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發燒真揪心,退燒藥你知道怎麼用嗎?

2020-12-05 y風君子y

發燒是孩子很常見的疾病症狀,但是卻最讓爸媽揪心,體溫計上的數字牽動著全家的心。

退燒藥是很多爸媽心裡的「靈丹妙藥」,恨不得孩子一發燒,馬上就用退燒藥,只有體溫計上的數字下來了,爸媽懸著的心也才能跟著放下。

其實,什麼時候用退燒藥、用什麼退燒藥、吃多少劑量,都是有講究的,隨便服用可能會對孩子造成不良影響,下面就給大家講講發燒用藥那些事兒。

退燒藥有什麼用?

退燒藥的作用,主要是幫助孩子緩解發燒引起的不適,讓他舒服一些,而不是迅速讓孩子的體溫降到正常值。因為對孩子來說,大部分的發燒都是由病菌感染引起的。發熱一定程度上有助於機體抑制病原體的生長繁殖,還能增強人體免疫細胞的功能,提高對病菌的抵抗能力。有時候遇到特別厲害的病菌時,孩子體溫會升特別高,身體其他機能會受不了,這時才要用退燒藥補救緩解一下。

什麼時候用退燒藥?

2016 年版《中國 0 至 5 歲兒童病因不明急性發熱診斷和處理若干問題循證指南》指出:肛溫≥ 39.0℃ (口溫≥ 38.5℃,腋溫≥ 38.2℃),或孩子因發熱出現了不舒服和情緒低落時,推薦口服對乙醯氨基酚或布洛芬退熱。

但是正如上面所說,發熱是一種症狀,退熱治療是一種對症治療,其首要目的是讓孩子更舒適些,而不是讓體溫儘快降到正常。所以,要不要吃退燒藥需要根據孩子的整體狀況來評估

如果孩子發熱後表現得不舒服,飯吃不好,覺也睡不好,精神萎靡,不想玩耍,變得黏人,那麼這時候即使他的腋溫還沒有超過 38.2℃,也可以吃退燒藥。

如果孩子發熱時精神還不錯,依然和平時一樣玩耍、吃東西,沒有明顯的不舒服表現,那麼即使這時他的腋溫已經超過了 38.2℃,也可以先不著急吃退燒藥,可以繼續監測病情變化,也許體溫會自行退下去。

2 種安全有效的退燒藥

01

對乙醯氨基酚是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退燒藥之一,毒副作用比較小,對消化道的刺激也小,更適合 2 個月以上的孩子

但是最好買單一成分的對乙醯氨基酚,比如泰諾林,不要選擇複方感冒藥,比如兒童用的氨酚烷胺顆粒、氨酚黃那敏顆粒、氨酚麻美糖漿、酚麻美敏混懸液等,這些複方感冒藥中也含有對乙醯氨基酚,容易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超劑量服用。

兒童服用對乙醯氨基酚的日常每次最大劑量為每千克體重 15 毫克(不超過 600 毫克,避免超重的孩子根據體重計算藥量超標),每 4 小時一次,一天最多 4 次

比如,一個體重 10 千克的孩子,每次能給的最大劑量就是 150 毫克,如果你家裡的退燒藥濃度是每毫升含 100 毫克對乙醯氨基酚的滴劑,那孩子每次可服用的最大劑量就是 1.5 毫升,低於這個劑量的用量都是安全的,但不能超過。

02

布洛芬是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另一種非常安全的兒童退燒藥,比對乙醯氨基酚發現得晚一點,20 世紀 60 年代才被合成發明,具有解熱、鎮痛、抗炎等作用。

和對乙醯氨基酚相比,布洛芬降溫維持效果更長,適用於 6 個月以上的孩子。對 6 個月以下的孩子,安全性和有效性尚不能確定。

兒童服用布洛芬的日常最大用量為每次每千克體重 10 毫克,每 6 小時一次,一天最多 4 次。

比如一個體重 10 千克的孩子,他的最大用量就是 100 毫克。如果你家中的退燒藥濃度是每毫升含有布洛芬 40 毫克的滴劑,那孩子每次可服用的最大劑量就是 2.5 毫升。

