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味藥,「烘乾」寒痰!懶中醫留下的小方子,攆走肺裏白痰

2020-12-12 張凱醫生說健康

以前,我剛剛入中醫這個行當的時候,就聽到前輩們說,中醫人往往是越來越懶。

倒不是說工作倦怠,而是說隨著經驗的積累,在面對某些複雜病情的時候,常常簡單開了幾味藥,就能解決問題。這就是抓住主證,化繁為簡。

中醫人,沒這個功夫,那就不是成功的。幹了幾十年,動輒還給人開大方子,顯示自己有能耐,這個不是好現象。

我以前在農村做醫療支援的時候,就曾經遇上過這麼一個懶郎中。

他是一個在農村活躍多年的土郎中,姓範,大家管他叫範叔。

他這人有意思,看病的時候,一隻眼睛睜著,一隻眼睛閉著,說話懶洋洋,方子也都不大。但是效果呢,往往還不錯。

有這麼一回,村裡一個老伯找他。什麼病呢?就是老肺病,咳嗽痰多。

這人據說有慢性支氣管炎多年了,當時是冬天,又發作了。這次發作不得了,來看病前咳嗽一整夜,那痰吐的,不一會兒就滿滿一個痰盂。顏色白,全是泡沫。而且呢,整個人還特別怕冷,手腳冰涼。

她在家人的攙扶下去找範叔。範叔披著大衣走出來,坐在那兒給看脈。

當時,我們幾個特別年輕的,一看範叔要治病了,趕緊過來湊熱鬧。

範叔給看了看,說了:「苔白膩,脈弦緊,寒痰阻肺」。然後,睜開一隻眼,問:「來點兒藥啊」?

患者和家屬點頭。緊接著,範叔就給寫了一個辦法:

用乾薑5克,茯苓15克,桂枝3克,粳米100克。先把乾薑、茯苓、桂枝一起煎煮取藥汁。這個藥汁兒拿過來,和粳米一起煮粥。最後加入紅糖調味。每日分2次服用。

這時候,患者的一個女兒說了,範叔啊,給開個大方子唄?讓咱快點好。你說現在就這麼點,好幹啥啊?

範叔一聽不樂意:你不信我咋地?他(指患者)不是頭一回吃中藥嗎?下那麼重幹啥?一點一點來不好嗎?現在下重了,將來嚴重了咋辦啊?

家屬一聽,也有道理。於是就回去了。

結果,很快,好消息傳來了。患者當天晚上用藥,折騰了一宿。第二天早晨再用藥。結果,中午時分,忽然就睡著了。到了晚上,症狀居然大大改善,患者自述好受多了。

這是怎麼回事啊?我給你簡單說說。

其實,這個患者的問題,就是慢性支氣管炎裡頭的「寒痰證」。這類人患者,在冬季的時候容易復發、加重。尤其是感寒以後,症狀尤為明顯。主要表現,就是咳嗽痰多,痰色白,質地稀薄,容易咳出來,渾身發冷,畏寒,苔白膩,脈弦緊。請注意,這裡的痰務必是白的。你要是黃稠的,那就是化熱了,就另當別論。

寒痰阻肺,怎麼辦啊?得化這個寒痰。

其實,在這方面,中醫裡頭是有相對成形、固定的配伍可用的。比如說麻黃10克,杏仁10克,甘草10克,乾薑6克,細辛3克,陳皮12克,半夏10克,膽星10克,紫菀15克,款冬花15克,等等。這些都是固定搭配。

但是呢,範叔沒用這樣的複雜方劑。他就是給患者出了一個食療方,用桂枝、茯苓、乾薑三味藥。為啥?按照範叔的思路,就是患者既然第一次用中藥,那一定是對中藥敏感。在這個情況下,也許用一點中藥,就能見到效果。複雜的方劑,留著以後用。否則,現在就用大方子,搞得身體耐受了,將來在應對複雜情況時,就無藥可用了。

這裡頭的乾薑,是君藥,入肺經,可以溫肺化飲。桂枝,是入心脾二經的,可以溫通經脈。乾薑屬於溫陽化溼。桂枝溫陽化氣而除溼。兩者配合,就是給患者的肺裡頭,安裝了人造小太陽,可以通過溫散燥溼之法,把肺裡的寒痰「烘乾」。茯苓呢,健脾利溼,解除脾溼這個寒痰之源。如此,三味藥密切搭配,很有特點。

