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牛頭條】瘋狂攝影師-40℃蹲守野外,拍到「流星冰暈」,國內尚屬...

2020-12-22 騰訊網

12月14日凌晨的雙子座流星雨讓不少攝影愛好者將鏡頭瞄準星空,不遠萬裡選擇好的地點拍攝,而在當天凌晨1:30,一位北京的「瘋狂攝影師」拍攝到了國內罕見的火流星「冰暈」奇特現象。在視頻中,只見一顆綠色的巨大流星從天空中以幾乎垂直的角度落下,照亮了眼前的半邊天空。而更奇特的是,流星燃燒發射出的光線在周圍形成了一道光環,類似平時出現的「日暈」現象。由火流星造成的這一奇景,在國內的記載中尚屬首次。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採訪到了拍攝者牛乾,他在零下三十多攝氏度的內蒙古蹲守,拍攝到這一現象,他說只能用幸運來形容。

拍攝到火流星是「無心插柳」

攝影師直呼:太幸運

紫牛新聞記者看到,牛乾發布的這段視頻共15秒,在約第五秒時,閃爍著星星的夜空中出現一個光點,迅速下落並且越來越亮,開始冒出綠光。在流星接近地平線時,亮度足以照亮半邊天空,將地面的一排三腳架和遠處的樹木照射得非常清楚。同時圍繞著流星形成了一個圓形光暈,光暈的遠端映射出一顆小小的「飛影」,像是流星的「倒影」自下而上飛快掠過,整個過程持續不到兩秒,記者在視頻中也聽到現場傳來持續的驚呼,甚至還有人不明所以地高喊:「在哪呢?」

牛乾拍攝到的火流星

「簡直是宇宙放的煙花!」「對於攝影師來說,這簡直是莫大的禮物。」不少網友這樣評論。據介紹,這顆流星是12月14日凌晨1:30左右在內蒙古烏蘭布統拍攝到的。「能拍攝到也是非常巧,因為我這臺機器並不是為了單純拍攝流星,而是想記錄一下我們的拍攝過程。」牛乾說,如今大家拍攝流星雨的方式大多是用單眼相機去拍攝圖片,然後用多張圖片進行後期的堆棧處理。「當時我就覺得這種拍攝方式可以改變一下,所以我找了一臺索尼的A7SM3相機,用直錄的方式在不遠處進行拍攝,能拍到挺幸運的。」

現場架設的相機非常多,牛乾特意將這臺相機擺放得靠後一點,想把環境記錄下來。「大家說話的聲音,我們在鏡頭前的活動,都很真實地反映出來了,原本是想創作一些有溫度的攝影師拍攝過程的視頻。」

牛乾和小夥伴們在星空下的合影

肉眼只感到眼前一亮

回看視頻最震撼

在牛乾拍攝到的畫面中,可以看到這顆巨大流星劃落天空的全過程,但是他向記者回憶,在現場用肉眼觀測,其實並沒有看得很清楚。「因為它很短暫,大概只有一秒多的時間,當時就感覺眼前一亮,整個人還沒有反應過來。我們反應過來的時候,流星已經沒有了。」

牛乾說:「夜空非常遼闊,你的注意力不可能集中在哪個方向,因為不知道流星什麼時間會從什麼方向過來,所以很難準確地去細看,很多人都不知道怎麼回事就錯過了。但是無論注意力在哪裡,都可以感受到這顆流星照亮大地的震撼瞬間,還好相機幫我們記錄下了當時的場景,可以一遍遍回味。」他介紹,一般的流星用視頻模式也能記錄下來,但是都比較暗,可能就是一個小亮點,一瞬間閃過就沒有了,能在鏡頭中軌跡完整地划過,照亮夜空,足見這顆流星的亮度之高。

