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戰中的巴黎大炮,並非法國人製造,炮彈比飛機飛得高

2020-12-22 勇哥讀史

發生在1914年——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戰,產生了許多「逆天神器」。巴黎大炮即是其中之一。

我們知道,一戰的主要戰場在歐洲,而歐洲的主要戰場在法國。德國與英法聯軍在法國足足對峙了4年,進行激烈的廝殺。一戰三大戰役,即馬恩河戰役、凡爾登戰役和索姆河戰役,都發生在法國境內。

德軍多少有些輕視法國軍隊。在40多年前的普法戰爭中,德軍(普魯士軍)只用了不到一年的時間,就俘虜了法國皇帝拿破崙三世,侵佔了法國首都巴黎。然而,在一戰中,德軍在法國戰場進展緩慢,耗費了極大的代價,都很難往巴黎的方向前進一步。

為了打擊法國人的抵抗熱情,德軍發明了「巴黎大炮」。

「巴黎大炮」原來的名字叫「威廉大炮」,名字來源於當時的德國皇帝威廉二世。由於德軍生產這門大炮,主要是用來轟擊巴黎,便取名為「巴黎大炮」。

當時,德軍被英法聯軍阻攔在巴黎東部、東北部地區,舉步維艱,進入漫長的戰壕戰。這裡與巴黎相距100多公裡。普通的大炮,射程最遠只有幾公裡、幾十公裡,根本就打不到巴黎去。要想增加大炮的射程,唯一的辦法就是增加大炮管身的長度。

理論上來說,大炮管身的長度可以無限增加。但在實際生產中,這是不可能的。大炮管身的長度受限於「長徑比」,即大炮管長與口徑的比例。大炮的「長徑比」一般不會超過50倍。200毫米口徑的大炮,管身長度最多10000毫米,即10米。這樣短管身的大炮,射程是不可能達到100多公裡的。


德國人充分發揮了他們在新式武器製造上的想像力,創造性地將一段210毫米的炮管,插進一段L52一5 型380毫米的戰列艦炮管內,解決了「長徑比」難題。拼接後,整條炮管長度達到了36米,如果將它豎起來,相當於10層樓高。算一下,「巴黎大炮」的「長徑比」達到了前所未有的171.4倍。

「巴黎大炮」的最大射程達到了131公裡,剛好將巴黎圈入射程之內。這樣的射程,甚至超過了有的短程彈道飛彈。它朝天空射擊時,炮彈的最大高度能夠達到40公裡,這一高度位於同溫層,遠遠超過了當時的飛機飛行高度。

當然,在一戰時期,大炮的射程越遠,射擊精度就越小。對於「巴黎大炮」而言,它的任務是將120公斤的炮彈送到巴黎——至於這枚炮彈是擊中什麼目標,還是掉到空無一人的荒原上,誰也管不了那麼多。

1917年,第一批「巴黎大炮」被著名的德國克虜伯公司製造出來,一共生產了3門。那麼,「巴黎大炮」的實戰成績怎麼樣呢?

1918年3月23日7時,「巴黎大炮」從位於德國和法國邊界的克雷彼地區向巴黎發射了第一枚炮彈。這枚炮彈經過3分鐘的飛行,抵達塞納河畔,在巴黎城北街道上發生爆炸。隨後,每隔20分鐘,就有一枚炮彈從天而降,落在巴黎城區或者郊區。

為了親眼目睹「巴黎大炮」開炮的盛況,德國皇帝威廉二世親自來到克雷彼陣地上。

這是一戰爆發的第4個年頭。巴黎由於遠離前線,又配備了無數高射炮,防止德國空軍的空襲,因此沒有多少戰爭發生的跡象。正因為此,這批毫無徵兆出現在巴黎的炮彈,讓巴黎陷入了短暫的恐慌之中。

從3 月23日至8 月9 日,德軍「巴黎大炮」向巴黎一共發射了300 多發炮彈,其中有180 發落在城區,其餘炮彈落在了郊區。整場轟炸,一共造成了200 多人死亡,600 多人受傷。