對乙醯氨基酚布洛芬商品名泰諾林、百服寧等美林、託恩等體溫下降時間1~2 小時1~2 小時起效時間<1 小時<1 小時藥效最強時間3~4 小時3~4 小時維持效果時間4~6 小時6~8 小時適應年齡2 月齡及以上6 月齡及以上每次最大劑量600 毫克,或 15 毫克/千克400 毫克,或 10 毫克/千克每日最大劑量2 克,或 2 歲以下 60 毫克/千克,2~12 歲 75 毫克/千克2.4 克,或 40 毫克/千克使用頻率每 4 小時 1 次每 6 小時 1 次單日最多使用次數24 小時內不超過 5 次24 小時內不超過 4 次副作用劑量過大可導致肝損害可出現腸胃道反應等症狀退熱特點起效快退熱平穩,對於體溫 39℃ 以上的孩子效果更好

△以上有兩種劑量的,均以兩者中較低劑量為準

需要注意的是:

不建議同時用藥:我國 2016 年發布的《兒童退熱指南》中,不推薦同時服用這兩種退燒藥。對乙醯氨基酚和布洛芬一起服用,並不能達到增強藥效的目的,而且目前也沒有統一的醫學證據表明兩種一起吃比只吃一種效果好。

不建議交替用藥:很多國家目前都不支持交替使用布洛芬和對乙醯氨基酚來給孩子退燒,因為在安全性方面沒有足夠的證據,並且交替使用會使服藥過程變複雜,增加不安全性。

選對用藥的同時,也要注意多給孩子補充水分,一方面防止發燒造成的脫水,另一方面充足的水分會增加孩子的代謝速率,有利於退燒藥的起效。

如果孩子有以下這些情況,建議立即帶他去醫院就醫,由醫生判斷如何治療:

