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價30年不漲會怎樣?一種經濟慢性毒藥,正在拖垮日本

2021-01-07 騰訊網

◆美好的時代,往往就在不知不覺時,戛然而止。

正解局出品

如果物價回到30年前,是什麼模樣?

根據《天津物價志》,1990年,天津2塊3毛錢就能買一斤豬肉,花2塊9毛8能買一斤羊肉,帶魚也只賣4塊錢一斤。

如果物價回到20年前呢?

當時,有文章說,在北京,二環路以內的房價平均是每平9750元;上海平均房價是4000出頭。

假如物價幾十年不漲,同時兜兜裡的錢比幾十年前還多,是不是好事呢?

日本的經驗告訴我們:

這不光不是好事,結果還十分悲催。

01

一碗拉麵33年沒漲價

比如,在吉野家,一碗牛肉蓋飯,1990年的時候就賣到了400日元一碗。而在2020年,同樣一碗牛肉蓋飯的價格只需要352日元,不但沒漲價甚至還便宜了不少。

還有眼尖的網友發現,在1987年播出的日本電影《北國之戀》中,菜單上的拉麵價格只要380日元,而在33年後的日本,仍然可以380日元吃一碗簡單的拉麵。

這都只是日本物價幾十年不漲的一個縮影。

這一切,都在無形中改變著日本人的行為。

有媒體就提到一個例子,東京的90後西村,就喜歡把硬幣一枚一枚收集起來,放進專業的硬幣存錢冊。

這種500日元的硬幣,是日本最大面值的硬幣,相當於人民幣31元。

像西村這樣將零錢也好好收集、儲存的日本人並不是少數。

根據《日本時報》報導,日本的儲蓄率上升到了20年來的最高水平,連政府為了刺激消費發放的疫情補助金,也被存了起來。

因為,隨著時間的推移,手裡的硬幣不但沒有貶值,反而變得更「值錢」了。

02

比物價飛漲更可怕

日本這種情況,其實就是典型的通貨緊縮。

和通貨膨脹,物價飛漲相比,通貨緊縮更加悄無聲息。

但是卻像鈍刀子割肉。

按理說物價不漲,錢更值錢,花同樣的錢可以買到更多的商品,對普通民眾來說是好事。

那為什麼通貨緊縮被看作是經濟衰退的表現呢?

原因就在於物價的下降會產生一系列的連鎖反應,如同蝴蝶效應打擊整個經濟。

CPI指數最直接反應物價的浮動

打個比方:iPhone12手機,現在買價格是5000元,雙11價格4000元,我想如果不是著急用,沒有人會願意多花這1000塊錢。

在通貨緊縮的大環境下,天天都是雙11,每天價格都在走低,消費者當然不會著急買。一大批「等等黨」都知道未來價格會更低。

這就導致生產者喪失了原有的利潤,當利潤降低到一定程度時,他們就會關閉工廠,讓工人下崗。

下崗後的工人沒有了收入,在崗的工人收入減少,都會進一步降低消費能力,引起更惡性的循環。

衣食住行因疫情到來,雪上加霜

現在全球各國大都採用的市場經濟體制,日本也不例外。

在市場經濟體制下,價格圍繞供需關係上下波動。生產者會不斷提升自己的生產能力,來滿足整個社會的需要。

但需求總歸是有個極限,當生產出的商品因為需求不足,賣不出去時,企業主就會停止擴大再生產。

在通貨緊縮到來時,需求在不斷降低。企業主為了維持經營就會不斷通過降價來刺激消費。

但物價下跌,也會導致消費者購買慾望的推遲甚至中止。

日本全國因疫情,導致需求不足,很多企業倒閉

今年疊加新冠疫情,導致日本經濟遭遇65年來最大的經濟降幅。

通縮對整體經濟的打擊也非常大。

在過去的30年,日本GDP增長陷入失速旋渦,一直在正負2%的區間內上下波動。

1995年時,日本GDP總量就到了5.45萬億美元的規模,而2019年GDP總量為5.08萬億美元,可以說經濟幾乎停滯。

而1995年我國的GDP總量只有0.73萬億美元,不到日本GDP的14%,2019年則達到了14.4萬億美元,已經是日本GDP總量的近3倍之多!

