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暇的時候,自駕車到臨汾市襄汾縣尋訪國保單位。就在尋找陶寺遺址這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時候,卻看到陶寺村中一座古老的關帝廟宇。
陶寺關帝廟位於村中大道正中的高坡之上。從廟宇兩旁上去之後,便是一處寬闊的廣場。
關帝廟令人不忘的特別之處在於它的對聯:「師臥龍,友子龍,龍師龍友;兄玄德,弟翼德,德兄德弟。」橫批:忠義千秋。師友兄弟的字號是不是刻意為關雲長所起,還是作者羅貫中有意為之,不得而知。
陶寺關帝廟面闊三間,進深三間,三重歇山頂。該廟始建於元代,明代正德年間重建。清代康熙、嘉慶年間多有修葺。2004年5月被列為山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四角飛簷翹伸,三重疊加,猶如飛鳥展翅在空中飛翔,為古老凝重的建築增添了一份輕盈活潑與飛舉靈動。
鬥拱交錯,咬合精細,造型精美,古樸典雅。
四根碩大的青石立柱平添了廟宇的厚重之感。每根石柱四面八角,覆盆式柱礎和方形基座敦實古樸。
與「文聖」孔子齊名的「武聖」關羽,以其忠、義、仁、勇的美德,不僅受到歷代統治者的極力推崇,而且也被儒、道、佛三家文化尊為聖、帝、菩薩。使得關羽這一歷史人物成為了唯一貫穿儒道佛不同文化信仰的交叉點。
在傳統文化濃鬱的鄉村,三國故事通過戲曲、評書等普通民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廣為傳播。關羽忠、義、仁、勇的形象深入人心,歷史上一度村村建關廟,正是人們崇敬關公的體現。
我,林間泉韻。愛好文學,喜歡攝影。遊走於山川水澤,漫步在庭堂院落。鍾情古文化,融入新時代;擁抱大自然,記錄小情感。
若能喜歡,請點評關注。