孩子不滿 3 個月,體溫≥38℃。

孩子大於 3 個月,體溫≥40℃。

2 歲以下的孩子,發燒持續 24 小時以上。

2 歲或以上的孩子,發燒持續 72 小時以上。

出現脫水的表現,比如囟門凹陷、嘴唇乾燥、哭時淚少或無淚、口渴、尿少等。

抽搐,或以前有過因發燒而抽搐的病史。

非常煩躁、無法安撫,或者精神變差、不願意動、睡覺時間變長、很難被叫醒(比如需要用力推或者大聲叫才能醒來),甚至昏睡。

呼吸急促,口唇發紫。

頸部僵硬,嚴重頭痛,喉嚨痛或者有嚴重的耳痛。

長疹子或反覆嘔吐、腹瀉。

發燒之前已經有其他疾病。

相關焦點

  • 寶寶發燒,你知道怎麼用退燒藥嗎?
    幾乎每個新手媽媽都要面對孩子發燒,每當這個時候都回焦頭爛額,不知道該怎麼辦?什麼情況下看醫生?經常到醫院,做了一堆檢查後,醫生叫觀察,連藥都不開。心裡那個急啊,言語都無法表達!該自己用藥嗎?用什麼藥?用多少藥?
  • 「退燒針」和「退燒藥」的這些副作用你知道嗎?
    寶寶發燒的時候各位父母是如何給寶寶退燒的呢?著急驚恐下,您有沒有帶寶寶去打過「退燒針」,買過「退燒藥」?作為醫務工作者,在面對父母的請求時,有沒有勸阻? 退燒針的使用現狀 當孩子發燒體溫超過38.5℃甚至39℃以上或口服退燒藥後
  • 孩子發燒,這些藥您用對了嗎?
    01、什麼時候用退燒藥解答這個問題就要先知道發熱是什麼,我們用退燒藥的目的是什麼。簡單點說,發熱是疾病的症狀,而不是病因。是因為機體存在某些疾病而導致了發熱,比如感冒、流感、肺炎、胃腸炎等等,而不是有「發熱」這種疾病。所以真正要治療的也是引起發熱的疾病,而不是「發熱」本身。
  • 特殊時期孩子發燒怎麼辦?這幾種錯誤護理方式要避免!
    這個特殊的冬天,一旦娃生病、發燒,媽媽的生活就進入了 「極度困難模式」:一個朋友說,前不久孩子發燒,自己就沒怎麼合過眼,一會兒量一下體溫,看高了就趕緊拿毛巾用溫水給孩子擦手心、腳心。現在情況特殊,也不敢去公立醫院,心疼孩子做核酸檢測,也怕人太多再傳染了其他病。想著能不去醫院就不去,先找個小診所看看。
  • 孩子發燒應該怎麼處理,你做對了嗎?
    發燒在寶寶成長中很長見,平常是聽見誰家孩子發燒了,就會冷靜的在心裡默念「小孩都會發燒,成長中必經的考驗嘛」。但是當自己家的寶寶發燒了,相信每個父母都不會淡定。首先我們要明白,發燒不是疾病,而是症狀,是身體對外來入侵的細菌或病毒產生的防禦機制。其次在發燒時,我們應該測量體溫,根據體溫來決定處理辦法。測量體溫一般常用三個部位,即口腔、腋窩、肛門。
  • 有了這10張圖,孩子發燒我再也不害怕了!
    而在所有的突發狀況中,發燒尤其「可怕」,它伴隨著很多不確定性,例如不知道什麼時候能退燒?不知道要燒到多少度?高燒一直不退,病情在加重嗎?伴隨著這些疑問,父母內心難免焦慮難耐。現如今,隨著醫療條件的改善,父母們也能通過很多渠道,學習寶寶疾病的護理知識,關於寶寶發燒,其實我們只要注意一下10個方面,就能輕鬆應對:1、提前準備好退燒藥很多新媽媽在面對寶寶第一次發燒時手足無措,家裡連退燒藥都沒有,甚至連買什麼藥都不知道,這樣就很被動了。
  • 發燒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不懂這些,爸媽們最集中的10個問題在這裡
    冬天真心不是個對寶寶友善的季節,忽晴忽雨忽冷忽熱的,一個不小心,呀,小祖宗又感冒發燒了。雖說感冒發燒經常有,但是來了還是折騰,全家第N次人仰馬翻,小南整理了平時問答回覆中爸媽最關心的一些問題,看看有沒有剛好是你需要的。
  • 孩子發燒用退熱貼?小心害了你家娃!最管用的方法其實是這2種
    這幾天天氣逐漸變冷,感冒發燒的孩子逐漸多了起來,父母們總是各種擔心、不知所措。孩子發燒後有一件事中國的父母基本都會做——給孩子貼個「退熱貼」!
  • 孩子發燒怎麼辦?先別慌!試試這些退燒好方法
    對於家長來說,孩子生病那可以是一件非常要緊的事情,有的家長甚至希望自己能代替孩子生病,而發燒是一種非常常見的疾病,對於抵抗力弱一點的孩子來說,很容易就會中招,那麼這時候,我們家長應該怎麼辦?需要馬上吃退燒藥嗎?
  • 寶寶發燒怎麼辦,橘子媽媽來談談自身經歷