有人會說,發達國家發展到一定階段就會陷入通縮,那比較一下同是發達國家的美國。

1995年時美國GDP總量7.64萬億美元,2019年時GDP也有21.02萬億美元,還是世界第一大經濟體。

03

日本政府十八般武藝全部失效

既然都知道通貨緊縮對於經濟發展不利,在過去30年,日本政府都幹了什麼呢?

通貨緊縮既然是因為市場上的錢不夠,消費需求不旺盛,老百姓都把錢存銀行。那想要刺激消費,必須讓老百姓把錢都取出來去花掉,去投資。

調整存款利率看起來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

國內最近的存款利率已經低到可憐,但相比日本的存款利率仍然高出不少。

早在20年前,日本央行開始了「零利率政策」,甚至在2016年還推出過負利率政策。

也就是說,你把錢存銀行,不但一分錢利息都拿不到。甚至還要倒貼銀行錢。

有人這樣算過一筆帳,2020年日本政府給出的預計通脹率在-0.7%,這意味著雖然短期存款的利率在-0.1%,但日本存款人實際回報率卻在0.6%。

物價如果持續下跌,即使把錢存在銀行會扣錢,但存款人實際獲得的回報卻更高。

所以哪怕是負利率政策,也沒能對刺激經濟有任何起色。日本老百姓還是乖乖地把錢存銀行。

有人會說,不買股票拿去買房啊,在國內沒有比買房更掙錢的了!

回顧一下國內身邊的經歷,基本上早買房的,房子都在不斷升值。甚至有專業炒房的,都在不斷增加槓桿貸款買房,實現財務自由。

但在日本卻是另外一番景象,年輕人沒有結婚必須買房的傳統。高昂的贈與稅,導致日本父母即使花錢為兒女購買房屋,年輕人也必須承擔一大筆費用。

因此,日本大都市的年輕人多數選擇租房,買房的需求減少也就導致房價基本上沒有上漲潛力。

即使日本的房貸最低可到0.725%,大多數日本人還是不會選擇買房投資。

畢竟買房之後就背上了債務,通貨緊縮背景下,房子越來越不值錢,房貸卻越來越值錢,沒有人願意做這種賠本的買賣。

日本房價在這些年最高的時候,漲幅才只有5%。

既然老百姓的錢拿不出來,政府只好打開印鈔機,瘋狂往市場上撒錢。也就是我們最常聽到的QE(量化寬鬆)政策。

日本央行行長——黑田東彥推出QQE(量化質化寬鬆)

簡單來說,就是央行會定期印刷一定數量的貨幣,然後用這些貨幣去回收債券。

這些錢大部分買的都是國債,會流通到市場,一般都是流入各商業銀行。

商業銀行再將這些錢借給企業,企業有了錢就會投入再生產,失業率就會下降,工人收入就會增長,經濟就會復甦。

2011年時,日本央行開始了超大規模的量化寬鬆政策,瘋狂向市場釋放流動性。

日本中央銀行是全球第一家使用QE的央行,時至今日,日本央行宣布無限量擴大QE,繼續通過購買國債釋放流動性。

作用有嗎?有,但也只是微乎其微。

在安倍開始執政的2012年,日本GDP總量為6.203萬億美元,而到了2019年,日本GDP僅為5.082萬億美元,下降20%。

04

為何日本走不出通縮的旋渦?

日本政府十八般武藝都用上了,為何日本經濟就是沒有任何起色?