記者了解到,不只有牛乾拍到這顆火流星,國內也有攝影師曬出拍到的火流星照片,經過鑑定確定是同一顆流星。在現場同樣也有人記錄下流星的畫面,但是相比完整記錄全過程的視頻,還是缺少了一些震撼的感覺。「照片可能效果就沒有那麼好了,流星的行程在圖片上顯得短一些,沒有視頻中那麼長,還有的呈現在照片上就是一條很粗的線,遠遠沒有視頻中來得震撼。但是照片也有助於我們多角度去還原當時流星進入大氣層的一個狀態。」

國內有資料以來

首次拍攝到「冰暈」現象

牛乾介紹,他拍攝到的這顆流星因為非常大、亮度高,比較難得一見,但更難能可貴的是它產生了「暈」,這也是國內首次觀測到。「我們平時說太陽和月亮會出現一個『幻日』的天象,也就是在周圍產生一個光圈,四周出現小的光源,類似小小的太陽和月亮。」他說,「太陽和月亮周圍出現光圈,各地偶爾也能觀測到,但流星作為光源引起的現象可能之前從來都沒有記錄過。」記者了解到,這一現象目前還沒有一個科學界確定的名字,國內不少攝影師也紛紛查閱,在現有資料中,從來沒有任何記錄。「所以我們現在也在討論是叫它『幻流星』還是『流星冰暈』,目前也都在熱烈地討論。」

「當時非常寒冷,車載溫度儀顯示在零下31攝氏度以下,實際溫度可能達到近零下40攝氏度。那裡經常下雪,空氣還是比較潮溼的,在極寒的溫度下,會有微小的冰晶漂浮在空氣中。這樣的冰晶會產生光學折射,這也是形成這種奇特現象的原因。」牛乾說,這麼一個罕見的火流星,出現在特定的氣候條件中,還被以視頻的形式記錄下來,真的是少之又少。

色彩豐富的流星

讓人目不暇接

流星在很多人印象中,就是白色或者黃色的光點,在夜空中轉瞬即逝,但是在專業的觀測者眼中,往往能看出不同的顏色。「雙子座流星雨本身顏色就比較豐富,有些流星是綠色的,有些是藍色或者青色的,尤其是火流星,通常都不是白色,而是帶有不同顏色。因為火流星燃燒得比較厲害,由於本身燃燒的物質不同,顯示出明顯的色彩,也比較容易辨別。」

牛乾回憶,從科學數據上來看,這次雙子座流星雨是凌晨3:00~4:00達到最大值,但其實在當晚12點左右,朝著北鬥星的方向看就已經非常多了。「當時流星多到什麼程度呢?你可以同時看到三顆划過天空,我們攝影師正說著這裡有一顆,那邊又有一顆飛過去了,可以說是目不暇接,對於拍攝者來說簡直是一場盛宴。」牛乾認為,實際觀測中的流星,相比以往的雙子座流星雨要密集得多,也是他觀測到的流星雨中,數量最多的一次。

極寒中拍攝

相機都要貼「暖寶寶」

相比於可以躺在夏夜草地上觀測的英仙座流星雨,雙子座流星雨可以說是三大流星雨中觀測條件最嚴酷、最寒冷的流星雨。

在接近零下四十攝氏度的極寒中拍攝流星是什麼體驗?牛乾介紹說,對於人和器材都是考驗。「鏡頭起霧和電池電量是兩個重要問題,說是起霧,鏡頭上其實是結的冰霜,另外電池在極寒的溫度下,可能很快就不工作了,連用充電寶給設備取暖都很困難。」牛乾用一種加熱帶纏在鏡頭上,來進行除霧,供電用到的是比充電寶功率更高的一種特殊電池,才能在低溫下正常使用。相機電池則用了外接的大型電池組,電池外還需要用保溫的袋子裹上。除了機器,很難想像三腳架也會出問題。牛乾告訴記者,三腳架擺好後基本就很難再調整了,不管是什麼材質的架子,很快就完全凍住了。有一個朋友拍攝後想調整三腳架,輕輕一敲架子就斷了,因為已經被凍脆了。「在那種極端的條件下,其實並不是每個人都能按自己的計劃正常拍完的,很多人沒拍多久就完全不能拍了。」拍攝時,他們將車停在離拍攝點有一段距離的地方,為了不讓車上的燈光汙染畫面,同時還能每隔一段時間上車取暖。