顯然,這樣的損傷在一戰中顯得微不足道。「巴黎大炮」也並沒有挽回德國戰敗的命運。


相關焦點

  • 「巴黎大炮」一戰中的龐然大物運輸需要50節火車車皮
    「巴黎大炮」咋一看這個名字很容易被誤導這個大炮產自法國,其實巴黎大炮」不是法國製造的而是在一戰中法國的敵國德國製造的。為什麼德國製造的大炮要叫著「巴黎大炮」呢?原來「巴黎大炮」最初的名字叫做「威廉大炮」,後來因為炮轟巴黎而聞名於世,因此後來被稱作為「巴黎大炮」「巴黎大炮」相當於當時的火炮來說可謂是龐然大物了,「巴黎大炮」的口徑為210mm,炮管長達36.1m,能發射120~126kg重的炮彈,射程最遠可達131km。笨重的炮身加上需要支撐炮身的炮架,整個巴黎大炮重達到750噸左右。
  • 一戰中德軍秘密研製的巴黎大炮 射程上百公裡 戰敗後徹底銷毀
    在這一時期德國的克虜伯公司承擔起了火炮改進,提高射程的工作,隨著德軍火炮射程的不斷提高,德軍中一位名叫馮.胡格特的軍官提出了一個大膽的設想,就是製造出射程超過37公裡的大炮,炮擊英吉利海峽,以此來阻止英國人向歐洲大陸運兵,減輕德軍的壓力。
  • 一戰的遠程大炮--巴黎大炮
    巴黎大炮口徑為210mm,長36.1米,口徑比達到了當時世界的巔峰172.全重375噸,其中的炮身就有125噸重巴黎大炮於1918年服役,當時第一次世界大戰打得正激烈,德國的3門巴黎大炮一共向法國巴黎發射了300多枚炮彈,造成200多人死亡,600多人受傷。
  • 一戰火炮之最:射程達131千米的「巴黎大炮」,性能超乎你的想像
    1918年3月23日7時20分,—聲巨響突然在法國巴黎響起。巴黎市民在睡夢中被驚醒,整個巴黎陷入一片恐慌之中。此後每隔15~20分鐘就有爆炸聲在巴黎城內響起,一直持續到下午。法國政府急忙下令徹查爆炸來源,不久法國的特工在靠近法德邊界的克雷彼發現了德國的一種遠程大炮,並認定轟炸是從這裡發起的。
  • 二戰中威力最大的大炮,希特勒幻想中稱霸世界的終極武器之謎
    從19世紀中葉起,法國人就提出在鐵道載具上裝上火炮,使其可來回移動作為遠程打擊力量。到了一戰時期,各國都競相發展並擁有自己的鐵道炮。德國人在一戰時期就開發了超遠程鐵道炮,著名的「巴黎大炮」射程超過120千米。
  • 從德國打到巴黎,它是人類史上射程最遠的大炮!
    在1918年3月21日上午,在15分鐘時間內,法國首都巴黎的塞納河畔碼頭地區落下了枚重磅炸彈。法國人正在驚恐,四處尋找頭上著名的"齊柏林飛艇"時,法國空軍的偵察隊卻傳來消息:發現了德國人的超級大炮!所謂"德國人的超級大炮"就是著名的"巴黎大炮"。它由著名的克虜伯公司研發製造,初期口徑為毫米,後期增加到了238毫米。
  • 價格相當於100架轟炸機,射程超過125公裡,這到底是什麼超級大炮?
    法國軍方通過對爆炸物碎片的分析,認定它不是航空炸彈,而是大口徑炮彈。法國空軍和地面偵察分隊也發現,在德、法、荷邊境的森林裡新修了一條鐵路。再結合對德國戰俘的審訊,終於清楚,原來是德國人新造的超遠程大炮有在興風作浪。這就是巴黎大炮的來歷。
  • 德國「巴黎大炮」射程有多遠?韓國到日本的直線距離,都沒它遠
