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大地,孔孟之鄉,禮儀之邦。或許這些詞彙並不能概括出齊魯大地的神聖的地域特色和悠久的歷史脈絡。它不僅是影響全世界的儒家思想的起源地,更是享譽全國的禮儀之邦。山東人民的熱情與好客,印刻在了每一個中國人的心目中。這是一塊偉大的土地,是傳承中華民族文化精魂的土地。
山東有著富饒的土地和豐富的資源,水脈豐富,土壤肥沃。加上勤勞的當地百姓的數千年的悉心經營與開墾,山東成為了歷朝歷代中原大地中最富饒的省份之一,即便到了二十一世紀的現如今。現在,山東是國內經濟最發達的省份之一,從二零零七年以來,經濟總量佔全國的第三位。
山東不僅擁有著國內很多的知名企業,還是農業最發達的省份之一。山東的耕地率長期為全國第一。不僅糧食產量高,而且野生動植物資源十分的豐富,生態環境非常良好。不僅農業發達,山東的工業產值也佔到了全國的前三甲。一些大中型的工業企業很多,被外界稱為「群象經濟」,展現出百花爭鳴的局面。
除了農業和工業,山東的旅遊業也頗為發達,幾乎每一個市都有著豐富的旅遊資源。到現在,山東共有六處國家重點的風景名勝區,十處國家重要的歷史文化名城。這些文化名城和旅遊景點不僅給山東帶來了巨大的第三產業收入,並且更加積澱了山東的文化底蘊。
山東之所以成為了經濟、文化的發達強省,其實有著很多方面的原因。比如有著廣闊的地域和豐富的物質資源,沿海省份,處於改革開放,經濟發展的最前沿。其實最重要的還是歷史文化的原因,經過幾千年的歷史積澱,自秦朝開始,在山東就形成了一種獨特的齊魯文化,這是一種屬於山東的地域文化。
齊魯文化包括道家文化、兵家文化、法家文化以及墨家文化等,其中最核心的應該就是孔子為代表的儒家文化了。眾所周知儒家文化起源於齊魯大地,並且在這裡發揚光大。從漢代開始,儒家學說的地位不斷上升,甚至得到了皇帝的認可。之後的歷朝歷代,儒學文化也成為了統治者們鞏固地位和控制人民思想強有力的工具。最終齊魯文化也是成為了中華民族的主流文化。
因為有著文化的積澱與源遠流長,在古代,相比於其他的地區,山東自然誕生了很多的有識之士。比如有晏嬰,他是戰國時期齊國的一名十分偉大的宰相。雖然身居高位,但是生活節儉,兩袖清風,一身正氣。從不以權謀私,是一代名相。他十分具有政治遠見和治國才能,輔政時期長達五十年,因為他的存在,齊國成為了一個強大的國家。晏嬰也因此被載入史冊。
除了晏嬰,誕生於山東的名相還有三國時期的著名軍事家諸葛亮,在諸多的文學作品中,諸葛亮在後世的心目中已經被塑造成為了一名有勇有謀、才智過人的形象。他是琅琊人,也是如今的山東沂南地區。諸葛亮年輕時候跟隨叔父來到荊州,因為過人的才華十分的出名,叔父去世後他定居隆中,耕地為生。後來被劉備三顧茅廬請出來做軍師,發揮他出色卓絕的軍事才華,幫助劉備建立了蜀漢政權。
除了晏嬰和諸葛亮,山東還誕生了許多的將相,比如說東晉時期的王猛,唐朝的大將房玄齡,清朝的傅以漸等多達十多位的著名學士和治國奇才。也許有人感到疑惑,山東悠久的歷史文化積澱造就了這麼多的著名獎相,可是為什麼從來沒有誕生過帝王呢?
的確,我國的幾千年封建社會共有四百多名皇帝,可是沒有一個誕生於山東。其實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首先就是因為儒家文化的發源地在山東,儒學倡導仁愛、忠義的思想,提倡森嚴的等級關係,比如君臣、父子等。受這樣文化的影響,山東人都安分守己,即便是走出來的將相,大多數也不會有篡奪帝位這樣的想法。
其次,因為山東臨海,有著豐富的自然資源,百姓們自給自足,生活十分的富足,百姓生活穩定,就不會爆發農民起義,自然不會有人對皇位感興趣。能吃飽喝足,誰願意對抗朝廷呢?
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山東地勢平坦,無險可守。一旦在山東地區發起兵變,無法佔據有利的位置,註定失敗。這從歷朝歷代的都城位置就可以看得出來,沒有一個大型王朝將都城設立在山東,山東也不是熱門的兵家必爭之地。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古代人對風水的迷信,認為山東的風水只能造就將相,並不能走出帝王,這樣迷信的思想也就禁錮了山東百姓,當然這只是迷信罷了,山東幾千年來沒出過皇帝,小編個人認為只是巧合罷了。
另外補充一點,山東菏澤的黃巢並不算皇帝,不僅正史不承認,野史和民間也不承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