為了拍攝丟了手機

但能拍到作品一切都值了

牛乾的本職工作是一名公司職員,同時他還是視頻網站8KRAW的籤約攝影師。由18位中國攝影師,跨越10個月聯合創作的大興機場視頻短片中,就有牛乾的作品。

牛乾拍攝的星空作品

記者了解到,他從2017年接觸攝影,平時不僅僅拍攝星空和天象,也將鏡頭瞄準城市,拍攝了大量關於北京的延時攝影作品,選擇刁鑽的角度,運用攝影鏡頭,拍攝出一般人看不到的、甚至有些魔幻的城市美景。記者看到他拍攝的一段標誌性建築「中國尊」上升起紅日的鏡頭,也在網絡上廣為流傳。

每年遇到一些重大的天象,他都會和一群愛好者結伴選擇拍攝地點,這次他就為了選擇拍攝地特地踩點。牛乾介紹,選擇在內蒙古烏蘭布統拍攝,是因為那裡當天是晴朗天氣,光汙染也比較少。「我們從北京過去,也相對比較近,圈內有一些愛好者去西部啊,雲南啊,就太遠了。」這一趟,牛乾還大費了一番周折,提前去踩點時,他的車在雪地裡陷了4個小時,凌晨一點才被救援出來。拍攝前一天,他們在往承德的高速公路上遇上大雪,12日晚上8點出發一直開到了13日晚上7點才到。「凌晨我們整個堵在高速上,為了儘快趕到拍攝地不耽誤,還下車自發組織去運鹽、通路,把道路疏通後又繼續上路。」這期間,牛乾還弄丟了手機,但是拍攝出的畫面卻讓他覺得,都值了!他還打趣地說:「準備再丟一臺手機,明年拍個更大的。」

紫牛新聞記者|劉瀏

編輯|張冰晶

剪輯|萬惠娟

主編|陳迪晨

圖片來源 受訪者提供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轉載拒絕任何形式刪改

否則保留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利

紫牛新聞常年法律顧問:

