顏值擔當文明類型:飛天,宗教,文化強度:準一線點評:在新DLC出來之前,鬼子是唯一長相比較端正的領袖
  • 河越合戰:相模雄獅北條氏康逆轉敗局的關鍵一戰
    在出戰以前,北條氏康故意通過關東豪強小田氏治的陣代菅谷隱岐守與足利晴氏取得聯繫,希望足利晴氏開恩放過河越城守軍,但是被足利晴氏拒絕,聯軍還派遣成田氏等豪強率軍兩萬人向砂漥進軍,北條氏康見狀後立即後撤,聯軍武將們紛紛嘲笑北條氏康是個膽小鬼。在交戰前夕,北條氏康派出忍者偵查聯軍的布陣,隨後又悄悄地率軍返回了砂漥。
  • 警察北條透,明明有多次機會成為假面騎士,卻為何一次次失去機會
    警察北條透,明明有多次機會成為假面騎士,卻為何一次次失去機會各位讀者朋友們大家好,小編這次來說說《假面騎士AgitΩ》劇中的一位角色,警察北條透,他原本是要成為假面騎士的,在劇中,北條透有很多成為假面騎士的機會,但他卻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一次又一次的失去了成為假面騎士的機會,那麼詳情究竟是怎樣的呢
  • 犬夜叉:分析戈薇為什麼會答應和北條同學約會,最後卻放他的鴿子
    不過,戈薇雖然也覺得北條君挺好的,就是感情上不來電,所以就一直和北條君保持著合適的距離,來冷淡北條君的熱情。然而,北條君顯然不是一時興起,也不是輕易放棄的人。戈薇終於難得的答應了北條君的約會,但是戈薇卻在最後放了北條君的鴿子,這是為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