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成績下滑又叛逆,可怕的「三年級現象」,父母如何幫娃度過?

2020-12-14 騰訊網

家長圈中流傳著:「三年級是坎兒、三年級是坑,三年級的孩子成績保準降!」

相信很多父母都發現自家娃,明明一二年級成績都挺好的,怎麼到了三年級學習成績就滑坡了呢?

以前學習名列前茅,現在成績直線下降

閨蜜盈盈跟我抱怨,說她家孩子最近成績開始下降,以前可都是名列前茅的,拿滿分都見怪不怪,怎麼現在到了三年級,成績開始直線下降了呢?

而且閨蜜一直覺得自家娃還是很聰明的,以前只要教一遍,基本就會了,怎麼現在如此普通,連孩子也有些叛逆了。

盈盈又發現女兒班級的其他一些同學,以前成績一般,現在學習特別好,越來越穩。閨蜜又看了看孩子的成績,不禁有些發愁,這到底是咋回事?

小學三年級才是孩子最重要的一年

其實這就是我們所說的三年級現象,明明以前學習成績很優異,結果到了三年級成績下滑。

不光父母很煩惱,孩子也跟著上火,常常會有叛逆表現。

很多人都說初三、高三才是孩子最重要的一年,但並非如此。

如果孩子在小學的基礎沒打好,到了初中肯定是跟不上學習,高中更是空談。

而小學階段最重要的就是三年級,三年級是孩子們成績的分水嶺,更是直接影響高考。

「三年級現象」的孩子都存在哪些表現?

▶ 成績下滑嚴重

一二年級時,孩子考試時經常拿滿分,學習成績也是數一數二的,但少了三年級以後,別說滿分了,連過90分都有些費勁了。

而且孩子在面對做過的錯題時,也學不會舉一反三了,導致錯誤率越來越高,成績下滑嚴重。

▶ 課上、課下效率變差

孩子學習沒有方法,上課時的效率越來越差,注意力不集中,不認真聽課,回答問題也沒那麼積極了,導致完成課後作業時效率低,經常寫到大半夜。

▶ 孩子頂嘴、不聽話

孩子有時候會變得很叛逆,總愛跟大人頂嘴,變得不聽話起來。

為什麼孩子會出現「三年級現象」?

1)超前教育的「鍋」

很多家長為了讓孩子在上小學時,能夠更好的適應,於是就讓孩子去幼小銜接班,進行超前學習。

北京師範大學教授曾說:讓孩子超前學習的教育,可能對個別孩子試用,但對於絕大多數的孩子來說,是行不通的。

因為有了超前學習,所以孩子在學習一二年級的知識時,會非常輕鬆,學習成績也不錯。

但到了三年級以後,孩子面對的就是從未接觸過的內容,在學習過程中會變得手忙腳亂,這就導致孩子成績下滑,自信心受挫,同時會變得有些叛逆。

雖然是超前的鍋,但並非是主要原因,其實只要孩子學習方法對,心態放平,就算超前學習過,成績還是好的。

2)學習難度在增加

一二年級所學習的內容都是最基礎的,所以只要孩子肯下功夫背誦,成績都會不錯,所以是看不出差距的。

但有些地方三年級才開設英語,而對於一些沒接觸過英語的孩子來說,會很吃力,需要花更多的時間去學習。

而數學、語文的學習難度在增加,孩子忙不過來,成績下降是必然的。

3)閱讀能力在提升

到了三年級以後,課外閱讀知識的比重佔了6成以上,如果孩子只靠課本的那點知識就想拿高分的話,是不太可能,還需要課外閱讀量的支持哦。

而且家長要明白閱讀能力差,受影響的不只是語文,所有科目都需要閱讀能力的,這樣才能更好更快的讀懂題目。

4)數學成績有些偏科

有些孩子在一二年級時,語文成績一直都比數學好,但父母並沒有在意,所以就導致了孩子三年級時,出現偏科的問題,而且會越來越明顯。

父母如何幫娃度過三年級這道兒坎?

