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全文+儀軌完整版,持誦《金剛經》,消災解難,功德無量!

2021-01-18 九華山聖境

與 智 者 為 伍 攜 善 者 同 行

長按結緣

臘八·供燈祈福


lú xiāng zhà ruò fǎ jiè méng xūnzhū fó hǎi huì xī yáo wénsuí chù jié xiáng yún chéng yì fāng yīnān xiū lì xiū lì mó hē xiū lì xiū xiū lì sà pó hēān xiū duō lì xiū duō lì xiū mó lì xiū mó lì suō pó hēná mó sān mǎn duō mǔ tuó nán āndù lū dù lū dì wěi  suō pó hēān yé yé nǎng sān pó wá  wà zǐ là hú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衹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時長老須菩提。在大眾中。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佛言。善哉善哉。須菩提。如汝所說。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汝今諦聽。當為汝說。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唯然世尊。願樂欲聞。

佛告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溼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我皆令入無餘涅盤而滅度之。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複次須菩提。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所謂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須菩提。菩薩應如是布施。不住於相。何以故。若菩薩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須菩提。於意云何。東方虛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須菩提。南西北方。四維上下虛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須菩提。菩薩無住相布施。福德亦復如是不可思量。須菩提。菩薩但應如所教住。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身相見如來不。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見如來。何以故。如來所說身相。即非身相。佛告須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須菩提白佛言。世尊。頗有眾生。得聞如是言說章句生實信不。佛告須菩提。莫作是說。如來滅後。後五百歲。有持戒修福者。於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為實。當知是人。不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種善根。已於無量千萬佛所種諸善根。聞是章句。乃至一念生淨信者。須菩提。如來悉知悉見。是諸眾生。得如是無量福德。何以故。是諸眾生。無復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無法相。亦無非法相。何以故。是諸眾生。若心取相。則為著我人眾生壽者。若取法相。即著我人眾生壽者。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眾生壽者。是故不應取法。不應取非法。以是義故。如來常說。汝等比丘。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舍。何況非法。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如來有所說法耶。須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說義。無有定法。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無有定法。如來可說。何以故。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須菩提。於意云何。若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寧為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來說福德多。若復有人。於此經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為他人說。其福甚彼。何以故。須菩提。一切諸佛。及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皆從此經出。須菩提。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須菩提。於意云何。須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須陀洹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須陀洹名為入流。而無所入。不入色聲香味觸法。是名須陀洹。須菩提。於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來。而實無往來。是名斯陀含。須菩提。於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為不來。而實無不來。是故名阿那含。須菩提。於意云何。阿羅漢能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實無有法。名阿羅漢。世尊。若阿羅漢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即為著我人眾生壽者。世尊。佛說我得無諍三昧。人中最為第一。是第一離欲阿羅漢。世尊。我不作是念。我是離欲阿羅漢。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世尊則不說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者。以須菩提實無所行。而名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佛告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昔在燃燈佛所。於法有所得不。不也。世尊。如來在燃燈佛所。於法實無所得。須菩提。於意云何。菩薩莊嚴佛土不。不也世尊。何以故。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是名莊嚴。是故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淨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須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須彌山王。於意云何。是身為大不。須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說非身。是名大身。須菩提。如恆河中所有沙數。如是沙等恆河。於意云何。是諸恆河沙。寧為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但諸恆河。尚多無數。何況其沙。須菩提。我今實言告汝。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寶滿爾所恆河沙數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得福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佛告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於此經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為他人說。而此福德。勝前福德。複次須菩提。隨說是經。乃至四句偈等。當知此處。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皆應供養。如佛塔廟。何況有人。盡能受持讀誦。須菩提。當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若是經典所在之處。則為有佛。若尊重弟子。爾時須菩提白佛言。世尊。當何名此經。我等云何奉持。佛告須菩提。是經名為金剛般若波羅蜜。以是名字。汝當奉持。所以者何。須菩提。佛說般若波羅蜜。即非般若波羅蜜。是名般若波羅蜜。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所說法不。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如來無所說。須菩提。於意云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塵。是為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須菩提。諸微塵。如來說非微塵。是名微塵。如來說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見如來不。不也。世尊。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見如來。何以故。如來說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須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恆河沙等身命布施。若復有人。於此經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為他人說,其福甚多。爾時須菩提。聞說是經。深解義趣。涕淚悲泣。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佛說如是甚深經典。我從昔來所得慧眼。未曾得聞如是之經。世尊。若復有人得聞是經。信心清淨。則生實相。當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世尊。是實相者。即是非相。是故如來說名實相。世尊。我今得聞如是經典。信解受持。不足為難。若當來世。後五百歲。其有眾生。得聞是經。信解受持。是人則為第一希有。何以故。此人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是非相。何以故。離一切諸相。即名諸佛。佛告須菩提。如是如是。若復有人。得聞是經。不驚不怖不畏。當知是人。甚為希有。何以故。須菩提。如來說第一波羅蜜。即非第一波羅蜜。是名第一波羅蜜。須菩提。忍辱波羅蜜。如來說非忍辱波羅蜜。是名忍辱波羅蜜。何以故。須菩提。如我昔為歌利王割截身體。我於爾時。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何以故。我於往昔節節支解時。若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應生嗔恨。須菩提。又念過去於五百世。作忍辱仙人。於爾所世。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是故須菩提。菩薩應離一切相。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生無所住心。若心有住。即為非住。是故佛說菩薩心不應住色布施。須菩提。菩薩為利益一切眾生故。應如是布施。如來說一切諸相。即是非相。又說一切眾生。即非眾生。須菩提。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誑語者。不異語者。須菩提。如來所得法。此法無實無虛。須菩提。若菩薩心住於法而行布施。如人入暗。則無所見。若菩薩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見種種色。須菩提。當來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於此經。受持讀誦。則為如來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見是人。皆得成就無量無邊功德。