北京大成(南京)律師事務所唐迎鸞律師

相關焦點

  • 【紫牛頭條】瘋狂攝影師-40℃蹲守野外 ,拍到「流星冰暈」,國內尚...
    而更奇特的是,流星燃燒發射出的光線在周圍形成了一道光環,類似平時出現的「日暈」現象。由火流星造成的這一奇景,在國內的記載中尚屬首次。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採訪到了拍攝者牛乾,他在零下三十多攝氏度的內蒙古蹲守,拍攝到這一現象,他說只能用幸運來形容。
  • 瘋狂攝影師-40℃蹲守野外拍到「流星冰暈」,國內尚屬首次
    在視頻中,只見一顆綠色的巨大流星從天空中以幾乎垂直的角度落下,照亮了眼前的半邊天空。而更奇特的是,流星燃燒發射出的光線在周圍形成了一道光環,類似平時出現的「日暈」現象。由火流星造成的這一奇景,在國內的記載中尚屬首次。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採訪到了拍攝者牛乾,他在零下三十多攝氏度的內蒙古蹲守,拍攝到這一現象,他說只能用幸運來形容。
  • 【紫牛頭條】豪橫姐負重70斤拍電影,洗衣工到國內第一位斯坦尼康女...
    這次拍攝還有另一個突發狀況,「攝影師是靠光線吃飯的,有一個鏡頭我測算多次,最佳解決方法就是我站到溪水裡拍,大家都沒想到我會這麼虐自己。因為還要待好久,鞋不能溼,我就脫了鞋站到冰冷的溪水裡,拍了好多條。從水裡上來後站在軍大衣上,我的腳凍得毫無知覺,等有了知覺,就開始鑽心疼。」
  • 【紫牛頭條】街頭一位無手攝影師的笑容讓人動容,39年來他都在堅持...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了解到,這位攝影師是浙江省臨安市61歲的鄭龍華。他自幼失去雙手,自學攝影。曾賣掉家中的房子,用所得的110萬走遍全國34個省市自治區,拍攝了5000多張照片,寫下15萬字的採訪稿,記錄了100位殘疾人的故事。2008年帕運會前,他的作品在北京國家圖書館展出。如今,鄭龍華還一直在追蹤拍攝殘疾人題材。
  • 【紫牛頭條】一位中國人在北極極夜待4個月看極光,太美太浪漫還是...
    盧武告訴紫牛新聞記者:「雪龍號上有一百多人,除了船員和科考站的保障人員,其餘都是科學家。我從來沒有和這麼多科學家一起生活過,當時覺得他們挺好玩。在這之前,我覺得科學家都是特別牛的但又特別遙遠的一個群體。我雖然在央視也採訪過很多科學家、院士,但對他們的工作其實不了解,他們在接受採訪時說的東西都是很高大上的。
  • 冰天雪地中3個攝影師堅守1個月終拍到!
    冰天雪地中3個攝影師堅守1個月終拍到!眾所周知,東北虎是世界上體型最大的貓科動物,雄性東北虎的體重可接近300千克。你可能會覺得,東北虎的體型這麼龐大,在野外應該很容易被發現吧?其實不然。事實上,無論是有著豐富經驗的攝影師,還是布置在野外的高配置紅外相機,想拍攝到野生東北虎的生活畫面都是極不容易的。
  • 【紫牛頭條】老闆娘KO兩醉漢的視頻爆紅,女主角:是擺拍的,但功夫是...
    但隨後就有細心網友發現了視頻中的漏洞,「拳擊時有收力動作」「兩男子已做好挨打準備」,更有網友搜索到這只是擺拍的視頻段子。自此,輿論開始轉向,質疑聲接踵而來,有人提出這是視頻發布者「惡意製造監控」在為火鍋店炒作,很多人認為自己受了騙。
  • 「紫牛頭條」你從沒見過的奇幻微觀世界,被這個姑娘打開了
    畢業後來到上海工作,因為偶然的拍攝,接觸到了微觀菌的世界。「我最開始是拍鳥,之後就對照片有了更高的要求,知道了長焦相機接一個放大鏡就能變成微距相機,用微距相機能拍攝清楚很小的昆蟲,看清它們的結構。也是在一次拍攝昆蟲的過程中,我留意到菌的形態更多,也更微小,拍出來會更有意思。」
  • 【紫牛頭條】「鳥中熊貓」帶著獸夾艱難飛行讓人揪心!他們在野外...
    護鳥志願者王建民12月10日告訴紫牛新聞記者,這隻東方白鸛的恢復狀況良好,不久應該能夠重返藍天。 志願者表示,天津是東方白鸛遷徙路線中的「咽喉」地帶 ,今年有5000餘只東方白鸛在天津停留,然而天津周邊幾個保護區的承載量嚴重不足,東方白鸛到魚塘搶食的現象凸顯出來,還有30多隻非正常死亡。如何統籌保護東方白鸛,是一個急需解決的問題。
  • 【紫牛頭條】這堂課為啥這麼催淚?看著自己的孩子,爸爸媽媽笑著...
    原創 紫牛頭條 揚子晚報揚子晚報·紫牛新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拒絕任何形式刪改否則保留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利這幾日,一段小學生在教室表演手舞看哭父母的小視頻,在網絡熱傳。