經濟活動是一個非常複雜的過程,雖然日本政府釋放了大量的流動性,但是這些錢壓根沒能進入實體,也就刺激不了經濟的循環。

人口老齡化嚴重的日本,政府獲得資金後,一大筆錢沒有投入實體,而是立馬投入到了巨大的社保開銷當中。

居民獲得養老金後,又因為老齡化,需求嚴重不足,將錢存回了銀行。

如今,日本正在經歷一個前所未有的低欲望社會,所有的常見經濟調控政策已經全部失效。

經歷過泡沫經濟時代的日本人,在那個紙醉金迷的時代,早已揮霍完自己的全部欲望。

揮舞著萬元大鈔打計程車

當時的房地產大亨在全球掃貨,欲望被無限放大,有人聲稱賣掉東京就能買下美國。

上班族都在揮舞著萬元大鈔爭先恐後地搶計程車。

剛畢業的大學生也能收到5家公司的錄取邀請,甚至為了內定,有的公司還安排豪華溫泉酒店,好吃好喝伺候著。

這在今天都是難以想像的事情。

日本《周刊文春》曾記載在東京5分鐘車程內,有位大型企業的中層幹部,光通勤費就砸了100萬日元。

當時的日本社會似乎有永遠都花不完的錢。

當時在日本還興起了一種黃金崇拜:人們實在是不知道錢該花在哪裡了,只好去購買撒有金片的壽司、金箔包裹的巧克力,甚至是直接生吞黃金。

而當泡沫破滅後,失去信心比失去金錢來得更為重要。

成長於泡沫破滅後的日本人,已經不再相信物價會飛漲,商品只會越來越便宜。

整個日本經濟就像是一個黑洞,任憑再多的錢也無濟於事,刺激不了人們消費投資的欲望。

美好的時代,往往就在不知不覺時,戛然而止。

相關焦點

  • 物價30年不漲會怎樣?一種經濟慢性毒藥在拖垮日本-虎嗅網
    假如物價幾十年不漲,同時兜兜裡的錢比幾十年前還多,是不是好事呢?日本的經驗告訴我們:這不光不是好事,結果還十分悲催。這都只是日本物價幾十年不漲的一個縮影。這一切,都在無形中改變著日本人的行為。按理說物價不漲,錢更值錢,花同樣的錢可以買到更多的商品,對普通民眾來說是好事。那為什麼通貨緊縮被看作是經濟衰退的表現呢?原因就在於物價的下降會產生一系列的連鎖反應,如同蝴蝶效應打擊整個經濟。
  • 物價幾十年不變會發生什麼?看日本就知道,無形之中被它「拖垮」
    當然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時,物價和之前相比也變了不少。以前一斤豬肉只要二三塊錢,牛羊肉的價格也不到十塊一斤。前段時間豬肉的價格直逼30元大關,最近一段時間雖然豬肉降價了,不過一斤豬肉價格普遍也要達到25元左右。這時候不禁有人好奇,如果物價幾十年不漲會發生什麼呢?
  • 印鈔650萬億,日本物價為什麼不漲?
    最近30年的日本經濟,絕對是人類信用貨幣史上最大的奇葩。因為,連續30年,日本央行不斷降低利率和擴大印鈔,日元基礎貨幣數量,已經擴張至原來十多倍,但日本的日常消費品物價,卻在絕大部分時間裡都波瀾不驚,有時候甚至出現連續下跌……從統計數據來看,如果以2015年的日本消費者物價指數為100的話,1990年日本的CPI為92.5;而2020年10月份的CPI,則是101.8,30年加起來,僅僅上漲了10%。
  • 日本近三十年物價沒有變化,物價穩定對一個國家來說是好是壞?
    錢越來越不值錢了。 隨著中國經濟的飛速發展,中國的物價也在持續上漲。根據統計,在過去的33年裡人民幣實際貶值6倍多,1980年存100萬到今天就只剩下15萬的購買力了。
  • 放涼的白開水是慢性毒藥?有關數據告訴你是否能喝