須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以恆河沙等身布施。中日分復以恆河沙等身布施。後日分亦以恆河沙等身布施。如是無量百千萬億劫以身布施。若復有人。聞此經典。信心不逆。其福勝彼。何況書寫受持讀誦。為人解說。須菩提。以要言之。是經有不可思議。不可稱量。無邊功德。如來為發大乘者說。為發最上乘者說。若有人能受持讀誦。廣為人說。如來悉知是人。悉見是人。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稱。無有邊。不可思議功德。如是人等。即為荷擔如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何以故。須菩提。若樂小法者。著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則於此經。不能聽受讀誦。為人解說。須菩提。在在處處。若有此經。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所應供養。當知此處。則為是塔。皆應恭敬。作禮圍繞。以諸華香而散其處。複次須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讀誦此經。若為人輕賤。是人先世罪業。應墮惡道。以今世人輕賤故。先世罪業。則為消滅。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我念過去無量阿僧祗劫。於燃燈佛前。得值八百四千萬億那由他諸佛。悉皆供養承事。無空過者。若復有人。於後末世。能受持讀誦此經。所得功德。於我所供養諸佛功德。百分不及一。千萬億分。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於後末世。有受持讀誦此經。所得功德。我若具說者。或有人聞。心即狂亂。狐疑不信。須菩提。當知是經義不可思議。果報亦不可思議。爾時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佛告須菩提。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當生如是心。我應滅度一切眾生。滅度一切眾生已。而無有一眾生實滅度者。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則非菩薩。所以者何。須菩提。實無有法。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於燃燈佛所。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不也。世尊。如我解佛所說義。佛於燃燈佛所。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佛言。如是如是。須菩提。實無有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若有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燃燈佛即不與我授記。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以實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燃燈佛與我授記。作是言。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何以故。如來者。即諸法如義。若有人言。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實無有法。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如來所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是中無實無虛。是故如來說一切法。皆是佛法。須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須菩提。譬如人身長大。須菩提言。世尊。如來說人身長大。即為非大身。是名大身。須菩提。菩薩亦如是。若作是言。我當滅度無量眾生。則不名菩薩。何以故。須菩提。實無有法。名為菩薩。是故佛說一切法。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須菩提。若菩薩作是言。我當莊嚴佛土。是不名菩薩。何以故。如來說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是名莊嚴。須菩提。若菩薩通達無我法者。如來說名真是菩薩。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肉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肉眼。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天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天眼。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慧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慧眼。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法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法眼。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佛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佛眼。須菩提。於意云何。如恆河中所有沙。