  • 【紫牛頭條】連雲港小夥用巧克力徵服世界:中國元素是獨一無二的法寶
    原創 紫牛頭條 揚子晚報揚子晚報·紫牛新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拒絕任何形式刪改否則保留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利日前,來自連雲港的翻糖世界冠軍韓磊上了綜藝節目,帶去了一張用巧克力做的桌子,他出神入化的手藝
  • 【紫牛頭條】他畫的魚惹得小貓狂舔,小夥的3D樹脂畫火到國外,一幅...
    原創 紫牛頭條 揚子晚報揚子晚報·紫牛新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拒絕任何形式刪改否則保留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利他「養」的金魚不用呼吸,也不會死。他的作品因此在youtube上很火,被國外很多朋友收藏,最貴的一幅作品能賣到幾萬元。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了解到,小夥名叫凌迅,是一位專業樹脂畫畫師,目前在雲南大理定居。他向記者分享了創作路上的艱辛與收穫,他說:「希望通過自己對樹脂畫的執著和努力,讓更多的人了解並喜歡樹脂畫這門獨特的藝術。」
  • 【紫牛頭條】被北大貓協刷屏了,其實南京高校的流浪貓圖鑑也超有愛
    原創 紫牛頭條 揚子晚報揚子晚報·紫牛新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拒絕任何形式刪改否則保留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利「吸貓嗎,有北大學籍那種?」這陣子,想必很多人都被「北大貓協」刷屏了!
  • 【紫牛頭條】跑龍套也要有演員的修養!小夥長相獨特成演「妖魔鬼怪...
    去橫店之前,李平安做過很多工作,服務員、煤礦工人、賣燒餅、保安、跑摩的……輾轉多個城市打工,「在橫店當群演片酬是比較低的,一般拍8個小時有40元的報酬,我通常會主動加8個小時,這樣一天就能拿到80元了。」聊起自己從一名工地搬磚漢轉型成為演員的經歷,李平安感慨良多,「2013年的大年三十,我經過思想鬥爭,決定扔掉電話卡從頭開始。
  • 中國第一次野外非紅外相機拍到雲貓
    中國第一次野外非紅外相機拍到雲貓 2020-12-09 08: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紫牛頭條】徐州版"摔跤吧!爸爸":虎爸帶三娃練武,棍棒刀槍樣樣行
    紫牛新聞記者來到劉龍家中時,三個孩子正在吃午飯。隨著劉龍一聲「差不多了,吃飯七分飽」,三人齊刷刷放下了碗筷。劉龍告訴記者,孩子午飯後要休息一會,接下來就要進行中午的訓練科目。半小時後,劉龍一聲「出發」,姐弟仨排成小隊,來到了屋前一片空地,這裡豎著兩排共計12根樹樁。劉龍表示,這是供孩子練習馬步的梅花樁。
  • 【紫牛頭條】律師8個月騎馬旅行3000公裡:我太難了,還有5000公裡到家
    有一個中年男人就來了這麼一次瘋狂的旅行,他騎的是馬,古道、西風、瘦馬,似乎天地間任他逍遙。這一切源於少年時的武俠夢。他叫鄭景泰,今年4月他放下穩定的律師工作,在新疆伊犁買了兩匹馬,跨上馬背返回老家福建泉州,規劃全程8000餘公裡,預計明年秋天到達。
  • 【紫牛頭條】盱眙有個「沐浴之王」,搓澡工成炫酷曳步舞王
    原創 紫牛頭條 揚子晚報揚子晚報·紫牛新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拒絕任何形式刪改否則保留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利最近熱映的電影《沐浴之王》裡面澡堂搓澡工的絕技驚豔眾人,在江蘇淮安也有一位身懷絕技的搓澡工
  • 【紫牛頭條】先秦女子如何裝扮漢代美人啥樣90後古妝復原師帶你穿越
    原創 紫牛頭條 揚子晚報揚子晚報·紫牛新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拒絕任何形式刪改否則保留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利「言美女又工妝飾,傅著脂粉,面白如玉,黛畫眉,鬢黑而光淨,又施芳澤,其芳香鬱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