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秦始皇建立皇帝制度以後,皇帝就成了中國人最喜歡的「職業」。在封建時代,只要是有兵權在手,有影響力的人,大多都會對這個位置垂涎三尺。也正是因為如此,在後來2000多年的時間當中,中國出現了408位皇帝。但是408位皇帝,唯獨這個省沒出過一位皇帝,不是浙江。
說到沒有皇帝的省份,可能大多數人會想到南方的部分省份。比如湖南、江西、浙江等省。事實上這幾個地方還真就出過皇帝,只不過不是那些大統一王朝的皇帝,而是那些南朝割據勢力的皇帝。但是畢竟也是皇帝,比如南朝當中的陳朝開國皇帝陳霸先就是浙江人,所以這個沒有出過皇帝的省份不是南方的。
至於北方,大多數省份大家也都知道不可能。比如陝西,那可是帝王鄉,自古以來不知道出了多少皇帝;比如河南,那裡照樣也是數朝古都,出了不少皇帝;山西、甘肅等省份也都有皇帝出生。即便是像東三省這些地方,在當時遠離中原王朝的地方,卻仍然有著不少少數民族皇帝產生。
那麼這個省份是哪裡呢?可能絕大多數人都想不到,它是中國的文化大省——山東省。山東省乃是古代的齊魯之地,齊國是姜太公的封地,魯國是周公旦的封地,他們都代表著最正統的周朝文化。而在後期的春秋時期,又出了一位文化大佬——孔子,所以山東在中國的文化方面有著不小的影響力。
可是,這樣一個文化大省為什麼會沒有出過一位皇帝呢?是因為山東人沒有反抗精神嗎?並不是的,雖然山東人直到今天還保持著彬彬有禮的性格,但是這並不意味著他們沒有反抗精神。相反,在歷史上的農民起義當中,山東省的農民起義數量排名也是在前三的,也就是山東人在歷史上沒少幹「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事情。
與此同時,山東省還是一個「軍事大省」,無論是在哪個朝代,山東省的士兵都是將軍們最喜歡的士兵。因此亂世的時候,山東的省當中也有不少厲害的「軍頭」,比如程咬金、秦瓊等人全部全部都是山東人。事實上唐朝李世民的許多手下都是山東的人,所以也有人說「山東集團」支撐起了唐朝的天下。
實際上,山東這種能打仗,善於打仗的特點,並不是憑空而來的。因為山東省不僅僅出了孔子這個儒家的「儒聖」,而且還出了兩個「兵聖」——孫武、吳起。孫武的後代孫臏也是山東人,也就是說山東人在歷史上受到了豐厚的軍事氛圍的洗禮。因此山東人在歷史上特別的善於打仗,參軍的也特別多。
為何這麼多的將軍,其實也包括一些軍閥,他們都沒有起來自己做皇帝呢?這大概是與儒家的「中庸」思想的影響吧!事實上即便是像孫武、吳起、孫臏這樣厲害的大軍事家也沒有造反的心思,他們只想著把自己的能力奉獻給國君或者皇帝,然後再以此來封侯拜將,是妥妥的好臣子,而不願意出頭做皇帝。
不過,沒有做皇帝並不影響山東人在中國歷史上的影響力,事實上做皇帝對於能力不足或者底蘊不足的人反而是一種禍害。就比如南朝時期為什麼有那麼多的皇帝呢?根本原因在於當時的每個皇帝基本沒做幾年不是死了就是被趕下臺了,他們的下臺不僅僅代表著自己的死亡,而且也代表著自己家族力量的損失。
反而是像山東這個地方,由於當地的大家族都沒有參與爭搶皇帝這個位置的活動,所以他們都沒有被大規模的捲入皇位爭奪的漩渦當中。或者,至少他們沒有捲入皇位鬥爭的核心當中。就比如李世民奪皇位,其實背後就是山東集團的支持,可是這些山東集團的將領都只推舉李世民鬧事,自己卻沒有一個人前去做皇帝。
所以不管皇位競爭多麼激烈,最後即便是山東人支持的皇位繼承人失敗了,他們所承擔的責任也是有限的。而如果他們支持的皇位繼承人成功了,他們可就發達了。所以雖然山東人沒有做過皇帝,但是山東人對朝廷的影響力反而比其他許多省份都還要厲害。就比如東晉的時候,有傳言:
「王與馬,共天下」
所謂「王」,就是琅琊王氏,他們都是山東人。山東人的王氏都能做到與司馬氏共同執掌天下了,他們只是沒有做名義上的皇帝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