佛說是沙不。如是。世尊。如來說是沙。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一恆河中所有沙。有如是沙等恆河。是諸恆河所有沙數佛世界。如是寧為多不。甚多。世尊。佛告須菩提。爾所國土中。所有眾生。若干種心。如來悉知。何以故。如來說諸心。皆為非心。是名為心。所以者何。須菩提。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須菩提。於意云何。若有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布施。是人以是因緣。得福多不。如是。世尊。此人以是因緣。得福甚多。須菩提。若福德有實。如來不說得福德多。以福德無故。如來說得福德多。須菩提。於意云何。佛可以具足色身見不。不也。世尊。如來不應以具足色身見。何以故。如來說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可以具足諸相見不。不也。世尊。如來不應以具足諸相見。何以故。如來說諸相具足。即非具足。是名諸相具足。須菩提。汝勿謂如來作是念。我當有所說法。莫作是念。何以故。若人言如來有所說法。即為謗佛。不能解我所說故。須菩提。說法者。無法可說。是名說法。爾時慧命須菩提白佛言。世尊。頗有眾生。於未來世。聞說是法。生信心不。佛言。須菩提。彼非眾生。非不眾生。何以故。須菩提。眾生眾生者。如來說非眾生。是名眾生。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無所得耶。佛言。如是如是。須菩提。我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乃至無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複次須菩提。是法平等。無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所言善法者。如來說即非善法。是名善法。須菩提。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諸須彌山王。如是等七寶聚有人持用布施。若人以此般若波羅蜜經。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讀誦。為他人說。於前福德。百分不及一。百千萬億分。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須菩提。於意云何。汝等勿謂如來作是念。我當度眾生。須菩提。莫作是念。何以故。實無有眾生如來度者。若有眾生如來度者。如來即有我人眾生壽者。須菩提。如來說有我者。即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為有我。須菩提。凡夫者。如來說即非凡夫。是名凡夫。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觀如來不。須菩提言。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觀如來。佛言。須菩提。若以三十二相觀如來者。轉輪聖王。即是如來。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說義。不應以三十二相觀如來。爾時世尊而說偈言。須菩提。汝若作是念。如來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莫作是念。如來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汝若作是念。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說諸法斷滅。莫作是念。何以故。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於法不說斷滅相。須菩提。若菩薩以滿恆河沙等世界七寶。持用布施。若復有人。知一切法無我。得成於忍。此菩薩。勝前菩薩所得功德。何以故。須菩提。以諸菩薩。不受福德故。須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薩不受福德。須菩提。菩薩所作福德。不應貪著。是故說不受福德。須菩提。若有人言。如來若來若去。若坐若臥。是人不解我所說義。何以故。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以三千大千世界碎為微塵。於意云何。是微塵眾。寧為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若是微塵眾實有者。佛即不說是微塵眾。所以者何。佛說微塵眾。即非微塵眾。是名微塵眾。世尊。如來所說三千大千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何以故。若世界實有者。即是一合相。如來說一合相。即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須菩提。一合相者。即是不可說。但凡夫之人。貪著其事。須菩提。若人言。佛說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須菩提。於意云何。是人解我所說義不。不也。世尊。是人不解如來所說義。何以故。世尊說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即非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是名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須菩提。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於一切法。應如是知。如是見。如是信解。不生法相。須菩提。所言法相者。如來說即非法相。是名法相 。