    網上有很多關於水的謠言,比如說隔夜水不能喝,白開水放涼了以後就會是慢性毒藥事情真是這樣的嗎?今天就和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一、生活中的白開水放涼以後會是慢性毒藥嗎網上的朋友曾經不相信,白開水放涼後會是慢性毒藥,做過一次實驗證明粑粑口水浸至24小時以後,發現白開水有溶血症葡萄球菌和革蘭氏陰菌桿菌。
  • 物價為何一直「上漲」,卻不見「下跌」?難道會「一直漲」嗎?
    隨著經濟不斷發展,生活條件變得越來越好了,但是相信很多人都可以清晰地感受到,物價在不斷上漲,十幾年前一瓶礦泉水5毛錢,一根冰棍只要2塊錢,而現在一瓶礦泉水少說1塊錢,有些賣到到了2、3塊錢,一根冰棍也賣到了5塊錢。從這些平時生活中經常吃的喝的零食,就可以感受到物價在上漲!
  • 從1990年到2020年我國的物價,究竟是什麼狀態?數據對比一針見血
    人們吃得越來越好,住得越來越好,後面是高物價,高房價。30年前的一塊錢可以買好幾塊雪糕,是許多人一個星期的零花錢,但現在的一塊錢只能買根棒棒糖,連公交車都是兩元制了。30年前的萬元戶就是富豪,現在的萬元戶只是普通老百姓,以前幾萬塊可以買一套房子,現在的幾萬塊只能買一個廁所……用網友的話來說,就是「錢不值錢了」。
  • 美國一季度經濟11年最差,美股卻漲了,為何?
    據美國商務部數據,美國第一季度實際GDP年化初值環比萎縮4.8%,為2014年第一季度以來首次下滑,同時也是2008年第四季度金融危機時期下滑8.4%以來的最大降幅。受第一季度GDP數據影響,美股期指短暫下挫。隨後吉利德科學宣布瑞德西韋用於治療新冠肺炎的臨床試驗已達到主要評估指標,抵消了糟糕的經濟數據帶來的負面影響。
  • 這種職場慢性毒藥,99%的人都喝過……
    牴觸情緒有如慢性毒藥,最致命的是人們在毫無意識和防備的情況下服下此藥卻不自知,日積月累才會逐漸發揮作用,極易被人忽略和輕視。 它猶如慢性毒藥般,慢慢腐蝕著我們曾經的雄心和熱情,讓我們在碌碌無為中歸於平庸,無能以及墮落。
  • 外媒:日本物價持續下跌 經濟增長將再次放緩
    參考消息網11月24日報導外媒稱,日本10月全國核心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同比下降速度近10年來最快。去年消費稅上調帶來的刺激力度消退,加劇了人們對日本經濟在苦苦應對疫情之際將重返通縮的擔憂。這令日本通脹率距離央行設定的2%的目標更加遙遠。報導稱,新冠感染病例激增也給通脹前景蒙上陰影。因為它可能打擊消費,破壞政府刺激措施帶來的增長勢頭。日本第一生命經濟研究所的分析師新家義貴說:「即便扣除一次性因素,消費者物價的趨勢仍然疲弱。」
  • 工資不漲物價卻漲得飛快,老百姓想跑贏通貨膨脹,還需看這幾點!
    都知道,現如今工資不漲物價漲,老百姓想跑贏通貨膨脹,這些生活中的經濟知識還必須得了解一下。價格指數---表明國家通貨膨脹率!首先我們講第一個問題,什麼叫價格指數?當你看到物價和食品價格上漲,你的感覺是很明顯的,因為你每月都要為此多支出一筆錢,那麼當物價不斷提高時,就會影響到你的生活,價格指數的定義就是物價總水平上升的一種趨勢。在價格指數的編制中有兩個重要的概念,一是加權,什麼叫加權呢?把一種商品對人們生活的相對重要性表現出來,這就叫加權,什麼意思呢?就是問你自己,計算機對你重要,還是大米對你重要?
  • A肝是一種怎樣的傳染病?為何會在1988年的上海大爆發?
    A肝雖然感染性比較強,但是它是一種自限性疾病。也就是說:感染A肝病毒後,會激發起人體的免疫反應,經過幾周時間絕大多數病人都會痊癒。A肝患者不會發展成慢性肝炎,不會造成持續性的肝損傷,這一點是A肝與B肝、C肝最大的區別。 從致死率看,A肝與流感差不多,都是萬分之幾。A肝病人痊癒後,就具有了免疫力,不再懼怕A肝了。