當然,用這樣的小方子,前提也是準確辯證。只有確定證屬寒痰者,才可以用。要是有痰熱了,那就不能用了。

我把這個寫出來,供大家來體會吧。眼下這個季節,天氣越來越冷。老慢支患者恐怕會難受了。那一天到晚咳嗽,不斷咳吐白痰的情景,我閉上眼就能想像到。我希望大家能對此有一點深刻的認識。若辯證準確,適當用文中這個食療辦法,是不錯的。

小中藥,有智慧。人世間,有真愛。一草一木,皆有情。願我的這篇文字,能幫到你。

相關焦點

  • 中醫把痰分為風寒溼熱燥,各種痰症如何緩解?一文講如何對症下藥
    中醫學定義:人體水液代謝障礙所形成的病理產物,屬繼發性病因,較濃稠者稱為痰。之前有篇文章提過百病皆因痰作祟,粗略講了痰的危害,今天來深入講一講。中醫講痰的分類:中醫將痰分為寒痰、風痰、熱痰、溼痰及燥痰等。寒痰:由寒邪犯肺,使肺內津液凝聚成痰。痰呈白色,病人怕冷,喜熱飲,舌苔薄白或膩。
  • 一味被人忽略的良藥,溫化肺中寒痰、行散胸中氣滯、通調一身經絡
    比如這味叫做「白芥子」的中藥材,就是一種價格低廉,但藥用價值卻非常高的中醫良藥。中藥白芥子源自於十字花科植物白芥的種子,古人認為白芥植物的葉子顏色發白,故而稱它為白芥,而其種子自然也就是白芥子。而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之中更是詳盡的記載到,白芥子可「利氣豁痰,除寒暖中,散腫止痛」,此時對於白芥子的藥用價值總結的已經非常細緻。而現代中醫裡面在汲取古人的經驗之後認為,白芥子乃是一味辛溫行散之藥,入藥有溫化肺中寒痰、行散胸中氣滯、通調一身經絡等功效,可以說此物還是一味非常值得人們學習和應用的良藥。
  • 張仲景治痰的小方子!兩味藥,瀕於失傳的「治痰之祖」
    本文理論依據:《仲景方藥古今應用》、《臨床仲景方劑學》 你好,我是中醫人,文君然。 後來,無奈之下,她轉投中醫。醫家是我國著名的中醫臨床家,姓陳,用經方的高手。他一看這個患者,舌苔白膩,身體肥胖,脈象沉軟而滑,心裏面就有數了。遣方制半夏12克,生薑10克。多少劑呢?2劑。 兩味藥,就這麼點,而且只是2劑,這能行嗎?病家將信將疑,但還是嘗試了一下。結果,2劑之後,眩暈、嘔吐皆止。
  • 3種代購的止咳藥 並沒那麼神奇
    林淦生兒童頑咳清這藥,在代購藥品圈裡炒得火熱,一瓶70粒膠囊裝的賣到390元人民幣以上。重慶市中醫院治未病中心主任中醫師劉紅燕表示,從已知成分看,此藥處方並無特別之處。 「蟬蛻的主要功效是祛風止癢、利咽喉,北沙參養陰益氣,天竺黃、魚腥草能化痰清肺熱,絲瓜絡可通絡排痰,牛蒡子通便清肺熱、利咽喉。
  • 中醫講的痰溼到底是什麼,都能引起哪些怪病
    「有形之痰」主要存在於肺,可能是自身水液代謝障礙所產生,也可能是外界邪氣侵襲肺部所產生,這種痰產生後,可以通過咳嗽排出體外,能被觀察到,因此比較好理解。我們對「有形之痰」應該是比較熟悉的,在感冒咳嗽的時候常會接觸到它,但我們有沒有注意過這樣的一個細節:同樣是肺裡咳出來的痰,在性狀上又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差異。
  • 一味中藥受李時珍推崇,通肺中諸氣而排老痰、頑痰,內外寒熱皆可