1. 做好親子陪伴,幫助孩子養成正確學習習慣

對於小學階段來說,正是培養孩子正確學習習慣的好時機,特別是在小學低年級時,因為控制力有些差,還是需要家長的陪伴和引導。

5個博士1個碩士,教育家蔡笑晚將六個兒女都培養成人才,他將教育孩子看成自己的事業!每天晚上,他和妻子都會坐在燈下讀書,給兒女樹立榜樣。

而陳美玲不僅僅是歌星,更是親手把三個兒子送進了史丹福大學。她表示小學階段一直都在陪孩子寫作業,直到初中才停止。

而且每晚她除了檢查孩子的作業外,還會與孩子共同預習第二天上課的內容,親子陪伴的功課,她做的非常到位!

2. 閱讀能力的培養,是孩子打好翻身仗的根本

教育學佳尹建莉曾說:「小學,沒有所謂的學業落後,也不存在絕對的成績優秀,一切都能逆轉,而逆轉的力量就是課外閱讀。」

2020年重慶高考理科狀元謝欣穎,726分考入北京大學。

採訪謝爸爸時,詢問他的教育方法,他只說了一句話:「從培養孩子養成好習慣開始。」

謝爸爸從小就開始培養欣穎的閱讀能力,1歲時開始給他講繪本,慢慢的,變成了孩子養成了習慣,每天都會拿出時間進行閱讀。

而2020年湖南高考理科狀元杜青雲,看書是他最大的愛好,特別喜歡看《資治通鑑》、《史記》。

絕大多數的學霸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愛閱讀,閱讀能力都很強!

家長要清楚,閱讀能力強的孩子,不光智力背景更豐富,專注力會更集中,而且邏輯思維也會變強。

所以從現在開始,父母要培養孩子的閱讀能力,爭取打個漂亮的翻身仗!

3. 發揮長處的科目,從而帶動短處科目

孩子偏向某一科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本身就不喜歡、沒有學習方法、老師講課風格等等。

