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月巴菲特斥資60億美元購入日本五大商社股票的消息在國際上引發了許多討論,他很少在美國以外的的國家投資,也是第一次投資日本股票。在疫情年份重倉買入日本股票巴菲特是怎麼考慮的?本文對此及疫情後日本經濟進行了深入分析,相信對日本投資、日本移民感興趣的朋友閱讀後能得到很多心得體會。
五大商社熱衷投資大宗商品,巴菲特投資日本意在布局全球通貨膨脹。
日本商社類似中國大型集團,核心業務是原材料、能源、金屬等與經濟相關的領域。日本各種能源都需要進口,商社發揮著關鍵作用。例如三井、丸紅和伊藤忠商事在卡達天然氣公司的股份使他們每年能得到1600萬噸天然氣供;三菱和三井還在澳大利亞和阿曼投資了天然氣;墨西哥灣的30礦區,伊藤忠擁有49%股份;三井物產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就投資開發鐵礦石, 2003年收購了世界最大鐵礦石生產銷售商 Vale公司的母公司 15%的股份,住友礦業在海外更擁有大量礦山資源。
疫情後全球包括日本都將進入通貨膨脹時期,根據經濟模型,通貨膨脹上升階段,經濟復甦和過熱時期,大宗商品的收益是最好的,巴菲特投資的這五家商社核心業務都集中在大宗商品,巴菲特平均持股周期在八年以上,未來大宗商品是很大可能經歷牛市。也意味著巴菲特對未來日經濟相當樂觀。由於大宗商品的經濟周期和房地產行業的周期有正相關性,意味著日本房產會有較長的上漲周期。對日本房產投資感興趣的人士,眼前有很好的時機。
其實海外的日本投資者一直對日本商社股票敬而遠之,五大商社的股票一直表現平淡,而且日本商社時常有內部人控制的現象。考慮到這些風險因素,巴菲特仍然投資日本商社股票,還有其他重要的考慮。
海外龐大資產使日本形成經濟閉環,比美元勝出一籌
疫情下各國開始印鈔,加速本國貨幣貶值,美元一直走下降通道,美元兌日元匯率也不斷走新低。歷史上巴西阿根廷大規模印鈔後都因為匯率崩盤而導致國民財富被洗劫一空。雖然日本也在印鈔,但更多的是對日本國內造成通貨膨脹,而對美元來說是在升值的。
為什麼都在印鈔,日幣反而更堅挺呢?根本原因是日本不僅本土製造業發達,在海外也有龐大資產。日本企業和政府都熱衷在海外投資,截至目前日本在海外有10萬多億美元資產,日本一直是全球最大債權國。日本一年GDP是5萬億,持有的海外資產是全年GDP的兩倍。龐大的海外資產每年創造大量收益,源源不斷輸送回日本,使得日幣保持穩定匯率。
在「失去的30年」,日本厚積薄發,在尖端製造業精益求精,使日本本土也有優質資產,日元一旦貶值,就會讓本土資產成為香餑餑,全球資本對此虎視眈眈,所以日本資產很難出現白菜價抄底情況,加強了日元避險屬性。日元的避險屬性形成一種觀念後,又吸引了國際資金購入日元來避險,這樣日本超發的貨幣,就可以通過這些資金,流通海外,進行全球布局。日本在海外獲得的穩定收益,再回流日本國內,支持日元匯率穩定,繼續維持零利率,繼續印鈔,形成一個閉環。
近年來美國以前用金融手段洗劫其他國家財富的方式被中國截胡,繼續保持印鈔,美元貶值將成為不可逆轉的長趨勢。因此相對美元來說,日本只要能維持經濟閉環,就可以勝出一籌,形成對美元的升值。在全球經濟都不好的背景下,將進一步增強全球人士對日本房產投資、股市投資、甚至日本移民的興趣。
無動於衷還是虎口奪食
各國印錢到最後都造成一種結果,就是財富轉移,大量中產淪為無產階級。投資者必須要配置能夠應對滯漲的資產,避免購買力被一些快速貶值的貨幣洗劫一空。福布斯雜誌2015年發布日本富豪榜顯示日本前四十富豪的總資產在安倍執政的前四年裡,翻了一倍以上。資本擴張洗劫普通人的財富,我們可以無動於衷,也可以與資本共舞,虎口奪食,這是中產階級的抗爭,而少數人可能憑藉眼光和運氣翻盤。你作何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