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時代的發展進步之下,老百姓的生活條件改善了不少。以前人們只要求吃飽穿暖就好,現在對於生活各方面的要求越來越高,吃穿上面都開始講究起來。
當然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時,物價和之前相比也變了不少。以前一斤豬肉只要二三塊錢,牛羊肉的價格也不到十塊一斤。前段時間豬肉的價格直逼30元大關,最近一段時間雖然豬肉降價了,不過一斤豬肉價格普遍也要達到25元左右。
這時候不禁有人好奇,如果物價幾十年不漲會發生什麼呢?人們買一斤豬肉還是只需要幾塊錢,老百姓的生活會不會變得更加美好?對於這一問題的答案,內行也直接揭露了真相。物價不漲會發生什麼看日本就知道了,日本曾在這方面「吃了大虧」,這種「慢性毒藥」正在慢慢拖垮日本。
也許在不少人的印象中,物價如果幾十年都不漲,那麼老百姓手裡的錢會變得越來越多。然而日本的經驗告訴我們,這並不是一件好事。眾所周知今年全球經濟都或多或受受到了一定衝擊,很多餐飲店在這一背景下紛紛迎來「倒閉潮」。其中美國超一半的餐廳都已經關閉了,而日本不少拉麵店也停止了營業。
令人意外的是,雖然日本不少拉麵店都降低了員工薪資,希望以此來度過這段困難時期。但就是沒有想過上調拉麵的價格,來增加收入。在日本有一家店,1990年的時候一碗牛肉蓋飯價格賣400日元一碗,然而30年過去了,直到今年這碗牛肉蓋飯的價格只需要352日元。
也就是說價格不僅沒漲,反而還降低了一些。當然這也只反映出日本物價幾十年沒漲的一部分現象,不過這一現象在無形之中也「拖垮」了日本。舉個例子來說,日本當地有不少人是喜歡收集零錢的。在國內就算將錢存進銀行,也會隨著時間的推移出現貶值的情況。
而日本居民手裡存的零錢不僅沒有貶值,反而變得更「值錢」了,這其實就是通貨緊縮的表現。與通貨膨脹相比,通貨緊縮其實更加可怕。
因為老百姓都知道,再等等價格就會更便宜。這樣一來老百姓想買什麼都不會太著急,生產企業的利潤就遭到了壓縮。從一定程度上來說,會降低消費能力,從而帶來一系列的惡性循環。
要知道日本之所以物價一直不漲,這也間接說明日本消費者對於物價是非常敏感的。當然日本也不可能不知道通貨緊縮對於經濟發展是不利的,而過去的三十年時間裡,日本都是怎樣解決這一問題的呢?
首先我們要知道造成通貨緊縮的原因,自然是老百姓在消費這方面的需求不夠旺盛,為了刺激消費,必須要讓老百姓將存進銀行的錢取出來花掉。這種時候調整存款利率自然是最直接的一種方式,於是二十年前日本就推出了「零利率政策」,2016年的時候還出現過負利率政策的情況。
簡單點來說就是你將錢放進銀行,不僅拿不到利息,可能還要「倒貼」錢給銀行。然而日本人卻發現,即便將錢存在銀行會扣錢,但存款實際可以獲得的回報是更高的。因此即便在負利率的背景下,老百姓還是願意將錢存在銀行裡。
雖然之後日本也採取了不少措施來刺激消費,但是對於日本群眾來說都沒有太大的起色。不知不覺中日本也進入了一個低欲望社會,群眾不願意消費,經濟想要發展壯大自然就沒有那麼容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