    中醫文化有句話叫做「百病皆因痰作怪」,還有句話叫做「怪病多談」,其實痰不僅僅是健康失衡的產物,還是打破健康平衡的推動者,由此可見痰多者養生更需要加以除痰。有一味中藥正是除痰的能手,深得李時珍推崇,並譽為「舟楫」,它尤其善於清肺除痰,可以疏通肺中諸氣而排出老痰、頑痰,而且不論內外、寒熱均可用之。這味中藥就是桔梗。
  • 咳出黑痰,黃痰,白痰,是啥問題?不同顏色的痰,又說明了什麼?
    人到老年,動不動就會咳嗽,還會伴有痰液。有時候咳出來的痰液,還是不同顏色,不僅是自己,家人也會非常慌張。就多數人來看,咳出來的痰液,也就黑、黃、白三種,咳出這三種顏色的痰液說明了什麼問題?痰液的顏色不同暗示的問題也不一樣,可大可小。
  • 中醫用三味草藥,做生猛小老虎
    剛開始還以為是糖尿病,可經過仔細檢查,所有指標均正常,後來沒法子,去拜訪了一位中醫,中醫說他是腎陽虛引起的。當看到這張方劑中,男子很詫異的詢問:就三味草藥嗎?你要不要再仔細看看啊!古怪老頭回答:你回去試試,不要小看這三味草藥,這是我多年研究出來的驗方,也許你只有靠它們才能回春。果不其然,男子用了15天後,口乾減輕了很多。接下來,上方加減再用6劑,諸證悉平。
  • 痰溼邪氣阻塞肺部,咳嗽、胸悶、氣喘痰鳴,究竟應該如何辨證施治
    就比如痰溼兩種邪氣夾雜為患,與人體聯繫最緊密的臟腑,應該是脾和肺,為何?肺為貯痰之器,脾為生痰之源,所以痰邪與肺脾二髒關係十分密切。那麼溼邪呢?很多人可能都知道溼邪與脾關係密切,但卻疏忽了肺與溼邪的緊密聯繫,因為肺不能化氣會產生內溼,而溼邪為患可以使肺的氣化失常,肺的氣化功能失常又可導致溼邪瀰漫,所以,溼邪一樣與肺脾二髒脫不了干係。
  • 寶寶咳嗽有痰能吃肉嗎?用對化痰三寶就不怕
    想要清痰化痰得先知痰從哪裡來中醫認為,「脾為生痰之源,肺為儲痰之器」。如果孩子咳嗽有痰,家長首先要想到脾、肺這兩個臟腑系統的問題。不同的痰代表不同的問題如果孩子咳嗽有痰,就要幫孩子先化痰再止咳。家長可以根據孩子的痰液初判調理方向:①白色的痰主要表現:舌白舌苔薄,痰白不黏咳痰原因:主要是受寒引起的,秋冬季多見。
  • 中醫教你1個藥方,安神助眠,一覺睡到自然醒!
    失眠從我們中醫上來講有一個主要的病因叫陽不入陰,造成這個原因也很多,比方有的人因為不良的情緒,或者久病身體比較弱等等,都可以導致失眠的發生。從臨床症狀上來看,有的人是入睡比較難;有的人是似睡非睡狀態;還有的人是睡著了容易醒,醒來以後再入睡就比較困難;還有的人是徹夜不眠……那麼不管是哪一種失眠,佔絕大多數的應該是血不養心,這種情況為多見發病病機發病的病機,有血不養心,肝氣鬱結,痰火擾心
  • 三味藥小方子,治晚上盜汗,白天心慌,請體會
    我仔細看,發現他舌質偏淡,脈象細弱,臉色偏白。結合其年齡 ,我斷定,這應該是虛損之候。我告訴他一個小方法——準備中藥人參、茯苓、炒酸棗仁各等份。三者研成細末,攪拌均勻,然後每次服用三錢,大約9到10克的樣子,飯後2小時用米湯送下去。沒有米湯,熱水也行。我說,這個辦法可以幫助你補心氣、斂汗。
  • 咳出白痰、黃痰、黑痰,分別是什麼情況?哪種情況比較嚴重?
