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作為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佛的智慧精華,一直在佛學領域有著至高無上的地位,它裡面所包含的理論,是佛教理論的基礎也是最高的境界。
經文中有很多佛教經典名句,直到今天也廣為流傳。其中有三句,一直以來被奉為《金剛經》中的精華,反覆品讀這三句話,功德無量。
01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第一句話就是「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首先解釋一下它的意思是:「世間一切因緣而生的法相都是像夢和泡影一樣虛幻,也有如朝露和閃電,眾生應當看清其本質,不要被表象所迷惑。」
簡單來說就是,世間萬物皆虛幻,帶不走也得不到。有人說功名利祿可以享受,那也是虛幻的嗎?
明明自己可以實實在在感受到,這就是被表象迷惑了,就功名利祿這些東西本身而言,都是虛無的,它們不會隨著受者的消失而消失,也不會隨著某人的到來而到來,一切來自世間,又終將消失在世間。
關於這點,有個佛學小故事:
從前有個財主,家裡很有錢,他什麼都可以買到,自認為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有一次出行遇到一位老僧人,財主趾高氣昂地說:「大師,你看我是不是最富有的人?這世界上還有什麼我沒有的嗎?」
老僧說:「施主什麼都有,家財萬貫,可待百年以後,也不過是一杯黃土。」財主聽完很不開心,覺得這人就是在胡說八道。
時間慢慢流逝,財主老了,臨死的時候,自己身邊一個人都沒有,他的後人眼睜睜期待著他死,還為他的財產鬧得不可開交。那一刻,財主終於明白了,其實自己以前所擁有的一切都是虛幻的,到最後真的一無所有。
這個故事就是在說,世間一切都是虛幻的法相,眾生所擁有的也終將逝去。
人們能做的就是看清事物的本質,明白自己的存在只是在利用這些東西,並不會永遠擁有,自己活得開心就好,不必執著於轉瞬即逝的物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