  • 二戰之後日本國內經濟崩潰,為什麼日本能那麼快崛起?
    講到日本經濟,我猜你腦海裡蹦出來的第一個詞就是失去的二十年,其實,從1990年泡沫破裂至今,已經將近失去30年了,這30年間,日本的GDP增速基本就在正負2%的區間上下波動。另外,日本早在90年代GD就達到了500萬億的規模,25年過去了,還是500多萬億,可以說經濟幾乎停滯。
  • 2021年物價運行將回歸經濟基本面
    整體而言食品項供需不存在顯著缺口,四季度起基數效應、成本傳遞及可能存在的突發性因素將成為影響價格走勢的關鍵。從工業生產端看,上、中遊行業受到經濟驟降帶來的衝擊更為嚴重,後續伴隨逆周期調控和經濟「V」型反彈企穩回升。採掘工業PPI同比最低於5月錄得-14.8%,多為4月國際原油價格大幅下跌的滯後體現,如WTI原油4月同比降幅達73.9%。
  • 蘇聯解體30年:俄羅斯人怎樣看蘇聯解體?
    1991年,蘇聯宣告解體,隨後出現了所謂「獨立國家國協」。整整30年過去了,蘇聯的繼承者俄羅斯現在是怎樣一幅景象?俄羅斯人又如何看待蘇聯的解體呢?經濟脫胎換骨蘇聯剛解體的那幾年,俄羅斯似乎到處籠罩著一片悽涼。曾經被寄予希望的「休克療法」將這個龐大的國家帶到了崩潰的邊緣。經濟的停滯、民生的凋敝無一不表明,解體的後遺症正在顯現。與此同時,「金盧布」的貶值帶來的是物價的飛漲。
  • 2021年還能漲養老金嗎?專家給出四個理由!你怎麼看?
    有些專家指出,目前國內CPI已經跌至1%以內,而且國內經濟還在緩慢復甦之中,在這種情況下不宜再上調養老金。等國內外經濟開始逐步好轉了,再加養老金才是符合實際情況的。 而據我們的判斷是,2021年國家還會給退休人員漲工資,只是平均漲幅要麼仍然維持在5%左右,要麼還可能有所減少,但是,2021年國家給退休人員漲工資基本上是不會有什麼懸念的。
  • 別不信,這4種玩具可能成為孩子的「慢性毒藥」,很多家長還在買
    每個孩子小時候,父母總會買各式各樣的玩具,但買玩具要謹慎,買錯了玩具,不僅孩子會受傷,也會傷到其他人,下面這4種玩具,被稱為「慢性毒藥」,看看你買過嗎? 這4種玩具可能成為孩子的「慢性毒藥」,家長要謹慎購買 1.
  • 日本的消費和收入水平是怎樣的?
    日本的物價1萬元的人民幣按照現在日本的匯率來進行計算的話,大約是16.75萬日元左右。在日本生活一個月,首先你要解決的就是住宿地方,每一個城市的經濟發展不一樣,住宿所需要繳納的費用也是不一樣的,像東京銀座這些地方,一天的住宿費用大約就在4000~5000左右。除了房租之外,還有水電煤氣通信費。
  • 日本祭出史上最大規模財政刺激,房價會漲嗎?
    它的效果我們後來都知道了,當時很大一部分發給企業的錢,最後都通過間接的方式流進了樓市,2010-2011年前後,物價房價大漲。然而,現在中國的樓市周期也已經進入末期,「房住不炒」也擺上檯面,想通過財政刺激讓它再度大漲基本是不可能的了。此時,日本祭出了史上最大規模的財政刺激。
  • 小心讓吃飯成為慢性毒藥
    家裡的餐桌都會裝飾一下桌布,這樣不僅能夠看起來美觀,提升了餐廳的格調,同時還能夠起到防油防汙的功能,這樣就不會導致每次吃完飯後,餐桌上面會髒了。而現在很多人都用PVC桌布,PVC桌布有一種玻璃感,但是又不會像玻璃那麼硬,摸起來非常的光滑有質感,所以深受大眾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