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深度、格調 | 湯先生
工作壓力的與日俱增和社會發展競爭力的提升,讓很多人已經沒有多餘的時間去認識和了解另一個人,那麼在這個時候相親就是一個有效途徑。
在選擇結婚對象的時候很多人也是通過相親來尋找,但是有的人相親確實不盡人意,這位35歲的女士多次相親被拒,面對這樣的結果她表示出無奈和委屈,自己這麼漂亮為什麼總是被看不上。
社會的發展:女性越來越獨立,大齡剩女越來越普遍
傳統文化下的古時候的女性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下就要嫁為人婦,她們沒有擇偶權。
現如今隨著社會的發展,女性的地位也在不斷地提高,她們也變得越來越獨立。
對於事業的追求也不亞於男性,並且也沒有把婚姻看做是最重要的事,一門心思放在工作上,所以導致她們在事業有成之後,沒有合適的結婚對象。
就像一部電視劇《誰說我結不了婚》的女主程璐,三十多歲事業有成,卻唯獨沒有愛情。因為她就是很獨立的一個女性,把大量精力投入了工作和事業上,對於愛情的投入過少。
所以我們可以發現很多相親的女性中大齡剩女佔了絕大多數,
一方面可能是出於受到父母和身邊人的催促。
另一方面也是自己對容貌和年齡的變化的焦慮,都有可能讓她們選擇通過相親去挑選結婚對象。
她們往往事業有成、更加獨立、有車有房,但是就是沒有愛情。
錯誤的認知:顏值即正義
心理學上把人的性格的發展影響因素大致上分為了內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內部因素是來自遺傳,外部因素就是個體所存在的社會大環境。
這種環境可以是個體所接觸到的任何對他有影響的環境。在這個快速發展的網際網路時代,多元文化下各種價值取向在不停地衝擊著人們的思維和認知。
它們都雖然不正確,但是卻受到很多人對狂熱追捧,比如「顏值即正義」,有了姣好的面容什麼都有理由擁有、都可以得到。
35歲的女士在多次相親被拒以後,抱怨到自己這麼漂亮憑什麼別人會看不上自己。
不僅是文中35歲的女士有著這樣的認知,很多人都把顏值看得過重,不少的數據表明不管是國內還是國外的女性很多人都有著容貌焦慮現象。
她們總是認為自己的容貌代表著自己的所有。
過度的誇大暈輪效應和負暈輪效應,雖然說第一印象很重要,但是人與人相處的時候更多的是與這個人的性格的相處,而不是和一個臉的相處。
追求美無可厚非,過度追求美就是一種錯誤的心理。
在很多相親節目中,我們可以看到男士選擇的心儀對象不是最漂亮的那一個,而是最讓人舒服的那一個女性。
有著姣好的容貌也是一種天賦,但是這種天賦不是你應該得到別人青睞的必須理由。
合理進行定位:相親也需要「門當戶對」
35歲的女士覺得自己有著優越的容貌和家庭條件,對於來相親的男士總是挑了又挑,殊不知她在挑別人的時候,自己也在被挑選。
自古以來婚姻都講究門當戶對,現如今這種門當戶對更多指的是兩個人有著相當的實力和同頻率的思想層次,而不僅僅是兩個家庭的實力相當。
相親其實也需要門當戶對,35歲的她因為容貌較好便過高的定位自己,將自己立於這段關係中的更好地位。
高定位下也總是用過高的標準來要求男方,得不到男方的認可被拒絕也是常理之中。
每個來相親的人肯定有著自己的需求和標準,不僅是女方有自己的標準和需求,男方也有自己的需求。
對於大部分男性來說他們要尋找的人不是有著姣好面容的女性,姣好面容的女性對他們來說很難駕馭,他們需要的時候一個有著宜人性格的賢妻良母。
這就是男方對自己的定位而表現出來的需求。
對於自身的定位應該是從多方面的實際情況來認知,不應該由於某一方面比較重要突出的就把自己定位於過高的水平,定位不清晰自然而然相親無果。
總而言之,相親中的大齡剩女是社會發展下的一個普遍現象。越來越獨立的女性,表現出對婚姻對象也越來越挑剔。
各種負面新聞的報導讓女性在挑選男性伴侶時慎之又慎不可置否。
對於相親對象的挑剔是人之常情,但是也需要在認清楚自身的定位後再來挑剔,一方面你能給對方什麼樣的需求滿足,另一方面對方又能帶給你什麼樣的價值。
作者 | 湯先生編輯 | 湯先生參考資料: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各位看官好,我是湯先生,假如看我文章讓您覺得臉上有光,說出去倍有面子,不妨留下您的點讚和建議,我都會看,求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