    資料圖巴黎大炮是德國一戰使用的超級怪獸。射程高達一百三十公裡。巴黎大炮德軍正式名稱是威廉大炮,後來的巴黎大炮是協約國戰後起的綽號。因為此炮以轟炸巴黎而聞名天下。資料圖巴黎大炮首次露面是在1918年3月23,轟擊目標是法國巴黎。德國共派出3門超遠射程巨型火炮從一百二十公裡外聖戈班森林陣地執行此次轟炸任務。共向巴黎進行了44次炮擊,其中303發落到目標。造成亡856人傷亡。
  • 陸上420毫米巨炮:炮彈820公斤能飛1分鐘
    【話說軍世】相比較於二戰時代的坦克裝甲突擊,飛機漫天轟炸,一戰時代的重火力還是以火炮為主,大家都不約而同的擴大火炮口徑,製造能夠投射巨大彈丸的陸上巨炮。
  • 一顆炮彈重7噸,什麼樣的火炮需要1400人同時操作?
    文/滅霸他爸希特勒上臺後,積極擴軍備戰,他命令研發一款超重型火炮,用來摧毀法國修建的「馬奇諾」防線。「馬奇諾」防線位於德法邊境,由法國投入50億法郎巨資修建,全長390千米。克虜伯是世界上實力最強、知名度最高的火炮工廠,一戰時期曾設計出著名的「巴黎大炮」,射程可達驚人的131千米。儘管擁有豐富的巨型火炮設計經驗和成功的先例,但研發一款口徑1000毫米的火炮還是一項相當艱巨的任務,當年巴黎大炮的口徑也不過210毫米。
  • 生命的吞噬者,要塞的抹除器,一戰時期同盟國恐怖的大口徑巨炮
    在同盟國集團中,軍工實力最強的,要數當時的德意志帝國和奧匈帝國。其中,德意志帝國的克虜伯兵工廠可以說是當時的軍火巨頭,由它生產的火炮因為性能優異而在同類產品中出類拔萃。在該公司生產的眾多超重型火炮中(一戰時期),最著名恐怕就要數"巴黎大炮"和"貝爾莎"大炮了。前者是因為射程遠,而後者則是因為無與倫比的威力。
  • 地上的很簡單,天上飛的該怎麼製造?揭秘《重裝上陣》飛機造法
    地上的很簡單,天上飛的該怎麼製造?揭秘《重裝上陣》飛機造法《重裝上陣》這是一款網易在2020年推出的遊戲,但它並非是一款全新的遊戲,這也不是它的首次上架,但無可厚非的是它的確吸引了很多玩家。在這款遊戲裡所有的想像都可以成為現實,裡面不僅可以製造汽車,還可以製造坦克大炮,甚至是可以製造飛機火箭,但凡是你能夠想像出來的,它幾乎都可以創造出來。但是在製造這些裝備的過程中,很多玩家都會發現,在陸地上跑的製作起來較為簡單,而在天上飛的飛機火箭之類的戰鬥機,確實給不少玩家帶來了很多製造上的困難,即使千辛萬苦,終於製造出來了,也很難飛到場景的最高點。
  • 重裝上陣:坦克大炮很簡單,飛機怎麼製造?玩家做好後飛到最高端
    哈嘍,大家好,重裝上陣是網易出的一款新遊戲,剛上線沒有多少天,不過這個遊戲已經吸引到了很多的玩家,因為在這裡面不僅可以製造車,還可以製造坦克大炮,基本上你可以想到的,都可以做出來,但是陸地上跑的很簡單,大家都會做,而空中飛的卻不是太容易,筆者經過實驗後,終於造出來了簡單的飛機,直接飛到了場景的最高點
  • 多拉大炮為何不裝上軍艦轟擊對手?