大多數的家長第一反應就是狂補孩子的短處,但陳美玲並非如此,她會讓孩子專研長處的科目,發揮其最大的優勢,因為這樣能增強孩子在學習方面的自信。

然後通過擅長科目來帶動短處科目,至少孩子對學習是不抗拒的,那麼就能一點點努力來拯救短處科目。

其實孩子偏科,父母千萬不要太恐慌,幫助孩子克服心理障礙,會的發揮到極致,不會的一步步提高,孩子的成績想不上來都難。

相關焦點

  • 三年級現象太可怕!如何化解?班裡前3孩子的父母都做了這5件事
    什麼是「3年級現象」我們小學老師間流傳這樣一句話「一二年級不分上下,三四年級兩級分化,五六年級天上地下」,這其實就是「3年級現象」不少家長也發現孩子一上了三年級就大變樣,上課聽不懂、作業完不成、成績像是坐了過山車……
  • 孩子讀初中,成績下降,青春期叛逆!怎麼辦?
    小學的時候,我在班裡的成績要麼第一、要麼第二,一直是父母的驕傲,鄰居口中的「別人家的孩子」。但是我的高峰卻早早的在初一出現了,當初總共九門課,除了英語,其他八門課,我全部都是年級第一,期中期末學校頒獎,我就直接在臺上一個個領,獎狀直接糊滿家中半面牆。那個時候確實是春風得意,學校也拿我當榜樣,各個班級的學生也拿我當追趕的目標。
  • 剛開學,「三年級現象」就出現了,再不重視孩子學習成績會下降
    也就是說,孩子上了三年級,完成學業變得吃力,上課聽不懂,下課作業不會做,學習效率低下……今年剛開學,已經有不少家長反映,孩子上小學一二年級的時候,學習不用家長怎麼管,門門功課90多分。但是,現在剛開學不久,老師就說,孩子上課無精打採,經常開小差,課上回答問題也不積極。家長很困惑,明明之前孩子學習成績挺好的啊,怎麼一下子狀態變得這麼差?
  • 孩子小學成績好,初中就厭學?要規避「14歲現象」,得培養自信心
    接納孩子,別打罵 首先父母要知道,孩子上初中成績下滑大多是正常的現象。如果孩子沒有其他的問題,比如逃課、早戀等等,那麼成績下滑基本就是"14歲現象"影響。父母要理解孩子一時間無法適應9門課程的學習,成績才會下滑的。 要接納孩子的不足之處,給他們一點時間去克服改正。而不是上來就打罵孩子,說他們不爭氣,這樣只會打擊到孩子的自信心。
  • 三年級成績下滑,有些「坑」一年級已挖好,閉坑指南請收好!
    文|全文共2343字,閱讀時間約4分鐘這幾年有一個詞,在爸爸媽媽圈子裡很火爆:「三年級現象」,大概意思是說,小學階段的孩子,在三年級時,會因為身心發育特點和學業難度突然飆升,出現一個成績滑坡,親子關係緊張的時期。老師們強調三年級的波折,其實是為了讓爸爸媽媽做好準備。
  • 孩子上初中後,父母「較真」就輸了,青春期的孩子這樣教育更有效
    這5位家長的煩惱,想必也是很多父母共同的煩惱,孩子性格變得急躁、孤僻、和父母交流少、成績下滑等等,也是叛逆的一種表現,可你知道孩子為什麼叛逆嗎 孩子為啥突然就叛逆了,是青春期孩子的普遍現象嗎?
  • 寶寶出牙期很痛苦,多半是輔食營養「掉隊」,如何幫娃度過出牙期
    寶寶長牙這件事兒,對於父母來說,是既開心又有些擔憂,開心的是寶寶要長大,邁進新階段啦!但擔憂的是,寶寶在出牙期有些痛苦和煎熬~而作為新手爸媽,也要學會有效的方法,從而幫助寶寶緩解出牙期的痛苦,順利幫娃度過!
  • 可怕的2歲,孩子究竟怎麼了?家長該怎麼陪TA度過?
    文|全文共2193字,閱讀時間約4分鐘有位媽媽在群裡說,我家孩子2歲了。其他媽媽們則高呼:「恭喜加入『可怕的2歲』!」兩歲的孩子,你到底怎麼了?《可怕的兩歲》作者約翰.羅斯蒙德提出一些異於主流的育兒觀點:不要妄想一邊當孩子的家長,一邊當孩子的朋友;不要企圖和孩子講道理。以上原則適用於一歲半至三歲孩童。他的部分觀點,我表示贊同,比如剛列舉的這些(刪減了一部分我並不是很認同的話。)。
  • 孩子看了千冊書,寫不出一句讀後感?為什麼三年級成績會拉開距離...
    這篇文章,算是給朋友一份答卷,也希望號裡孩子還小的媽媽,現在就提起注意,不要娃長大再後悔哦。 當我把朋友孩子的問題,拿去討教當小學老師的朋友時,她沒有半點驚訝,一副閱娃無數大都如此的樣子,反而先問我,你聽過傳說中的「三年級現象」吧,但你知道為什麼從三年級開始,孩子們的成績才開始拉開嗎?
  • 孩子進入2歲叛逆期,四種表現常有,如何陪娃順利度過?
    這可怕的兩歲,趕緊過去吧!聽著曉雯的訴苦,我也想起了自己帶妹妹的那段時間,確實如此,孩子會嘗試用語言和行動來試探家長的威嚴,以此來證明,自己不僅僅是一個孩子,並樂在其中。關於兩歲叛逆期這個階段大概會從一歲半持續至兩歲半,時間長短與爸媽如何應對有關。如果處理得不好,這種叛逆會深刻影響到三歲甚至到小學階段。可怕的兩歲,就是孩子的執拗期,一般在兒童一歲半至兩歲時出現。