須菩提。若有人以滿無量阿僧祗世界七寶。持用布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發菩提心者。持於此經。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讀誦。為人演說。其福勝彼。云何為人演說。不取於相。如如不動。何以故。佛說是經已。長老須菩提。及諸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ná mó hē là dá nà  duō là yè yē  qìe lā  qìe lājù zhù jù zhù mó là mó là  hǔ lā  hōng hé hésū dá ná hōng pō mó ná suō pó hē自皈依僧,當願眾生,統理大眾,一切無礙。和南聖眾。



↓↓↓點擊閱讀原文隨喜結緣·九華山釋迦摩尼佛成道日·臘八節供燈祈福法會

相關焦點

  • 金剛經誦讀:金剛經王菲讀誦完整版
    金剛經是對修行有很大幫助的經文,很多人在修行時這部經都是不可缺少的。金剛經不但有許多人修行,且修行的方式也非常多。不少人在修經時會選擇金剛經王菲讀誦完整版,這樣在讀誦時不但會順利,也不會出現讀錯的情況。但金剛經雖然能讀誦,只是在讀誦時也需注意幾點,這樣效果會更好。
  • 《金剛經》:受持演說這四句偈,功德無量
    歷代以來,對《金剛經》的注釋者、研究者、講解者、學習者多如牛毛,甚至六祖慧能都是因為聽講此經而開悟成為一代宗師的,更使它擁有至高無上的地位。可以說《金剛經》是一部非常殊勝的經書,經常念誦並奉行功德極大。佛陀說,於此經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為他人說,功德無量。為什麼?
  • 什麼樣的人不能念金剛經?讀金剛經的好處及作用是什麼?
    又如呂澂說,羅什傳龍樹的般若學,所以能「心知其意」;到玄奘新譯般若經,《金剛經》其實已「面目全非」了。《金剛經》在印度有唯識家(無著、世親)的論釋。傳入中國,三論、天台、賢首、唯識各宗都有註疏;然而中國佛教深受真常唯心一系大乘的影響,各宗表面上闡揚《金剛經》,實際上闡揚常住佛性和如來藏。
  • 《金剛經》為什麼那麼神?
    每當有網友說希望能找到一位具德上師皈依,本博主都會建議他每天念金剛經一遍並發願早日皈依具德上師(若指定欲皈依嘎瑪仁波切的則再加念上師嘎瑪仁波切長壽祈請文),許多人都如願了,念金剛經的建議出自宗薩仁波切。為什麼要建議念金剛經呢?因為皈依佛門需要極大福報,而念金剛經能為自己快速積累巨大福報,功德不可思議。
  • 理解了《金剛經》這4句話,就掌握了它的精髓,功德無量
    最近我一個朋友迷上了《金剛經》,說《金剛經》裡有很多奧秘,於是便來找我探討。《金剛經》,被奉為「諸佛之智母、菩薩之慧父、眾聖之所依」,全稱《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是大乘佛教的重要經典,是佛教史上最偉大的佛教經典之一。
  • 鮮為人知的金剛經心咒及金剛經修持心要
    《金剛經》,象徵如金剛般能斷除一切愚痴迷惘的智慧,自古以來因持誦此經而開啟智慧、考試得中的效驗,時可見聞,是中國流傳非常普遍且重要的經典。《金剛經》對中國佛教徒來說,是一部耳熟能詳的經典,而且這部經對中國佛教的修行人產生了很深遠的影響,尤其在六祖惠能大師之後。六祖惠能便是因此經之經文而開悟,於是本經成就為禪宗傳承中最重要的一部經典。
  • 誦讀「金剛經」有大福報,如何快速背下金剛經和誦讀金剛經的好處
    全部背誦自如了,又去妄念又得福德資糧又為入定打下堅實的功德基礎,真的是種享受,行住坐臥任何時候任何地方都可以默默持誦佛陀金剛語真的是大福報啊!想快速背誦下金剛經可以每天專誦一兩品,這樣一品品誦讀同樣具有加持力,尤其在美國這邊生活的道友不要有太大的壓力,我們可以分段背誦。
  • 《金剛經》裡的這3句精華,值得反覆品讀,功德無量
    《金剛經》作為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佛的智慧精華,一直在佛學領域有著至高無上的地位,它裡面所包含的理論,是佛教理論的基礎也是最高的境界。經文中有很多佛教經典名句,直到今天也廣為流傳。其中有三句,一直以來被奉為《金剛經》中的精華,反覆品讀這三句話,功德無量。