    這類超級堅固的堡壘往往有多層構造,個別防護牆的厚度超過10米的鋼筋混凝土,或者深挖在幾十米的巖層下面,防護之堅固,普通的炮彈甚至重磅航空炸彈都拿它們沒有辦法。但是所謂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一戰中主動進攻的德國陸軍,就在對手的這類超級堡壘面前吃了不小的虧。因此二戰以前,重新武裝起來的德國陸軍,就開始秘密製造可以擊毀任何陸地或者海岸線上的超級堡壘的超級重炮。
  • 這是什麼大炮?炮管長36米,最大射程能達131千米
    在1918年3月某一天的晚上,在巴黎,法國人還在享受可口的食物,戀人還在萊茵河畔進行法式溼吻時,一聲巨響打破了這美好場景。反應過來的法國人,開始四處逃散。爆炸一直持續到第二天的下午。法國人有點驚慌失措,因為他們沒有聽到戰鬥機的轟鳴,還以為德國攻入而來巴黎。當人心惶惶的時候,法國的偵察人員在法德冰邊境克雷彼發現了德國的一種遠程大炮,並認為攻擊就是從這裡發起,當時法國人不相信這個情報,畢竟法德邊境克雷彼距離巴黎超過了120公裡。但是後來證實的確如此,這個遠程大炮就是當時德國的秘密武器,因為它能打到巴黎,德國就把它稱作「巴黎大炮」。
  • 真實的上甘嶺戰役打得有多激烈?喀秋莎火箭炮對戰美軍炮彈
    在我國戰爭期間,有這麼一場戰役以轟炸成名,在裝備落後的情況下,我軍用秘密武器把敵軍陣營炸得七零八碎,那就是上甘嶺戰役,一場激烈又難攻的戰役。當時美軍選擇在凌晨三時進攻,用最快的速度集中三百門大炮、四十架飛機以及一百多輛坦克,全軍向上甘嶺地區五聖山前沿兩個高地進行大規模轟炸,據史料記載,在我方陣地上平均每秒會落下六發炮彈,不間斷地火力轟炸讓我軍難以抵擋。
  • 1420人同時操作,一枚炮彈5噸重,這門世界第一大炮有多牛?
    儘管二戰在兩顆原子彈的爆炸聲中緩緩落下帷幕,但是我們要知道,二戰時期還有別的相當危險的武器裝備,其中可不僅僅包括了原子彈,更有殺傷力十分驚人的火炮,也是不容小覷的。 該炮由克虜伯兵工廠負責設計建造,炮管特別長,能坐一個德軍步兵班的士兵,炮彈比人還要大,德軍也非常看重這門炮。
  • 反坦克狗,不能走直線的火箭車,二戰中的這些武器一個比一個奇葩
    也許是一戰的塹壕戰讓英國人印象深刻,之所以這種坦克有這麼狹長的身材,其目的就是為了讓坦克可以翻牆越障,跨過山河大海。這是要重打一戰了嗎?看來這些設計人員沉浸在一戰中久久不能自拔,與現代社會早已脫節了呀。該型坦克採用複雜的油電混合驅動,使得坦克在測試時故障不斷,而且它的炮塔竟然還是一戰時的設計樣式。一片罵聲中,TOG 2出世了。雖然改用旋轉炮塔和17磅反坦克炮,還要縮短車身。
  • 世界上後裝大炮第一次投入戰爭,竟是在我國:一舉擊敗我國主力軍
    世界上,後裝線膛大炮第一次投入實戰,就是在我國戰場上。後裝線膛大炮的出現,一下子就終結了數百年來統治戰場的前裝滑膛炮。在1854年,英國阿姆斯特朗首次製造出了後裝炮彈和發射這種錐頭柱體炮彈的後裝線膛大炮,阿姆斯特朗野戰炮。
  • 為何有人說一戰的爆發促進了飛機的發展?
    有人說戰爭是武器的孵化場,我是認為這句話說得完全沒毛病! 戰爭催生了很多武器或是黑科技的誕生,並迅速地將其投入使用之中。 本文的主角——飛機就是一個非常好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