    到了晚上的時候就燒起來了,溫度計一量都39度8了,橘子媽媽第一次遇到小橘子發燒,都慌了。好在平時也看過幾個有名兒科醫生的文章,知道應該怎麼處理。這段經歷橘子媽媽再也不想經歷第二次了,寶寶發燒,媽媽揪心呀。其實一般寶寶發燒分兩種,一種是細菌性感染,一種是病毒性感染,如果寶寶突然發燒的話,橘子媽媽建議還是去醫院驗個血,一般病毒性的沒什麼問題,過幾天就好了,可以吃藥緩解症狀,但是如果像小橘子一樣是細菌性的,就要注意了,一定要吃頭孢,等三天症狀減輕了要去複查。
  • 怎麼區分感冒和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孩子發燒咳嗽要不要去醫院
    怎麼判斷自己有沒有發熱?近期孩子有發燒、咳嗽要不要去醫院?普通感冒和這次新冠肺炎的初期症狀十分類似,都有發熱、乏力、乾咳等典型症狀,也可能有症狀不明顯或幾乎沒有症狀的情況,尤其是孩子的症狀,可能表現得更不明顯。
  • 孩子發燒39度怎麼辦
    初為父母的我們在照顧寶寶方面的經驗完全是零,特別是在孩子生病的時候,年輕的父母們都會不知所措,孩子最經常生的病就是發燒,那麼孩子發燒38、39度怎麼辦?是低燒還是高燒,是病毒還是炎症感染等一系列的問題就會湧上大腦。
  • 兒科醫生:孩子發燒時,3個退燒方法不要用,並不科學,易傷寶寶
    但過度緊張憂心,反而容易病急亂投醫,走錯了路,不但不能幫孩子退燒,還可能會帶來更大的隱患,兒科醫生提醒大家,孩子發燒時,3個退燒方法不要用,並不科學,還容易傷到寶寶,下面跟大家具體介紹下,望你沒有中招。
  • 37.4℃算不算發燒?孩子發燒一定要去醫院嗎?
    「發燒幾天了?」醫生問道。醫生接著問「除了發燒還有其他不舒服嗎?」「沒有,就是有點低燒」。面對無法清晰表達自己病情的孩子,醫生接診後,都會細緻耐心地對孩子進行問診、查體。摸摸孩子的肚子、用聽診器聽一聽心肺是否有異常、檢查孩子咽部狀況。在事無巨細的檢查之外,醫生檢查之後問孩子家長:「你測體溫的時候孩子在幹什麼呢?」 家長說:「剛餵過奶」。醫生說:「你再去給孩子測個體溫吧,應該沒事」。十分鐘左右,家長進來對醫生說體溫正常了。
  • 嬰兒發燒39度怎麼辦?這幾個護理方法,很有用
    嬰兒發燒39度怎麼辦?這幾個護理方法,很有用 作為新手父母,最害怕的就是看到孩子發燒,不知道該如何是好,尤其是寶寶高燒。嬰兒發燒39度怎麼辦呢?下面育姐就給大家科普一下正確的護理方法。
  • 孩子發燒39度,怎樣退燒最快,是吃退燒藥還是打針呢?
    【育兒】孩子發燒39度怎麼辦,怎樣退燒最快哦。是吃退燒藥還是打針呢?還是物理療法呢?有沒有專家能詳細解答孩子發燒39度怎麼辦? 1、如果孩子發燒,如果溫度超過38度和5度,就必須服用退燒藥。布洛芬或對乙醯氨基酚應進行退熱保護。如果物理冷卻不能降低溫度,你可以適當服用一些退燒藥。
  • 積食性發燒與感冒發燒區別是什麼?你真的知道?我們一起來看看
    而小孩子不會用語言來表達,他們一不舒服,往往只知道哭,根本說不出來具體的不適症狀。再加上小孩子的抵抗力比較低下,身體也尚未發育成熟,所以說他們會更容易發燒生病,而且家長往往也看不出孩子生病發燒,究竟是什麼原因。那麼今天就來說說所謂的積食性發燒和感冒發燒。
  • 孕婦發燒怎麼退燒 孕婦發燒了怎麼辦如何退燒
    孕婦發燒超過38度,就不能扛著不治療了,最好吃一些退燒藥,同時還要服用一些消炎藥,比如說桑菊感冒片、頭孢等,都是可以適當服用的,但是有些藥物並不適合孕婦,比如說慶大黴素、鹽酸四環素等。
  • 孩子發燒一定要38.5度才能吃退燒藥?建議這個溫度就可以用藥了
    一般來說6個月之前的孩子不容易發燒,而6個月到3歲的孩子會經常發燒,建議孩子精神狀態好,沒有腹瀉,沒有出疹等情況在家裡觀察就可以。在家裡觀察也要給孩子退燒,而家裡退燒就要用退燒藥。菁媽接過不少家長的諮詢,菁媽發現家長們對於退燒藥的作用存著這3個誤區,而也因為這些誤區的存在,導致孩子退燒效果不好,不得不上醫院。
  • 小孩喉嚨發炎引起發燒怎麼辦?這幾點爸媽要知道
    今天,育姐就來幫大家解決這個問題:1.別太緊張,適度發燒有利於生長發育小孩體溫在37.5℃-38℃是低燒,38℃-39℃是中度發燒,超過39℃則是高燒。小孩發低燒或中度發燒,對身體的健康發育是有好處的。要知道,發燒是身體對細菌或病毒侵襲所產生的一種反應。這種反應能夠幫助身體將侵襲的細菌和病毒消滅掉,從而讓小孩的身體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