  • 不從正等正覺的角度來解讀金剛經 就有可能錯失整部金剛經
    金剛經在說什麼?如果我們不把它弄清楚,就很難讀懂金剛經,就很難理解金剛經。金剛經,雖然是大家都非常熟悉的一部經文,但真正能夠理解金剛經的人非常稀少。這是因為,要真正地理解金剛經,必須要有很高的禪修功力,才能夠真正地做到透徹、全面地理解。
  • 一百個人讀金剛經有一百種感悟 表示沒有一個人讀懂了金剛經
    佛陀講金剛經,目的只有一個,就是告訴人們,如何通過去除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如何通過無所住而生起自己的心。當能夠做到不取於相、如如不動時,就能證得阿褥多羅三藐三菩提。就能證得無上的正等正覺,實現看只是看,聽只是聽,想只是想的徹底覺悟和最終解脫。佛陀所講的每一部經文,就是這樣告訴我們一步一步,如何實現覺悟和解脫的。
  • 《金剛經》解釋:誦讀金剛經的作用
    《金剛經》是佛經中的經典經文,在佛學中也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金剛經講的是大乘佛法。而金剛咒是金剛經中的咒語,念誦金剛經和念誦金剛咒效果是一樣的。修持金剛經對我們是有非常多的好處的,可以讓我們能夠看淡功利,讓我們修行的境界向更高的層次發展。
  • 誦《金剛經》消業得子
    王氏自幼與佛有緣,深悉佛力廣大無邊,她深知這種種變故,均是宿世罪業所致,從此發願懺悔,專心持誦《金剛經》,數年不輟。有一天,王氏正在誦經時,左眼忽然流出淚水,一陣劇痛,不久就重見光明;又過了幾天,右眼也是如此而復明,從此王氏持誦金剛經益加虔誠。
  • 《金剛經》:破四相,破六塵,方可證悟心靈空境!
    《金剛經》屬於大乘佛教波若類的經典,雖然產生早但是包含了後來大乘佛教最基本的佛學思想。其核心思想是「無住於相」,即指導修行者破除「四相」,破除「六境」「六塵」在心中形成的相,實現心靈的空境從而達到佛才能具備的「無上正等正覺」。
  • 金剛經常識:念金剛經能生淨土嗎
    念誦金剛經是可以幫助我們往生淨土的,因為在誦讀金剛經的同時,我們的身體和心靈都是會得到淨化,也會通過經文中的指引找到去往彼岸的方法,這樣我們就是可以去往淨土。1、 延壽:凡是希望長生延壽者,此經具足無量功德無量福德,能增福延壽。
  • 《金剛經》:讀金剛經的忌諱有什麼
    讀金剛經是需要注意其中禁忌的,而且在誦讀金剛經時,最重要的就是自己能虔誠的去誦讀,這樣才能讓自己從金剛經中得到很多的感受,自己堅持的去誦讀的時候,從中感受到的好處也會更多。讀金剛經時是有很多需要自己去了解的,這樣才能從金剛經中了解到更多。
  • 讀不懂金剛經 牢記這一點就足夠了
    不管你只讀了幾遍,或是已經讀了幾年,如果覺得自己讀不懂金剛經,心裡不要著急。更不要認為自己佛緣淺,根器鈍,智慧薄,你只需要記住以下這一點,就足夠了。金剛經是關於如何實現正等正覺的。你只要記住這點就夠了。
  • 《金剛經》釋疑:在家帶孩子能讀金剛經嗎
    在家帶孩子能讀金剛經,因為讀誦金剛經可以在任何的情況,只要我們有誠心和虔誠的態度讀誦金剛經就能獲得金剛經的功德利益,而且在家讀誦金剛經也可以幫助我們驅散家中的邪氣,使家裡更加的祥和,但是,一定要記得孩子的安全問題。那麼讀誦金剛經的好處是什麼呢?
  • 書法家張世坤與篆書金剛經的故事
    三項簡短的歡迎儀式中,在市、區宗教局為慧慶大師發過聘書後,《張世坤篆書金剛經》錦盒裝一套六本,作為市、區禮品贈送慧慶方丈收藏。同年慧慶方丈在宿州市北關地藏廟原址投資興建了現在的地藏禪寺,現已初見規模,對遊客開放。所以金剛經書者老張常和朋友戲言:「宿州北關的地藏禪寺就是我的一套金剛經換來的。」哈哈,呵呵!!!
  • 金剛經作用:聽金剛經王菲唱誦的好處
    金剛經是可以幫助我們自身看清事物本身,也能讓自身的內心更加清澈,明朗的一部經文。因為金剛經的作用非常大,為此,不少人選擇去聽。在聽時大部分師兄都會選擇聽王菲唱誦的,其實無論是選擇聽誰唱誦的,只要用心去聽,那麼就能體會到其中的好處,也能更好的去修行。
  • 金剛經釋疑:聽金剛經需要回向嗎
    不管我們用什麼方法去修行金剛經都是需要做回向的,所以聽金剛經也不例外,我們在聽完金剛經的時候一定要記得做回向,要不然我們修來的功德就會慢慢的消散。那麼,下面就讓我們來了解一下聽金剛經怎麼回向吧,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