    在咳痰的時候,會發現痰有不同顏色,有時是白痰,有時又會是黃痰、黑痰。有人就會產生疑惑,顏色不同的痰,又代表什麼呢?哪種情況對健康不太好?希望可以了解清楚,對健康也會比較有利。白痰、黃痰和黑痰,到底是什麼情況?
  • 肺熱生痰,嗓子總有痰的人,肺喜歡的2種水,經常喝,潤肺祛痰
    如果你經常喜歡吃油膩的食物,過度進食這些辛辣,刺激油膩的熱性食物,那麼就會影響人體內的肺火旺,從而導致肺熱,患者會容易出現嗓子內痰液黏稠,分泌量增大。此外,如果經常生悶氣或者發脾氣,也容易出現肝經熱,從而影響肺熱,在臨床上也將這種情況稱為木火刑金。那麼如果身體出現肺熱生痰,嗓子裡總是有痰,怎麼都咳不乾淨的人應該怎麼辦?
  • 百病皆因痰作祟,喉嚨裡總有痰咳不出來?或許並不是慢性咽炎
    中醫裡有這麼一句話:百病皆因痰作祟 。到今天這句話在中醫裡依然適用,但這裡的"痰"和我們平常所說的痰是不一樣的,中醫裡的痰有兩種意思,廣義上是一種可以停留在我們身體各部位比如經絡、四肢、臟腑的一種致病因素,是無形之痰。
  • 對症選藥,少花冤枉錢:緩解6類咳嗽,可選用這些中成藥
    中醫或許能幫到她。每個人都有咳嗽的經歷,有時候是乾咳,有時候會咳痰,有時候會伴隨著喉嚨痛,有時候會出現咽喉癢……中醫認為,咳嗽是由外感、內傷等多種病因導致肺氣失於宣降,肺氣上逆,以咳嗽為主要症狀的病證,為肺系疾病的主要證候之一。秉著辨證治療的原則,中醫也指出:咳嗽不一定是肺出了問題,五臟六腑都可能會導致咳嗽。病因搞不對,治療效果適得其反!
  • 痰也分種類,不同顏色、狀態的痰液,各代表什麼問題?如何治療?
    那麼,不同顏色和狀態的痰液,到底意味著什麼問題?中醫認為,痰可分為三大類,分別是氣鬱之痰、脾虛痰和血痰。正常感冒引起的咳嗽,所產生的痰液是比較清澈的,分泌量很少,呈現的是白色無雜質的清痰。若你咳出的白痰比較黏稠,不容易咳出,就要及時調理身體,將體內的寒氣、溼氣及時排出去。痰液顯得比較薄,還伴隨很多泡沫,久久都不能散去,可能是體內熱氣上湧,肺部太燥了,或者是患有慢性支氣管炎的人,會出現泡沫痰。如果痰液中的泡沫呈現的是紅色,可不能大意,多半是肺部出現的問題較為嚴重,需要及時給肺做個檢查,要小心肺水腫發生。
  • 痰多傷身,排痰先養肺脾腎
    嗓子裡總感覺有異物,開口說話前必須要咳痰清嗓子,晚上因為咳痰問題無法入睡……湖南衡陽59歲的劉女士日前來信講述自己遭受咳痰困擾多年的煩惱。人的身體為什麼會產生痰?怎樣才能順利排出身體裡的痰?痰溼會遊走於身體各處,它的產生主要受脾、肺、腎三大臟腑影響,同時也最愛藏匿於這三大部位。因此,為了預防體內生痰以及順利排痰,必須要先保養好脾、肺、腎。平時可以堅持按摩既有祛痰功效又有健脾、養肺、固腎功效的穴位。天突穴。位於頸部前正中線上,兩鎖骨中間,胸骨上窩中央。每次按壓5—8秒,按摩20次。
  • 中醫養肺有妙招
    今天,懷化市中醫醫院呼吸科主任李向榮將為您講述養肺的六種方法。妙招一:以氣養肺。肺主氣,司呼吸。要想使您的肺保持清靈,首先要戒菸,並避免二手菸的危害,不要在空氣汙濁的地方長期逗留。可以經常到草木茂盛、空氣新鮮的地方,做做運動,做做深呼吸,並通過著意的深長呼氣,將體內的濁氣排出。妙招二:以水潤肺。肺主行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