  • 叛逆的孩子熬過漫長青春期,中等成績在高考中學霸式逆襲
    功夫不負有心人,三年的辛苦付出,終於搏得兒子人生贏家的起點,回首往事歷歷在目,青春期的兒子叛逆得實在離譜,流過的淚走過的路,點點滴滴還好都算數。子瑜以傲人的中考成績進入市重點中學重點班,在多如牛毛的競爭高手中,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他卻迷上了球星,本該把時間和精力投入到緊張的學習中,他卻花不少時間用在追星上。
  • 為什麼學生一到初二,成績就會直線下滑?原因有3點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初中的學生,大多數有一個特徵,就是初一的時候成績很好,甚至100分滿分,能考到98分,學的非常好,年級排名也在前面。但是到了初二,成績就突然的下滑,完全沒有預兆。很多家長都會疑惑,感到不解,學生的成績怎麼會突然地下降?其實這就是人們常說的初二現象。
  • 中國父母終極焦慮:承認自己的孩子是普通人,好難
    次日,我在平臺發表文章《  晚上和孩子吵完架,好媽媽凌晨跳樓自殺:家長比孩子更脆弱  》,反響之熱烈出乎我的意料,看完上千條留言評論後,我內心的震動不亞於之前的那個夜晚。  我的孩子今年五年級,成績算不得優異,也不是某方面的特長生,但他熱愛閱讀,有同理心,習慣尚可,基本符合我的預期。
  • 孩子「叛逆心強」真的是不懂道理嗎?錯!是父母沒做好「領路人」
    孩子為了讓父母認可自己,就會像各種方法來引起父母的注意。可能方法和方式不恰當,結果招來父母更多的批評,讓孩子陷入叛逆的循環當中,而不自知。3、失去自信當孩子經常被父母批評和訓斥時,就會讓孩子失去自信,而內心卻充滿了不滿和叛逆。
  • 如何正確應對孩子青春期「叛逆」,濟南神康青少年中心有辦法
    對「家有兒女初長成」的父母來說,「青春期叛逆」是令他們頭疼的問題。進入青春期的孩子,有哪些心理行為特點?面對孩子的成長困惑,爸媽如何與孩子正確溝通及引導?如何與青春期的孩子和諧共處,擁有融洽的親子互動關係?
  • 孩子叛逆不服管,大吼大叫不好用,這3招教你「制敵」
    其實孩子在不服管教的時候,家長不能捋起袖子就要打孩子,因為動手是沒用的,「屈打成招」不是好結果,也不會讓孩子有所改變,要以理服人。那麼應該怎樣讓孩子度過叛逆這個階段呢?其實家長只要學會這三招,保證讓孩子乖乖聽話。
  • 孩子青春期,叛逆,父母不要恐慌!
    青春期孩子叛逆,愛頂嘴,不愛和父母溝通……這是大家都經歷過的青春期,是大家走過的青春。「青春期」這個名詞其實很難解釋,但家有青春期孩子的父母都深有體會。當「青春期」遇上「更年期」那無疑是火星撞地球。青春期孩子的身心發生極大的變化,孩子們面對變化,新奇,又不知所措。他們覺得自己是像成年人一樣,渴望獨立,但是常常缺乏解決問題的能力。於是產生了矛盾情緒。既想獨立又要依賴,既有理想又要面對現實,既自負又自卑……青春期是人生精彩的小花絮,又令人厭煩的叛逆,又有一觸即發的衝動。
  • 孩子叛逆怎麼辦?——啟贏教育
    孩子叛逆,尤其是青春期孩子的叛逆,時常讓父母感到「頭疼」。許多父母也常常抱怨,孩子越長大越不聽話。那麼,孩子叛逆現象是普遍存在的嗎?作為家長應該怎樣和叛逆期孩子相處?
  • 孩子小升初成績下滑不愛讀書?把握好孩子的閱讀飢餓期父母沒煩惱
    文/宋媽說育兒(原創文章,歡迎轉載分享)同事小芸這兩天正在因為孩子的成績犯愁。小芸的孩子去年剛升到市裡的重點中學,剛入學的時候,小芸覺得自己孩子的成績比較穩定,只要順利地跟上初中的教學任務,孩子的成績一定沒問題。
  • 青春期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懂孩子的父母們
    ,他會不會遊戲成癮啊; 我家小孩最近和一個學習成績不太好的同學關係好,會不會帶壞我的孩子啊,還是讓他們離遠點不要一起玩了。 不明白孩子在想什麼的父母們,過於緊張,只要孩子有一點與往常不太一樣的行為,父母就開始腦補出後續一系列「壞結果」。 父母們開始以自己的經驗,以過來人的身份,貫徹著都是為了孩子好的方針,開始矯正孩子的行為。 是什麼讓父母們覺得青春期如此可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